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饲养肉用种母兔的目的,就是要让母兔提供数量多而质优的仔兔,而母兔受胎率的高低,则往往制约了肉用种母兔生产水平的发挥,笔者结合近年来养兔生产实践及当前各地在养兔生产上的一些先进做法,对如何提高肉用种母兔受胎率的问题特总结出如下几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饲养肉用种母兔的目的,就是要让母兔提供给数量多而质优的仔兔,而母兔受胎率的高低,则往往制约了肉用种母兔生产水平的发挥,笔者结合近年来养兔生产实践及当前各地在养兔生产上的一些先进做法,对如何提高肉用种母兔受胎率的问题特别总结出如下几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饲养肉用种母兔的目的,就是要让母兔提供数量多、质优的仔兔,而母兔受胎率的高低,往往制约了肉用种母兔生产水平的发挥,笔者结合近年来的养兔生产实践及当前各地在养兔生产中的一些先进经验,对如何提高肉用种母兔受胎率总结出以下几项有效措施,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4.
如何提高肉兔种母兔的受胎率安徽固镇县农业职业中学233713周礼顺饲养肉兔种母兔的目的,就是提供量多质优的仔兔,而母兔受胎率的高低往往制约了肉兔种母兔的生产水平发挥。笔者根据生产实践,总结如何提高种母兔受胎率措施如下。一、选择好适宜的初配年龄公母兔达...  相似文献   

5.
母兔的受胎率直接关系到兔场生产水平的高低和经济效益的好坏,要提高母兔的受胎率,必须做好以下工作:1加强选种必须选择健康无病、性欲旺盛、肥瘦适宜的母兔留作种用,凡卵巢囊肿、子宫发育不全或患有其他生殖道疾病的必须及时淘汰。留种仔兔最好从优良母兔的3-5胎中选留,乳头应在4对以上。产仔少、受胎率低、母性差,  相似文献   

6.
选用年龄、体重、生产性能相近的普通级实验用新西兰母兔60只,平均分成A、B、C3组。A组于产后2~3d内,B组于产后12~15d内,C组于断奶后1~2d内配种。结果显示:母兔于断奶后配种,其受胎率最高,而产后12~15d配种的母兔受胎率最低;普通级实验母兔若进行频密繁殖时,不能连续进行,否则会影响生产兔的繁殖性能及生产兔本身的健康。从试验结果可知采用频密繁殖与正常繁殖配种交替进行的方式,可显著提高母兔年产仔兔数。  相似文献   

7.
母兔的受胎率直接关系到兔场生产水平的高低和经济效益的好坏.根据多年的饲养经验,笔者认为要想提高母兔的受胎率,必须做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母兔的受胎率直接关系到兔场生产水平的高低和经济效益的好坏。要提高母兔受胎率,务必做好以下工作。1加强选种要选择健康无病、性欲旺盛、不过肥或过瘦的母兔留作种用,凡卵巢囊肿、子宫发育不全或患有其他生殖道疾病的必须及时淘汰。留种仔兔最好从优良母兔的第3~5胎中选留,乳头应在4对以上,产仔少、受胎率低、母性差、泌乳性能不好的母兔不能用于配种繁殖。2要选择适宜的季节进行繁殖肉兔虽然一年四季均可繁殖,但以春秋两季繁殖最为适宜。此时气温适宜,肉兔食欲旺盛、生殖机能活跃、受胎率高。3适时配种要注意观察母兔发情表…  相似文献   

9.
为了分析影响新西兰兔受胎率的因素,提高新西兰兔繁殖率,从仔兔选留、饲喂方式、不同月份受胎率变化三个方面,阐述影响新西兰兔受胎率的高低。选取妊娠母兔60只,分3组,仔兔选留分别为7、8、9只,测定受胎率;另外选取妊娠母兔60只,分2组,饲喂方式分别为自由采食、分餐饲喂,测定受胎率;同时统计2016年全年配种记录,对不同月份受胎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仔兔选留9只受胎率显著低于选留7、8只的母兔;自由采食和分餐饲喂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受胎率6、7月份最低,分别为71. 15%、70. 45%,显著低于其他月份,春季、秋季、冬季受胎率均高于夏季。由此得出母兔每窝选留8只,同时对母兔进行自由采食,并控制夏季饲养环境可确保新西兰兔繁殖的最佳性能。  相似文献   

10.
<正>入秋以来,很多兔场反映母兔长期不发情,配种受胎率很低,有的仅20%~30%。有的兔场使用激素处理(如:雌激素、三合激素、所谓的中药制剂—"催情散"等等),其结果发情良好,受胎寥寥无几。这是怎么回事?笔者对此进行生产调研,根据了解的情况,分析发情原因,提出提高配种受胎率的技术措施。不同兔场出现的原因不尽相同,根据笔者了解,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1母兔膘情和健康状况膘情和健康状况影响卵巢活动,影响母兔的发情和配种受胎。生产中出现两种  相似文献   

11.
饲料添加剂二氢吡啶扩大应用试验 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4、饲养长毛免试验近年来,随着长毛兔选育及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兔群产毛量日益增加,而母兔的受胎率却有所下降,原因是公兔精液品质下降,影响了秋繁工作,所以提高公兔精液质量和母兔受胎率,是一项很重要工作。我们探讨了用150~250ppm 二氢吡啶添加到兔颗粒饲料中,以提高公兔精液的质量和母兔的受胎率。  相似文献   

