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云南省蚕桑生产全年可饲养3~5批蚕,在桑树病虫害防治中,对养蚕安全存在隐患。有时会发生家蚕急性和慢性中毒,急性中毒的家蚕马上大量死亡,损失惨重;慢性累积中毒的家蚕食量下降、不活泼、生命力减弱、茧丝质和生殖力下降等。为养蚕安全,根据桑园病虫害发生规律、全年的养蚕布局和桑园常用农药的特点,对全年桑树病虫害防治进行总体计划,重点抓好3~4次关键性防治,既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又使蚕茧丰收。1关门虫防治在晚秋蚕上蔟后桑树落叶前,害虫尚未进入冬  相似文献   

2.
分析陕西省洛南县蚕桑生产中家蚕血液型脓病发病特点及发病原因,从杜绝病源、养蚕环境控制、提高饲养技术、加强桑园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泾县位于黄山余脉的皖南山区,是安徽省栽桑养蚕重点县,家蚕饲养区域集中,在重点蚕区栽桑养蚕的收入是蚕农家庭年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致富渠道的拓展,农村青壮劳动力的外出从事栽桑养蚕的人员有所减少,蚕桑产业投入减少;另一方面随着外出务工的蚕农增多,疏于管理的抛荒桑园增多,使得家蚕与桑园存在病虫害交叉感染机会增多,导致蚕难养,每年秋蚕饲养中,因桑园防治桑螟等害虫而发生家蚕农药中毒的现象、蚕病的暴发给蚕农造成严重的损失,使得  相似文献   

4.
不良气候对蚕桑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不良气候对蚕桑生产的影响,从加强桑园管理和及时进行桑园病虫害防治、全面彻底做好养蚕消毒工作、加强小蚕和大蚕的饲养管理、灵活进行栽桑养蚕生产处理等方面提出应对措施,以期为蚕桑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小蚕期是整个蚕期的关键,小蚕商品化饲育是实现科学化养蚕,保证蚕桑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措施。它解决了多批次养蚕,大小蚕同时饲养难和小蚕对饲育技术、蚕室蚕具消毒防病要求高的问题。近年来,由于抓住国家"东桑西移"的战略机遇,云南省蚕桑产业发展很快,桑园面积和养蚕规模不断壮大,蚕桑产业经济效益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正1找差距,寻原因,清除发展蚕桑产业的障碍1.1科技创新体系滞后,蚕桑生产科技含量低。表现在生产上主要是:蚕农缺乏熟练的养蚕技术;养蚕操作不当、养蚕人员文化水平低,对蚕、桑病的预防能力差等方面;纸板方格簇、省力化蚕台育等先进的养蚕技术经过多年的推广和普及,所占比例仍然不大;优质高产桑、蚕新品种推广率较低;桑园配方施肥、蚕桑病科学防治等综合技术的应用面积也不大。1.2桑园(树)质量差。全县虽有桑园8000多亩,但大多数  相似文献   

7.
高效省力化蚕桑生产推广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歙县蚕桑生产推广过程中所面临的劳动力问题,就如何提升蚕桑生产的比较效益,论述了所采取的建立高效丰产桑园、推广省力蚕台育养蚕模式的方法与效果。阐明实现蚕桑生产高效省力化必须从蚕和桑两方面同时着手,即建立高效丰产桑园和推广标准化省力化养蚕模式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8.
王晓敏 《农技服务》2011,28(5):717+731-717,731
针对岳西县蚕桑生产推广过程中所面临的劳动力问题,就如何提升蚕桑生产的比较效益,论述了所采取的建立高效丰产桑园、推广省力蚕台育养蚕模式的方法与效果。阐明了实现蚕桑生产高效省力化必须从蚕和桑两方面同时着手,即建立高效丰产桑园和推广标准化省力化养蚕模式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9.
为缓解产业下滑速度,淳安县积极创新养蚕模式,开始推行多批次连续养蚕法、蚕桑家庭农场等。积极探索农场式工厂化规模养蚕,推行"十天养蚕法"、"六连片自动回转上蔟"等先进实用技术,在生产优质茧丝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并促进蚕桑产业向集约化、专业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金安区马头镇沿淠湾区有多年栽桑养蚕史,在蚕桑鼎盛时期的1995年有桑园300多公顷,年养蚕8 000盒以上,蚕桑生产一直是该镇沿淠湾区的一项支柱性产业,曾为当地蚕农增收致富作出过重要贡献.但由于受自然和市场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桑园产茧量不足750kg/hm2的桑园占该镇现有桑园的50%以上,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我区在加快茧丝绸产业化过程中,必须大力发展蚕桑生产,其首要任务就是加强低产桑园改造,提高现有桑园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1.
<正>引进和推广优良家蚕品种是提高桑园单位面积产茧量,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最有效的措施之一[1]。蚕桑产业体系项目实施的目的是每2年有选择性的引进2~3对适宜楚雄州饲养的家蚕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通过对其产茧量、抗病性、茧质等性状进行调查,选定2~3个性状优良的家蚕品种在体系区域内示范推广,总结提出配套的饲养方法(良法)和技术措施,为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浅析山区栽桑养蚕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栽桑养蚕是种植业与养殖业充分结合的综合产业,只有在桑叶优质高产、合理采叶用叶、精心饲养管理的基础上,才能夺取蚕茧优质高产,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农村养蚕生产中,同样的桑园面积、养蚕空间和饲养种量,有的蚕农经济效益较好,而有的则较差,究其原因,除了科学做好桑园栽培、桑园管理外,关键问题就在于是否做到了良桑饱食,规范的饲养技术和严格的消毒防病措施。随着产业结构政策的调整,蚕桑产业得到迅猛发展,桑园面积增加,区  相似文献   

