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是世界上养鹅生产及鹅产品消费的第一大国。据资料显示,2005年中国鹅存栏量2.6782亿只,占全世界存栏总量的88.69%,比2004年增长2.66%,鹅屠宰量5.4316亿只,占全世界总屠宰量的92.96%,比2004年增长7.22%,鹅肉产量235.91万吨,占全世界鹅肉总产量的93.20%,比2004年增长7.23%。近几年来,我国养鹅业持续升温,发展势头强劲。在许多地方,养鹅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鹅的市场需求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年需求量在8~9亿只,市场发展潜力很大,可以说是形势一片大好。那么,我国的养鹅业还存在着什么问题,该怎样解决?该怎样发展养鹅业?养鹅热究竟会热多久?像目前这样发展下去,前景又会怎样?日前,在河南省商城县召开的"2008全国鹅业产品展销交易订货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养鹅界人士对这些问题作了详细的解答。  相似文献   

2.
中国鹅业产业化与技术路线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中国鹅业生产、贸易与研究现状1.1养鹅业在国内农业及农村经济中的地位中国是世界第一鹅业生产大国。据中国农业年鉴1998~2001报道:中国养鹅数量和屠宰量每年以5%~6%的速度递增;到2001年,中国鹅存栏量为2.08亿只,占全球存栏总量的86.3%;肉鹅年屠宰量为4.50亿只,占世界屠宰总量的92.0%。养鹅业每年为社会提供鹅肉约110万吨,羽毛(绒)约5万吨,总产值超过200亿元。产品出口东南亚、日本、南韩、台湾和香港地区。可见,中国鹅业在国际上占有优势地位,将成为中国农民增加收入的支柱产…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养鹅业的发展现状 (一)中国是世界养鹅大国,同时也是鹅产品需求大国 1.中国是世界养鹅大国.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中国2003年养鹅数为5.78亿只.四川省年出栏超过1亿只;江苏和安徽超过8000万只;年出栏3000万~5000万只的有吉林、黑龙江、江西和广东.20年以前,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养鹅发达.近几年冷资源丰富的东北三省养鹅业迅速崛起.2001年,中国、法国和匈牙利三国鸱出栏为4.74亿只,占世界总数的94.19%,其中我国占世界总量的90.65%,所以说我国是世界当之无愧的养鹅大国.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养鹅业的发展现状 (一)中国是世界养鹅大国,同时也是鹅产品需求大国 1.中国是世界养鹅大国.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中国2003年养鹅数为5.78亿只.四川省年出栏超过1亿只;江苏和安徽超过8 000万只;年出栏3 000万~5 000万只的有吉林、黑龙江、江西和广东.20年以前,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养鹅发达.近几年冷资源丰富的东北三省养鹅业迅速崛起.2001年,中国、法国和匈牙利三国鹅出栏为4.74亿只,占世界总数的94.19%,其中我国占世界总量的90.65%,所以说我国是世界当之无愧的养鹅大国.  相似文献   

5.
羽绒是养鹅业的重要产品之一,鹅的羽绒产量高、绒朵大、弹性好、吸水力低、保温性好、耐磨,利用年限可长达25年之久,一直是国际市场上的紧俏商品。目前,鹅毛每公斤售价为10美元,纯绒每公斤售价为40美元以上。全世界每年各种羽绒的贸易总额达2.5—3.0万吨,其中我国约占1/3,而我国养鹅总数几乎是全世界养鹅总数的三倍,可见我国羽绒生产的潜力极大。近年来我省养鹅业有了很大发展,全省养鹅总数现已突破600万只。每只本地  相似文献   

6.
养鹅业是我国的一项优势产业,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我国养鹅业呈现出一种迅猛发展的趋势,据FAO统计,2007年全世界鹅的总屠宰量为6.5亿只,而我国鹅屠宰量就接近6.1亿只,占世界总屠宰量的93.5%.我国也是世界上鹅品种资源最多的国家,列入<中国畜禽品种资源名录>中鹅地方良种就有26个,其中10个品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7.
1.1中国是世界养鹅大国.同时也是鹅产品需求大国1.1.1中国是世界养鹅大国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中国1992年养鹅数为1.86亿只,2001年达到4.56亿只,2002年为5.4亿只,2003年为5.78亿只。四川省年出栏超过1亿只;江苏和安徽超过8000万只;年出栏3000万~5000万只的有吉林、黑龙江、江西和广东省。20年以前.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养鹅发达。近几年东北三省迅速崛起。2001年,中国、法国和匈牙利三国鹅出栏为4.74亿只,占世界总数的94.19%.其中我国占世界总量的90.65%,所以说我国是世界当之无愧的养鹅大国。  相似文献   

