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铅对黄瓜叶片丙二醛、脯氨酸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瓜幼苗为材料,进行不同浓度的铅处理,研究其叶片丙二醛、脯氡酸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黄瓜幼苗叶片丙二(MDA)含量与铅浓度呈正相关,梯度Pb2+胁迫造成了幼苗叶片脯氨酸的含量逐渐增多,可溶性总糖含量与对照相比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褪黑素对宝岛蕉幼苗氯化钠胁迫的影响,使用不同浓度褪黑素处理宝岛蕉幼苗叶片,研究处理后宝岛蕉幼苗叶片和根系的可溶性糖、丙二醛、脯氨酸含量及叶质膜透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褪黑素100μmol/L能够降低宝岛蕉幼苗叶质膜透性,提高叶片和根系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叶片和根系丙二醛含量,提高叶片和根系脯氨酸含量,提高幼苗耐盐性,以缓解氯化钠胁迫对宝岛蕉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3.
硅酸钠对黄瓜幼苗叶片干旱胁迫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营养钵育苗法,研究了黄瓜幼苗在土壤含水量80%、60%、40%、20%条件下,0.05、0.10mol·L-1硅酸钠溶液处理对幼苗叶片叶绿素、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可溶性糖以及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硅酸钠处理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比清水对照处理低,而叶绿素含量比清水对照高。说明采用硅酸钠处理可减轻干旱胁迫对黄瓜幼苗的伤害,研究结果表明硅酸钠参与了植物的代谢或生理活动。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外源壳聚糖(CTS)对黄瓜幼苗抗霜霉病的诱导作用,采用菌悬液叶面喷洒的方法,测定了黄瓜幼苗在白粉病菌侵染下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和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CTS处理增加了黄瓜幼苗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和蛋白的含量,提高了CAT的活性,降低了MDA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说明CTS有利于提高黄瓜幼苗对霜霉病菌的抗性,其最适浓度为150 mg/L。  相似文献   

5.
以盆栽宿根福禄考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处理对其叶片丙二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以探讨宿根福禄考幼苗对盐胁迫的生理适应特性。结果表明:在低于120mmol·L~(-1) NaCl胁迫处理下,宿根福禄考幼苗丙二醛含量增加幅度并不大;当胁迫浓度超过120mmol·L~(-1)时,其含量骤然增加;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升高,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二者同步积累,共同发挥其渗透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水杨酸对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津研2号"黄瓜为试材,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对4℃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黄瓜抗低温胁迫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可溶性糖、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增加(P0.01);外施SA显著提高了低温胁迫下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Pro含量,SOD、POD活性也显著升高,使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由此可见,外施SA可以通过提高黄瓜幼苗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Pro含量以及SOD、POD活性来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降低膜脂过氧化伤害程度,从而缓解了低温胁迫对幼苗生长的抑制,并以1.5mmol/L外源SA缓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郭泳 《北方园艺》2013,(8):42-44
以"辽园多丽"番茄品种为试材,在高温(35℃/25℃)胁迫下研究了30、60、90、120mg/L水杨酸(SA)处理对番茄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及丙二醛含量和对番茄幼苗抗高温胁迫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幼苗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及脯氨酸含量均随着SA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增加,而丙二醛(MDA)含量则表现为先降低后增高。SA对高温胁迫的缓解作用受其浓度的影响,以90mg/L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氯化钠胁迫对油菜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弢 《北方园艺》2012,(16):16-18
采用Hogland营养液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处理下油菜幼苗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增加,油菜幼苗叶片中的CAT活性及叶绿素含量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脯氨酸及丙二醛含量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9.
采用营养液栽培,研究硝酸盐胁迫下喷施10 mg·L-1 叶绿酸铁溶液对黄瓜幼苗生长、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含
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盐胁迫下叶面喷施叶绿酸铁可以缓解硝酸盐对黄瓜幼苗生长的抑制,减少叶片中
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及抗坏血酸过氧
化物酶(APX)活性。喷施叶绿酸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硝酸盐胁迫下叶片中活性氧的积累,抑制膜脂过氧化,从而缓解
硝酸盐胁迫对黄瓜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高温胁迫时长对菜心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作者以黄叶四九菜心为材料,分别研究了1 h、3 h、5 h、7 h的40℃高温胁迫下菜心幼苗叶片脯氨酸、可溶性糖和丙二醛的含量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菜心幼苗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丙二醛含量先升后降。由此可知,高温胁迫可促进菜心幼苗叶片内渗透物质的积累,用以减缓高温损伤;随着高温胁迫时长的增加,菜心幼苗可对高温胁迫产生一定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高温胁迫下不同耐热性萝卜幼苗生理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耐热性差异显著的萝卜自交系为材料,研究了高温(38℃)胁迫下萝卜幼苗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与耐热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温处理前耐热材料中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不耐热材料;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MDA含量无显著差异。处理24、48、72h,耐热材料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不耐热材料,MDA含量显著低于不耐热材料。处理24h,4个指标的含量都比处理前显著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处理48、72h时逐渐降低,但耐热材料下降得较慢。与处理24h相比,处理48、72h时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MDA含量在耐热材料中没有显著变化,而在不耐热材料中处理48h显著高于处理24h时的含量。表明这4个指标的含量变化能准确反映萝卜幼苗耐热性差异,可考虑用于萝卜幼苗的耐热性鉴定评价。  相似文献   

