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掖市临泽县2013年被农业部认定为26个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之一。从近几年的发展状况来看,临泽县玉米制种产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在总结全县玉米制种生产经验的同时,对临泽县建立国家级玉米制种生产基地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和思考,现就实践经验和调查研究的情况,对临泽县建立国家级玉米制种生产基地的有关问题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2.
佟屏亚 《中国种业》2014,(11):10-13
2009年国务院发布《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提出建设国家杂交玉米制种基地;201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西北优势种子繁育基地的规划建设与用地保护;2012年国务院发布《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再次将建设西北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摆在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林琼  陈军 《种子科技》2006,24(4):8-10
文章分析了新形势下加强无疫情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的必要性,陈列了无疫情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的法律依据,提出从产地检疫入手,加强无疫情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对于控制疫情具备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王亚军 《中国种业》2021,(11):59-6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是国家级杂交玉米制种大县,每年有近50余家种子生产企业进入基地从事杂交玉米种子生产,随着制种企业的增加,对基地资源的争夺也日趋激烈本文。通过总结第四师玉米制种基地现状,分析制种企业在种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玉米种子生产企业信用评估工作建议,旨在规范管理制种企业,推动基地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无检疫对象小麦制种基地建设的现实依据和法律依据,提出搞好无检疫对象小麦制种基地建设,关键在于严把产地检疫关,从产地检疫入手,研究制定<无检疫对象小麦制种基地建设规程>,有计划、有步骤、周密细致地做好亲本种子管理、选址申请和审批、田间检验检疫、产地检疫合格证签发等产地检疫工作.  相似文献   

6.
新疆兵团第四师为进一步加快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成立了由分管副师长任组长的玉米制种产业发展工作专班。专班在充分调研师市玉米制种基地现状的基础上,亲赴张掖市、昌吉州全国两个地市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考察,旨在取长补短、互通有无,探索出一条适宜第四师玉米制种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为其他玉米制种基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提高杂交玉米制种产量和质量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优质杂交玉米种子的生产,杂交玉米制种已成为新疆农业的一个优势产业,在某些地区甚至已成为当地种植业的支柱产业。但近年来我区频繁出现杂交玉米种子纯度不达标事件,严重损坏了种子生产基地的声誉,也影响了优良品种增产潜力的发挥,已引起种子管理、生产、经营及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笔者如何提高杂交玉米种子质量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雷振新 《种子科技》2020,(4):39-39,42
为了提高杂交玉米种子产量与质量,从选择制种基地、控制种植技术、做好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期为玉米杂交制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掖市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具有得天独厚的玉米制种自然条件,是国内少有的玉米制种理想区域.生产的杂交玉米种子质量上乘,深受国内外用户的好评。经过多年的发展。张掖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在我国玉米种子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保证杂交玉米制种质量和提高单位面积制种产量,是目前杂交玉米制种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根据多年的研究总结和制种实践,笔者认为主要应采取以下配套技术措施。一、杂交玉米制种的质量控制 1.建立杂交玉米繁种、制种体系。各级种子公司应狠抓杂交玉米种子的专业化生产,逐步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品种试验、原种(包括玉米自交系和不育系等品系)生产、  相似文献   

11.
杨勇  王哲 《种子世界》2014,(6):15-16
<正>随着国家玉米制种基地的逐步西移,制种单产和制种总产量大幅增加,全国玉米种子供求形势发生了变化,供严重大于求。2013年,全国玉米制种面积超过25.5万hm2,生产杂交玉米种子13.6亿kg,加上2012年有效库存10亿kg,2014年可供种23.6亿kg以上,而全国大田玉米需种量为11.5亿kg,供种量首次突破需种量的2倍,种子市场供求形势十分严峻。在这种形势下,一些企业  相似文献   

