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本文研究了霉酚酸对PPRV感染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霉酚酸处理Vero细胞,运用显微镜观察和q-PCR方法,研究霉酚酸的抗病毒作用;通过额外补充鸟苷酸,探究霉酚酸的抗PPRV作用机理。【结果】霉酚酸能够抑制PPRV的复制,最佳作用浓度为1μmol/L;霉酚酸抗PPRV的最佳作用时间为96 h;额外添加鸟苷酸发现,鸟苷酸可拮抗霉酚酸的抗PPRV作用,霉酚酸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内鸟苷酸的合成来抑制PPRV的复制。【结论】研究了霉酚酸的抗PPRV作用,以期为PPRV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生长素对铝胁迫下不同耐铝性小麦根苹果酸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Indole-3-acetic acid(IAA)对铝胁迫下小麦根苹果酸分泌的影响,探讨不同耐铝性小麦品种间苹果酸分泌差异机理。【方法】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以不同耐铝性小麦品种为材料(ET8,耐铝型和ES8,铝敏感型),研究IAA、N-1-napthyl-phtalamic acid(NPA)、2,3,5-triiodobenzoic(TIBA)、Anthracene-9-carboxylic acid(A9C)及Niflumic acid(NIF)对ET8和ES8苹果酸分泌的影响。【结果】ET8和ES8经不同浓度IAA(0、25、50和100μmol·L-1)处理,苹果酸分泌速率均无显著差异;而当ET8和ES8经50μmol·L-1Al处理3h后,无铝条件下,再经不同浓度IAA处理,ET8苹果酸分泌速率随IAA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升高,ES8苹果酸分泌速率却无显著变化;与Al(50μmol·L-1)处理相比,ET8经IAA(50、100μmol·L-1)和50μmol·L-1Al共处理,苹果酸分泌速率显著升高,但ES8经IAA(25、50μmol·L-1)和50μmol·L-1Al共处理,苹果酸分泌速率均无显著变化;与Al(50μmol·L-1)处理相比,ET8和ES8经IAA转运抑制剂NPA(TIBA)和Al(50μmol·L-1)共处理,苹果酸分泌速率显著降低,以上结果表明,IAA参与调节铝胁迫下苹果酸分泌。与Al(50μmol·L-1)处理相比,ET8和ES8经5μmol·L-1A9C(NIF)和Al(50μmol·L-1)共处理,苹果酸分泌显著降低;与5μmol·L-1A9C(NIF)和Al(50μmol·L-1)共处理相比,ET8和ES8经不同浓度IAA、5μmol·L-1A9C(NIF)和Al(50μmol·L-1)共处理,苹果酸分泌速率随IAA浓度升高而显著升高,表明IAA可能通过调节阴离子通道参与铝胁迫下小麦根苹果酸分泌。【结论】只有在Al激活苹果酸分泌后,IAA才能增加耐铝型小麦品种分泌苹果酸,不同耐铝性小麦品种苹果酸分泌的显著差异与IAA对不同耐铝性小麦品种苹果酸分泌调节作用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酸枣幼苗叶和根系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NaCl浓度处理及不同时间下,酸枣幼苗叶、根中脱落酸、生长素、赤霉素、玉米素4种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与0 mmol/L NaCl处理相比,处理时间相同时,酸枣幼苗叶和根在50、100、150、200 mmol/L NaCl处理下ABA含量显著增加,IAA、ZT、GA3的含量、IAA/ABA、GA3/ABA的比值整体显著下降。与处理0 h相比,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酸枣叶,根的ABA含量显著升高,IAA/ABA、GA3/ABA的比值均显著降低;100 mmol/L NaCl处理下,酸枣叶和根的GA3、IAA、ZT含量显著下降。【结论】NaCl处理下,处理时间相同时,酸枣幼苗通过增加叶和根ABA含量,降低叶和根IAA、ZT、GA3含量、IAA/ABA和GA3/ABA的比值适应盐胁迫。  相似文献   

4.
