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鄱阳湖植棉区棉薯连作适宜马铃薯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适宜鄱阳湖植棉区棉花与马铃薯连作的马铃薯品种,以荷兰15号为对照品种,对6个参试马铃薯品种的生育期、抗病性、植株性状、薯块性状、外观品质、产量性状以及产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薯3号产量最高、各方面性状均较好,中薯5号产量其次、抗病性很强,兴佳2号和荷兰15号均早熟性好、不抗病,大西洋早熟性好、植株生长最弱、产量也比较低,华彩1号为紫色马铃薯、薯个体小、产量也仅是对照的一半。因而,鄱阳湖植棉区适宜棉花与马铃薯连作的马铃薯品种推荐中署3号,赶茬口和早上市可以选择生育期稍短的兴佳2号和荷兰15号,作为特色马铃薯种植可以考虑华彩1号。  相似文献   

2.
牡丹江地区适宜对俄出口早熟马铃薯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牡丹江地区适宜对俄出口的马铃薯品种缺乏问题,从不同地区引进8个早熟马铃薯品种进行产量比较试验。通过对各品种生育期、植株及块茎的形态特征、产量等综合性状比较分析,结合俄罗斯人的饮食消费习惯,从中筛选出了牡丹江地区适宜对俄出口的早熟马铃薯品种为‘尤金’、‘费乌瑞它’、‘东农303’和‘中薯5号’。  相似文献   

3.
早熟马铃薯植株性状与单株块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 4个早熟马铃薯品种 5次取样考种 ,对植株 7性状与单株块茎产量关联度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灰色相对关联度居前 3位的是最大块茎横切直径、地上部鲜重、根部鲜重。因此 ,在早熟马铃薯育种性状选择中首要目标是块茎大和植株长势强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庆阳市第三大粮食作物,早熟菜用型马铃薯发展迅速,但品种单一、产量低等因素影响该区早熟马铃薯产业发展。为筛选出适宜庆阳市早熟优质马铃薯新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以早熟品种‘费乌瑞它’为对照,对10个早熟马铃薯品种进行生物学特性、丰产性和商品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LK99’和‘尤金’2个品种田间长势强,农艺性状好,商品性状好,商品薯率85.3%以上;产量高,分别为27 247和26 563 kg/hm~2,较对照‘费乌瑞它’分别增产11.9%、9.1%,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可作为该地区中早熟马铃薯品种示范推广。‘早大白’、‘中薯4号’和‘克新4号’3个品种产量中等,但生育期短,可作为该地区早熟品种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5.
晋西南山区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适应晋西南山区马铃薯产业发展中不同区域、不同种植模式对种薯的不同要求,2010年对引进的12个马铃薯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从各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丰产性、抗病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筛选出了中熟品种中薯9号,早熟品种费乌瑞它、中薯5号3个优良品种在该区域推广。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山西省南部地区早熟马铃薯发展很快,马铃薯已成为农村种植结构调整中的优选作物,为更好地发挥马铃薯的高产优势,提高山西省南部地区种植马铃薯的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我们从2002年开始,开展了马铃薯双层覆膜早熟栽培技术的研究。1品种选择为达到早收、早上市的要求,双层覆膜栽培必须选择早熟、抗病、结薯集中、薯块整齐、商品性好,高产、品质优的品种。目前比较适合的品种有郑薯5号、郑薯6号、鲁引1号、津引薯8号等,同时要选择这些品种的脱毒种薯,以防使用高代种薯或退化种薯,降低产量和质量,造成损失。2整地扣棚早熟马铃薯生育期短,出…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马铃薯专用肥对马铃薯植株株高、主茎数、结薯个数、薯块产量以及商品薯率的影响,2017~2018年马铃薯生长季,以当地马铃薯品种‘荷兰15号’为试验材料,以不施肥为对照(CK),评价马铃薯专用肥(JS)和普通农用复合肥(PT)两个施肥处理。结果显示,与CK相比,JS处理可提高马铃薯的株高、主茎数和结薯个数,分别为7.62%、15.00%和44.48%;与PT相比,提高2.33%、9.55%和14.77%。JS处理产值较CK提高142.29%,较PT提高33.55%。JS较CK增收17 481元/hm2,较PT增收10 080元/hm2。在试验条件下,施用马铃薯专用肥可明显改善马铃薯植株的农艺性状,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薯块商品薯率,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促进河北省二季作区优势产区秦皇岛市昌黎县马铃薯两膜种植高效发展,于2020和2021年在昌黎县进行了两膜种植下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中薯5号’为对照,对9个马铃薯品种的物候期、块茎性状、主要生物学性状以及经济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希森6号’为适宜昌黎县两膜覆盖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其生育期符合当地栽培周期,薯块性状、生长情况及产量等综合性状表现较好,较抗早疫病和疮痂病,产量优于对照品种‘中薯5号’,两年产量分别为57 456和56 952 kg/hm~2,增产率分别为30.66%和15.47%。该品种可作为适宜两膜种植品种在昌黎县进行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9.
