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驾驶员行车期间应禁服哪些药国内外医药专家认为,由于某些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眼神经和耳神经有一定的毒性作用,驾驶员在行车期间应禁止服用,否则,将会使身体不佳,或导致精神错乱,造成事故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损失。1.催眠药、安定药、抗过...  相似文献   

2.
驾驶员行车期间应禁服哪些药国内外医药专家认为:由于某些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限神经和耳神经有一定的毒性作用,驾驶员在行车期间应禁止眼用,否则,将会使身体不适,或导致精神错乱,促使事故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损失。1.催眼药、安定药、抗过...  相似文献   

3.
影响驾驶员安全行车的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影响的药物,尤其是对视神经和听神经有直接或间接副作用的药物,驾驶员在行车期间应禁止服用,否则极易发生事故。(1)镇静药及含镇静剂的止痛药和止咳药这些药物都能使人的大脑皮层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服用这类药物后,...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超速行驶、无证行车、酒后驾车等,是被公认的事故主要原因,而下面这些引发事故的原因却容易被忽视:1.饥饿 饥饿能降低人体内的糖分,当人体处于低血糖时,就会出现眼花头昏,心律加快,注意力不集中,动作缓慢,反应迟钝等不良反应。处于这种状态的驾驶员极易发生车祸。因此,司机应尽量按时进餐,如情况特殊,不能适时进餐时,也应及时吃点糖果、糕点,以补充体内的糖分。2.用药不慎 驾驶员经常出车在外,有时会途中患病而不能及时去医院诊治,常自行购药服用。但如用药不慎,就会危及行车安全。如服用安定、降压药、止…  相似文献   

5.
超速行驶、无证行车和酒后驾车等,都是被公认了的事故主要原因,而下面这些原因则易被人们忽视。  (1)饥饿。饥饿能降低人体内的糖分,当人体处于低血糖时,就会出现头晕眼花、心律加快、注意力不集中、动作缓慢和反应迟钝等不良反应。驾驶员处于这种状态下作业,极易发生车祸。因此,机手应尽量按时进餐,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进餐时,也应及时吃点糖果或糕点,以补充体内的糖分。  (2)用药不慎。驾驶员经常出车在外,难免有因头痛脑热不去医院诊治,而自行购药服用的情况。但机手如果用药不慎或服用安定药、降压药和止痛药后,往往会…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像超速行驶、无证行车、酒后驾车等,是被公认的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而下面这些因素往往最容易被忽视。(1)饥饿 饥饿能降低人体内的糖分,当人体处于低血糖时,就会出现眼花头昏,心律加快,注意力不集中,动作缓慢,反应迟钝等不良反应。处于这种状态的驾驶员极易发生车祸。因此,驾驶员应尽量按时进餐,如情况特殊,不能适时进餐时,也应及时吃点糖果、糕点,以补充体内的糖分。(2)用药不慎 驾驶员经常出车在外,有时因途中患病不能及时去医院诊治而自行购药服用。但如用药不当,就会危及行车安全。如服用安定、降压药、止痛药等,服用后往往…  相似文献   

7.
严英 《南方农机》2002,(3):24-24
众所周知,许多常用药物都有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如果直接影响人的中枢神经、眼神经和耳神经,就会使人出现头晕、嗜睡、视物模糊等症状。不难想像,一个昏然欲睡、眼冒金星的驾驶员在街上开车是多么危险。哪些药物影响安全驾驶呢?1.镇静催眠药和抗癫痫药。镇静催眠药如安定、水合氯醛、苯巴比妥,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服用后会引起头晕目眩、乏力嗜睡。2.镇痛药。如吗啡、杜冷丁、氨酚待因等,能够引起头晕和嗜睡;消炎镇痛药,如扶他林、布洛芬、双氯芬酸等,则会引起视力模糊、意识障碍及异常疲倦。3.抗痛风药。如丙磺舒…  相似文献   

8.
驾驶员用药须谨慎治感冒药。速效感冒胶囊、感冒通、感冒清等药物中,多数含有抗组织胺药,有镇静作用。服用后,会诱发睡意,令人思睡。抗过敏药。苯海拉明、异丙嗪(非那根)、扑尔敏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服用后,有头晕、思睡、视力模糊、口干、倦乏...  相似文献   

9.
治感冒药:这类药物中的感冒通、感冒清、克感敏、安乃静、速效感冒胶囊等药物多数都含有抗组织胺类药物具有镇静作用,服用后,会诱发患者的睡意,不能从事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工作。治冒病的部分药:治疗胃病的常用药物甲氧普胺(胃复安),虽具有毒性低等特点,但有些人服用该药后,容易出现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急性肌张力障碍并呈现阵发性发作。这种现象倘若在驾车途中发生,驾驶员不能掌握方向盘、按喇叭、踩刹车等,容易产生严重后果。为此,驾驶员应慎用这种药。抗过敏药:苯海拉明、异丙嗪、氯苯那敏(扑尔敏)等抗组织胺药物是临床上较为常…  相似文献   