【目的】α-溶血素在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肺炎的感染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作为治疗金葡菌肺炎的新靶标。因此,研究百里香酚对金葡菌α-溶血素表达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测定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和生长曲线并进行了溶血试验、蛋白免疫印迹分析、荧光定量PCR以及细胞毒性试验。【结果】百里香酚对金葡菌USA300的MIC为256μg/mL,亚抑菌质量浓度的百里香酚(32μg/mL)可下调金葡菌hla和RNAIII的转录水平,降低α-溶血素的表达,对溶血素介导的肺癌上皮细胞A549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结论】百里香酚具有成为新型抗金葡菌感染药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深入研究叶用莴苣抽薹的激素协同调控关系和内在机制,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延迟抽薹调控措施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分别对叶用莴苣易抽薹品种GB-30、中间型品种GB-26与耐抽薹品种GB-25喷施外源生长素(IAA),通过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赤霉素(GA3)、生长素(IAA)、脱落酸(ABA)以及茉莉酸甲酯(MeJA)含量。【结果】低浓度的IAA处理后3个不同品种的GA3含量增加,较高浓度的IAA处理之后,前9 d的GA3的含量都会显著降低,随后回升。低浓度的外源IAA会促进内源IAA的增加,高浓度处理之后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会使内源IAA的含量提前达到峰值。喷施较高浓度的IAA能够使GB-25和GB-30的ABA含量提前达到最大值。在处理前期,MeJA均有一个累积的过程,第9天时达到最大,3个品种的处理组在第9天时MeJA的积累量都比对照要高,其中易抽薹品种的差距是最明显的。【结论】叶用莴苣在抽薹前需要较低量的GA3、IAA和较高量的ABA、MeJA。外施IAA能够提高内源GA3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环氧虫啶对多异瓢虫成虫存活及繁殖力等生命参数的影响。【方法】 利用喷雾塔进行定量喷雾,测定不同浓度环氧虫啶处理24 h后多异瓢虫成虫的存活情况,计算LC20及LC50。利用这2个浓度处理多异瓢虫成虫,逐日记录成虫的存活情况以及产卵量、卵孵化率。【结果】 环氧虫啶对多异瓢虫成虫的LC20及LC50分别为2.29和12.51 mg/L。经这2个浓度环氧虫啶处理后,多异瓢虫雌雄成虫寿命均显著缩短(P<0.05),产卵前期显著延长(P<0.05);对照组与LC20处理组的产卵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LC50处理组产卵量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卵孵化率显著高于2个处理组(P<0.05)。【结论】 环氧虫啶对多异瓢虫成虫具有一定的毒杀作用与亚致死效应。  相似文献   

7.
陆地棉半矮秆突变体sd株高对外源激素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外源激素对棉花矮化突变体株高的影响,确定其对激素的敏感性,为利用其分析棉花株高遗传基础与激素调控关系提供依据。【方法】以棉花品种新陆早17号(CK)及其矮化突变体sd为材料,采用GA3、IAA和BR激素分别处理后,研究不同激素和不同浓度处理对棉花株高的影响。【结果】突变体sd的株高约为新陆早17号的四分之三,突变体sd是一份典型的陆地棉半矮秆突变体。不同浓度GA3处理后,新陆早17号的株高变化量高于突变体,50 mg/L的GA3处理能使突变体sd的株高恢复到新陆早17号的株高水平,激素影响棉花株高的主次顺序为GA3>BR>IAA,株高与GA3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结论】突变体sd是一份典型的陆地棉半矮秆突变体,突变体sd的株高对GA3敏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激素诱导对无性系砧木不定根形成的影响。【方法】以清水为对照组(CK),分别用200、500、800和1 100 mg/L吲哚丁酸(3-indole butyric acid,IBA)处理桃无性系砧木GF677的1年生插穗基部,研究其扦插生根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经200 mg/L IBA (T1)诱导的根系效果指数显著大于其他处理(P<0.05),生根率达94.63%。处理组插穗全氮(total nitrogen,TN)、全磷(total phosphorus,TP)和全钾(total potassium,TK)含量均呈下降趋势,降幅均大于CK;插穗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吲哚乙酸氧化酶(indoleacetic acid oxidase,IAAO)活性先增强后减弱,吲哚乙酸(indole acetic acid,IAA)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上述4个指标均在不定根形成期(21 d)出现峰值,且变幅最大为T1处理;处理组细胞分裂素(cyt...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质量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杜仲Eucommia ulmoides叶片次级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筛选促进次级代谢产物生成的最适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条件,为杜仲次级代谢产物的调控提供参考。