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探讨不同生境下浙江省台州市本地新天敌南方菟丝子对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抑制作用是否存在差异及可能的防御机制,从野外陆生生境和水陆两栖生境中采集空心莲子草,比较分析其在相应生境下受到南方菟丝子寄生后的生长与防御的变化。结果显示,空心莲子草受到南方菟丝子寄生胁迫后表现出以下几点变化:(1)极显著降低了根生物量,但对茎、叶和总生物量影响不显著,陆生生境中空心莲子草根、茎、叶和总生物量显著高于水陆两栖生境。(2)降低了空心莲子草根冠比和根生物量分配比例,而极显著提高了叶生物量分配比例,对茎生物量分配比例影响不显著。无论是在水生生境下还是在水陆两栖生境下,空心莲子草根冠比、根生物量分配比例、叶生物量分配比例差异均不显著。在陆生生境下寄生处理降低了茎生物量分配比例,然而在水陆两栖生境下寄生处理提高了茎生物量分配比例。(3)极显著提高了总酚含量,对单宁和木质素含量影响不显著。单宁含量在陆生生境下极显著高于水陆两栖生境,总酚和木质素含量差异不显著。说明陆生型空心莲子草在受到寄生胁迫后,将更多的资源用于防御,将少量资源用于维系自身生长,与水陆两栖型的资源分配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外来植物空心莲子草分布的生境多样性及其特征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整理,对外来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分布的生境类型及其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分布的生境类型表现出多样化,在不同生境中空心莲子草种群的特征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对了解空心莲子草的入侵机理可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两种生境条件下空心莲子草叶片解剖结构比较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的观察比较,发现空心莲子草在水生和旱生两种生境下叶片组织的形态结构有较大的差异,这说明空心莲子草具有在不同的生境中组织形态结构会发生相应变化的特点,这可能是空心莲子草能在不同生境条件下迅速扩散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对洞庭湖区3市12县(市、区)的6个不同生境的空心莲子草分布、发生及危害情况进行了随机取样调查。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普遍分布于洞庭湖区的河道、沟渠、池塘、水田、旱地和路边,其中以沟渠、湿地和池塘发生量大;生长在河道和活水沟渠的空心莲子草较其他生境的表现为茎蔓长、粗壮、组织幼嫩、茎蔓节间长,其最长分枝多生长在植株中部,长度也较长。空心莲子草对洞庭湖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造成了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5.
于2018年9—11月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右江河谷4个县(市、区)不同生境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的发生及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右江河谷4个县(市、区)的河道、农田田埂、沟渠、道路边、绿化带均有空心莲子草的分布。其中,田埂发生频率最高,其次为沟渠、道路边。与其他生境相比,活水沟渠生长的空心莲子草较其他生境的表现最为旺盛。在地理区划分布上,田阳区、田东县的空心莲子草分布面积最大,右江区与平果市在农田、绿化带、村宅旁有少量分布,且具有局部种群密度高、聚集性强的特点,但面积比其他县(市、区)小。  相似文献   

6.
生防菌SF-193对空心莲子草防除效果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在室内控制条件下,测定了SF-193菌株培养液对空心莲子草的致病力;在田间小区试验的条件下,测定了SF-193对空心莲子草的防除效果,以及不同因子对SF-193除草效果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SF-193培养3~5d的培养液具有最强的致病力;最佳接种体为含有菌丝体的培养液;田间有效接种浓度为10倍稀释液,室内有效接种浓度为25倍稀释液;适宜SF-193对空心莲子致病的最佳温度为25~30%;高湿条件下SF-193致病过程加快。SF-193对不同生长季节和不同生境下的空心莲子草均有较好的防除效果。  相似文献   