8.
《中国家禽》2006,28(20):48-48
第二届全国鸭鹅产业大会将于2006年11月23日~25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鸭鹅产业在我国畜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养鸭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品种资源优势,世界各国很多的肉鸭品种均是北京鸭的后代。中国鸭屠宰量近18亿只,鸭肉产量235万吨,占全世界的66%,位居世界第一。我国鹅饲养量近6亿只,鹅肉产量70万吨,占全世界的93%。我国市场对鹅的年需求量在8亿~9亿只,年缺口量3亿只,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全国鸭肉鹅肉产量占禽肉的30%,国际市场上鹅肉价格比鸡肉高2~3倍,鸭肉价格比鸡肉高一倍左右。同时,鸭鹅蛋品与鸭鹅羽绒产品生产的经济效益也很可观,世界鸭鹅羽绒交易量为55000吨,中国鸭鹅羽绒交易量就有22500吨,是全球最大的鸭鹅羽绒生产与出口国。  相似文献   

9.
《中国禽业导刊》2003,20(4):40-40
我国是世界水禽第一生产大国。2001年我国鸭年存栏量达到636亿只,占全球存栏总量的695%,鹅存栏量为208亿只,占全球存栏总量的863%,肉鸭和鹅年屠宰量分别为1459亿只和450亿只,占世界屠宰总量的761%和920%。水禽业每年为社会提供禽肉约420万吨、鸭蛋约400万吨、羽毛(绒)约20万吨,总产值超过700亿元。产品出口欧盟、东南亚及日本、韩国和香港、台湾地区。可见中国水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优势地位。水禽多以草食为主,正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养鹅历史,是世界上鹅饲养量最大的国家,据FAO统计,2004年我国鹅出栏4.94亿只,存栏2.28亿只,分别占世界鹅出栏(5.32亿只)和存栏(2.62亿只)的93%和87%,位居世界第一位。鹅的抗病力强,用药少,其肉、蛋基本无药残,是无公害健康食品,而且其口味独特、营养价值高,因而深受消费者青睐。由于养鹅具有耗粮少、投入低、效益高等优点,全国各地都有大规模发展养鹅业的趋势。规模化养殖、集约化生产和企业化管理的产业化发展是养鹅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我国鹅饲养量逐年稳步增长,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制约了鹅…  相似文献   

11.
《中国禽业导刊》2003,20(7):45-45
我国是世界水禽第一生产大国。2001年我国鸭年存栏量达到636亿只.占全球存栏总量的69.5%,鹅存栏量为208亿只,占全球存栏总量的86.3%,肉鸭和鹅年屠宰量分别为1459亿只和450亿只,占世界屠宰总量的761%和92.0%。水禽业每年为社会提供禽肉约420万吨、鸭蛋约400万吨、羽毛(绒)约20万吨,总产值超过700亿元。产品出口欧盟、东南亚及日本、韩国和香港、台湾地区。可见中国水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优势地位。水禽多以草食为主,正符  相似文献   

12.
鹅生产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鹅是节粮型水禽,是我国传统产业.养 鹅在畜牧业中发展最快,1949年我国鹅的年 末存栏为724万只,当年出栏1000万只,到 1998年鹅发展到年末存栏16500万只,出栏 为54000万只,年存栏量和出栏量比1994年 分别增长22.8倍和54.1倍.我国年饲养量 已达8亿只,约占世界养鹅数量的70%以 上. 1988年我国鹅肉产量为40万吨,1998 年达125万吨,10年增加了3倍多.鹅肉产品 大多以内销为主,在上海、北京、杭州、广州等 地现杀活鹅占5.8%,冻白条鹅占61.9%,分 割鹅占7.3%,熟制品占25%.熟制品消费形 式大部分是摊点销售的盐水鹅、烤鹅、红烧 鹅、酱鹅、槽鹅、熏鹅等.从80年代开始我国 科研机构和养禽业注重对禽肉制品新工艺、 新产品、新设备的研究,加工程度由初加工向 深加工方向发展,近年涌现出具有现代化加 工工艺的机械加工厂.如江苏仪征的兰天风 鹅厂和大仪风鹅厂,高淳顾陇乡的鹅制品加 工厂,无论是在产品的风味,加工的批量,还 是在加工的工艺,工厂化程度方面都在传统 的基础上有较大的突破,但鹅的产业化经营 程度低,无论是生产或是加工企业规模都小, 带动力弱,传统盐水鹅,熏鹅,烧鹅的加工,多 停留在手工作坊式生产上. 黑龙江省是我国鹅的主要生产省份之 一,近几年大鹅的存栏和出栏数量呈上升趋 势,1998年鹅存栏为3109万只,增长10%, 出栏为3690万只,增长6%,1999年全省存 栏达3400万只,出栏3780万只.全省鹅食品 加工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在依安、巴彦等县 建有鹅加工厂,据报道1999年就向新加坡出 口分割鹅30余万只,而白条鹅多运至南方各省 销售.本省销量较少,饲养一只鹅效益10元左 右,而加工一只鹅的综合效益可达3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3.
我国养鹅业生产现状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鹅业生产及消费现状.我国是水禽生产大国,水禽产量占世界的60%以上,其中鹅的产量约占世界的86%。2001年我国鹅的饲养量达6.7亿只,比2000年上升了21%。江苏是我国鹅生产大省,年养鹅数量达到7000-9000万只,其中扬州市生产量1700万只,占江苏省的25%左右。第二生产大省是山东,全年生产鹅约5500万只,其次是四川、吉林、黑龙江、福建等省,年饲养鹅达到3000-4000万只。  相似文献   