13.
新植桑园栽培管理及桑园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姚安县位于云南省中部,楚雄州西北部,栽桑养蚕具有悠久的生产历史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条件,被评为云南省优质茧蚕桑基地县。2016年全县桑园面积达2 860 hm~2,饲养蚕种28 470盒,生产鲜茧999.2 t,蚕农实现现金收入达3 933万元;当年新植桑园99.2hm~2,栽桑养蚕成为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针对目前蚕桑产业发展趋势,探究新植桑园栽培管理技术措施。1栽植前准备1.1桑园规划桑树栽植后一般产叶30年左右,因此,栽桑前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元阳县蚕桑产业现状,桑园与饲养蚕张数剧减、劳动力缺乏、养蚕人员文化素质偏低等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产业衰退的原因,提出了稳定与发展元阳县蚕桑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高产密植桑园是以合理密植为前提,规范栽植为基础,肥培管理为中心,桑叶丰产为目标的低干型快速丰产桑园。高产密植桑园是蚕桑生产上的主要栽培形式,其对蚕农快速地产生养蚕效益有着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东桑西移"工程实施和各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栽桑养蚕面积不断扩大。宜丰县自1990年江西省实施"蚕桑工程"以来,全县大力发展蚕桑生产,至今有桑园面积400hm2,但许多蚕农由于小蚕饲养技术不过关,导致养蚕效益不高,成为制约蚕桑发展的瓶颈,那么如何养  相似文献   

17.
<正>1.合理安排养蚕批次,预留充足消毒时间。一年多次养蚕,尤其是多批次不间断地饲养,蚕室、蚕具连续使用,每期蚕结束后没有充足的洗  相似文献   

18.
纯桑园养蚕比较效益下降,对农民缺乏吸引力,因此部分乡村桑园面积和养蚕产量锐减,使云南省凤庆蚕桑产业出现萎缩。文章根据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提出"桑园+春玉米+冬蔬菜"的种植模式,对多学科的种植技术优化组合,通过技术集成创新,构建复合经营的蚕桑生产技术体系,夯实一年三茬的万元田,实现农民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19.
在农业生产上,粮食及其它作物是"一年之计在于春",而蚕桑生产是"一年之计在于冬",这充分说明冬季桑园管理是蚕桑生产上的重中之重,是蚕桑丰产丰收的基础,若冬季桑园管理工作做的扎实,按时、按节令,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则来年桑树长势好,桑园病虫危害轻,田间杂草少,桑叶产量高,营养丰富,硬化迟,为养蚕无病高产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若冬季桑园管理工作不扎实,没有按时、按质完成,则来年桑树长势差,桑园病虫危害严重,桑叶产量低、叶质差,导致养蚕张数减少,蚕发病率高,蚕茧产量、质量下降,极大的影响了蚕桑生产应有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在养蚕生产过程中,蚕病的发生往往会对整个养蚕生产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蚕种生产单位表现更为突出,而蚕病防治的效果对蚕种的产量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针对近几年来采用春、夏、秋多批次饲养的繁育形式,蚕批连接,病原易于传播,家蚕容易发生病害.而作为生产蚕种的单位,在原蚕区饲养数量增大的前提下,养蚕环境复杂,更增加了蚕病防治的难度.因此,做好蚕种生产中蚕病防治工作,是生产优质蚕种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