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农民增收困难的形势下,弥渡县在大春生产中进行熟制改革,推广间套种技术,在坝区推广烤烟套种蔬菜、玉米套种蔬菜、果树间种蔬菜;在山区推广玉米套种豆类作物和蔬菜,提高复种指数,变一年两季作物为三季……  相似文献   

2.
2009—2013年连续5年,建水县实施了以粮食增收为中心的经济林果套种粮食、水稻多样性混栽、玉米间种薯类、玉米间种豆类、烤烟套种红薯等粮食作物间套种模式,总结其具体做法及经验启示,指出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木薯与玉米、豆类、花生、西瓜等几种作物套种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总结主要3种套种模式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玉米宽厢立体间套种植技术是玉米与其他矮秆作物进行立体间套种的种植模式。充分利用玉米秸秆高的优势,推广玉米间作套种模式,可以有效增加土地复种指数。玉米与红薯、马铃薯、大豆、花生和辣椒等作物进行间套种,效益十分显著。选择株型紧凑、耐密、株高中等、抗逆性强的玉米高产品种。对于玉米与马铃薯间套种,宜选用中晚熟玉米品种、中早熟马铃薯品种;对玉米与红薯、马铃薯、大豆、花生和辣椒等作物间套种,宜选用中熟偏早玉米品种、中晚  相似文献   

5.
为挖掘土地生产潜力,增加复种指数,提高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改革传统的玉米种植模式,提升农业种植水平,提出以下玉米与豆类间套种的栽培技术。一、品种选择玉米选择株型紧凑、半紧凑,穗大、双穗率高的杂交中熟品种。大豆选用中早熟、秆硬、分枝较少、主茎荚节数和荚数较多的品种。  相似文献   

6.
湛江市木薯抗风栽培技术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2011年第8号"洛坦"台风对湛江市木薯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薯抗风栽培技术为:选用低矮的瓜类、豆类和花生等间套种作物;覆盖地膜;选择避风地段或营造避风环境;9级以下台风不必摘叶;尽量避免除草剂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葡萄生长存在季节性,且休眠期长。在葡萄大棚设施栽培中,利用葡萄休眠期间的温光资源,选择豆类作物适时进行套种,可增加果农收入。阐述了大棚葡萄套种豆类作物的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8.
陆良县桑果园套秋蚕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良县地处云南东部,是云南省第一大高原平坝,也是云南有名的蚕桑大县和水果名县,现有桑园8000hm。,果园3333hm。。陆良县素有在桑果园的行间空地开展间套种的传统,主要模式有夏季水果一杂粮杂豆、水果一蔬菜,秋冬季水果(桑)一马铃薯、蔬菜、甜脆早食玉米、鲜食蚕豆、萝卜等,常年间套种面积5333hm。左右。桑果园套种充分利用桑果园冬闲期地力及秋冬季丰富的光、热、水等资源,配套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间套种较净种每年每公顷平均增收2550~14145元,其中豆类问种每公顷增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为帮助农民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我们进行了多种粮菜间作套种模式的试验研究,其中脱毒马铃薯、玉米与辣椒套种模式,在兖州市大安镇、谷村镇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667米2马铃薯产量2 250千克,产值1 200元;玉米450千克,产值500元;辣椒2 200千克,产值1150元;累计产值2 850元,该种植模式衔接紧密,投资少,效益高,是普通"一麦一棒(玉米)"种植效益的3倍.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0.
师宗县有旱地耕地面积3 066.67 hm2,常年玉米播种面积866.67 hm2。为了提高旱地生产效率,师宗县采取在玉米地间作豆类作物,豆类作物采收后及时套种一季秋马铃薯,待玉米、秋马铃薯收获后,抓住节令抢种一季早熟小春作物,形成了一年四熟的栽培模式。该模式具有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出率、实现丰产丰收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甘蔗间套种玉米有隔行间种、行行间种等2种方法,不同方法对甘蔗产量影响不同;新植蔗和宿根蔗不同的种植密度对甘蔗产量有不同的影响,新植蔗每667 m~2间种玉米1 127株以下、宿根蔗每667 m~2间种1 262株以下比较合适;玉米间套种时间过早造成甘蔗产量减产,一般在新植蔗幼苗长到2叶1心、宿根蔗出苗达30%时播种玉米,不影响甘蔗的生长;生育期短、株高较矮、株型紧凑、叶片较窄的玉米品种,对甘蔗产量的影响较小;甘蔗套种玉米对甘蔗病虫害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浙江省旱粮作物育种协作组在湖州市吴兴区等地开展了以鲜食蚕豆、鲜食大豆和鲜食玉米为主的间、套作多熟制种植模式的研究与推广,其中"鲜食玉米—鲜食玉米—鲜食大粒蚕豆""鲜食玉米间作大豆—鲜食玉米"全年套种连作轮作高效种植模式增收明显。现将这2项技术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用途很广,玉米品种类型多,适应多种生态环境及栽培条件。既可春播、夏播,也可秋播,既可净作,也可与麦类、豆类和薯类等多种作物间作套种。是提高单位面积总产量的主要作物。  相似文献   