12.
自然低温胁迫下腰果幼苗抗寒生理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腰果FL30幼苗为试材,测定在自然低温胁迫下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可溶性糖、脯氨酸等生理指标,探索腰果在低温胁迫下的生理响应机制。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腰果叶片的脯氨酸含量持续上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又上升的变化规律,而下降所持续的时间不同。  相似文献   

13.
为阐明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在葡萄种质耐盐机理中的作用,以耐盐葡萄砧木抗砧5号(Vitis berlandieri-V.ri-paria×V.amurensis-V.vinifera)和盐敏感砧木Macadams(V.riparia)为试材,比较研究了在不同质量分数NaCl胁迫下,叶片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和有机渗透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盐胁迫引起葡萄叶片膜透性增加,盐敏感品种Macadams的膜透性高于耐盐砧木抗砧5号;MDA含量随盐胁迫加重而升高,但抗砧5号低于Macadams;盐胁迫下葡萄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上升;可溶性蛋白的变化趋势不一致。由此说明脯氨酸、可溶性糖是葡萄在盐胁迫初期的重要有机渗透调节物质,而可溶性蛋白在葡萄中的渗透调节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于秋季对露地栽培的红王子锦带(Weigela florida cv. Red prince)随温度的降低采集枝条对其抗寒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并以锦带花(Weigela florida (Bunge) A.DC.)作为对照比较了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细胞膜透性、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的变化,揭示了红王子锦带在低温条件下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红王子锦带在低温下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规律;脯氨酸含量呈波动变化;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的含量变化基本稳定.试验结果表明,红王子锦带对低温的耐受能力比锦带花强.  相似文献   

15.
以‘新优5号’辣椒为试材,研究不同时期叶面喷施Ca2+对淹水胁迫下辣椒幼苗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缓解辣椒淹水伤害的较佳喷施时期。研究发现,外源Ca2+能改善植株农艺性状,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呼吸相关酶活性,增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相对电导率,减少MDA和 ?OH积累;淹水胁迫前(1 d、2 d)施用外源Ca2+,辣椒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CAT、POD、SOD、GR、ADH、SDH和MDH活性最高,相对电导率、LDH活性、MDA和 ?OH积累量最低,农艺性状显著优于其他时期;胁迫当天施用外源Ca2+ 脯氨酸含量最高;胁迫后(1 d、2 d)施用外源Ca2+ 农艺性状、抗氧化酶系统、呼吸相关酶活性均差于其他时期。结果表明,Ca2+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淹水胁迫造成的伤害,且以淹水胁迫前喷施外源Ca2+ 较佳。  相似文献   

16.
在低温胁迫条件下,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对云南藜蒿叶片电解质渗透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Pro)、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纯无机肥料处理相比,施用养殖废弃物生物有机肥料之后,在一定范围内,藜蒿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生物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升高,藜蒿叶片的电解质渗透率、MDA含量随生物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研究表明,养殖废弃物生物有机肥料可以显著提高藜蒿抗寒性。  相似文献   

17.
以大蒜提取液和黄瓜为试材,研究大蒜中是否存在可以提高黄瓜抗冻性的因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大蒜中丙二醛含量逐渐升高;大蒜液处理的黄瓜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都高于对照,丙二醛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处理组丙二醛含量始终低于对照;大蒜液处理的黄瓜耐低温时间比对照长。  相似文献   

18.
以实生苗榆叶梅幼苗为材料,在遮雨棚中盆栽进行干旱胁迫试验,在分别干旱处理3d、6d、9d、12d后采样进行各项指标的测定、观察,系统研究干旱胁迫下榆叶梅幼苗体内多项生理生化指标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及程度的加重,榆叶梅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降低;细胞膜透性、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呈上升趋势;榆叶梅幼苗叶片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总含量均降低,叶绿素b含量变化不规律。  相似文献   

19.
不同有机酸对小白菜镉污染毒性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白菜为试材,以贵州典型黄壤为盆栽试验基质,在黄土中共设置5个不同处理,1)原始无污染土壤(CK);2)单一镉污染土壤处理(Cd);3)镉污染土壤加草酸处理(Cd+OA);4)镉污染土壤加柠檬酸处理(Cd+CA);5)镉污染土壤加酒石酸处理(Cd+TA),探究镉胁迫下不同有机酸对提高小白菜品质的效果,以期为改善蔬菜品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外源添加镉导致小白菜单株鲜质量降低了41.1%,植株体内镉大量积累,活性氧类物质、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升高。与对照组相比,镉污染小白菜叶片内硝酸盐含量增加了2.9倍,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降低了19.3%和9.9%。在镉污染土壤上施入草酸、柠檬酸和酒石酸后均显著改善了小白菜的生长状态。与镉污染处理小白菜相比,柠檬酸对小白菜的促生效果最显著,生物量相对增加了48.5%,叶片和根的镉含量分别降低了45.3%和42.6%。酒石酸对超氧阴离子的影响大于草酸和柠檬酸,对过氧化氢和脯氨酸的影响小于草酸和柠檬酸,但草酸抑制硝酸盐积累和提高可溶性糖含量的作用大于其它有机酸。上述结果说明,在镉污染土壤施用柠檬酸可以有效缓解镉对小白菜的毒害作用,提高小白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