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近年来开远市冬马铃薯稳步发展,是开远市重要的夏收农作物之一,面积约占夏收粮食作物面积的1/5。为了加快优势农产品发展步伐,开远市以推进适度规模种植、发展无公害栽培、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提升种植效益为工作思路,在水利条件、光热、土壤、交通和市场等综合因素较为理想的中和营坝子、大庄坝子集中种植发展冬马铃薯,通过强化政府推动与引导,创新工作思路,全面落实各项粮食生产科技增产措施,切实改善生产条件,加强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应用,不  相似文献   

2.
《云南农业》2009,(9):68-68
近年来,开远市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以优质稻、白花大粒蚕豆、冬马铃薯、冬早蔬菜、蜜桃、冬桃、东山李、珍珠藠头、苗木花卉为主的九大特色产业已初步形成,发展前景看好,已被市委和市政府确立为主导产业予以培育扶持。  相似文献   

3.
<正>白城市把棚膜经济作为发展避灾农业的主要措施,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特别是"百万亩棚膜蔬菜工程"实施以后,全市把棚膜经济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棚膜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化发展。截至目前,全市棚膜经济面积已累计发展到总栋数9.54万栋,面积8.12万亩,其中,大棚6.44万栋,面积5.8万亩;温室3.1万栋,面积2.32万亩。建设棚膜蔬菜园区77个,每个园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施甸县围绕以扶贫攻坚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结构调整为重点,充分利用辖区内热区气候资源和区位优势,把冬早蔬菜产业做大做强。随着全县产业结构的调整,旧城乡发展冬早蔬菜已成为全乡乃至全县冬农开发的重点,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效益得到逐年提升。  相似文献   

5.
斜纹夜蛾的发生及性诱剂诱杀应用技术2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远市素有天然温室之称,其生产的蔬菜品质好,品种多,一年四季均能生产。与此同时,也为蔬菜病虫的栖息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致使害虫发生较为严重,蔬菜上尤以斜纹夜蛾、小菜蛾、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为害严重。并产生了较高抗性,使防治上相当困难,目前已成为开远市蔬菜生产上的一大难题。者就斜纹夜蛾的发生及防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文县地处甘肃省最南端,全县耕地面积约33万亩,两江沿岸(白水江、白龙江)宜蔬菜种植面积4万亩。境内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素有"陇上江南"之美誉。白水江沿岸800公顷蔬菜产地已通过省级无公害产地认定,辣椒、甘蓝、西瓜、四个蔬菜产品已通过省级无公害产品认证,全县1200公顷无公害产地的认定及菜豆、西红柿、莴笋、芹菜等产品已完成认证。冬季上市的露地莴笋及春季上市的甘  相似文献   

7.
发挥区位优势 发展冬早蔬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琼芬 《云南农业》2007,(10):12-12
近年来,会泽县大井镇党委、政府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冬早蔬菜,种植面积逐  相似文献   

8.
<正>元谋县经过30年的实践和探索,依托气候资源优势和科技优势,紧紧抓住我国蔬菜需周年均衡上市、发展"菜篮子"的机遇,借助项目支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户的积极配合,逐步加大蔬菜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绿色蔬菜产业。1999年被国家农业部列为(种植业)100个无公害蔬菜基地之一,2003年获得中国"冬早蔬菜之乡"的美誉。2007年8月元谋县人民政府出台绿色A级蔬菜生产意见。据统计,到2012年底,全县蔬菜种植面积已达13.8万亩,蔬菜总产量  相似文献   

