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赴挂钩扶贫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7月15-16日,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李国林一行送新队员到西盟县报到,并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为驻村工作队员发放学习材料,实地调研基层党建促进脱贫攻坚工作的情况。(米微慕明军)  相似文献   

2.
1月13日上午,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副省长张文兵到省农科院调研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并主持召开座谈会.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吴祖云,省农科院党委书记刘晓洪、院长焦春海,省政府办公厅、省农业农村厅有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  相似文献   

3.
<正>"云蔗08—1609"最高蔗糖分达19.2%,目前已在全国蔗区推广。在省科技重大专项"蔗糖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支持下,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经过刻苦攻关,育出最高蔗糖分达19.2%的全国最"甜"甘蔗新品种——"云蔗08—1609"。这一重大育种突破,为云南乃至全国蔗糖产业发展和蔗农增收带来了新的希望,目前已开始在全国蔗区推广。省农科院甘蔗所甘蔗种质资源收集利用及甘蔗育种一直领先全国。依托该所建设的国家甘蔗种质  相似文献   

4.
目前很多贫困地区都是通过农业发展实现脱贫,近年来,西盟县按照"良种推广、全膜覆盖、深耕深松、控缓释肥"的提质增效思路,逐步扩大甘蔗新植面积,鼓励低产蔗园换桩,加大蔗区道路建设力度,加快引种试验基地建设、糖料生产基地建设,实现甘蔗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针对甘蔗产业对西盟县扶贫工作的影响,从西盟山区甘蔗产业的现状出发,分析产业扶贫的整体效益,找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为贯彻落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和省农科院院地合作推进会精神,进一步推动阳江市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2021年4月27日,阳江市人民政府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共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阳江分院协议签订暨揭牌仪式在阳江市举行。阳江市委书记焦兰生、市长温湛滨、市委副书记黎泽林、副市长丁锡丰,省农科院院长陆华忠、副院长何秀古,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梁友强,阳江市各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市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市农业农村局有关同志,省农科院院属单位和部门主要领导、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产业园办领导等出席了揭牌仪式,阳江市委副书记黎泽林主持仪式。仪式简单隆重,充分彰显各级领导和院地合作双方的重视和期待。  相似文献   

6.
蔗糖产业是西盟县特色传统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致富和财政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带动了诸多产业的兴起,为边疆的社会稳定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多年来甘蔗单产和蔗糖糖分低一直制约着全县甘蔗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分析西盟县蔗糖产业发展现状、市场及存在问题,提出加快新品种的引进与扩繁,抓好蔗区结构调整与布局;狠抓技术培训,提高种植农户的科技素质;积极探索甘蔗生产机械化,建立健全甘蔗产业保障制度等对策措施,旨在为西盟县甘蔗产业提质增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11月9日,《云南省志·农业志》(初稿)评审会议在省农业农村厅召开,会议邀请了来自省高原特色农业研究院、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省社科院、省农科院、省植保植检站、省农机推广站等单位的7位专家参加评审,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魏民出席会议。评审会上,专家组对省农业农村厅志书编撰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云南省志·农业志》(初稿)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内容丰富翔实,体例合规,定位准确,一致同意通过初审。同时,专  相似文献   

8.
正在省科技重大专项"蔗糖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支持下,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经过刻苦攻关,育出最高蔗糖分达19.2%的全国最"甜"甘蔗新品种——"云蔗08—1609"。这一重大育种突破,为云南乃至全国蔗糖产业发展和蔗农增收带来了新的希望,目前已开始在全国蔗区推广。省农科院甘蔗所甘蔗种质资源收集利用及甘蔗育种一  相似文献   

9.
为加快甘蔗新品种选育,开展甘蔗新品系粤糖00/237在广西崇左蔗区的新植、宿根试验。结果表明:粤糖00/237在崇左新和蔗区的综合评价值优于对照新台糖22号,综合表现稳定,具有宿根性好、抗逆性强、稳产高糖等特性;其新植蔗产量、蔗糖分和糖产量分别为104.5t·hm~(-2)、15.71%和16.42t·hm~(-2),宿根蔗产量、蔗糖分和糖产量分别为98.72t·hm~(-2)、16.36%和16.15t·hm~(-2)。粤糖00/237在崇左蔗区种植综合表现好,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2021年12月23日,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经济评价体系在郑州举办了"河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综合评价报告"发布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论坛活动.来自省委政研室、省委农办、省政府研究室、省农业农村厅、省科学院、省农科院、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活动.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4月12日,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召开全省春季农业生产工作视频会议,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春季农业生产暨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分析研判当前粮食和农业生产形势,安排部署2019年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主会场设在省农业农村厅,各州(市)、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设分会场。省农业农村厅长、党组书记谢晖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综合评价国家甘蔗品种区试参试品系,筛选优良品系,为其在生产上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方法]在云南瑞丽蔗区的湿润气候生态条件下,采用DTOPSIS法对国家第八轮甘蔗品种区试参试品系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具有推广潜力的甘蔗品系.[结果]在10个参试甘蔗品系中,柳城03-1137、云蔗05-51、福农39和云蔗06-407等4个甘蔗品系的综合表现皆优于两个对照品种ROC22和ROC16,赣南02-70、粤甘35的综合表现介于两个对照之间.DTOPSIS法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甘蔗品系C值大小排序依次是柳城03-1137、云蔗05-51、云蔗06-407、福农39、ROC22(CKl)、粤甘35、赣南02-70、ROC16(CK2)、云蔗04-241、福农02-5707、福农36、粤甘34.[结论]柳城03-1137、云蔗05-51、福农39和云蔗06-407等4个品系适于在云南瑞丽湿润气候生态型及其气候相似蔗区优先推广应用;赣南02-70表现早熟、中产,亦可在该类型蔗区应用,但在栽培过程中要注意防倒伏.  相似文献   

