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式"景观设计是传统中国文化与现代元素在现代空间中的融合。总结了"新中式"景观设计手法。介绍了"新中式"景观设计手法在南京夫子庙街巷景观整治工程中的运用,项目中的基础设施、景观路标、硬质铺装、植物配置等运用"新中式"景观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从中国古典园林和中国古代的文化历史以及大自然中抽象出可以应用到现代景观设计中的简洁语言符号,创造出"新中式"景观。  相似文献   

2.
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是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风格中的一种流行趋势,其手法是将中国传统风格揉进现代时尚元素,这种风格既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满足了现代生活的需求。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带,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华民族姓氏的重要发源地。淇河鹤壁段不仅孕育了古老的中华文明,也是淇河最秀丽的河段。设计师通过对"南海国际"居住区景观以及对鹤壁市地理、自然、文化的考察进行现状分析,从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等方面着手,力图对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新中式"是目前中国景观设计的一种风格。"新中式"景观设计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将现代元素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文章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的古诗词为切入点,通过研究古诗词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关系,提取其在中国古典园林运用中的精髓,并运用到澄江县晨辉会所庭院"新中式"景观设计中。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中国传统的居住观念,依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们的生活。正处在社会转型的中国,受到西方新的景观模式、思想设计观念的不断影响冲击,国内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呈现脱离本土环境的现象,出现诸多设计上的问题。此时,摸索着中式风格方向的居住区渐渐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现代生活的需求之间找到结合点-"新中式"。通过对中国传统古典园林与"新中式"景观对比综合分析,从空间布局、设计意境、设计手法等方面探讨了新中式风格景观设计方法,丰富了居住区景观设计理论。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植物文化的运用,可以极大地拓高住宅的景观价值和文化品味,是现代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计手法。以南京市绿城"桃花源"中式住宅样板区植物设计为例,阐述了植物品种的特性,植物文化的提炼,再到方案转译的过程。以期为现代中式住宅植物文化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高速发展,普通的景观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息息相关的园林景观的需求。以上海保利首创·颂小区为例,从实践中探究了新中式居住区植物景观的设计,详细阐述了从设计理念、分区设计,到植物种类的选择和植物配置的全过程。研究提出了该项目植物种类、文化意境及植物景观的设计手法,并探讨了在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运用植物的观赏特性和文化特性,结合传统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的植物设计方法,营造出特色的新中式植物景观效果,可为今后的新中式景观的植物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新中式"园林建筑是现代设计对于传统庭院的继承和发展,其中就掺杂了一些现代因素,例如传统庭院中的元素和新型材质的碰撞,却不失传统韵味特色的设计,这都属于"新中式"风格。它能完美地体现中华古典园林神韵的元素与现代主义风格相互融合,满足现代人功能要求及审美趣味的一种园林形式,它亦是中华古典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催生出的必然产物。以漳州市禹洲·雍江府示范区为例,对其中运用新中式风格室外景观设计策略进行了探析,以"山、水、澜、溪"为设计理念,阐述了聚水廊、行流水、澜境、石上泉、云水台、游雅径、花溪径等景观的设计,充分展现了出漳州市的内核及其柔媚,诠释了中华民族文化丰富的底蕴及其与时俱进的现代精神。  相似文献   

8.
曹磊  赵婧 《林业科技开发》2011,25(4):119-123
目前国内住区景观设计中出现欧陆风盛行的现象,多元化的设计风格使得中国本土设计文化受到巨大冲击。为促进中国园林景观设计文脉的延续,作者以芜湖江城国际新江南乐府景观设计案例为载体,研究如何运用新中式风格来设计文化生态型的居住社区,围绕地域文化及风格特色来进行设计的定位,在住区景观设计中将当地文化、中国传统园林文化、当代艺术设计融为一体,体现和谐统一的设计理念。在协调人、文化、自然的基础上,塑造一个具有中国风格、地域文化、时代特征的住区景观。  相似文献   

