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
传染性水疱口炎是由水疱性口炎病毒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口腔黏膜水泡性炎症为主要特征.因病兔伴有大量流涎,故又称为"流涎病".该病主要侵害1~3 月龄的幼仔兔,以断乳后1~2 周龄的仔兔最易感,成年兔较少发生.  相似文献   

2.
1口腔炎该病是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多发生于春秋季节,20—90日龄的幼兔最易感染。一般病兔初期舌头、口腔黏膜充血,流口水,随后,口腔黏膜会生出一层白色的薄膜,脱落后即成溃疡,口水发臭,影响采食。  相似文献   

3.
兔传染性口炎俗称流涎病 ,是由传染性口炎病毒引起的兔急性传染病。以口腔黏膜水泡性炎症 ,并伴发大量流涎为特征。由于本病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故对养兔业构成严重的威胁。1 流行特点和病因  根据流涎和口腔炎症等临诊表现 ,一般即可作出本病的初诊。流行特点 :仅兔有易感性 ,多见于 1~ 3月龄仔兔 ,而成兔较少发生。多经消化道感染 ,常发于春、秋两季。饲养不当 ,喂给霉烂饲料和饲料、饲草损伤口腔等均可成为诱发因素。2 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确诊  主要症状 :病初兔口腔黏膜呈现潮红、充血 ,随后在唇、舌和口腔黏膜上出现一层白…  相似文献   

4.
家兔流涎病俗称流哈啦,学名叫兔传染性水泡性口炎,又叫流涎病,是家兔养殖中较常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是由传染性水泡性口炎病毒引起、以家兔口腔黏膜发生水泡性炎症并拌有大量流涎为特征,多发病于1-3月龄的幼兔,常发生于春秋两季。笔者近日曾诊治一例幼兔流涎病,现将诊治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家兔口炎又称传染性口炎,病原体为兔传染性口炎病毒。本病主要经舌、唇和口腔粘膜感染而发病。该病多发生在春秋两季,其他季节也可发生,幼兔较易感染,常引起大批死亡。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病兔从口腔不断流出口水,停止采食,精神不振,舌、唇及口腔粘膜发现充血和溃疡,经久不愈,有的反复发作。笔者用“胆石散”治疗本病,获得良好效果。现将具体用药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1临床症状根据兔流涎和患口腔炎的临诊表现,即可作出初诊。该病仅兔有易感性,且多见于1~3月龄的仔兔,而成兔较少发病。传染性口炎多经消化道感染,常发于春秋两季。饲养不当、喂给霉烂饲料和饲草等均可诱发本病。主要症状为:病初口腔黏膜充血,随后在唇、舌和口腔黏膜上出现一层白色的小结节和小水疱,不久水疱破溃形成烂斑和溃疡,同时有大量恶臭液体流出。口腔黏膜损害严重时,病兔体温可升至40℃~41℃,并且消化不良,食欲减少或废绝。病兔腹泻,日渐消瘦、衰弱,多经5~10d死亡。剖检发现病兔消瘦,舌、唇和口腔黏膜发炎、糜烂和形成溃疡,唾液腺…  相似文献   

7.
1病原本病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水疱病病毒属,主要存在于病兔的水疱液、水疱皮及局部淋巴结内,在4℃时存活30d;-20℃时能长期存活;加热至60℃及在阳光的作用下,很快失去毒力。2流行特点本病多发生于春秋两季,自然感染的主要途径是消化道。对家兔口腔黏膜人工涂布感染,发病率达67%,肌肉注射也可感染,潜伏期为5~7d。主要侵害1~3月龄的幼兔,最常见的是断奶后1~2周龄的仔兔,成年兔较少发生。健康兔食入被病兔口腔分泌物或坏死黏膜污染的饲料或水,即可感染。饲喂发霉饲料或存在口腔损伤等情况时,更易发病,死亡率可达50%。本病不感染其他家畜。  相似文献   

