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阜新市保护性耕作发展情况1.1保护性耕作试验示范情况阜新市2001年开展保护性耕作试验工作,并始终走在全省前列。目前,全市共建立42个试验示范点,累计实施面积达9.13万hm2。彰武县、阜蒙县分别在2004年和2005年通过了农业部组织的验收,并分  相似文献   

2.
吕梁市农机部门在山西省农机局的大力支持和吕梁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把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作为农机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列为全市农机工作7大示范基地建设之首和6项重点工程之列.各县市区农机管理部门积极争取省级项目资金,千方百计争取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从2006年开始,吕梁市机械化保护性耕作驶入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到2008年底,全市推广实施面积也已达30万hm2,成为吕梁市农机工作的一大亮点工程.  相似文献   

3.
<正>甘肃从2000年开始进行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先后在河西冷凉风沙灌区和中东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示范推广。目前,全省共建立保护性耕作示范县42个,其中农业部财政项目县34个,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基本建设项目县32个;建立保护性耕作对比试验监测点12个,长效监测点圆个。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面积达到23.3万hm2,推广各类保护性耕作机具2.9万台(套)。  相似文献   

4.
1997年山西省泽州县农机局在府城、霍秀、金村3个农场试验示范保护性耕作6.7hm2。1999年泽州县被省农机局列为全省保护性耕作重点示范县,并于2001年、2003年顺利通过省项目专家组的验收,项目建设的规模和质量随之扩大与提高。截至2005年,全县实施保护性耕作总面积已达2000hm2,建立起金村、高都、北义城、巴公、南村、大箕六个高标准保护性耕作示范区,相继引进保护性耕作专用机具310余台(件)。在建设保护性耕作项目的过程中,服务体系伴随着项目的建设而发展。建立起了县、乡、村、农机大户四级保护性耕作服务网络。总结推广了“农场 农户”“…  相似文献   

5.
陕西是一个生态脆弱的省份,又是典型的旱作农业省.近年来,全省农机系统大力推广以秸秆还田技术、免耕覆盖播种技术、秸秆饲草化加工技术等为重点的保护性耕作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仅2007年保护性耕作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投入资金就达3 400多万元,全省保护性耕作实施面 积达到9.8万hm2,玉米免耕播种面积达到37.33万hm2,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面积达到113.33万hm2,已形成700万t秸秆饲草加工能力,秸秆综合利用水平达到5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5个百分点,重点禁烧区达到60%.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宝鸡市保护性耕作实施始于2003年,宝鸡市农机推广站、陇县分别承担省级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项目。截至目前,项目技术示范应用已普及到全市18个乡镇85个村,实施面积达27万余亩;全市设立核心试验区50个,面积17.8万亩,技术覆盖面达34.6%,初步形成了具有本区域特色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7.
王帅 《山西农机》2012,(10):38-39
内蒙古的保护性耕作工作起步于2000年,目前,已有11个盟市64个旗县实施了保护性耕作项目,到2011年底全区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到103万hm2。通过10多年的探索,自治区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由过去小面积试验示范走向大面积推广,由项目投入引导逐步走向农牧民自觉接受并主动应用,由个体农机户零散作业深化为农机服务组织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作业,建立了成熟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8.
2009年,山西省将把农业区分为五个部分实施保护性耕作,全省预计新增保护性耕作示范面积6.7万hm2(百  相似文献   

9.
<正>据悉,吉林省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至2014年底,全省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面积已达到39.3万hm2(590万亩)。2006年以来,吉林省开展以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通过近10年的发展,目前吉林已基本形成了技术可行、模式实用、机具配套、效果明显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全省超过70%的粮食生产县已经应用该技术,覆盖了吉林省整个东、中、西部玉米主产区的所有县,并在山区及半山区开展了冷凉、高湿、坡耕  相似文献   

10.
运城市位于山西南部,光热资源丰富,是典型的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年种植小麦33万hm2,复播玉米18万hm2.1996年以来,在省农机局大力支持下,该市实施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工程,目前实施面积已达12万hm2.  相似文献   

11.
正阳谷县2004年开始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2007—2009连续三年实施了农业部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项目。2014-2015连续两年实施了农机深松整地项目。2016年农机深松整地项目继续实施,项目资金280万元,并且又获得财政支农项目:小麦玉米机械化收获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项目,该项目投入财政资金20万元,实施面积1万亩。近三年来,阳谷县累计完成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面积100多万亩,建立了18个面积在5000亩以上的示范区;累计投入各类资金300余万元,新增深松整  相似文献   