9.
根肿病的危害目前已成为影响太白高山蔬菜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据调查,该病的发生面积已超过当地十字花科蔬菜种植面积的60%以上,致使当地蔬菜减产30%~40%,部分严重田块的减产程度达到60%~70%,甚至毁苗绝产。笔者通过多年的试验研究,总结集成出"轮、种、育、土、肥、管、防"等七个环节的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防治措施,通过在根肿病疫区示范,防治效果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0.
无公害农产品是保障食品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的公共安全品牌,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笔者总结了开远市近年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取得的主要成效与措施,供同仁参考。1开远市无公害农产品发展成效自2003年以来,在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开远市无公害农产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认证产品数量及范围不断扩大,涵盖了蔬菜、粮油、水果、畜禽产品等,截至2011年底,全市1.73万hm2耕地面积,已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规模达1.1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由于国家对农业政策的调整,开远市设施蔬菜产业得到较快发展,规模、产量、效益连年上升,设施蔬菜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骨干产业,为促进本地蔬菜产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根据本地蔬菜产业的生产实际,就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发展潜力和优势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冬春季保护地为人们提供了大量反季节蔬菜,丰富了市场,满足了人们冬春季对时鲜蔬菜的需求。但随着保护地种植面积的增大,蔬菜品种的增多,保护地蔬菜病虫害种类也越来越多,发生面积逐年加大,为害损失日趋严重,已成为影响保护地蔬菜生产的重要因素。而当前人们对蔬菜品质和安全越来越重视,不仅要求品种繁多,更对蔬菜的外观形态、  相似文献   

13.
<正> 保护地黄瓜是我省冬、春季的主要蔬菜之一,约占保护地蔬菜面积的70%左右。近几年我省保护地蔬浆生产面积迅速扩大,仅就23个城市而言,目前蔬菜温室、大棚面积已达3000公顷,其中温室所占比例也逐年增多。保护地黄瓜品种,自30年代末开始一直利用“长春密刺”地方品种,而该品种在长期生  相似文献   

14.
<正>1选育目标西葫芦(CucurbitapepoL.)又名美洲南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仅次于黄瓜的一种瓜类蔬菜。在中国栽培普遍。在中国北方各省区,西葫芦保护地栽培面积在瓜类蔬菜中仅次于黄瓜,已成为北方地区冬春季  相似文献   

15.
正一、发展现状"十五"以来,芒市风平镇在冬季农业开发中,把发展冬早马铃薯生产作为重要产业提质增量开发,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种植水平不断提升,商品价值逐步提高,风平镇冬早马铃薯生产已成为风平镇冬农开发的一个亮点,引来许多外地客商前来收购。2014年全镇冬早马铃薯种植面积11 810 hm~2,亩产1877 kg;2015年冬早马铃薯种植面积7840 hm~2,亩产1825 kg。栽种以合作  相似文献   

16.
<正>本报讯日前,由国际园艺学会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五届露地蔬菜生产生态施肥策略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以主题报告形式对植物营养与养分供应、土壤测定与推荐施肥、土壤肥力与环境健康、根区调控与水肥一体化、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及可持续性发展等露地蔬菜施肥领域7个主要方向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讨。2014年,我国露地蔬菜播种面积约2.6亿亩,已形成华南与西南热区冬春喜温蔬菜优势区、长江流域冬春喜冷凉蔬菜优势区、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优势区和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北部高纬度夏秋露地蔬菜优势产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江苏省蔬菜生产的新形势,进一步拓展山东蔬菜销售渠道,为我省调整蔬菜生产布局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蔬菜产销工作向着以销定产、以产促销的方向健康发展,目前,我们对江苏省的蔬菜产销情况有重点地进行了考察,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近几年来,江苏省蔬菜生产发展迅速,一是播种面积增加,全省达850万亩,总产1650万吨;二是结构不断优化,“冬吃夏菜”成为现实,洋菜上桌,野菜面市,名特菜发展快;三是设施栽培迅速发展,面积达100万亩;四是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推广成效显著;五是蔬菜贸工农一体化迅速发展;六是“大流通”已成型。结合我省实际,在蔬菜产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武威市凉州区大力发展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截止2009年底,种植面积已达5 000 hm2,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已成为凉州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益,笔者设计了日光温室秋冬茬辣椒复种3茬西瓜一年四熟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并在生产中进行了推广,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日光温室蔬菜面积的不断扩大,冬春茬蔬菜市场供应充足,往日的价格优势已不再明显,秋冬蔬菜却呈现较高的种植效益。但秋冬茬蔬菜育苗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病毒病侵染严重,生长期蔬菜经常会因病毒病而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湛江市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是天然的大温室.全市地势开阔平坦,土壤肥沃,耕作层深,冬闲田面积大,适宜种植蔬菜的耕地面积在250万亩以上,为本市蔬菜生产、特别是冬春季蔬菜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十多年来,湛江蔬菜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本市农业和经济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