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白灵菇定位出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灵菇是近几年驯化成功,并商业性栽培的珍稀菇种。原产于新疆,新疆民间称之为“天山神菇”。因其色泽洁白,形似灵芝,风味独特,且营养、药用价值较高而享誉海内外,是一种名贵、高档食用菌,东南沿海有“素鲍鱼”之称。近几年,白灵菇生产发展迅速,但由于其栽培时间短,栽培技术还不够成熟,因而出菇率低、出菇不整齐、产量低。经过几年来的栽培实践,我们总结出一套白灵菇定位出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供广大菇农和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2.
白灵菇原产于我国新疆戈壁荒漠,形似灵芝,色泽洁白如玉,昧如鲍鱼,营养价值极高,畅销国内外市场。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栽培场地。栽培场地应选在环境清洁、通风良好、四面开阔、地势平坦、水质纯净没有污染的地方,闲置的房屋、简易菇棚、蔬菜大棚等都可利用,但应尽量满足白灵菇在发菌期和出菇期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白灵菇原产我国新疆戈壁荒漠,形如灵芝,色泽洁白如玉,味道如鲍鱼.营养价值极高,在我国种植范围较广.现将白灵菇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栽培场地:栽培场地应选择在环境清洁、通风良好、四周开阔、地势平坦、水质纯净、无污染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1.栽培季节。鲍鱼菇是一种高温型菇类.适宜出菇温度为20-33℃,一般出菇季节在5-9月,生产菌袋在3-6月。夏季栽培鲍鱼菇能够填补食用菌市场淡季短缺,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2.栽培场所。要求选择干净、通风好、夏季不被阳光强烈照射的地方.可利用一般的菇房。也可用人工搭建的草棚栽培。草棚菇房易保湿,夏季高温季节降温、通风效果好,是栽培鲍鱼菇的理想场所。  相似文献   

5.
白灵菇原产于我国新疆戈壁荒漠,形似灵芝,色泽洁白如玉,味如鲍鱼,营养价值极高,畅销国内外市场。在美、日及港、台市场更被奉为珍品,每千克干品售价140-200美元,国内鲜菇每千克50-140元。产品供不应求,市场潜力巨大。湖南农业大学食用菌研究所经过几年努力,突破了白灵菇在南方地区栽培出菇慢或不出菇等难题。现将白灵菇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栽培场所 栽培场地应选取在环境清洁、通风良好、四面开阔、地势平坦、水质纯净、没有污染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唐伟 《北京农业》2007,(11):23-24
近几年,辽宁省凤城市草河区保卫村三组村民陈丹青利用温室栽培白灵菇一鸡腿菇,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2006年2茬合计纯收入5.9万元。 白灵菇9月份生产,12月初-4月出菇,生产周期为8个月,生产的主要原料是玉米芯、玉米秆、麦麸子,采用熟料栽培。1亩温室可栽培1.8万袋,可产菇4500千克,市场销售价每千克16元,亩收入7.2万元。扣除生产成本2.5万元,净效益4.7万元。  相似文献   

7.
裴文军 《北京农业》2008,(12):24-24
白灵菇是一种产量比较低的食用菌品种,常规白灵菇栽培模式一般是立体墙式栽培.该种植模式菇品商品性好,生物转化率可达30%~40%.为了提高白灵菇的产量,可采取覆土地栽的模式.这种方法管理得当,产量很高。根据笔者的大量试验。白灵菇地栽生物转化率可达80%-100%。但白灵菇地栽并不是简单的将菌袋埋入土下就可以.要想提高白灵菇产量.还有很多应注意的实际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每个菇棚轮作栽培白灵菇一鸡腿菇,用栽培过白灵的菌糠栽培鸡腿菇,改变了一个菇棚一年只进行一季生产.原料大部分仅使用一次的现状,并且满足了夏季前后(4—11月份)食用菌鲜口的市场供应。[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1.适宜栽培季节。白灵菇属中、低温型菌类,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28℃,子实体分化温度0~13℃。栽培白灵菇以秋季8-9月生产制袋,11月下旬至翌年4月出菇,产量高,质量好。  相似文献   

10.
1河南省白灵菇栽培现状1.1发展迅猛白灵菇是近年来新开发的一个珍稀菇种,它是白灵侧耳的商品名,是1997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阿魏菇栽培技术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卯晓岚先生推荐的,现已被广泛使用。1999年秋引入我省。白灵菇由于菇体肥大,颜色洁白,菌肉细腻,口感爽滑,极似鲍鱼,深受  相似文献   

