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砷以有机态和无机态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将砷和无机砷化合物列为第一类致癌物(Group1,对人类致癌)。食物和水是无机砷暴露的主要途径。无机砷膳食暴露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受到广泛重视。文章综述了近年来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席专家委员会(JECFA)、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等国际组织对食品中砷安全性评价的最新进展,总结了目前中国关于砷膳食暴露的研究现状,指出食品中砷的形态、不同砷形态的毒性作用、生物有效性价态以及食品中无机砷的提取和检测方法将是砷安全性评价的重要研究方向。旨在为进一步开展砷的膳食暴露评估及其他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罗兰  张其庄  周斌  刘玮  王霞  彭超 《粮食储藏》2014,43(5):38-40
根据GB/T 5009.11-2003中测定食品中无机砷的方法,应用AFS-820型双道原子荧光光谱仪探讨了载流、还原剂以及仪器操作等条件对粮食中无机砷测量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何岩  于治宇  张徐 《粮食储藏》2012,41(5):48-51
按GB/T5009.11-2003《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无机砷测定中第二法银盐法要求对稻谷中无机砷的含量进行检测,并评定了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发现最终不确定度来源主要来自于标准曲线引入的不确定度和重复性实验引入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4.
2013年7月12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发布公告,拟制订美国市售苹果汁中无机砷含量标准(即无机砷含量≤10μg/L),与饮用水的标准相同。美国是我国出口果汁的重要市场,该规定的出台势必对我国果汁出口带来较大影响。从美国无机砷限量标准现状、苹果汁中无机砷限量标准制订背景、无机砷的来源及危害、我国食品中无机砷限量标准现状,以及对我国果汁加工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以期通过美国此次对苹果汁中无机砷限量的规定,警醒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加强我国食品中无机砷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使得我国果汁加工行业产品出口有标准可依。  相似文献   

5.
福建水产饲料重金属污染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研究福建主要水产饲料及原料样品中铅、汞、无机砷、镉、铬等重金属污染状况;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样品中铅、汞、无机砷、镉、铬的含量;结果表明:水产饲料样品中铅含量在0.05 ~3.52 mg/kg;汞含量在<0.00~0.912 mg/kg;无机砷含量在<0.01~5.40 mg/kg;镉含量在0.08~3.05 mg/kg;铬含量在1.28~20.46 mg/kg。原料样品中的铅含量在<0.01~7.51mg/kg,汞含量在<0.001~0.476mg/kg,无机砷含量在<0.01~1.43mg/kg,镉含量在<0.01~1.39mg/kg;福建部分水产饲料中汞、无机砷、镉、铬等重金属含量超标,存在重金属污染和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6.
摘要: 本文研究了海水鱼配合饲料中无机砷的测定方法。采用6mol/L盐酸溶液为介质,在70℃水浴中浸提1h,再用活性炭吸附分离浸提液中有机砷等有机物质后,以HG-AFS法测定海水鱼配合饲料及其原料样品中无机砷含量。方法前处理简单、快速,方法检出限0.08mg/kg;加标回收率85.5%~109.7%;精密度(RSD)2.6%~9.8%;线性范围0~400μg/L。用相同样品在4个实验室间对本法进行复核验证结果表明,精密度和准确度均符合检测要求,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史玮  吴岩  霍岩  罗蓰超 《粮食储藏》2009,38(2):39-40
为研究稻谷中无机砷含量及分布,分别以稻谷、糙米、大米、米糠作为检验样品,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无机砷;对无机砷的测定方法(GB/T5009.11原子荧光光度法)的实验步骤做了部分改进,加标回收率为93.8%~100.0%。  相似文献   

8.
依据GB/T 5009.11-2003《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的国家标准,总结了使用原子荧光光度计(型号为AFS—930)测定大米中砷含量的方法和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用此方法进行测定时参考这些注意事项,有助于准确测定样本中国家标准规定项目的相应指标。  相似文献   

9.
研究浸泡、蒸煮、油炸、焙烤、微波等热处理方式对条斑紫菜中砷的含量及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浸泡、蒸煮热处理中,几乎所有样品中的总砷、一甲基砷(MMA)、二甲基砷(DMA)、无机砷的含量呈降低趋势;在油炸热处理中,随着油炸温度的升高、油炸时间的延长,样品的总砷含量降低,但一甲基砷(MMA)、二甲基砷(DMA)、无机砷的含量变化趋势复杂;经微波处理的样品,随着微波强度的升高,总砷、二甲基砷(DMA)、无机砷的含量呈现较明显的升高趋势,且二甲基砷(DMA)的含量明显高于一甲基砷(MMA)。  相似文献   

10.
正砷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元素,砷及其化合物为全国重点监测的污染物之一,砷的毒性与其存在形态有密切的关系,不同形态的砷毒性差异巨大,三价无机砷毒性最强,五价无机砷次之。《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规定稻谷中无机砷限量为0.2 mg/kg。国家粮食局每年进行的夏秋两季粮食收获质量卫生调查,就是保障我国粮食质量卫生安全。我市粮食局中心化验室担负着江苏省粮食局下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食品中总砷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通过采用不同的混合酸(硝酸+高氯酸法,硝酸+高氯酸+硫酸法)对大米粉、芹菜粉、紫菜、甘蓝和杨树叶进行前处理,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对其总砷含量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大米粉、芹菜粉采用2种前处理方法测定总砷时,得出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而对紫菜粉测定总砷时用2种前处理方法得出的检测结果差别较大,用硝酸+硫酸+高氯酸的前处理方法检测结果较准确。大米粉、芹菜粉中总砷主要以无机砷的形态存在,低沸点酸就能将其消解完全。而对富含有机砷的海产品如紫菜而言,只有使用高沸点酸(硫酸)进行前处理,才能将其中的有机砷充分消解转化为无机砷,从而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准确测定海产品中的总砷。  相似文献   

