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砚山县蚕桑产业现状、存在问题,提出:抓住烤烟种植面积逐年缩减的机遇发展蚕桑产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强队伍建设;扶持蚕桑企业发展,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以此为砚山县发展蚕桑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砚山县蚕桑产业进行深入调查并分析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为发展砚山县蚕桑产业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1楚雄州蚕桑产业发展基本情况1.1产业发展现状1.1.1蚕桑生产基地稳步发展楚雄州坚持"改造老桑园,发展新桑园"的发展思路,蚕桑基地得到较快发展。到2009年底,全州有桑园面积0.77万hm2(其中2009年新植面积587.67hm2),养蚕种45084张,产鲜茧1580t,鲜茧产值3650万元,与"十五"初2000年的桑园面积0.2万hm2、养种11500张、产鲜茧316t、产值460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姚安县栋川镇蚕桑产业发展的现状、制约蚕桑产业发展的因素,寻找增强蚕桑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并针对人力、物力投入不足,收购价格不稳定,烟桑产业矛盾突出,桑园闲置、栽桑养蚕不合理,科技力量薄弱等现状,提出制定可行、有效的规划方案及对策,提倡桑园合理流转,新建养蚕设施及老桑园科学管理,培育蚕桑重点户,转变栽养矛盾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简述文井镇发展蚕桑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加快蚕桑产业发展需有健全的组织机构,良好的发展氛围;加强科技培训,全力打造优质高产桑园基地;规范标准化饲养技术,提升蚕桑生产的科技水平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七星关区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介绍了七星关区蚕桑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目前现状;分析了七星关区蚕桑产业发展存在的经营规模小、养蚕基础设施差、桑园管理不到位、经济效益极低、农村劳动力紧缺、对蚕桑产业发展认识不足、产业效益难以明显提升等问题;提出了建立稳定的蚕桑生产基地,强化扶持力度,改革经营管理体制、推进蚕桑产业化发展,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加强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湖北省蚕桑产业发展历史、变迁及现状,分析了劳动力缺少导致桑园面积、养蚕发种量有所减少,蚕桑基础条件薄弱和技术力量不足导致新技术推广受影响,财政支持不足、加工企业投入机制不健全致使蚕桑发展政策乏力等挑战;提出了构建蚕桑轻简省力高效饲养技术体系、提高蚕桑产业比较经济效益,发展茧丝绸加工业、延长蚕桑产业链、增强蚕桑产业发展后劲,加强蚕桑产业技术研发、夯实蚕桑产业发展基础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结合镇巴县蚕桑产业现状,从桑园的合理开发和桑树的有效利用2个方面提出了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对策,以期为镇巴县蚕桑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四川蚕桑业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近20年蚕桑产业发展数据,分析了四川省蚕桑产量变化、区域分布和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灰色关联方法对蚕桑产业发展的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桑园面积逐步稳定,蚕茧总量保持稳定增长,南充市、绵阳市、凉山州、宜宾市是蚕桑优势产区;攀西、川南、川中北三大优势蚕桑产业带已基本形成,蚕桑产业中心南移趋势明显;劳动力数量、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影响蚕桑产业发展,桑园面积、养蚕户数、发种量、蚕桑比较效益对蚕茧产量分布表现为正向相关;转变产业发展方式、进行机制体制创新和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成为四川省未来蚕桑产业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正>近来年,巧家县县委、县政府按照产业基地化、基地规模化的发展思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出台过硬措施,加快了蚕桑产业的发展。目前,巧家县的蚕桑产业已初具规模,缩短了与毗邻地区和省内发展较快地区的差距,成为省、市重点扶持的蚕桑基地县,蚕桑生产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被列为省级蚕桑核心基地县,未来10年(2010年至2020年)是做大做  相似文献   

11.
1 发展现状 1.1 蚕桑产业普查情况 为全面摸清普洱市蚕桑产业发展现状,找准蚕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便于研究制定蚕桑产业发展规划、政策措施,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对全市种桑养蚕农户、桑园种植、蚕房建设、养殖效益等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全面普查,普查对象到村组、农户、地块,建立市、县、乡3级蚕桑产业发展管理台账,实现微机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12.
蚕桑产业是东瓜镇继烤烟之后的一大支柱产业,在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几年来,该镇的蚕桑产业得以持续健康发展,无论是产量还是产值都位居全市第1,这和该镇加强冬季桑园管理密不可分,也充分说明冬季桑园管理是蚕桑生产上的重中之重,是蚕桑丰产丰收的基础,若冬季桑园管理工作做的不扎实,没有按时、按质完成,则来年桑树长势差,桑园病虫害严重,产叶量低,叶质差,导致养种量减少,蚕发病率高,蚕茧产量、质量下降,极大的影响了蚕桑生产应有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元阳县蚕桑产业现状,桑园与饲养蚕张数剧减、劳动力缺乏、养蚕人员文化素质偏低等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产业衰退的原因,提出了稳定与发展元阳县蚕桑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正>众所周知,蚕桑产业是中国传统优势产业,是中国加入WTO后能主导市场的少数优势产业之一,同时又是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的产业。在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等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我们预测2010年茧丝绸出口形势会更加严峻。要稳定和发展蚕桑产业,笔者认为,要创新发展蚕桑产业,即以蚕桑生产为主,发展生态桑园和开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单位面积桑园经济收  相似文献   

15.
<正>本文基于石羊镇蚕桑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制约蚕桑产业发展因素,并制定出可行、有效方案,争取政策扶持,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引进先进技术设备,规范市场管理,促进蚕桑产业健康发展,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石羊镇栽桑养蚕历史悠久,经过多年的重点培育与精心打造,桑园面积与养蚕数量都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问题,存在制约因素,影响蚕桑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河南省是全国蚕桑生产重点产区,蚕桑产业作为农业中的一项主导产业,是发展河南农村地方经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带动广大农民致富的传统项目。桑园是蚕桑生产的基础,而桑树病虫害防治是桑园管理的基础工作。近年来,河南省部分桑园病虫害发生严重,桑叶产量低、质量差,严重阻碍了蚕桑生产经济效益的顺利提升,直接影响到蚕桑生产的稳定与发展。为此,笔者就河南省目前桑园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调  相似文献   

17.
从歙县?上桑园现状入手,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良措施,并总结了改良效果,以期为低产桑园改造提供借鉴,促进全县蚕桑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泾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发展蚕桑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栽桑养蚕也是农民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县委、政府十分重视。经过多年的发展,茧丝绸产业已成为我县农业产业化的主导产业之一,蚕桑成为我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一、蚕桑产业的现状及发展优势1.我县蚕桑产业现状全县现有桑园3万亩,养蚕户约1.6万户,全年实养蚕种2.7万盒,产茧量1147.5吨,养蚕农户1.97万,占全县总户数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姚安县蚕桑产业现状分析,认为当前姚安县蚕桑产业主要存在发展起点低、比较效益不高、养蚕劳力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行政助推力度不够五大问题。提出扶持桑蚕产业发展,应重点抓好产业定位,完善工作机制,合理调处产业矛盾,推进桑园流转,推广实用技术,放开蚕茧购销渠道等对策措施,为促进姚安县蚕桑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蚕桑产业由部经济发达地区向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成为必然趋势,地处我国西部且有传统蚕桑产业优势的千阳县,如何顺应当前国内蚕桑产业发展的大形势,理顺蚕桑产业中的各种关系,做大做强蚕桑产业,为此,笔者通过分析千阳县蚕桑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