德化县脱毒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选择适宜我县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对7个脱毒马铃薯品种进行对比试验,采用当地常规栽培,了解各个品种在本地区的表现,从植株的性状、生育期、抗病性、丰产性、商品率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春薯4号、春薯3号、春薯5号、泉引1号4个优良品种在我县推广。  相似文献   

10.
在马铃薯生产中,种薯切块大小和株距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以马铃薯品种‘荷兰15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大垄(90 cm)条件下相同播种量(148 kg/667m~2)不同种薯切块大小和株距对马铃薯植株及产量性状的影响。试验设3个处理组合:种薯切块30 g,株距15 cm;种薯切块50 g,株距25 cm;种薯切块70 g,株距35 cm。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在相同播种量条件下,大薯块长出的植株高大粗壮,但单位面积主茎数则以小薯块的稍多,至于叶面积指数以中薯块的为大。无论是总产还是商品薯产量播种量相同3个处理间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1.
采用常规育种途径,通过品种间有性杂交,选育出鲜食与加工兼用型早熟马铃薯新品种春薯5号。该品种突出特点是品质佳,薯块性状优良,稳产、丰产。它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干物质含量高,还原糖含量低,适宜菜薯倒茬复种及油炸薯片、淀粉等食品加工。该品种现已在省内外生产上和马铃薯食品加工业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欧洲马铃薯引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进法国、比利时、荷兰等国马铃薯品种,对产量、薯性、大薯率综合性状等作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品种间产量显著,特别是冀张引3号、1号、5号的产量极显著的超出对照品种—冀张薯3号,且薯块芽眼浅,表皮光滑,口感好,商品性较高,可在张家口地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3.
西藏马铃薯种质资源丰富,但主栽品种较少,专用品种匮乏。利用西藏当地马铃薯品种做亲本配置组合,进行马铃薯杂种后代无性系性状评价,为选育适合西藏当地生态环境的马铃薯专用品种提供参考。被测无性系17个,以当地品种‘艾玛土豆’和油炸品种‘大西洋’为对照,进行植株性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及炸条级别的评价。试验结果表明,‘XZ07-1’产量与商品薯重均达最高,适合鲜薯食用;‘XZ25-1’淀粉含量最高18.59%,薯肉为白色,适合淀粉加工;‘XZ14-1’产量与商品薯率高,还原糖含量低于对照‘大西洋’,炸条级别为1级,适合油炸或全粉加工。另有9个无性系部分性状表现较好,可进一步评价,并对其优良特性在育种中加以利用。因此,利用西藏当地马铃薯品种资源可选育适合西藏当地生态环境的马铃薯专用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马铃薯区试品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国家马铃薯中晚熟西北组天水试点2008年6个马铃薯品种(系)试验资料的产量、生育期、株高、商品薯率、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植株退化指数、环腐病薯率、植株晚疫病指数9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的品系是L 0031-17和天99-5-4,其加权关联度接近,分别为0.720和0.716,等权关联度分别为0.706和0.762。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10个马铃薯品种进行丰产性、稳产性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当地的优质专用马铃薯新品种,从而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青薯9号’、‘庄薯3号’和‘冀张薯8号’产量较高,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费乌瑞它’和‘中薯3号’两个品种产量虽低于对照品种,但利用其早熟特性,在水浇地或者结合设施拱棚种植,马铃薯收获后复种其他蔬菜,既可进行轮作倒茬,又能提高土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半干旱地区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引进的9个马铃薯品种进行生物学特性、适应性、抗病性、丰产性、商品性等综合农艺性状的比较试验,选择适宜武山县半干旱地区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青薯9号、天薯10号、11号较当地多年种植的主栽品种陇薯3号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抗旱性和丰产性,可考虑作为武山县半干旱地区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的马铃薯品种;晋薯16号、陇薯8号、3号可适当推广种植;紫花白为中早熟品种,抗旱性差,可在川区进行地膜栽培试验;02175-200抗旱性较差,产量低,不适宜半干旱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中国马铃薯》2017,(5):283-289
