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养猪》2021,(3)
为研究添加不同剂量食盐饲粮对哺乳母猪采食量的影响,试验选取4个临产单元共160头长白×大约克杂种经产母猪(2~6胎),每个单元内根据母猪临产时的膘情、胎次和健康状况,按随机区组方法分为2个处理组。第1批试验的两个单元每个单元分别饲喂添加0.35%和0.50%食盐的饲粮,第2批试验的两个单元每个单元分别饲喂添加0.50%和0.65%食盐的饲粮。试验饲粮和饲养管理一致,试验从妊娠112d转入产房开始,至产后21d断奶结束。结果表明:1)0.35%食盐组和0.50%食盐组相比,0.50%食盐组母猪日采食量显著好于0.35%食盐组(P0.05),哺乳期仔猪的死淘率0.50%食盐组低于0.35%食盐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2)与0.50%食盐组相比,0.65%食盐组母猪日采食量有改善的趋势,但没有达到差异显著性水平(P0.05),哺乳期仔猪死淘率也无显著提高。结果提示,在其他营养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适当提高饲粮中食盐含量,有利于提高哺乳母猪采食量。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饮水器单位时间内出水量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本文选择212头、2~6胎,体况相近的临产长白×约克杂交经产母猪,根据胎龄、体况等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从进入产房开始,在日粮和饲养管理不变的情况下,调整饮水器的出水量,研究其对母猪采食量及仔猪增重的影响,试验分三个梯度(试验一:2.0L/min vs1.50L/min;实验二:3.5L/min vs 2.0L/min;试验三:5.0L/min vs 3.5L/min)。结果表明:2.0L/min组母猪采食量、仔猪日增重和仔猪死淘率显著好于1.50L/min组(p0.05);3.5L/min组母猪的采食量、仔猪日增重好于2.0L/min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5.0L/min组的采食量和仔猪增重低于3.5L/min,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夏季南方哺乳母猪的饮水器,单位时间内出水量以3.5L/min左右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3.
《养猪》2016,(2)
为研究智能饲养技术对母猪哺乳期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72头待产托佩克A*B系二元母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头,试验组母猪分3批,每批12头饲养于安装智能化饲喂装置的产床,对照组饲养于常规产房。测定母猪繁殖表现、仔猪断奶表现和采食量。结果表明,窝产弱仔率,智能化组比对照组显著降低4.4个百分点(P0.05);智能化组断奶仔猪个体重比对照组显著提高11.29%(P0.05)。从采食量来看,产前智能化组母猪日均投料量比对照组显著减少38.56%(P0.05)。仔猪教槽料窝均投料量、头均投料量分别节省36.00%(P0.05)、37.50%(P0.05)。哺乳母猪智能化饲养技术能显著减少母猪窝产弱仔率、产前投料量和仔猪教槽料采食量,提高断奶仔猪断奶重。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探究酸奶补饲对早期断奶仔猪成活率、增重率、腹泻率等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同一批次上产床的20窝母猪所产仔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窝,分别为试验组(仔猪补饲固体教槽料以及酸奶)和对照组(仔猪补饲固体教槽料)。试验期21 d。结果显示,试验组仔猪窝死淘率和腹泻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仔猪窝增重为(48.31±6.64) k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仔猪的窝采食量与窝料重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酸奶补饲的仔猪平均增重、死淘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仔猪。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日粮中添加γ-氨基丁酸(GABA)对高温季节哺乳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预产期接近的2~3胎长×大二元母猪2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0 mg/kg GABA。结果表明:试验组母猪平均采食量、仔猪断奶窝重、仔猪平均断奶个体重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母猪哺乳期体重损失、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母猪比对照组断奶至发情间隔缩短1.5 d,仔猪成活率提高4.33%,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GABA可以作为一种良好的抗热应激饲料添加剂应用于养猪生产。  相似文献   

6.
中药复方减轻热应激提高母猪生产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必迁  周安国 《养猪》2011,(2):21-23
为探讨中药复方减轻热应激对母猪的作用效果,试验选择胎次相同、品种一致、预产期相近的长大妊娠母猪24头,随机分为0.3%中药复方1组、0.3%中药复方2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8头,测定母猪哺乳期日采食量、断奶至发情间隔及哺乳仔猪日增重。结果表明,中药复方1和2都显著提高母猪哺乳期日采食量、显著降低断奶至发情间隔;方剂1显著提高哺乳仔猪日增重,方剂2组哺乳仔猪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虽然差异不显著,但有提高的趋势。方剂1组母猪哺乳7~12 d和哺乳13~22 d断奶日采食量显著高于方剂2组,断奶至发情间隔显著短于方剂2组;在母猪哺乳期日采食量及哺乳仔猪日增重上,方剂1组与方剂2组相比差异不显著,但有提高的趋势。因此,中药复方1和2对缓解母猪热应激都有一定效果,且方剂1优于方剂2。  相似文献   