12.
不同价态无机砷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稻品种"汕优63"为材料,探讨不同价态无机砷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价态无机砷显著抑制水稻种子的萌发率、胚芽鞘长、根长、鲜质量、干质量和含水率等,随着砷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加剧,且三价砷对水稻种子的毒性大于五价砷。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常用化肥重金属含量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贵州省常用三元复混肥、普通过磷酸钙、钙镁磷肥、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有机肥料进行市场抽样并化验分析,结果表明,5类化肥含有一定量的镉、汞、砷、铅、铬等重金属,但其含量均未超过国家限定标准,其中,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除铬含量最低外,镉、汞、砷、铅含量都最高,有机肥料中的镉、砷、铅含量仅次于有机-无机复混肥料,钙镁磷肥中的铬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4.
采用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稻米中无机砷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影响其不确定度的因素来源,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并计算合成不确定度,评定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稻米中无机砷含量的结果 0.114±0.019 mg/kg (k=2,置信水平95%)。拟合标准曲线是该方法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其他分量影响相对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实验用硼氢化钾浓度、载流浓度、振摇方式以及样品定容后放置时间等因子的研究,探索出粮食中无机砷含量测定的最佳工作条件:硼氢化钾为15 g/L,载流为4%的盐酸,样品定容放置30 min后测定.在此最佳工作条件下,无机砷的最佳线性范围:0~200 ng/mL,r=0.9999,检出限:0.038 μg/L,加标回收率:92.5%~101.9%,测试数据精密度:1.36%~2.42%.结果表明此工作方法能准确、快速、灵敏的对粮食中低含量的无机砷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和不少亚洲国家以稻米为主食,然而水稻具有富集有毒物质砷的能力,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中外科学家近日找到一种新办法,通过操控水稻基因降低砷含量,给水稻"解毒"。砷以无机砷和有机砷等多种形式存在,无机砷毒性较高。水稻在生长过程中会吸收土壤中的砷,因此对以稻米为主食的国家而言,降低水稻中的砷含量是一项重大课题。研究发现,水稻中的砷多是通过硅的转运蛋白lsi1和lsi2"混进"植物机体内的。以往,科学家采用使这组  相似文献   

17.
探讨水培条件下,不同形态的无机砷(As2O3和HAsNa2O)4对苗期水稻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砷浓度的升高,水稻根和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受到了显著抑制,根中的抑制程度较叶中大;利用ICP—MS测定砷含量的结果表明,随着砷浓度的升高,水稻组织中砷含量增加,其根中砷含量的增加尤其明显。同时本研究还发现As(II)I的毒性大于As(V)。  相似文献   

18.
砷胁迫对苗期水稻光合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品种汕优63为材料,在田间土培条件种植下,采用不同浓度、不同形态砷溶液处理,探讨砷对苗期水稻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砷处理后降低了水稻光合作用参数(净光合速率、细胞间隙CO2浓度、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气孔限制值、叶绿素含量等),且随着砷浓度的升高,其参数下降幅度增大。水稻形态指标测定结果表明,砷处理导致水稻根长、株高增长缓慢,植株干质量积累减少。同时本研究还发现不同形态砷(无机砷、有机砷)处理水稻后,以无机砷对水稻光合特性的影响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19.
通过优化液相色谱柱的分离流速和流动相组成等色谱分离条件,对比了微波辅助提取和稀酸热浸提两种提取方式,建立了以稀酸热浸提、液相色谱柱分离和原子荧光检测来测定稻谷中无机砷含量的方法。试验表明,稀酸热浸提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提取方式;在该实验条件下,9 min内能实现三价砷和五价砷的完全分离,检测限分别为0.0046 mg/kg和0.0060 mg/kg,回收率在90%~112%。  相似文献   

20.
不同钝化剂对酸性土壤中重金属的钝化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化学钝化修复技术是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重要方法之一,其钝化成本低、效率高、种类丰富,具有良好的前景。随着目前环境因素复杂化,土壤酸化日益严重,酸性土壤中重金属也变得多种多样,钝化修复能够较好的响应土壤环境变化,对酸性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修复前景较好。本文对单一型及复合型钝化剂的种类、作用原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并分别对其各类型钝化剂研究进展及现状进行综述。单一类钝化剂主要分无机类和有机类钝化剂,其中无机类钝化剂种类较多,应用较广,主要通过吸附、络合、共沉淀等方式钝化土壤中重金属;复合型钝化剂主要有无机—无机、无机—有机、有机—有机型,其作用原理与单一型钝化剂相似,与复合型钝化剂相比单一型钝化剂对多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不明显。与此同时针对目前酸性土壤中镉、铅、砷的钝化修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酸性土壤主要通过调节土壤pH来对其修复,基于此总结归纳了酸性土中3种重金属的最适钝化剂种类及其作用机理,针对当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展望,以期对钝化剂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