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场在配种、分娩、断奶、免疫等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记录,根据猪场的生产规律和各种记录之间的联系.对相关记录进行优化和处理,能够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猪场的生产管理、规划及种猪的选育。阐述了猪场记录的分类、记录的处理更新和猪场信息的利用。  相似文献   

2.
猪场防疫是猪场疫病控制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关系到疫病防控的成败,各猪场在防疫过程中有关疫苗的管理使用及免疫接种常存在诸多不合理和不规范。为做好猪场防疫工作,笔者在猪场生产实践中总结了一些猪场疫苗管理使用及免疫接种操作的体会,现报道如下,供同行参考。1制定免疫程序和疫苗采购计划根据猪场生产实际和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制定科  相似文献   

3.
影响猪场疫病发生的因素涉及猪场生物安全水平、生产管理方式、环境控制水平及疫病的监测、免疫、诊治水平等。结合本地规模猪场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对规模猪场兽医保健技术体系构建的意义、构架、要素及技术要求进行了初步的阐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集约化种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就是通过各种手段以排除疫病威胁,保护猪群健康,保证猪场正常生产发展,发挥最大生产优势的方法集合体系总称.总体包括: 猪场环境控制,猪群的健康管理、饲料营养、饲养管理、卫生防疫、药物保健、免疫监测等兽医管理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集约化种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约化种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就是通过各种手段以排除疫病威胁,保护猪群健康,保证猪场正常生产发展,发挥最大生产优势的方法集合体系总称。总体包括:猪场环境控制,猪群的健康管理,饲料营养,饲养管理,卫生防疫、药物保健、免疫监测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从规模化猪场的生物安全管理以及猪群疫苗免疫程序、猪瘟病原和抗体检测方面,归纳总结规模化猪场猪瘟防控与净化技术方面的几点建议,供临床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7.
规模化猪场后备母猪的培育和饲养管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约化和规模化猪场的母猪相当于猪场的生产"机器"。要保养好这台"机器",则需要从后备母猪的培育阶段打好基础及结合科学的饲养管理、免疫和保健程序。  相似文献   

8.
随着养猪生产的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猪场疫病成为制约养猪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文内从猪场环境控制、消毒、无害化处理、疫苗免疫与抗体监测、饲养管理与营养、药物保健与驱虫、从业人员素养等方面对规模猪场疫病防控体系构建进行了探讨,为规模猪场的疫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猪免疫程序应当根据疫病在本地区及附近地区的发生与流行情况、抗体水平、疫病种类、生产需要、饲养管理方式、疫苗种类与性质、免疫途径以及猪的用途与年龄等方面的因素来制定。免疫程序不能作硬性统一规定,所制定的免疫程序应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但目前有不少大型规模猪场,特别是规模育肥猪场在免疫程序的设计方面还存在着一定  相似文献   

10.
为了在猪场培育出体质健壮、繁殖性能优良的母猪群,本文对母猪群的健康管理、免疫、保健工作进行了经验分析,以期能够从源头上控制各种疫病的发生,保障猪场安全,维持高水平生产。  相似文献   