11.
白灵菇原野生于新疆荒滩沙漠伞形科植物阿魏的根颈上。因其营养丰富、药效神奇,民间称之为“西天白灵芝”,由此得名白灵菇,它肉质肥厚、色泽雪白、脆嫩爽口、味如鲍鱼,享有“素鲍鱼”之美称,受到消费者青睐。  相似文献   

12.
白灵菇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灵菇,或称翅鲍菇,白灵侧耳,也叫白阿魏菇.学名Pleurotusnebrodensis(1nz)Quel.原野生于我国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等地的戈壁荒滩.长在中药阿魏植物腐茎上,其色白如雪,形似灵芝,风味独特,且有较好的医疗功能,因此当地群众称之为"西天白灵芝",是一种珍稀菇品.1996年元旦,北京首先引种栽培成功,1997年进行白灵菇商业性生产,投放市场.由于该菇肉质滑嫩,味似鲍鱼,营养丰富,在众多的食用菌中独领风骚.由京、津鲜菇空运至广州、深圳、珠海应市,每千克售价高达60~100元,在国外市场每千克售价40~50美元.现将白灵菇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定西市白灵菇生产规模日趋扩大,但由于栽培技术还不够成熟,产量较低,加之其生长周期较长,菌袋中剩余营养较多,造成白灵菇废料大量堆积和浪费,严重影响白灵菇生产环境。为使白灵菇废料变废为宝,得到再利用,我们在渭源太白山白灵菇反季节生产基地探索出一套利用白灵菇废料栽培鸡腿菇技术,取得理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醋糟栽培白灵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醋糟栽培白灵菇的研究,结果表明,醋糟栽培白灵菇比常规棉籽壳栽培白灵菇,生长周期缩短25天,生物转化率提高15%,生产成本降低20%,经济效益提高30%,白灵菇的主要营养成分明显提高。该研究为醋糟的开发利用开辟了一条新路,为北方栽培白灵菇找到了新的原料。  相似文献   

15.
白灵菇又名白阿魏菇,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珍稀食用菌品种之一,它菇质细腻、脆嫩,有"素鲍鱼"之称,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据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测试,白灵菇含蛋白质14.7%,碳水化合物43.2%,真菌多糖19%,脂肪4.3%,粗纤维15.4%,灰分4.8%,其真菌多糖具有提高免疫力,抗肿瘤的作用。目前,白灵菇产品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白灵菇的栽培面积因此也越来越大。笔者将多年来积累的白灵菇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白灵菇是一种名贵食用菌。但是.白灵菇栽培要想获得成功,除了选用合适的菌种外.发菌期的管理也非常重要。由于许多栽培者不了解白灵菇菌丝的生长特性.采用与其他食用菌类似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常常造成菌袋不出菇.或者即使出菇其产量和品质也很低。针对白灵菇发菌期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我们总结了一套发菌管理的关键措施和注意事项,供广大栽培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鲍鱼菇是我国近年推广的一种珍稀食用菌,其肉质肥厚,菌柄粗壮,清脆可口,营养丰富,是一种食、药兼用的理想食品,很受人们喜欢。经笔者近三年的栽培试验,确定其为适合海南栽培的一个珍稀食用菌品种。生长调节剂在植物上应用广泛,增产效果显著。因此我们在2004年10月21日开始尝试在鲍鱼菇栽培时施用,以期拓宽其使用范围,提高鲍鱼菇产量。  相似文献   

18.
白灵菇是一种珍稀食用菌,秋冬季生产白灵菇,一般在5至6月份制作生产的母种和原种,7月份制作栽培种,8月份制作出菇菌棒进行发菌管理,10月份后创造出菇条件,进入冬季出菇采摘。通常栽培白灵菇一般只在冬季出一潮菇,第二潮菇量很少,并且菇形也差,多数菇农不再管理。第一潮菇生物学效率只有40—50%,为了提高白灵菇的效益,充分利用白灵菇菌袋中的营养资源,菇农一般在春季利用白灵菇菌筒废料栽培鸡腿菇,  相似文献   

19.
白灵菇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菇类,在栽培技术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特别是产量一直提不上去。笔者根据近几年栽培白灵菇的实践发现.培养料的营养配比对白灵菇产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工厂化栽培是利用现代化的设施,为白灵菇的生长提供最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因此掌握的白灵菇生长特性,旨在找到在工厂化条件下的生产的技术指标,研究生产中的关键管理技术措施和生产上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