14.
一、间、混、套种增产原因 1.间、混、套种能充分利用光能间、混、套种可不同程度地延长光合时间,扩大光合面积,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从而提高群体的光能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总产量. 2.间、混、套种可充分利用地力不同作物对土壤中营养元素的要求不同.如禾谷类作物需要氮素较多,豆类作物需要磷、钾、钙较多,薯类作物需要钾较多,间、混、套种可以均衡地利用土壤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养分,从而增加单位面积总产量.  相似文献   

15.
简单阐述了春玉米间套种大豆的茬口安排,并从选种、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等方面提出百色市春玉米及间套种大豆的栽培技术,以促进该模式在百色市的推广。  相似文献   

16.
甘蔗间套种鲜食玉米的可行性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包家爱  林琳 《广西农学报》2011,26(3):29-31,35
甘蔗间种玉米,属高秆作物间或套种高秆作物,多年来在业界内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甘蔗间种玉米,玉米对甘蔗生长和产量影响较大,不能提倡。上思县三年的实践证明:合理的间套种可以使甘蔗和玉米协调生长,可提高甘蔗地的复种指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文章论述甘蔗地套种鲜食玉米的可行性并介绍关键技术,为今后广西推广甘蔗地间套种...  相似文献   

17.
我市从1985年引进花生地膜覆盖技术到现在,已有15年时间,前10年地膜覆盖同起垄栽培及间套种一样,不能为广大干群所重视,应用面积很小.从1995年开始,我们积极改进栽培技术,通过试验、示范,重点抓好"一推二用三改"(一推即:推广以鲁花9号、11号14号为代表的优质、高产品种;二用即:用配方肥,用化控制剂;三改即:改平作为起垄,改露地为覆膜,改纯作为间作)的落实,从而使社会效益不断提高.1999年全市起垄地膜覆盖面积达18万亩,增产花生1.98万t,间套种面积19.8万亩,增收玉米2.97t,两项累计新增经济效益3267万元.  相似文献   

18.
地膜玉米套种蚕豆是武山县北部半干旱二阴山区、高山区推广种植的一种特色间套种模式。介绍了全膜玉米套种蚕豆的栽培模式,并分别总结了该模式下玉米、蚕豆的栽培技术,以期为采用该模式的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甘蔗间套种玉米是利用甘蔗和玉米生长早期时间与空间差别,有效解决甘蔗与玉米争地的问题,实现时间与空间的充分利用,增加土地复种指数,达到钱粮双收的目的。本文主要介绍了甘蔗间套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概述了宁洱"黄心山药"发展概况和玉米套种红薯技术在宁洱的应用情况,提出了推广玉米套种红薯模式发展宁洱"黄心山药"特色产品的思路,归纳总结了玉米套种红薯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