【方法】以2年生杜仲幼苗作为研究材料,施加不同质量浓度配比的吲哚乙酸(IAA)和6-苄氨基嘌呤(6-BA),测量杜仲叶片生长形态特征以及叶干、鲜质量,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测定9种次级代谢产物的质量分数,结合生物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及因子分析,筛选高产量的次级代谢产物的最适生长调剂配比条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500 mg·L-1 IAA+500mg·L-1 6-BA处理时,杜仲叶面积、叶周长、叶宽、叶干质量、叶鲜质量显著提高(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IAA质量浓度与比叶面积、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京尼平苷酸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6-BA质量浓度与绿原酸以及京尼平苷酸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合指标分析表明:单独施加500 mg·L-1 6-BA时,绿原酸、...  相似文献   

10.
板蓝根生物碱酸性部位对新城疫病毒吸附和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研究板蓝根生物碱酸性部位(RIAa)抗新城疫病毒(NDV)的机制,通过细胞病变抑制法和MTT比色法检测了RIAa对NDV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吸附和释放的影响。结果显示:药毒混合方式中当RIAa质量浓度为31.3μg·mL-1、作用60min时A570值显著高于病毒对照(P<0.05),在120min时3个浓度均显著高于病毒对照(P<0.05);先加药物方式中RIAa为62.5和31.3μg·mL-1在120min时均显著高于病毒对照(P<0.05);先加毒吸附方式中,各吸附时间的A570值与病毒对照差异均不显著(P>0.05)。RIAa+NDV的细胞上清液再次作用细胞后其A570值显著高于没有加RIAa的NDV对照(P<0.05)。空斑试验结果表明:RIAa高、中、低3个药物浓度作用孔的空斑数都显著低于病毒对照(P<0.05),以中质量浓度(7.8μg·mL-1)的空斑减少率最高,进一步证实了RIAa的抗NDV作用。结论:吸附时间、加药方式对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有显著影响,RIAa在一定浓度下对病毒的吸附有阻碍作用,能够保护细胞减少病毒感染,但是不能解除已经吸附的病毒;RIAa在一定浓度下能够显著抑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草莓离体叶片的失水特性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为草莓耐旱性提供依据。【方法】采取离体叶片自然失水法,测定草莓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叶绿素荧光参数、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EC)、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指标。【结果】在脱水条件下4 h时间范围内,草莓离体叶片与非离体叶片(CK)相比,相对含水量、Pn、Tr、Gs、最大荧光(Fm)、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快速下降,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初始荧光(F0)显著上升;草莓离体叶片H2O2与MDA含量显著上升,叶片EC增大,并在4 h时达到顶峰,与对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低温(18℃)下不同品种和不同浓度的腐植酸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筛选出低温下适宜玉米生长的腐植酸及浓度。【方法】 以新玉64号(Zea mays L.)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50、200、500、1 500、3 000、5 000 μg/mL)下腐植酸钾(HA1)、硝基腐植酸(HA2)、黄腐酸钾(HA3)浸种处理对种子萌发情况,幼苗相关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 50 ~ 1 500 μg/mL腐植酸浸种在不同程度上有利于玉米种子萌发,有效的提高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提高幼苗脯氨酸含量及根系活力,增强种子淀粉酶活性。综合各项指标,HA1、HA2和HA3处理最佳的浸种浓度分别为200、500、50 μg/mL,其中又以HA3处理表现最优。