14.
我国鹅业快速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鹅业生产近年来持续发展,养鹅数量、羽毛出口量和鹅肉产量均为世界之最。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2005年统计,世界鹅总存栏量为3.0197亿只,屠宰量为5.8924亿只,我国鹅的存栏  相似文献   

15.
黄瑜 《中国家禽》2006,28(20):41-43
我国地域广袤、水域辽阔、河泊纵横,为养殖水禽提供了天然的优越条件。我国为世界水禽第一生产大国,2005年我国鸭存栏量达7.25亿只、占世界鸭存栏总量的69.3%,鹅存栏量2.68亿只、占全球鹅存栏总量的88.7%;鸭、鹅年屠宰量分别为18.04亿只和5.43亿只,占全球鸭、鹅屠宰总量的75.5%和92.9%;提供鸭肉、鹅肉分别达235万吨和217万吨,占世界鸭肉、鹅肉的68.2%和93.2%。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鹅毛绒的生产情况 全国每年羽毛绒产量约为5万吨,年出口量占50%以上,羽绒(毛)年产值达60亿元,占养鹅总产值的33%,也就是说鹅毛绒较高的经济价值,可使农民养鹅多增收1/3,极大地推动了养鹅业的稳步发展。 我国养鹅长期以来处于家庭副业地位,随着作为传统出口物资的鹅毛绒及其制品出口量剧增,经济价值不断提升(2001年国际上1吨含绒70%的羽绒价格高达4.5万美元),带动了养鹅业的稳步发展。目前,国内养鹅范围虽不断扩大,但产绒(毛)区  相似文献   

17.
十几年来,我国鹅业发展极为迅速,2007年国际组织统计中国鹅存栏量3.03亿只,出栏量为5.23亿只,鹅肉为209.18万吨,分别占世界的88.2%、92.77%、93.65%,但鹅肝出口达不到国际需求,发展仍不景气,正如一些企业所讲,养鹅怎么算怎么赚,怎么干怎么赔.究其原因是由鹅的特性决定的:全年不能均衡生产,生产成本过高,产品开发仍然是传统工艺,这就制约了鹅产业的长足、健康发展.就如何面对、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对安徽省中安畜禽有限公司汤献董事长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8.
江苏鹅业成为全国领头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禽业导刊》2000,17(4):28-28
我省鹅业发展迅猛,已成为全国鹅业领头雁,1998年全省鹅饲养量7043万只,占全国的13.6%,1999年饲养总量预计将超过7300万只,鹅业经济部量达13亿元,现全省有养鹅专业户、场2万多个,年出栏鹅1200多万只,比1997年分别增长35%和21%。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们组成调查组,深入到哈尔滨、大庆、绥化、齐齐哈尔等养鹅重点地区和浙江、上海、江苏、安徽等鹅重点加工、消费省份,从养鹅户(场)、加工企业、消费市场等方面进行调查,对鹅产业的现状、问题、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黑龙江省鹅产业的具体对策。1鹅产业的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善,以食草为主的大鹅及其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我国鹅产业发展速度不断提升。据2004年统计,全国存栏鹅22800万只,占世界鹅存栏的87%;出栏鹅60133万只,占世界鹅出栏量的92%;1999年以来,全国鹅出栏量每年以11.5%的…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水禽业概况 我国地域广阔、水域辽阔、河泊纵横,为养殖水禽提供了天然的优越条件.我国是世界水禽第一生产大国,家养水禽总量37亿只以上,占全世界水禽总饲养量的75%以上;2005年我国鸭存栏量达7.25亿只,占世界鸭存栏总量的69.3%,鹅存栏量2.68亿只,占全球鹅存栏总量的88.7%鸭、鹅年屠宰量分别为18.04亿只和5.43亿只,占全球鸭、鹅年屠宰量的75.5%和92.9%;提供鸭肉和鹅肉分别达235万吨和21 7万吨,占世界鸭肉和鹅肉的68.2%和93.2%.可见,我国水禽业已发展成为农村经济、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对丰富我国城乡菜篮子、提高人们对食品质和量的需求、加快农村脱贫致富及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外,我国水禽品种资源丰富,产品出口欧盟、东南亚、韩国、日本和我国的港澳台地区,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优势地位,是我国今后构建外向型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