8.
兔瘟是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特征是突然发病、呼吸急促、出血性败血症病变和猝死,常给养兔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1流行特点1.1易感动物该病的易感动物只有兔,但3~4月龄的兔最易感,长毛兔、引进品种兔及杂交后代较本地品种易感。1.2传染源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兔、死兔和处于潜伏期及痊愈后的带毒兔。1.3传播方式该病的传播方式是直接接触感染,也可以间接感染。传染源的分泌物及排泄物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场地都可成为传播媒介。主要通过消化道  相似文献   

9.
兔传染性口炎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病。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其以春、秋两季发生率最高。本病传染快,致死率高。1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本病常发于1~3月龄的仔兔。发病初期兔口腔黏膜潮红、充血,随后见粟粒到扁豆大的水泡;在唇、舌和硬腭以及外生殖器都可见到类似病变。水泡破溃后,唇、舌和口腔黏膜坏死,形成烂斑和溃疡,并伴有恶臭,且不断流出带恶臭的唾液。严重时病兔体温升高到40℃~41℃。食欲大减或废绝,腹泻,日渐消瘦,病程延至6~10d则死亡,死亡率达60%以上。死兔舌、唇和口腔黏膜形成明显的糜烂和溃疡;咽部有泡沫样口水聚集,肠黏…  相似文献   

10.
正兔瘟,又称病毒性出血症,是由兔瘟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危害青年兔和成年兔,病兔死亡率较高,对母源抗体低且首免不及时的幼兔发病率死亡率也较高。对免疫效果不好,日常管理不规范的长毛兔场,常呈大面积流行,对长毛兔生产带来巨大的威胁。1发病特点本病自然感染只发生于兔子,尤以长毛兔最易感。病兔和带毒兔只是主要的传染源,污染的饲料、饮水,以及配种、剪毛等是主要的传播媒介。3月龄以上的青年兔和成年兔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  相似文献   

11.
肉兔腹泻的治疗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兔腹泻病主要表现是粪不成球、稀软,呈粥状或拉水样便。该病各种年龄的兔均可发生,但断奶前后的幼兔发病率居多,治疗不当常引起死亡。1发病原因1.1饲料不清洁,混有泥沙、污物等,或饲料发霉、腐败变质。1.2饲料中含水量过高,或兔采食了大量的冰冻饲料。1.3饮水不卫生:夏季不经常清洗饲槽,不及时除去残留的饲料,以至酸败,待兔采食后致病。1.4突然更换饲料:特别是断奶前后的幼兔,由于消化机能尚不健全,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低,更容易发病。1.5兔舍潮湿,温度低,肉兔腹部着凉。1.6肉兔口腔及牙齿疾病,也可引起消化障碍而发生腹泻。2临床症状病兔…  相似文献   

12.
兔出血症俗称“兔瘟”,又称兔坏死性肝炎、兔出血性肺炎、兔传染性出血症、兔病毒性猝死症,是由出血症病毒引起的急性、烈性、致病性传染病。以传染性极强、实质脏器出血、发病率和致死率很高为特征。本病自然感染仅发生于家兔,品种、性别间差异不大,3月龄以上的兔最易感。健康兔与传染源的直接接触而感染,或通过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器具易间接感染。本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发。1临床症状最急性型的多见于新疫区及流行初期。病兔表现为突然死亡,多见于夜间。死前仅表现暂短的兴奋,而后卧地挣扎、抽搐、四肢如游泳状,咬…  相似文献   

13.
肉兔腹泻病主要表现是粪不成球、稀软,呈粥状或拉水样便。该病各种年龄的兔均可发生,但断奶前后的幼兔发病率据多,治疗不当常引起死亡。1发病原因1.1饲料不清洁,混有泥沙,污物等,或饲料发霉、腐败变质。1.2饲料中含水量过高,或兔采食了大量的冰冻饲料。1.3饮水不卫生:夏季不经常清洗饲槽,不及时除去的残留的饲料,以至酸败,待兔采食后致病。1.4突然更换饲料:特别是断奶前后的幼兔,由于消化机能尚不健全,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低,更容易发病。1.5兔舍潮湿,温度低,肉兔腹部着凉。1.6肉兔口腔及牙齿疾病,也可引起消化障碍而发生腹泻。2临床症状病兔…  相似文献   