【结论】 在早春低温时使用50 μg/mL HA3溶液处理种子的方法较优,可促进种子萌发,调节相关酶活性,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阐明大气CO2浓度升高对黑土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为黑土碳中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黑土为研究对象,依托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试验站长期定位模拟气候变化开顶箱(OTC)试验平台,设2个处理,分别为对照处理(CK,CO2浓度400μmol/mol)和CO2浓度升高处理(eCO2,CO2浓度700μmol/mol),采用13C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黑土及不同粒级团聚体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更新率和半衰期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CK相比,eCO2处理使>0.25 mm粒级团聚体含量显著增加11.09%(P<0.05,下同),0.25~0.053 mm粒级团聚体含量显著减少23.85%,提升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大气CO2浓度升高使>0.25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显著增加11.61%,0.25~...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通过试验,寻找适合大叶黄杨扦插生根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适宜浓度。【方法】以大叶黄杨当年生枝条作试材,分别就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种类、不同浓度及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混合处理大叶黄杨枝段的生根效应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分析结果。【结果】(1)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大叶黄杨的生根效果以IBA50mg/L为最好,其次为IAA50mg/L,NAA50mg/L的效果较差。(2)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大叶黄杨的生根效果,IBA以50mg/L为最好,IAA和NAA均以50mg/L为最好。(3)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合对大叶黄杨生根的影响不明显,生产上不宜采用IAA50mg/L+NAA50mg/L,IBA50mg/L+NAA50mg/L的混合。【结论】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大叶黄杨的生根效果以IBA50mg/L为最好;生产上不宜采用IAA50mg/L+NAA50mg/L,IBA50mg/L+NAA50mg/L的混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研究打顶后烟叶中生长素(IAA)含量对绿原酸合成的影响。【方法】以红花大金元为试验材料,盆栽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酶联免疫法分析烟叶IAA含量、绿原酸含量以及绿原酸合成与降解关键酶活性。【结果】苗期打顶后烟叶中内源IAA和绿原酸含量均降低;现蕾后打顶烟叶中IAA和绿原酸含量在第3天后趋于下降。通过NAA(α-Naphthalene acetic acid)和NPA(N-1-naphthylphthalamic acid)回补试验发现,打顶处理和NPA处理烟叶中内源IAA和绿原酸含量降低,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升高;打顶+NAA处理烟叶中内源IAA和绿原酸含量升高,POD和PPO活性降低。与未打顶处理(对照)相比,其他几个处理烟叶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4-香豆酸连接酶(4CL)、肉桂酸4-羟化酶(C4H)、对-香豆酸3′-羟化酶(C3H)和羟基肉桂酰辅酶A:莽草酸/奎尼酸羟基肉桂酰转移酶(HQT)活性升高。【结论】打顶后烟叶中绿原酸含量与内源生长素含量变化密切相关,并受POD和PPO活性调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物质生产响应大气CO2浓度升高和氮素营养的综合响应差异及其生理机制。【方法】以产量和物质生产对CO2浓度升高响应有明显差异的水稻品种两优培九(LY)和南粳9108(NJ)为材料,在人工气候室进行水培试验。分别设置对照CO2浓度(A-CO2,400μmol·mol-1)和CO2浓度升高(E-CO2,600μmol·mol-1)两个CO2处理,高氮(HN,1.25 mmol·L-1 NH4NO3)和低氮(LN,0.25 mmol·L-1 NH4NO3)两个氮水平。分析CO2浓度升高对不同水稻品种根系形态与生理活性、叶片和根系中细胞分裂素(CTKs)含量、氮素同化酶活性、叶片生理特性、光合参数以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蜜脆’苹果为试材,通过幼果期喷施不同钙肥以及钙肥混施激素(IAA和GA3),筛选出补钙效果较好的钙肥以及适宜的激素浓度,为生产上苹果果实补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地位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旬邑苹果试验站,2019年,通过分别喷施氨基酸钙和糖醇钙,同时配合施用不同浓度激素(IAA和GA3),设置1个对照,糖醇钙800倍液、氨基酸钙800倍液及氨基酸钙800倍液分别混施10mg/LGA3、20mg/LGA3、30mg/LGA3、10mg/LIAA、20mg/LIAA和30mg/LIAA 8个处理,分别按照配方浓度以及组合方案进行叶面和果面喷施,从盛花期后15天,苹果坐果(4月下旬)开始,每隔10天喷施一次,共喷施3次。2020年对2019年筛选的有效处理进行重复验证,并增加糖醇钙800倍液混施20mg/LGA3和20mg/LIAA,0.5%硝酸钙和0.5%氯化钙4个处理。果实采收后,测定果实钙含量以及果实品质相关指标。【结果】2019年试验筛选出糖...  相似文献   

18.
