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近20 a来玉林市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及其灾变规律,简析了稻纵卷叶螟近年来发生偏重的主要原因,认为主要受稻纵卷叶螟抗药性、水稻栽培技术改变、气候、生态环境、防治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宜兴市稻纵卷叶螟的发生演变规律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对宜兴市近16年来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情况连续监测结果的分析研究,基本摸清了本地区稻纵卷叶螟的发生演变规律.7月下旬至8月下旬的四(2)代和五(3)代是本区粳稻上的主要为害世代.对本地区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2003年稻纵卷叶螟(Cu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在汉川市稻区大发生,其发生程度是近30年有资料记载最严重的一年。累计防治稻纵卷叶螟55万667m^2次,共挽回水稻损失0.8万t。回顾2003年稻纵卷叶螟发生情况,特别是稻纵卷叶螟第2代和第3代在气象条件迥异的情况下连续大发生的现象,给我们提供了更进一步认识其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2008年安顺市稻纵卷叶螟重发原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在安顺市发生为害逐年加重.是水稻的主要虫害之一,与自背飞虱并称“水稻两迁害虫”。由于发生面积大.为害重,每年各级地方政府、农业部门及广大农户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该虫的防控。2008年安顺市稻纵卷叶螟的灾变,引起人们的重视.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与防治出现了新的变化。笔者现对安顺市稻纵卷叶螟的发牛和防治对策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5.
稻纵卷叶螟主害代为害中稻损失测定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之一,近些年来,已经由过去的偶发性害虫上升为常发性害虫,对粮食生产影响较大。2010年,孝感市稻纵卷叶螟偏重至大发生,市植保站在孝南区新铺镇设置的中稻病虫防治对比展示区中的不防治区稻纵卷叶螟发生量大。  相似文献   

6.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本地一年发生4—5代,以二代发蛾量较大。过去由于二代稻纵卷叶螟发生量的预报方法不够准确,影响了指导大面积的防治工作。为了寻找较切合本地区二代发生量的预报办法,笔者根据本地区1976年以来的测报资料和气象资料,找出影响稻纵卷叶螟二代发生量的主导因素(温雨系数与蛾初见期)。试图用回归分析法来探讨二代稻纵卷叶螟的发生量的预测。  相似文献   

7.
2008年凯里市水稻病虫害发生较重,尤其是第四代稻纵卷叶螟在全市范围内大发生的情况下,由于病虫测报及时、准确,防治技术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了水稻的安全生产,水稻稻纵卷叶螟等重大病虫害防治项目的组织实施也初显成效.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吉安市的稻纵卷叶螟发生危害程度首先取决于迁入蛾量,其次是发生期的降雨和温湿度。2008年年初冰冻雪灾对越冬地的稻纵卷叶螟有打击作用,2008-2009年迁入的蛾量大大少于2007年,发生危毒也轻于2007年。另外,水稻主要病虫防治与不防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005-2009年稻纵卷叶螟危害水稻平均损失率14.04%,早稻平均15.42%,晚稻平均12.66%,重发时损失率超过20%。  相似文献   