12.
1应用情况吉林省德惠市实施保护性耕作示范仅4年。2009年在边岗乡的双城村,示范了20hm2(300亩);2010年在边岗乡、大青嘴镇等5个乡镇进行了300hm2(4500亩)的示范推广;2011年扩大到全市16个乡镇、50个村示范推广,面积0.5万hm2(7.5万亩),效果非常显著;2012年全市保护性耕作作业面积近1.5万hm2(22万亩)。到2015年,德惠市计划实施面积要达到6万hm2(90万亩),占玉米播种面积的40%。2技术模式及技术内容德惠市玉米保护性耕作主要采用3种模式,宽窄行倒茬交替休闲平作、均匀行倒沟垄交替休闲平作和留高茬原垄浅旋灭茬免耕播种。  相似文献   

13.
2月22日,武冈市在全省农机工作会议上荣获2016年"全省农机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先进单位"、"全省农机科教质量工作先进单位"等三项殊荣,并连续三年获"全省农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16年,武冈市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一是舞活龙头力推全程作业:市财政安排项目资金300万元,实施双季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推动水稻耕作、育插秧、田间管理、收获、转运和烘干等六个环节全程机械化作业.创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万亩示范片5个、早稻机插秧核心示范点6个,示范面积1400hm2(21000余亩),带动全市水稻机插作业14907hm2(22.36万亩).  相似文献   

14.
2003年喀什地区英吉沙县被列为农业部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县,经3年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各县起到了示范效应。2005年各地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2万hm2,呈逐年上升趋势。仅疏附县、巴楚县农民自发购买免耕机600余台,免耕面积达7300hm2。1保护性耕作技术项目在英吉沙县的实施英吉沙县2003年被农业部列为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县,经过三年实施,总投资319.76万元。其中:机具购置费268.76万元,试验、示范费35万元,技术宣传与培训费16万元。总投资中,国家投资9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52万元,项目区自筹177.76万元。引进各类机具342台,完成保…  相似文献   

15.
一、推广现状 山东省茌平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示范从2005年开始,冯屯镇引进了全县第一台免耕施肥播种机,在冯屯镇菜刘及附近村庄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取得初步成功后,逐年扩大示范面积。2008年全县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8万亩,被评为全省保护性耕作先进单位。2009年小麦免耕播种机械已达290台。从调研情况看,茌平县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已具备了加快推广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6.
新源县地处"中国十大新天府"之称的伊犁河谷东端,享有"草原明珠"、"新疆酒乡"之美誉,生态环境质量在新疆86个县市中居第1位,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21.537万kW,主要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2%.新源县保护性耕作从试点试验到大面积示范推广已经走过了8个年头.从2004年成为自治区级的示范推广县,到2009年成为国家级示范县,再到国家农业部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项目示范县,发展态势迅猛.全县保护性耕作农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11年全县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2013.33 hm2.  相似文献   

17.
1保护性耕作推广要取得重大突破以玉米"8020"、玉米宽窄行和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3种种植模式为重点,探索符合吉林省梨树县农业生产实际的农业机械化技术路线,提高农机化技术集成和装备配套水平。建设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加快普及玉米等主要农作物重点环节和关键农业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面积达2.7万hm2。其中,要实现机械化玉米宽窄行保护性耕作1万hm2、机械化玉米"8020"新型保护性耕作7667hm2、秸秆全覆盖保护性耕作2333hm2。  相似文献   

18.
保护性耕作作为世界农业的一项先进耕作技术,是相对于传统农业的一场革命,是依托机械化手段实施以作物秸秆覆盖和免少耕播种为主要内容的农业耕作技术.它具有保水、保土、保肥、节本、增产、增收的显著效果.从1992年开始,山西省农机部门与中国农业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合作,率先在山西省尧都区的18亩(1.2 hm2)旱地上进行了保护性耕作试验研究,拉开了"保护性耕作中国化"的序幕.经过20年来的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逐步创立了一整套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和机具系统.到2012年,全省实施面积达到1300万亩(86.67万hm2),年增产粮食6.5亿kg,节本增效17.5亿元,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保护性耕作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山东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实现了装备水平、推广规模和综合效益的大跨越。全省138个农业县(市、区)建立了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实施保护性耕作的乡镇达1133个,比上年增加384个;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309万亩,新增177万亩,同比增长134%;全省保护性耕作覆盖率达5.8%,比上年提高近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正花生是连云港市的重要经济作物,在赣榆区、东海县有大面积种植。据统计资料显示[1],至2014年,全市花生种植面积25 340 hm2,其中赣榆区14 840hm2,东海县10 330 hm2,全市花生产量达11.8万t。2014年起,连云港市农机试验推广站、江苏省农机推广站、东海县农机推广站合作在东海县实施了花生生产机械化关键技术及装备试验示范项目。该项目主要引进了花生联合收获机械,并开展了春花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