赭曲霉毒素A诱导Caco-2细胞的细胞毒性及DNA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和时间处理下,赭曲霉毒素A(OTA)对人结肠癌细胞(Caco-2)的细胞生长抑制、氧化损伤以及DNA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0.32、1.6、8、40、200μmol/L OTA处理Caco-2细胞24、48、72h后,利用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利用活性氧(ROS)试剂盒检测细胞内的自由基水平,利用彗星试验检测细胞的DNA损伤.【结果】在各个处理时间段内,OTA浓度大于0.32μmol/L时,OTA对细胞存活率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细胞内ROS以及DNA损伤都随OTA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尤其在0~8μmol/L低浓度范围内,OTA显示了强烈的毒性.【结论】OTA可导致Caco-2细胞存活率降低,引起细胞氧化应激以及DNA损伤,其中ROS水平升高可能是OTA导致Caco-2细胞DNA损伤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明不同浓度核桃根、叶水浸提液浸种处理对魔芋生长的化感效应,为毕节市广泛栽培核桃经济林树种套种作物的合理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相同用量清水浸种相同时间为对照(CK),研究核桃根和叶不同浓度浸提液[2 mg/mL(G2)、10 mg/mL(G10)、25 mg/mL(G25)、50 mg/mL(G50)、100 mg/mL(G100)和2 mg/mL(Y2)、10 mg/mL(Y10)、25 mg/mL(Y25)、50 mg/mL(Y50)、100 mg/mL(Y100)]浸种对魔芋出苗率、冠幅直径、柄高、柄围和产量的影响。【结果】CK魔芋的出苗率仅1.23%,其柄高、柄围及冠幅直径均为0;核桃根和叶水浸提液不同浓度浸种处理魔芋的出苗率、柄高、柄围、冠幅直径、产量和产量种茎重量比分别为16.67%~98.77%/7.41%~85.19%、20.46~35.5...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苦参碱对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增殖、凋亡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含0(A组),25(B组),50(C组),75(D组)和100μg/mL(E组)苦参碱的培养基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BMECs活性,采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苦参碱对BMECs凋亡的影响,并检测苦参碱对BMECs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采用real-time PCR对BMECs中Caspase-3、p53、STAT1和SOCS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用药5d时,低质量浓度(25和50μg/mL)苦参碱对BMECs增殖具有促进作用,高质量浓度(75和100μg/mL)苦参碱对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B~E组BMECs的凋亡率均极显著高于A组(P0.01);B~E组BMECs培养上清液中NO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明显高于A组。B~E组BMECs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比A组高,其中C组极显著高于A组(P0.01);B~E组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极显著高于A组(P0.01),E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极显著高于A组(P0.01),各组MDA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与A组相比,苦参碱上调了B~E组BMECs中Caspase-3、p53、STAT1和SOCS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论】低质量浓度苦参碱能够促进BMECs增殖,高质量浓度苦参碱则会抑制BMECs增殖;不同质量浓度苦参碱均可提高BMECs的抗氧化能力,其中50μg/mL苦参碱提高BMECs抗氧化能力的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