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当前果桑种植主要以露天与大棚种植为主,前者因雨水多而病虫害严重,特别是菌核病严重,而且雨后采摘果实味道寡淡,品质下降;后者大棚建造资金投入大,种植成本增加。为了探索低成本设施种植果桑技术,笔者设计简易小联棚避雨设施种植粤大十、72c002等果桑,采用树盘覆盖或生草法栽培,既减轻了病害,又能适当提早上市,单果重增加,同时能保持果桑的优良风味,经济效益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2.
对果桑"大十"在江西省进行了大棚栽培与棚外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大棚栽培果桑具有明显的升温保温作用,低棚的累计气温比棚外高52.98%,高棚的累计气温也比棚外高44.14%,避免了果桑"大十"在江西省栽培易受倒春寒的影响。同时,大棚内对桑椹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比大棚外的防治效果高5.60~9.25个百分点,大棚栽培的桑椹成熟期比棚外提早上市10~15 d;因此,大棚栽培果桑上市早、价格高、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3.
金华主要果桑采摘期雨水过多,严重影响桑果的品质和销量。2014~2015年在磐安开展了果桑避雨栽培试验,结果显示,实施避雨栽培,可一定程度上避免因雨天带来的桑果品质下降和落果损失,促进桑果销售和采摘旅游。  相似文献   

4.
为玛瑙红樱桃避雨栽培提供依据,在避雨棚、避雨布和露地等3种栽培模式下对玛瑙红樱桃果实品质进行研究,对产量、商品果率和裂果率等指标进行测定,并分析不同栽培模式下樱桃生产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避雨设施能够促进新梢和叶片生长,增加果实横纵径、单果重、可食率及果实可溶性糖含量,且避雨棚栽培模式优于避雨布栽培模式。避雨栽培降低了裂果率和病果率,提高了商品果率,与露地栽培相比,避雨棚和避雨布栽培模式经济效益分别是露地栽培的1.9倍和1.4倍。  相似文献   

5.
为丰富台州市的果桑品种,引进了桂花蜜、白玉王、大白鹅、白珍珠、红宝石、中果01-13、东光大白和奶油蜜8个果桑品种,以主栽果桑品种大10为对照进行引种栽培试验,于2017—2019年连续3年对各果桑品种的物候期、主要生长性状、果实性状及产果量性状等进行了调查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桂花蜜单株产果量、叶片产量均高于大10,且有桂花香,果色玉白带淡紫,适宜作为特色果桑品种适当发展;中果01-13不适宜在台州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6.
对大10果桑进行了2种栽培模式的不同栽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大10果桑用钢架连栋大棚栽培与露地栽培相比,产量可增加25.17%,采果期可提前21 d,由于上市早,价格也提高了86.25%,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大10果桑,露地栽植密度667㎡桑园以300~400株为宜;大棚栽培果桑,要适当偏稀,每667㎡桑园的栽植密度为256~333株,即可获得较高的桑椹产量,又能提高桑椹品质。  相似文献   

7.
从果桑大棚设施建设、防冻保温系统设立、果桑园管理和桑园土鸡饲养等方面介绍了果桑设施栽培安全生产模式及技术.该技术模式的应用不反,不仅可以确保果桑树不受冻害,生长适当提早,还可以避雨和改善品质,有利于菌核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浙江省桑果休闲采摘发展迅速,而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果桑品种过于单一(主要为粤椹大10),且粤椹大10为广东品种,发芽过早,容易受冻。为此,选择浙江盛世田园蚕桑发展有限公司果桑品种园为试验调查点,在原来摸底调查的基础上,挑选14个果桑品种调查其适应性、结果性能、产量和果品等综合经济性状,通过分析比较,以期筛选出几个适合本地种植的果桑品种并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果桑设施栽培智能化管理,提高果桑产出率,在结合大棚内部环境因子及果桑生长特点的基础上,应用农业信息化技术在江苏沿海地区进行了果桑大棚栽培试验,研发了果桑设施栽培管理信息系统和相应的栽培技术,实现了果桑大棚栽培信息的全面感知、精准传输和智能处理,显著提高了果桑栽培水平和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0.
引进9个果桑品种,以目前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粤桑大10为对照进行试验,从物候期、农艺性状、产量、抗性等方面进行观察、比较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粤桑大10、四季果桑、台果72C002适宜在桂林作为特色果桑品种适当发展,金墙63不适宜在桂林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