7.
选取年龄、胎次、品种基本一致的哺乳母猪20头,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分两批进行,每批10头。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母猪自由饮水,饲喂同一哺乳母猪料。母猪分娩后4d内,采用原场饲养制度,逐步增加哺乳母猪采食量,第5天开始,对照组采用不限量饲喂,试验组采用限量和添加哺乳母猪补充料的饲喂方式,仔猪21日龄断奶。结果显示:两组仔猪21日龄的断奶窝重、母猪断奶后再发情时间和母猪哺乳失重等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李泽青  于海霞  闫峻  付永利 《猪业科学》2019,36(11):118-120
试验旨在研究智能化饲喂模式对哺乳母猪采食量及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胎次、膘情相近的健康母猪80头饲喂相同日粮,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采用人工投料饲喂,处理组采用智能化哺乳母猪饲喂器饲喂。试验期为产前7 d到仔猪28 d断奶,计35 d。检测哺乳母猪采食量及生产性能、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哺乳母猪平均日采食量提高1.40 kg/d,哺乳母猪背膘损失减少1.52 mm,断奶至发情时间间隔减少1.1 d,哺乳期仔猪断奶个体重增加2.36 kg,日重增加244 g。结论 :采用智能化饲喂模式有利于提高哺乳期母猪的采食量,减少母猪背膘损失,减少断奶至发情时间间隔,改善母猪的泌乳性能,提高仔猪断奶重。  相似文献   

9.
谢翔  马东旭  李钢平  何焱 《饲料工业》2012,33(15):44-45
试验主要研究了多菌种培养物(五谷精华)对哺乳母猪和哺乳仔猪生产性能、经济效益的影响。选取哺乳母猪108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4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对照组日粮的基础上添加2%五谷精华并替代2%玉米,试验期为产房哺乳阶段。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较对照组母猪产完一周日均采食量提高8.50%,仔猪断奶重提高8.75%;经济效益方面,试验组较对照组边际效益:母猪多199.87元/头、仔猪多16.58元/头;仔猪断奶存活率相差不明显。因此,哺乳母猪饲料中添加五谷精华可有效促进母猪产后食欲恢复和提高哺乳仔猪生产性能,并能显著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0.
正为提高夏季产房母猪的采食量及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本试验选用200头左右的产房母猪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在常规哺乳料中添加巧克力粉50kg/t,对照组饲喂常规哺乳料。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母猪总采食量比对照组高10.5kg,25日龄断奶重高0.36kg,仔猪存活率高2.26%,正品率高2.16%,窝均合格仔猪数高0.74头,断奶母猪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有机微量元素对经产哺乳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3~6胎品种相同、膘情相近的健康母猪48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24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试验期从母猪妊娠85天到断奶21天,对照组饲喂添加无机微量元素的全价哺乳日粮,处理组饲喂添加全有机微量元素的全价哺乳日粮。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的仔猪出生数和初生重均相对较高;处理组仔猪初生活力优于对照组,仔猪初生重的变异系数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哺乳期间处理组母猪采食量较高,断奶窝重差异显著,且断奶头数和断奶窝增重更高,仔猪的死亡率较低。  相似文献   