为研究氮肥施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以马铃薯品种‘新大坪’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尿素(N 46%)为氮源,分别设置0,45,90,135和180 kg/hm25个氮素施用处理,利用方差分析及GGE双标图分析了产量与农艺性状。结果表明,氮肥不同施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及农艺性状有一定影响,当氮肥施用量为T2(N 90 kg/hm2)时,在2014~2015年试验马铃薯的产量以及单株薯块数,单株薯块重量,商品薯率表现最好。其中产量,单株薯块数,单株薯块重量,商品薯率相比对照CK分别增加67%、30%、63%、30%;而氮肥施用量为T4(N 180 kg/hm2)时,尽管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而且株高较T2处理增加4%,但是相比T2处理下的马铃薯产量下降18%,商品薯率降低12%;产量、单株薯块重量对各试验处理差异的区分力和对目标农艺性状的代表性较好。因此,试验结果表明,精准合理的施用氮肥可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同时方差分析与GGE双标图结合能够帮助科研工作者更加客观、有效地分析肥料施用量的最佳效应。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适合常德市种植的早熟、高产、优质、抗病的马铃薯新品种(系),从全国各地引进24个马铃薯品种(系),以‘中薯5号’为对照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对24份材料主要物候期、植株性状、块茎外观性状、块茎外观品质、病害发生情况、产量进行调查和分析。‘S031452’与对照相比产量更高、商品薯率更高,可作为普通鲜食品种推广种植;而‘红玫瑰’虽然产量略低于对照,但其商品薯率更高,生育期更短,并富含花青素,有更高的商品价值。通过聚类分析将25个品种(系)(包括对照品种)分为5大类,其中类群Ⅰ占供试资源的80%,类群Ⅱ、Ⅲ、Ⅳ、Ⅴ共占20%。类群Ⅰ品种(系)的特点是出苗早,生育期较短,生长发育对积温要求较低,类群Ⅱ、Ⅲ、Ⅴ的品种(系)生育期较长,收获时块茎未完全成熟,产量较低,类群Ⅳ只有1个品系,其特点是出苗早,块茎发育早,生育期较长,虽然收获时未达到最高产量,但却较其他早熟品种(系)高产,说明只要出苗早、耐低温,中晚熟品种也可在常德市冬春季种植。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淀粉具有其他淀粉所没有的一些优良特性,在食品、饲料、化工、胶粘剂、造纸、纺织、可生物降解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高产高淀粉马铃薯品种可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然而,目前生产上尚缺乏高产高淀粉品种,特别是早熟品种。为鉴定筛选适合淀粉加工的早熟马铃薯品种。2021和2022年,采用随机区组设计,4次重复,在黑龙江省克山农场以‘尤佳70’为对照,评价7个早熟马铃薯品种(‘东农312’‘龙薯3号’‘中薯早35’‘中薯早39’‘中薯早43’‘中薯早44’和‘中薯早45’)的块茎产量、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表现及其稳定性。‘中薯早39’块茎产量、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稳定性表现中等,块茎产量46 643 kg/hm2,略高于供试8个品种的平均值43 676 kg/hm2,但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尤佳70’块茎产量;淀粉含量18.68%,在供试的8个品种中最高,使得其淀粉产量在供试的8个品种中最高,达8 699 kg/hm2,与其他品种(包括对照‘尤佳70’)相比差异均显著。‘中薯早39’总体表现优良,可以作为早熟淀粉加工型品种大面积试种。  相似文献   

20.
半干旱地区马铃薯新品种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筛选出适宜会宁县半干旱地区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我们对引进的8个马铃薯品种进行了熟性、产量和抗病性等综合农艺性状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品种间产量达极显著,特别是庄薯3号、河薯3号、陇薯6号的产量极显著的高于对照品种青薯168,且在薯型、商品薯率、抗病性等方面优于对照,可做为会宁半干旱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接班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