11.
主要强调了规模化猪场应在免疫程序、猪场饲料营养及生猪应激方面加强工作,以提高生猪生产水平进而提高猪场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介绍了某规模化猪场猪皮炎的发生过程。通过现场观察临床症状、查询免疫记录及综合管理措施,分析、找出猪皮炎发生原因后采取的有效防治措施,从而快速控制皮炎继续发生,确保猪场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介绍了某规模化猪场猪皮炎的发生过程。通过现场观察临床症状、查询免疫记录及综合管理措施,分析、找出猪皮炎发生原因后采取的有效防治措施,从而快速控制皮炎继续发生,确保猪场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14.
目前猪病严重影响着养猪生产,这些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与猪场的基础免疫密切相关。在实际生产中,很多猪场因免疫程序不科学、免疫注射不规范等种种原因,导致免疫效果不佳,达不到有效预防疫病的要求,使猪场始终处在危险状态。所以,经常有养殖户反映:“我打了疫苗怎么还发病,是不是疫苗有问题。”现就如何做好猪场的基础免疫工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硬件条件差主要表现在猪场布局不合理。部分中小猪场没有将生活区、生产区、污水处理区区分开,没有将生产区中的母猪区、保育区、肥育区区分开,生产区没有分设净道和污道。一些猪场场区入口没有建消毒池,生产区入口没有更衣消毒室,缺乏疫苗冷藏设备和动物诊疗、病死猪处理、粪污处理设施设备等。有的猪舍间距太小,通风效果差。1.2生产管理不规范1.2.1管理不规范部分中小猪场没有制订、实施科学规范的饲养管理规程,没有制订母猪、保育猪的生产操作规程,没有严格遵守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的有关使用规定,生产过程没有实行信息化动态管理,没有制订疫病检测、诊疗制度及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制度、粪污处理制度等,无生产记录和免疫档案。  相似文献   

16.
猪病有时给养猪生产带来极大的损失,猪场不注重加强综合性管理,单纯的依赖疫苗免疫、消毒、治疗,猪病履治履发,药物费用与治疗效果不甚理想.针对猪病发生的原因,我们应当加强综合性管理.综合性管理具体内容涉及猪场选址设计、引种检疫、饲料、卫生与消毒、疫苗与免疫、病原学抗体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环境监测、生物安全、日常行为管理等多项内容.  相似文献   

17.
笔者根据长期从事规模化养猪场的管理及疫病防治经验,将猪场的精细化管理总结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1 建立完善的猪场生物安全防疫体系 建立完善的猪场生物安全防疫体系是保证猪场生产水平提高的关键技术措施,充分利用先进的生猪疫病诊断化验室,严格按照猪场免疫程序来制订化验室抗体间检测计划,猪场根据抗体检测结果来决定是否对免疫日龄、免疫剂量、疫苗选用进行调整.猪场的疾病治疗,也要根据化验室的化验结果,通过药敏实验筛选药物对症治疗.该体系不仅规定了消毒剂的选用方法、更换时间、消毒次数,同时结合化验室的药敏试验筛选消毒剂的品种,并对各场地的消毒细节都进行了规定.加强对生猪运输车辆的消毒,建立生猪运输车辆专用消毒站,对进入猪场的所有车辆进行彻底地消毒,防止输入性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翟录 《饲料工业》2000,21(9):47
集约化养猪生产的群体大,数量多,一旦爆发传染病,对养猪生产的危害将是致命的。而其它普通病总体来说发病率不高,而且容易治疗。因此,可以说,控制了传染病,就是保证了养猪生产的正常运作。在管理猪场的工作过程中,要建立整套疫病控制系统,除疫病外,还要从营养、环境、管理等方面去着手,认真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1合理的免疫程序  免疫程序应根据疫病的流行情况和规律,猪的用途、年龄、母体抗体以及疫苗的种类、性质、免疫途径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制定。在其它猪场引进猪时,要详细了解该场的免疫程序,根据该场的免疫程…  相似文献   

19.
猪场批次生产是引入工业批次生产概念,将一段时间内对进行某种统一操作的猪只,比如一段时间内配种的猪,纳入同一个批次进行后续生产操作管理如背膘管理、孕检、疫苗免疫、转群、分娩、断奶等的一种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20.
<正>种猪场耳号管理,贯穿于生产管理的配种、分娩、断奶、免疫、死淘等环节中,但因生产管理者对猪只耳号管理不到位,认识不足,导致种猪信息混乱。很多种猪场都有种猪生产管理或育种管理软件,但常见无种猪进场的任何信息,种猪生产信息错乱,计算母猪生产力自然不准确,更影响猪只遗传评估的准确性。种猪场耳号管理体现了猪场生产管理水平、育种管理水平的高低。本文对指导猪场种猪耳号登记管理提供思路。1种猪标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