12.
试验选择健康、体况良好、经产3~8胎次母猪30头,根据膘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共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试验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2组饲喂基础日粮+200g/t脂肪酶;试验3组饲喂基础日粮+300g/t脂肪酶。试验周期66d,全程采用盲测,研究哺乳母猪饲料中添加脂肪酶对仔猪断奶重、仔猪14d~21d增重、母猪采食量、母猪返情间隔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哺乳母猪料中添加不同浓度脂肪酶均可提高仔猪断奶重,差异显著(P<0.05);②可提高仔猪出生后14d~21d阶段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③对整个试验阶段母猪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300g/t组有提高采食量趋势;④可显著缩短母猪返情间隔(P<0.05)。结论:在哺乳母猪饲料中添加300g/t脂肪酶对母猪和仔猪各指标影响显著,经济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13.
选取年龄、胎次、品种基本一致的哺乳母猪20头,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分两批进行,每批10头.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母猪自由饮水,饲喂同一哺乳母猪料.母猪分娩后4 d内,采用原场饲养制度,逐步增加哺乳母猪采食量,第5天开始,对照组采用不限量饲喂,试验组采用限量和添加哺乳母猪补充料的饲喂方式,仔猪21日龄断奶.结果显示两组仔猪21日龄的断奶窝重、母猪断奶后再发情时间和母猪哺乳失重等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养猪》2017,(3)
试验将甘草、菊花、罗汉果等中草药和红茶菌制备成中草药红茶菌制剂,通过对母猪进行饲喂及口鼻喷雾,研究该制剂对母猪及哺乳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将68头妊娠母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326母猪料),试验组[326母猪料+5 kg/t中草药红茶菌制剂饲喂+100 mL/(头·次)中草药红茶菌制剂稀释液口鼻喷雾]。结果表明:在平均温度为29.5℃、平均相对湿度为64.9%的条件下,试验组母猪采食量及母猪断奶后7 d内的发情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母猪哺乳失重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仔猪21日龄断奶窝均重与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提高7.34%和9.23%;21日龄成活率达100%,而对照组则为96.3%;试验组母猪没有发生便秘情况,而对照组母猪便秘率为8.83%;试验组哺乳仔猪腹泻率比对照组降低4.41个百分点,试验期间母猪死淘率均为零。说明该制剂可提高母猪及哺乳仔猪的生产性能,同时对母猪便秘、仔猪腹泻等均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博落回及其提取物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博落回及其提取物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体重、胎次、预产期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母猪30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基础日粮+40mg/kg博落回提取物(提取物组)、基础日粮+40mg/kg博落回全粉(全粉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母猪哺乳期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背膘厚度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仔猪初生窝重均显著提高,但只有提取物组的仔猪初生均重及5、21日龄窝重和母猪带仔数显著提高(P0.05);全粉组仔猪腹泻率显著降低(P0.05),提取物组也有所降低,且提取物组无死淘。因此,博落回及其提取物可增加哺乳期母猪日采食量,提高母猪窝产仔数和仔猪窝重,降低仔猪腹泻率。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饲料中添加乳酸菌素对母猪及哺乳仔猪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状况良好、预产期相近、胎次相近(3~6胎)的20头母猪,按完全随机设计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试验期54 d。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0.25 g/kg的乳酸菌素。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母猪在重胎期及哺乳期的采食量均较高(P>0.05);试验组母猪的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窝产健仔数、初生总窝重、健仔重及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含量有所增加(P>0.05);母猪日粮中添加0.25 g/kg的乳酸菌素不影响母猪粪便中的微生物(乳酸菌、大肠杆菌及产气荚膜梭菌)、断奶后的发情情况及哺乳仔猪粪便中的免疫球蛋白含量。因此,哺乳母猪料中添加0.25 g/kg乳酸菌素可提高重胎期和哺乳期母猪的采食量,改善母猪的产仔情况,提高母猪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A(IgA)与免疫球蛋白G(IgG)的含量,降低仔猪的死胎率、弱仔率及腹泻率。综上,哺乳母猪料中添加0.25 g/kg乳酸菌素可改善母猪的繁殖性能,提高哺乳仔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黄豆粉和黄豆浆对母猪采食量及泌乳性能等的影响,试验选取2个临产单元长大二元杂种经产母猪(2~6胎)共80头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单元内根据母猪临产时的膘情、胎次和健康状况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保证每组母猪的膘情、胎次和健康状况等基本一致,试验从妊娠112 d转入产房开始,至产后21 d断奶结束。试验组饲喂黄豆浆(按照黄豆每头200 g/d制作),对照组饲喂黄豆粉(每头200 g/d)。结果表明:1)与黄豆粉相比,黄豆浆更有利于提高泌乳母猪的日采食量(P<0.05);2)黄豆浆组与黄豆粉相比,更能提高产房母猪的泌乳性能,提高仔猪的日增重,降低死亡率,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黄豆浆对提高泌乳母猪采食量及泌乳性能相对更好,但由于黄豆浆制作时工作量大,难以保存运输,比较适合现磨现用的中小规模养户使用。  相似文献   

18.
1热应激对母猪造成的影响1.1热应激对母猪造成的直接影响哺乳母猪的最适温度为l6℃~23℃,通常猪舍温度与母猪采食量呈显著负相关。在17℃~26℃范围内,据试验,猪舍环境温度每增加l℃,哺乳母猪日采食量降低150~200克/头。热应激除了导致母猪的采食量降低外,还会造成哺乳母猪奶水数量和品质的降低、母猪断奶后膘情较差、母猪预产期推迟、产程延长等。  相似文献   

19.
研究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以丹系妊娠后期二元母猪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母猪饲粮中补充钾盐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6胎、健康状况良好且预产期接近的妊娠后期母猪40头,按随机区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0头,饲喂常规怀孕母猪料及哺乳母猪料;试验组20头,在常规怀孕母猪料和哺乳母猪料中补充索巴伦诗(硫酸钾镁盐)5 kg/t。试验期为51 d,记录母猪采食量、产仔情况数据及断奶生产数据。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母猪窝均产活仔数提高0.42%,仔猪断奶前窝均死亡数降低72.93%,窝均断奶仔猪数提高12.25%,断奶窝重提高14.45%,母猪头均日采食量提高2.00%,母猪断奶后下一情期受胎率提高4.76个百分点。这表明,在母猪饲粮中补充钾盐能够大幅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20.
彭艳  谢飞 《饲料广角》2013,(13):29-31
本试验旨在比较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酸化剂对哺乳母猪采食量的影响。选择36头品种相同、体况相近、预产期接近的2~4胎长大杂交母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12头母猪。从分娩开始到哺乳期结束(21d),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1和试验组2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酸化剂2、4kg/t。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4kg/t酸化剂处理组,哺乳母猪采食量比对照组显著提高12.3%(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添加4kg/t酸化剂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饲料系酸力水平,降幅为9.8%(P<0.05),但这两个组母猪对饲料中氮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