9.
编者 《广东园林》2013,(3):42-45
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是指以现代的技术和材料表达传统文化精神的设计思潮。它是对古人"天人合一"生活方式的再现和重构,注重景观带给人的精神感受。扬州湖畔御景园景观设计充分尊重基地特性和扬州传统文化,以天井和个园为设计蓝本,营造出具有传统韵味的院落居住空间。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对于不具备景观优势的地段,如何创造景观特色、提升景观内涵品质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景观叙事正是一种以故事的叙事角度来看待和塑造景观,使景观具有诗情画意的空间特色,创造独特的景观氛围的方法。本文探讨了景观叙事,尤其是其中的诗歌点题的方法,运用在道路绿化中的可行性,及如何应用于道路景观设计中。景观叙事在道路中的运用主要通过诗歌的点题,沿着特定的叙事线索,运用各种叙事手法,创作出丰富而有特色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以此方法发掘城市当地的植物文化,寻求适合当代新城区道路植物景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以及国际化思潮的影响,城市景观的文化内涵愈发缺失,形式趋于雷同,因此越来越多的设计转向地域文化寻求解决方案。对地域文化的概念予以解释,并论述了地域文化和城市景观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地域文化是城市景观设计的灵感,城市景观是地域文化传承的载体。提出了解决城市景观设计中现存问题的方法,即以地域文化为依托,塑造景观符号和文化符号,使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处理这些符号,并运用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强调城市景观设计需要立足于地域文化,并不断创新设计手法,注重协调性、以人为本原则,才能创造出既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又符合现代审美的优秀景观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目前国内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类型单一,设计作品缺少本土文化内涵,照搬照抄国外景观设计的现象时常有发生。吉祥文化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且内容丰富、寓意美好。将吉祥文化融入到住宅小区景观小品设计中,在未来将成为景观小品设计主流。对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现状、吉祥文化的概述、吉祥文化融入住宅小区景观小品设计中的作用、吉祥文化在住宅小区景观小品中的设计原则,以及吉祥文化在住宅小区景观小品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在现代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中应传承与活化中国传统吉祥文化,打造新的民族设计形式和品牌。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介绍河南洛阳双瑞滨河花园居住区景观设计。根据小区周边环境及未来业主的需求,将"瑞"文化融入景观设计中,用现代、时尚的景观手法表达东方传统的庭院空间,将"溪流"这一主要景观元素贯穿全园,最终实现"惬意的栖居"的景观,为居住者提供"称心+舒心"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4.
"田园都市"是鄂尔多斯新规划的一处国家示范移民新区,本次景观设计采用现代中外造园手法,充分挖掘鄂尔多斯地域文化内涵,与植物文化有机融合,突出"田园都市"的景观文化主题,体现绿地景观、文化展示、居民休闲、社区示范四大功能,寓意"田园都市"象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翱翔于蓝天、白云与草地之间,为牧民安置营建一处"绿色家园"。  相似文献   

15.
权凤 《绿色科技》2015,(4):98-99
指出了最初日本园林是以中国园林为范本发展起来 ,随后结合该国的文化、地域、审美心理、风俗习惯等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枯山水庭园景观.从指导现代庭园景观设计的角度出发 ,分析了日本枯山水造园艺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传承和发展 ,希望能对中国现代庭园景观设计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中国传统园林注重意境的营造,与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密不可分。新中式园林承载了华夏儿女的文化情怀,融合传统中式园林优点,满足现代居住审美需求,以现代的材料、技术来营造具有中国东方文化底蕴的景观空间。以聚龙公馆环境园林设计为例,提出了设计构思,分析探讨了其对文化的营造与运用,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吴艺思 《绿色科技》2020,(3):51-53,58
指出了中国古典园林代表了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艺术底蕴及传统的审美情趣,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并非属于单一性的元素堆砌,而是基于深入解读传统文化,进而把现代元素也实施了合理的融入,把当前人们的审美需求作为核心去创设出极具传统韵味的园林景观。基于此,以武夷绿洲居住区景观设计为例,探讨了把中国古典园林的部分经典造景手法运用到现代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中,运用形式多种多样,实现了古典园林经典的造景手法和现代美学的完美融合,以期为今后居住区的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随着新中式园林景观风格的兴起,园林造景的不同组成要素也在景观功能和外观造型上不断创新延续。通过实际案例,剖析了新中式景墙的运用方式,从形式风格、景观功能、构成材料和空间结构等方面入手,对景墙在新中式园林设计中有了新认识,以促进景墙与现代园林的空间环境和谐统一、和谐发展,更符合时代特征与现代审美。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水的特性、景观效应及园林水景的分类,分析了当前居住区水景设计、滨水景观设计及湿地景观设计手法,并对中国古典园林水景设计手法和现代园林水景设计手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在回顾西方传统园林植物景观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西方传统园林的发展历程,深入研究古代至现代西方园林植物景观的手法与功能,进而从中国传统与现代植物景观设计的主要方向进行深入分析,来获取对中国传统园林更为客观、真实的认识与评价,并结合当前中国风景园林事业中植物景观的发展现状和中国传统园林中植物景观设计的总结,积极探讨中国植物景观未来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