10.
夜间行车须知夜间行车,驾驶员的视野变窄,可见度变差,且容易疲劳,易发生行车事故。因此,驾驶员在夜间行车时,除按《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正确驾驶和使用灯光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做好出车前的准备。出车前应注意休息,保持精力充沛;检查灯光、电气设备以...  相似文献   

11.
夜间如何安全行车疏泽民夜间行车,驾驶员的视野变窄,视力变差,容易疲劳,给安全行车带来一定困难。为保证夜间行车安全,驾驶员除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正确驾驶和使用灯光外,还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1.做好出车前的准备。出车前应注意休息,保证...  相似文献   

12.
大量的医药学和交通安全心理学研究证实:许多药物除治病外,所产生的副作用影响着行车安全。这些药物主要有: (1)兴奋剂如氨基丙苯等,能使人保持长时间的兴奋而抵抗疲劳,但驾驶员服用后判断能力下降,焦虑不安,产生幻幻觉,肌体协调功能失控,驾车易致事故。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从安全的角度出发,驾驶员饮酒后便不能开车。但是,不少机手却不懂得服用或注射某些药物后,也会出现反应迟钝、注意力下降、判断和操作失误,甚至酿成事故。以下这些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驾驶员及其家属应多加注意,若已服用,应暂停出车,以确保安全。(1)镇静类药物,如安达可辛、利血辛、扑尔敏等。它能消除焦虑和烦躁不安的情绪,抑制心理紧张状态,并能治疗失眠。其副作用是使人对外界事物感到冷淡,注意力下降,反应迟钝,浑身肌肉松弛,四肢疲软乏力,操纵力度变小,动作协调性差,甚至头晕目眩,打瞌睡。这种状况不…  相似文献   

14.
夏季天气炎热,常常引起人们头晕脑涨,尤其是机动车驾驶员在高温下作业,思想稍有麻痹就会发生事故。因此,提醒驾驶员夏季行车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拖拉机夜间行车与白天驾驶有很大的不同.有的驾驶员认为夜间路上行人、车辆稀疏,相对比较安全.其实不然,夜间行车由于视野狭小,驾驶员极易精力分散,易引发交通事故.因此,夜间行车除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以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6.
行车中的不良心理因素影响驾驶员安全行车除了技术因素之外,还有心理方面的因素。有些事故的发生同驾驶员的心理因素有直接的关系。有的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被强行超车,或车辆、行人不让道时,就怒火中烧,在暴躁的情绪中使驾驶失控是常见的。有的驾驶员在行车中自恃己...  相似文献   

17.
夏季气温很高,特别不利于机车运行和驾驶员的身体健康。为保证行车安全,驾驶员应切记注意做到以下“十防”。  相似文献   

18.
根据交通肇事事故案例分析,驾驶机动车辆至少有3个“危险时辰”是很多肇事驾驶员步入了“死亡之谷”的险区。1.午夜时辰在午夜1时至凌晨3时,万物都处于“休眠状态”,驾驶员行车容易产生“空旷”的感觉,往往疏铁忽大意、放松警惕,认为月黑人稀正好赶路,于是便天马行空,超速驾驶,常有驾驶员把车撞到路边的行道树上、建筑物上,还在悠悠酣睡。在午夜时辰行车驾驶员大脑反应都比较迟钝,血压也随着降低,手脚的血管神经容易产生僵硬、麻痹,由于极度疲劳,心脏功能不好的人还易诱发心脏病、心肌梗塞和脑血栓等症状,这些因素都潜伏…  相似文献   

19.
根据交通肇事事故案例分析,驾驶机动车辆至少有3个“危险时辰”,很多肇事驾驶员就是步入了此“死亡之谷”的险区。1午夜时辰:在午夜1时至凌晨3时,万物都处于“休眠状态”。驾驶员行车容易产生“空旷”的感觉,往往疏忽大意、放松警惕,认为月黑人稀正好赶路,于是便天马行空,超速驾驶,以致常有驾驶员把车撞到路边的行道树上、建筑物上还在悠悠酣睡。在午夜时辰行车,驾驶员大脑反应都比较迟钝,血压也随着降低,手脚的血管神经容易产生僵硬、麻痹。由于极度疲劳,心脏功能不好的人还易诱发心脏病、心肌梗塞和脑血栓等症状,这…  相似文献   

20.
夏季天气炎热,给驾驶员安全行车带来不利,有时会发生事故。为确保安全行车,驾驶员应注意以下事项。 (1)出车前,驾驶员应认真检查车辆的技术状况,特别是直接影响行车安全的机构,如转向机构、制动装置、喇叭信号、照明设备等,要保证完好有效,千万不能疏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