9.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稻纵卷叶螟在鄂州市水稻上发生为害逐年加重,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为了有效地开发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理想药剂,指导大面积防控工作。2009年9月1日进行了防控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分析总结了在浙江省嘉善县不同耕作制度下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特点,发现耕作制度的改变不仅影响稻纵卷叶螟繁殖率和种群数量的消长,而且各代为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也随着改变。当前直播单季晚稻模式十分有利于稻纵卷叶螟发生和为害,大发生频率高,且为害期长,稻纵卷叶螟为害状明显,农民非常重视防治,用药量大,防治次数多,容易造成盲目和过度用药。总结并提出了在不同耕作制度下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1.
六(4)代稻纵卷叶螟初孵幼虫适生临界期的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97~2011年东台市稻纵卷叶螟各代测报资料的整理、水稻苗情分析及六(4)代稻纵卷叶螟迟发年份的发生特点、滞留比例的重点解剖,结合水稻不同生育阶段纵卷叶螟卵、虫自然存活情况,研究判定出六(4)代稻纵卷叶螟初孵幼虫适宜取食生存的临界水稻生育期在水稻破口后20 d左右。稻纵卷叶螟适生临界期的判定,有利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增强防治技术指导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二化螟、纵卷叶螟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自推广超级杂交水稻以来其危害损失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近几年来,二化螟和纵卷叶螟发生世代重叠,抗药性日趋增强,危害态势明显加重。虽然水稻综合治理的研究取得巨大进展,但化学防治仍然是生产上最为直接、有效和普遍采用的防治手段,三唑磷、杀虫双、杀虫单在水稻害虫防治中由于使用多年,治螟效果明显下降。为了筛选防治二化螟、纵卷叶螟的理想药剂,指导当前的治螟工作。2011年我们对5%阿维·杀铃脲悬浮剂防治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进行了应用技术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2020年浙江桐乡水稻稻纵卷叶螟发生早、发生重,褐飞虱发生期早、零星冒穿的发生特点,分析认为水稻播种过早,对三(1)代稻纵卷叶螟未及时防治,水稻封行后用植保无人机防治褐飞虱是其重发原因。提出了推行适时播种,以切断三(1)代稻纵卷叶螟的食料来源,减少下一代稻纵卷叶螟基数;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特别要注重早期水稻"两迁"害虫迁入监测;以药剂的选择与防治适期的确定为重点,对种植大户、农资店开展科学用药培训;在水稻封行以后,禁止植保无人机用于防治稻飞虱。大面积水稻田可以采用担架上喷雾器防治稻飞虱等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上高县2014年早稻纹枯病、稻瘟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这几类水稻主要病虫害在防治与不防治条件下进行了田间试验对比,对不同处理病虫情况及产量情况进行调查,对防治效益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完全不防治产量损失最大,单一病虫害中纹枯病损失最大,其次是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和稻瘟病;完全不防治的效益损失最大,单一病虫害中纹枯病损失效益最大,其次是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和稻瘟病。2014年上半年雨水多,湿度大,造成纹枯病重发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中等发生,二化螟和稻瘟病轻发生。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咸宁市水稻种植面积14.8万hm2,其中早稻4.15万hm2,中稻6.44万hm2,晚稻4.21万hm2。稻纵卷叶螟是咸宁市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2014年稻纵卷叶螟在咸宁市属偏重发生年份,发生面积9.57hm2,防治面积17.7万hm2次,挽回损失2 987万kg,实际损失576.6万kg。1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及原因1.1发生特点  相似文献   

16.
<正>稻纵卷叶螟为迁飞性害虫,主要为害水稻,偶尔为害小麦、甘蔗和粟等。以幼虫缀丝纵卷单张水稻叶片作成虫苞,并在内取食叶肉,留一层表皮,形成白色条斑,造成水稻秕粒增加和减产,甚至绝收。近年来,大量使用中高毒农药防治稻纵卷叶螟,使稻纵卷叶螟产生抗药性。为了有效防治稻纵卷叶螟的为害,提高防控效果,保护生态环境,榕江县植保植检站结合《2014年度水稻主要病虫害高工效绿色  相似文献   

17.
稻纵卷叶螟俗名刮青虫、白叶虫、小苞虫,属鳞翅目螟蛾科。原为间发性害虫,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品种更新、土肥条件改善,稻纵卷叶螟已上升为梓潼县水稻主要的害虫之一。特别是近2年,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呈现较强的上升势头。尤其是2004-2005年,未治田的稻纵卷叶螟白叶率高达80%,给生产造成了新的威胁。作者现就其川北地区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原因、规律和控制技术做初步探讨,为进一步开展害虫监测和防治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2014年锦屏县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原因及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锦屏县水稻稻纵卷叶螟大发生,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通过一年的灯诱、排诱和田间系统调查,总结分析稻纵卷叶螟大发生的特点及原因,为稻纵卷叶螟的监测和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水稻品种的不断更新及天气情况的变化,稻纵卷叶螟已由水稻次要虫害上升为主要虫害。造成大面积水稻减产。为了寻求对该虫害的有效防治途径,2008年6月笔者对稻纵卷叶螟进行了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20.
稻纵卷叶螟发生预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上的一种害虫.以幼虫为害水稻叶片.将叶片纵褶,藏身其中,取食叶肉.水稻受害后.空瘪率增加.千粒重降低,一般可减产20%~30%.重的在50%以上.大发生时。稻田一片枯白,甚至颗粒无收。为此,笔者结合本地区水稻生产特点.分析稻纵卷叶螟大发生特点和预测方法.提出稻纵卷叶螟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