13.
<正>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省委关于定点扶贫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巩固运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有效落实省级挂联单位定点扶贫工作责任,10月12日,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在西盟县牵头组织召开省级挂联单位定点扶贫  相似文献   

14.
正5月30日,省农业农村厅召开全省产业扶贫工作约谈会议,对2019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发现产业扶贫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的部分州(市)、县(市、区)进行约谈。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省产业扶贫领导小组副组长谢晖主持会议并讲话,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胡波通报被约谈州(市)、县(市、区)产业扶贫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省纪委省监委驻省农业农村厅纪检监察组组长王林提出整改要求。会议强调,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产业扶贫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从发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几年来,宜城市龙头办事处腊树村根据市郊特点,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把蔬菜、甘蔗、莲藕种植和水产养殖作为农业发展的主导方向,通过两带动一服务,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目前,该村蔬菜面积达67hm~2,甘蔗种植面积达33.3hm~2,莲藕种植面积达6.7hm~2,水产面积53hm~2,合计160hm~2,占全村耕地面积的83.1%。四个主导产业年创农业产值760万元,占全村农业总产值的80%,农民人平纯收入2990元。1996年以来,该村连续几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农村经济500强村”,被宜城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经济十强村”。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接到美国农作物科学协会《植物登记杂志》通知,该所申请登记的甘蔗新品种"云蔗05-51"正式获得批准,成为我国首个在该杂志登记的甘蔗新品种。"云蔗05-51"是云南省农科院甘蔗所选育的中大茎、早熟、高糖、抗旱、稳产的甘蔗新品种,2013年通过国家鉴定,2014年通过广西审定,是云南首个在广西审定的甘蔗新品种。"云蔗型"甘蔗  相似文献   

17.
正2020年6月5日,四川晚熟柑橘产业集群建设项目工作布置会在仁寿县召开。集群项目实施所在地——眉山、乐山市农业农村局分管局长和科(站)长,丹棱、仁寿、青神、东坡、井研5县(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分管副局长和股(站)长,科技支撑单位——四川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省农机研究院等科研院校负责人,农业农村厅相关处室负责人共约50人参加会议,厅二级巡视员胡强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8.
为减少甘蔗螟虫防治药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研究了6种不同杀虫剂一次性施药对甘蔗螟虫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对甘蔗产量和锤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植蔗一次性施用10%噻虫胺·杀虫单颗粒剂75 kg/hm~2、30%氯虫·噻虫嗪悬浮剂600 mL/hm~2、2%吡虫啉颗粒剂75 kg/hm~2、3.6%杀虫双颗粒剂75 kg/hm~2和60%呋虫胺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150 g/hm~2对苗期螟虫均有较好的防效,其中10%噻虫胺·杀虫单颗粒剂75 kg/hm~2和30%氯虫·噻虫嗪悬浮剂600 mL/hm~2药后第45天和第60天的防效均超过70%;宿根蔗也以10%噻虫胺·杀虫单颗粒剂75 kg/hm~2和30%氯虫·噻虫嗪悬浮剂600 mL/hm~2对苗期螟虫的防治效果较好;新植蔗中6种药剂处理甘蔗锤度、有效茎和蔗茎产量与不施任何农药对照差异均不显著;宿根蔗6种药剂处理甘蔗锤度和有效茎与对照差异均不显著,但产量差异显著,以10%噻虫胺·杀虫单颗粒剂75 kg/hm~2蔗茎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17.5%。综合来看,生产上一次性施用10%噻虫胺·杀虫单颗粒剂75 kg/hm~2对甘蔗螟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秦光荣2012年3月6日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提出,通过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探索现代农业新路,补齐农业产业短板,增强农业竞争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省农业厅派往普洱市西盟县参与新农村建设和"四群"教育的工作队员,笔者结合工作职责,就如何在西盟县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作了些调查和思考。1西盟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西盟佤族自治县成立于1965年,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少数民族自治县、典型的民族直过县、地处边境一线的边疆县、民族跨境而居的特殊县。全县  相似文献   

20.
云南甘蔗创新亲本的遗传力和配合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选用11个云南甘蔗创新亲本与国内外常用亲本杂交,配制组合26个,研究了云南甘蔗创新亲本有性杂交世代主要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云南甘蔗创新亲本及组合选配方式对后代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对主要性状遗传力贡献的大小为组合(86.7 %)>父本(79.3 %)>母本(58.4 %);后代主要性状的遗传力大小顺序为锤度>有效茎>蔗产量>茎径>糖产量>株高;在11个云南甘蔗创新亲本中,云瑞03-417、云瑞99-113、云蔗97-84和云蔗03-97等作为母本,云蔗71-790、云蔗89-351、云蔗94-343和云瑞99-151等作为父本后代糖产量、蔗产量或锤度的一般配合力大,可分别作为高产或高糖母本和父本加以利用;云蔗03-97×ROC10、CP72-1210×云89-351、CP77-1776×云瑞99-151、CP84-1198×云蔗91-790、粤糖93-159×云蔗94-343、云瑞99-151×PS45和云瑞99-155×内江86-117等组合后代蔗、糖产量及锤度表现佳,特殊配合力(SCA)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