7.
莲草直胸跳甲在不同生态型空心莲子草上的化蛹适应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莲草直胸跳甲在不同生态型空心莲子草上化蛹能力的研究表明:美国和重庆种群对不同生态型空心莲子草的化蛹适应性无显著差异;空心莲子草的生态型是影响莲草直胸跳甲化蛹能力的重要因子,在水生型草上化蛹能力显著高于湿生型和旱生型;水生型空心莲子草的直径大小不影响跳甲的化蛹能力,而陆生型空心莲子草的直径是影响其化蛹能力的重要因子;在陆生型草上,随着生长环境水分的降低,莲草直胸跳甲对直径较大的空心莲子草有很强的选择性;该虫在不同生态型草上的化蛹率与化蛹位置有关。莲草直胸跳甲能有效地控制水生型空心莲子草,对陆生型草可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昆虫的种群动态和数量分布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在中国南方空心莲子草大规模入侵的区域分别设置水、陆样地,采用曲线回归和冗余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异质生境中空心莲子草形态特征、入侵群落植物多样性及无机环境对生防昆虫莲草直胸跳甲数量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水、陆两境中莲草直胸跳甲数量均随着空心莲子草株高增加而上升;莲草直胸跳甲数量随水生型空心莲子草分枝数及入侵盖度的增加而上升。莲草直胸跳甲数量与陆生群落植物物种多样性无显著相关性,但在水生环境中,莲草直胸跳甲数量随群落的Simpson、Shannon和Pielou指数上升而显著下降。水、陆两境中决定莲草直胸跳甲数量的主导性环境因子均为年均气温、纬度和海拔。研究结果可为入侵植物的生物防治及引进天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鉴于高锰胁迫下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对草甘膦的耐药性增强,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锰条件下草甘膦处理后该草体内莽草酸的积累和主要抗氧化酶系统的响应。次高浓度锰(0.31 mmol/L)条件下培养120 d后空心莲子草体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常规浓度锰处理(0.009 1 mmol/L,对照);高浓度锰(2.45 mmol/L)条件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CAT活性下降。草甘膦(按草甘膦酸68 g/hm2)茎叶处理后6 d内,常规锰浓度培养的空心莲子草体内莽草酸含量比用草甘膦刚处理时增加了31.9%~226.0%,且显著高于同一时间次高锰和高锰的处理;不同锰浓度下培养的空心莲子草体内过氧化物酶(POD)和CAT、SOD活性均为先升高后再逐渐下降,但次高锰处理的该3种酶活性均高于对照,高锰处理的SOD和POD活性高于对照,而CAT活性与对照相当。上述结果表明,在较高锰浓度下空心莲子草能启动抗氧化酶系统而能有效地清除自由基;在草甘膦处理后初期,高锰条件下空心莲子草体内莽草酸途径受抑制程度较轻,抗氧化酶活性较高,这可能是空心莲子草耐高锰和高锰条件下该草耐草甘膦的部分机制。  相似文献   

10.
通过水培获得在5种抗生素不同浓度处理下空心莲子草营养繁殖根系的发育状况,进而分析空心莲子草对抗生素类型和浓度的耐受性。结果表明,供试5种抗生素对空心莲子草营养繁殖的根系发育具有抑制作用,且整体随施药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强。空心莲子草对磺胺二甲嘧啶、青霉素胁迫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甚至可在200.0 mg/L高浓度下完成根系发育;对四环素、恩诺沙星、链霉素胁迫比较敏感,但在低浓度(小于50.0 mg/L)胁迫下仍然可完成营养繁殖。由此可见,空心莲子草可以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的抗生素胁迫环境中完成营养繁殖,可以作为植物修复养殖动物废弃物污染的备选物种。  相似文献   

11.
不同除草剂对空心莲子草的控制作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测定了氯氟吡氧乙酸、草甘膦和五氟磺草胺对不同生育期空心莲子草的控制作用,以株防效、鲜重防效和再生抑制率为指标,评价了不同除草剂对空心莲子草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药后7 d,氯氟吡氧乙酸、草甘膦和五氟磺草胺对不同生育期空心莲子草的株防效,均低于15%;药后15 d,氯氟吡氧乙酸和草甘膦对不同生育期的空心莲子草的株防效、鲜重防效均达100%,但五氟磺草胺对不同生育期的空心莲子草的株防效较差。药后30 d,氯氟吡氧乙酸和五氟磺草胺对不同生育期空心莲子草的再生抑制作用较强,抑制效果达74%以上;草甘膦对生长后期的再生抑制作用达81.3%。空心莲子草苗期对不同除草剂的反应最为敏感。氯氟吡氧乙酸可以作为水生环境和旱生环境下防除空心莲子草的重点药剂,草甘膦可用于旱地空心莲子草的防除,五氟磺草胺可作为水生环境条件下防除空心莲子草的主要药剂之一。  相似文献   

12.
假隔链格孢(Nimbya alternantherae)SF-193是空心莲子草的强致病菌,能引起空心莲子草快速发病,有效地抑制空心莲子草生长.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生防真菌SF-193在田间的高效使用技术,结果表明,SF-193在田间防除空心莲子草的最适合浓度配比为1:5~1:10:3种喷雾器喷施SF-193对空心莲子草致病力无显著性差异:SF-193对新叶龄的防除效果好于对老叶龄的防除效果:与化学除草剂草甘膦、氯氟吡氧乙酸相比,SF-193原液7 d后对空心莲子草的鲜重防效高于氯氟吡氧乙酸,但与草甘膦的防效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在毛乌素沙地南缘选择不同栽植密度(0.2、0.6株/m2和0.8株/m2)的沙柳人工灌丛,对沙柳生长特征及土壤水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栽植密度沙柳的生长特征存在显著差异,沙柳株高、平均冠幅直径、地上生物量、叶片生物量和茎生物量随着栽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不同栽植密度沙柳灌丛土壤水分动态存在明显差异,沙柳灌丛土壤含水量随着栽植密度增大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栽植密度0.6株/m2(T2)达到最大值。在毛乌素沙地生境条件下,与水资源容量相适应的沙柳栽植密度约为0.6株/m2,在该栽植密度下土壤水分含量基本上能满足沙柳的生理生态需水。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在土壤中含高浓度锰(简称高锰)胁迫下的生长特性及对草甘膦的耐性。空心莲子草在锰添加量为8~128 mg/kg的土壤中培养20 d后,分枝数比对照(4.43个/株)增加了22.57%~48.31%, 主茎长度比对照(23.85 cm)增长了16.60%~19.87%,地下根茎数比对照(1.54个/株)增加29.87%~47.40%,全株干重比对照(0.23 g)增加22.45%~27.00%;植株叶面积在锰添加量为32~128 mg/kg范围内也显著高于对照(增加10.53%~11.10%)。用草甘膦(有效成分按草甘膦酸计) 68、102和136 g/hm2分别进行茎叶处理后21 d,锰添加量为128 mg/kg的处理,鲜重抑制率分别比不添加锰处理组下降27.39%、24.57%和30.06%。结果表明,土壤高锰条件下空心莲子草的生长和繁殖能力增强,这可能是土壤酸化背景下空心莲子草蔓延加剧的重要原因。土壤高锰条件下生长的空心莲子草对草甘膦的耐性显著增强,使得该杂草的防控形势更为严峻。  相似文献   