12.
<正>1原因在农业部和省政府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张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玉米种子产业,积极培育骨干龙头企业,稳步扩大基地规模,切实加强市场监管,精心打造质量品牌,伴随着中国种业的蓬勃发展,张掖玉米种业在改革中快速发展,在创新中不断提升,玉米制种面积多年稳定在6.7万hm2,年产优质杂交玉米种子4.5亿kg,占全国大田玉米年用种量的40%以上,能满足全国1 333.3万hm2大田玉米生产用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市级玉米制种基地。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疆玉米制种基地面积的不断扩大,玉米种子的产量和质量的稳定提高,在提高杂交率的同时,应注重玉米种子发芽率的稳定,以更好地发挥新疆玉米种子高产优质的特点。由于我区某些年份或区域的天气异常,造成生产的玉米种子发芽率偏低,甚至于出现小部分玉米种子的发芽率低于国家用种标准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正1.发展优势武威市凉州区具有杂交玉米制种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技术力量和区位优势。近年,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精品种子生产基地,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北京德农、甘肃敦煌、北京金色农华等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已在我区建立了稳定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凉州区年玉米制种面积1.7hm~2以上,年产种量约1.2亿kg,分别占全国玉米制种总面积、大田玉米用种量的  相似文献   

15.
尉栋 《中国种业》2013,(2):32-33
制种基地是保障良种供应的基础,承载着满足农业生产用种需求的重任.国务院把农作物种业定位为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提出了一系列扶持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制种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按照农业部建设张掖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优势繁育示范基地的决策部署,临泽因优越的自然条件作为张掖最佳的玉米制种区域,建设国家级玉米制种核心示范基地,推动玉米制种产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已经成为当前临泽现代农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作为全国最具优势的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玉米制种已不仅仅是一个地方产业,还有着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的作用.因此,借助“张掖玉米种子”荣获全国玉米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有力契机,转观念、明思路、抓关键、促发展,可起到打造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基地、为国家粮食生产安全提供可靠保障的作用.近年来,甘州区制种产业以科技为先导,以品种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对种子生产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在发展壮大制种产业的过程中采取规模化生产、企业化管理、集约化经营种社会化服务,形成了新品种的选育、推广及生产、加工、储运、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特别是张掖市委、市政府将中国金张掖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工程作为“十大工程”之一,使玉米制种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  相似文献   

17.
王玉忠 《中国种业》2015,(10):40-40
凉州区具有干旱少雨,光热资源丰富,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征,有利于发展玉米制种业。近年来,凉州区通过"政府引导、部门监管、协会协调"的监管机制,玉米制种产业发生了飞速的变化,2013年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2015年被农业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玉米制种大县财政奖励县区之一。  相似文献   

18.
影响新疆杂交玉米制种产量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同时也是畜禽的优良精饲料,近几年由于国际原油价格飙升更使得生物燃料——乙醇的需求量增加,导致其主要生产原料——玉米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玉米种子供应也趋于紧张,市场潜力很大。新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优质杂交玉米种子的生产,玉米杂交制种已成为新疆农业的一个优势产业,但随着玉米制种面积的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9.
顾玉民 《种子》2001,(6):45-45
随着《种子法》的实施 ,对出现的种子质量问题的处理力度加大 ,种子质量成为种子企业的生命线。玉米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 ,如何保证玉米种子的质量 ,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 ,同时关系到种子企业的经济效益 ,乃至生存。多年来的实践告诉我 ,为了把好玉米种子的质量关 ,尤其要注意杂交玉米制种中的几个问题 :1 合理做好杂交玉米制种基地的落实工作制种基地大都选择在山区或贫困地区。由于杂交玉米制种能给农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于是有的农户就不顾自身的劳动力 ,拼命地多种地。在玉米抽雄期 ,有些农户由于劳动力不足 ,极易造成抽雄不及时。因…  相似文献   

20.
汤伟 《种子世界》2017,(7):43-44
<正>伊犁地区干旱气候属于暖温带温和气候,年日照2 850.5h,≥10℃积温3 656.7℃,风力充足,有利于玉米高产稳产。目前杂交玉米制种是伊犁农四师主要发展的支柱产业。母本去雄在杂交玉米制种中是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玉米种子纯度质量,去雄工作必须做到及时、干净、彻底,正确的去雄方法和合理的管理措施是杂交玉米制种优质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