12.
母兔生产是商品肉兔生产的基础,使商品母兔生产多而壮的仔兔是生产者的追求。如何提高母兔生产力呢?1 饲养优良品种,开展品种间杂交饲养新西兰兔、比利时兔、加利福尼亚兔、青紫蓝兔、日本大耳白兔等优良品种兔,具有生长发育快、饲料利用率高、适应性强、屠宰率高等优点;利用上述品种开展品种间杂交或与本地母兔杂交,其杂种一代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耐粗饲、抗病,能够表现出显著的杂种优势。2 把好母兔配种关键环节,让母兔多配多怀2.1 适龄配种 商品生产中中型肉用母兔宜在5月龄开始配种,此时的母兔已具备了良好繁…  相似文献   

13.
提高肉用种母兔种用价值的体会浙江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陈立新饲养肉用种母兔,是为了能够提供数量多、品质好的仔兔。根据几年的生产实践,必须认真抓好喂料、配种、运动三环节,以提高肉用种母兔的种用价值,增加养兔经济收益。一、喂养1.空怀期种用肉母兔要有合适...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母兔的繁殖性能,增加母兔产仔数量,比较两种不同样式输精管及输精方式对伊普吕母兔受胎率、产仔率、产仔数量等生产性能的影响.以360只加光发情经产母兔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180只母兔,分3批进行配种,每批60只.结果显示:在受胎率、产仔率、平均窝产仔数、平均窝产活仔数方面,弯头输精管与直输精管比较,差异极...  相似文献   

15.
夏季7~8月份,在配种前对伊普吕祖代后备初配母兔和经产母兔每只分别按照0.83μg、0.63μg、0.50μg的剂量肌肉注射促排卵3号,经过连续3个批次的试验,统计受胎率、产仔率、平均窝产活仔数、活仔兔出生均重、活仔兔出生窝重。按照0.50μg/只的剂量使用促排卵3号,后备初配母兔受胎率、产仔率差异显著(P0.05),平均窝产活仔数差异极显著(P0.01),活仔兔出生均重、活仔兔出生窝重,差别不明显,但整体呈现增加趋势;经产母兔受胎率、产仔率、平均窝产活仔数差异不显著(P0.05),活仔兔出生均重、活仔兔出生窝重差别不大,但整体呈现增加趋势;按照0.50μg/只的剂量,后备初配母兔在受胎率、产仔率方面优于经产母兔,经产母兔在受胎率、产仔率误差值、平均窝产活仔数、活仔兔出生均重、活仔兔出生窝重方面优于后备初配母兔。试验证实,每只伊普吕母兔使用0.50μg剂量的促排卵3号,对其繁殖性能具有最佳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家兔养殖中常出现母兔泌乳不足、无乳、产仔后死亡;母兔产仔过多,泌乳量相对不足;母兔发生乳房炎后拒绝哺乳等情况,轻者引起仔兔生长发育不良,重者导致全窝死亡。通过仔兔寄养,可减轻母兔负担,促进母兔健康;仔兔充分吮乳,加快生长发育,提高成活率。有的养殖场用泌乳能力强的肉用母兔哺育长毛兔、宠物兔、獭兔的仔兔,可更充分发挥肉用母兔的生泌乳性能,同时长毛兔的产毛、宠物兔、獭兔的繁殖性能得到了更好地开发,极大地提高了养兔效益。  相似文献   

17.
<正>影响兔场养殖效益的主要因素有母兔繁殖率、仔兔成活率、商品兔的出栏率和出栏体重,而这些与母兔的受孕情况和疫病的发生情况有关,故母兔配种和兔场疫病控制对提高养殖效益很重要。一、母兔配种要点1.种兔选择。从优质种兔第3~6胎所产的仔兔中,选择乳头在5对以上且发育良好、身体健康、性欲旺盛、受胎率高、产仔多、母性好、泌乳力强的种兔留做种用。分  相似文献   

18.
选用健康成年的德国白兔母兔,分别在产后12小时~2天,产后10~14天及仔兔断奶后配种,观察其繁殖成绩。结果表明:仔兔断奶后配种的母兔,其受胎率、活产仔数、初生窝重表现较高;产后10~14天配种,受胎率最低;而产后12小时~天配种,死胎数量高,初生窝重小,母兔体况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19.
种公兔在兔群中具有主导作用,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兔群的质量,表现在母兔的受胎率、产仔数、仔兔的健康及生长发育等方面。“公兔好,好一批,母兔好,好一窝”。因此,必须对公兔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养兔生产中普遍存在哺乳仔兔成活率偏低,严重影响养兔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加强母兔的科学饲养和哺乳仔兔的培育管理是养兔场必须重视的问题。1加强母兔饲养管理1.1配种管理要视母兔膘情因地制宜确定年产窝数,最好在母兔膘情正常时才配种,否则会明显降低受胎率。这样才能保证受孕和正常泌乳,母兔膘情很差时配种,会造成仔兔初生重下降、产后乳汁分泌不足,影响生长发育及以后的受胎。1.2妊娠管理饲养上一是日粮营养水平要高,体积要小。二是在怀孕初期(1~15 d)营养略高于空怀母兔,15 d后喂量增加10%~20%,青粗料自由采食,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