15.
假隔链格孢(Nimbya alternantherae)SF-193是空心莲子草的强致病菌,能引起空心莲子草快速发病,有效地抑制空心莲子草生长。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生防真菌SF-193在田间的高效使用技术,结果表明,SF-193在田间防除空心莲子草的最适合浓度配比为1∶5~1∶10;3种喷雾器喷施SF-193对空心莲子草致病力无显著性差异;SF-193对新叶龄的防除效果好于对老叶龄的防除效果;与化学除草剂草甘膦、氯氟吡氧乙酸相比,SF-193原液7 d后对空心莲子草的鲜重防效高于氯氟吡氧乙酸,但与草甘膦的防效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分别用接种南方根结线虫的空心莲子草、莲子草和未接种南方根结线虫的空心莲子草、莲子草喂养莲草直胸跳甲幼虫,比较两种寄主植物莲草直胸跳甲饲喂生长发育及食物利用情况。结果表明,植物种类和线虫侵染的交互作用对莲草直胸跳甲的化蛹率、蛹重及食物转化率存在极显著影响。在未接种线虫处理中,两种寄主植物上莲草直胸跳甲生长发育及食物利用指标均无显著差异,接种线虫后,空心莲子草饲喂的莲草直胸跳甲化蛹率和蛹重显著降低,莲子草饲喂的莲草直胸跳甲蛹重和食物转化率显著增高。由此推断,南方根结线虫侵染抑制了空心莲子草上莲草直胸跳甲的生长发育,而促进了莲子草上莲草直胸跳甲的生长发育及食物利用。  相似文献   

17.
空心莲子草生物防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是一种全球性的恶性入侵杂草.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空心莲子草生物防除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病原真菌假隔链格孢菌(Nimbya alternantherae)和空心莲子草叶甲(Agasicles hygrophila)等生防作用物防除空心莲子草的研究进展和现状.  相似文献   

18.
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水花生学名: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中文俗名:空心莲子草、水花生、空心苋、长梗满天星、革命草(江苏、湖南)、空心莲(福建)、螃蜞菊(湖南)、喜旱莲子草等;英文俗名:Alligatorweed;属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石竹目(Caryo-phyllales)苋科(Amaranthaceae)莲子草属。  相似文献   

19.
空心莲子草病原真菌的分离筛选及其菌株SF-193种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空心莲子草上分离获得真菌295株,其中有191株对空心莲子草具有致病能力,有12株致病力较强(病级5级以上)。经过复筛发现菌株SF-193对空心莲子草的致病能力最强。在田间自然条件下人工接种200株空心莲子草,SF-193菌株能够导致发病程度为6级的可达到80%以上。采用18S rDNA和ITS核酸序列同源比对,对菌株SF-193进行形态学鉴定和分子鉴定,两种鉴定结果都为莲子草假隔链格孢。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有机硅喷雾助剂(OSA)对草甘膦在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上的沉 积与生物活性的影响。当采用较大喷雾雾滴,施药液量高于632.5 L/hm2时,添加OSA(0.35 g/L) 后,草甘膦药液在空心莲子草上的沉积量显著下降。最大稳定持留量(MRG)由未添加OSA的0.61~0.63 μ L/cm2下降到0.50~0.54 μ L/cm2。分别以33.7和67.4 μ g/株剂量的草甘膦点叶处理空心莲子草,发现添加OSA的处理对再生植株茎叶生长的抑制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8.89%和14.83%。草甘膦(有效成分199.3 g/hm2)施药后1 h进行人工模拟降雨处理,添加OSA后药剂对空心莲子草的生物活性比无OSA对照处理提高了20.5%。研究结果表明,添加有机硅喷雾助剂促进了草甘膦在空心莲子草中的向下传导性能,提高了草甘膦水剂在空心莲子草叶片的耐雨水冲刷性能,但会降低草甘膦药液在空心莲子草上的最大稳定持留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