14.
<正> 青紫兰兔球虫病是家兔养殖中最常见而且危害较严重的一种寄生虫病。其临床上多以虚瘦、贫血、下痢为主要特征。在饲养条件不好时,容易引起该病,特别是42~60日龄的幼兔对球虫病的抵抗力极弱,其感染率可达100%,患病后幼兔死亡率可达80%左右,耐过兔体重一般可减轻12%~27%。1 流行特点病兔与带虫兔是该病发生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粪便排出体外污染环境、用具等污染。各种品种的家兔对球虫均有易感性,成年兔发病轻微,1~3月龄的幼兔感染最为严重。该病传染主要通过饮水与采食,仔兔主要是由于食入母兔乳房上污染的卵囊而感染。成年兔多为带虫者。苍蝇、老鼠、饲养员、工具也可机械性的  相似文献   

15.
正兔球虫病是由艾美尔球虫属的多种球虫引起的体内寄生虫病,该病是目前家兔生产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上以仔幼兔腹泻、消瘦,严重者出现死亡为主要特征,我国将兔球虫病列为二类动物疫病。1流行病学兔是兔球虫病的唯一自然宿主。病兔、康复兔和成年隐性带虫兔是主要传染源。家兔感染球虫是由于吞食了散布在土壤、饮水、饲料、青草、笼底等外界环境中的感染性球虫卵囊而感染。消化道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各品种的家兔对本病都易感,一般1~3月龄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肉牛饲养规模和数量的增加,牛病成为困扰养殖者的难题。本文重点介绍了几种常见肉牛疾病的症状、诊治及预防方法,以期为广大养殖者提供参考。1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是由病毒引起牛的一种传染病。该病通过分泌物和排泄物散播病毒,污染水源和饲料。易感牛群主要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胎牛可经胎盘感染。该病呈地方性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急性型多见于幼犊,表现为高热,体温40.6~  相似文献   

17.
兔传染性口炎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断奶后1—15d的幼兔最易发生,可引起采食困难,死亡率约50%。笔者用中药治疗兔传染性口炎846例,一般2d即愈,治愈率100%。  相似文献   

18.
正兔黏液性肠炎又称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及其毒素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死亡率高,以水样和胶冻样腹泻为特征。本病一年四季长发,以1~3月龄幼兔多发。由于大肠杆菌侵入肠道,产生大量毒素,引起腹泻,脱水,从而死亡。因饲料,饮水被病菌污染,幼兔采食后可通过消化道感染。一养殖场幼兔存栏在300只左右,每天有几只出现腹泻,并出现零星死亡。1临床症状幼兔精神不振,食欲减退,  相似文献   

19.
<正> 兔传染性口炎是滤过性病毒所引起的一种口腔粘膜发生水泡性炎症为主的传染病.本病多发生在春秋季节,主要是1—3个月龄的幼兔,成龄兔患病较少.当饲料不足,饲养不当,饲料损坏口腔粘膜,喂给霉烂饲料等,都会诱发本病的发生.病兔的直接接触,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兔口腔内的坏死粘膜和分泌物,一般都有病原体存在,家兔采食了被污染的饲料时,病毒可通过舌、唇或口腔粘膜传染.本病潜伏期为3—5天,发病初期口腔粘膜呈现潮红、充血,然后在舌、唇、  相似文献   

20.
自1993年以来应用此法,共收治病羊256例,治愈254例,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99.2%。1 症状病初在唇部皮肤和口腔黏膜上发生许多单个血斑,继而变成水疱,脓疱破溃后形成疣状棕色痂皮,痂皮变硬,易破裂,撕脱后表面出血。羔羊病后,因唇舌肿胀、疼痛不愿吃奶和采食。由于病毒侵害舌、颚、齿、龈、口腔发生病变。口内的脓疱破溃后经久不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