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和细叶百合(Lilium pumilum DC.Fisch.)二倍体及其同源多倍体组培苗为试材,比较离体培养不同倍性百合植株再生能力以及抗旱、抗盐碱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相比于二倍体,四倍体鳞片形成不定芽和体细胞胚的时间显著缩短,且再生苗形态硕大,倍性稳定。非整倍体鳞片再生能力显著降低,产生不具有胚性的愈伤组织。混倍体鳞片再生植株形态差异大,性状不稳定,诱导的体细胞胚逐渐褐化死亡。分别利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和NaHCO_3模拟盐碱胁迫,四倍体植株保持较好的适应性,二倍体植株则更为敏感。两种百合四倍体植株通过延伸根系长度并维持叶片良好的水分平衡来保持其逆境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兰州百合多倍体诱导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静  赵庆芳  丁兰 《北方园艺》2011,(18):138-141
以兰州百合鳞片为试材,利用秋水仙碱溶液对兰州百合进行了人工多倍体诱导.结果表明:秋水仙碱最佳处理浓度和最佳处理时间分别为0.l%、24 h,细胞诱变率达60%.对获得的兰州百合多倍体与二倍体叶片气孔大小及密度进行测定,通过方差分析,气孔大小及密度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对兰州百合多倍体和二倍体植株根尖染色体计数发现,二倍体植株所有细胞染色体数为2n=2x=24,多倍体植株中有的细胞染色体数为2n=2x=24,而有些细胞染色体数为2n=4x=48.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百合体细胞胚发生的方式、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形成中的影响因素、培养条件和方式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并且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为今后百合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获得抗性强、果实品质优良的多倍体品种,以‘红阳’猕猴桃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利用抽滤灭菌的低、中、高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分别浸泡3、4、5、6 h,培养再生植株,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倍性鉴定。结果表明,‘红阳’猕猴桃愈伤组织的存活率随着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而不断降低,其中,以浓度为150mg/L的秋水仙素分别处理5 h和6 h时,其愈伤组织存活率分别降低到22%和18%。以100 mg/L秋水仙素处理5h,变异率为23.68%,获得1株四倍体,其余均为嵌合体。验证试验进一步表明,100 mg/L秋水仙素处理‘红阳’猕猴桃愈伤组织5 h变异率达到23.97%,并得到47株变异植株,其中6株为四倍体植株。多倍体与二倍体相比,叶片明显变大,叶面厚,但叶片形状明显畸形,与二倍体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以细叶百合为试材,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研究细叶百合不同部位、不同激素配比及不同发生途径对获得细叶百合再生植株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鳞茎为外植体,通过器官发生途径获得再生植株,其最佳分化及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 0.1mg/L;以花器官、幼嫩叶片为外植体通过体细胞发生途径获得再生植株,其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4-D2.0mg/L+NAA 1.5mg/L,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0mg/L+IAA 0.1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5mg/L+NAA 0.1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1mg/L。  相似文献   

6.
果树多倍体品种一般具有生长旺盛、果实大、产量高和抗逆性强等特点。“红阳”猕猴桃是内果皮为红色的二倍体品种,味道鲜美,但果实较小、抗性较差。本研究通过系统筛选发现,采用0.05%秋水仙素诱导处理“红阳”猕猴桃无菌的叶柄愈伤组织4 h,变异率达20%,诱变效果最好;经植株再生,在25株植株中获得1株四倍体植株和4株混倍体植株。观测分析发现,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四倍体植株叶片长度增加了9.19%,叶片宽度增加了13.66%,叶柄粗度增加了25.71%,叶绿素相对含量提高了18.31%,净光合速率提高了16.60%。  相似文献   

7.
渥丹百合多倍体气孔性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渥丹百合得到四倍体,对渥丹四倍体、二倍体及对照气孔进行观察.3个加倍的四倍体渥丹百合株系的气孔长度分别为51.25、56.50和54.26/μm,对照的气孔长度为37.42 μm,经秋水仙处理未加倍的二倍体株系气孔长度与对照接近,为38.75 μm.四倍体百合株系的气孔长度明显长于二倍体,从气孔密度看,加倍的四倍体渥丹各株系均明显低于二倍体,平均为10个/mm2,而二倍体渥丹及未加倍株系的气孔密度分别为17.1个/mm2和17.9个/mm2.气孔的大小和密度可以作为鉴别渥丹百合多倍体的显著区别性状.同时四倍体渥丹的保卫细胞也较二倍体有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8.
 以东方百合‘Siberia’的无菌苗叶柄为试材,诱导产生初始分生结节组织。其后对分生结节组织进行分化再生采用体式显微镜观察和石蜡切片分析的方法对诱导得到的类体细胞胚和体细胞胚再生结构进行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百合类体细胞胚结构呈球形至心形结构或芽状,组织内部主要由薄壁细胞组成,与母体组织存在着明显的维管组织联系,具有多个维管组织中心,其外形与体细胞胚极为相似。百合体细胞胚发源于分生结节表面新生的胚性愈伤组织,经历球形、椭圆形和子叶形胚阶段发育形成完整的植株,在整个发育过程中与母体愈伤组织在整个发育过程中无维管组织联系,且它的根芽两极同时发生,相互联系。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再生结构虽然具有极相似的外观形态,但是在发育方式和内部组织结构上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9.
 以火百合(Lilium ‘Star Gazer’) 子房薄层组织为外植体, 接种在附加BA 2.0 mg·L -1和NAA 0.2 mg·L -1的MS培养基上, 诱导出愈伤组织及器官。经细胞组织学观察表明: 细胞启动及愈伤组织产生于外植体近轴面和侧面的切口边缘及内方, 继而形成瘤状、棒状及胚珠状的突起, 之后从这些愈伤组织分化形成器官。火百合子房薄层培养中器官发生有3种方式: ①在愈伤组织表面形成芽; ②在愈伤组织内部或近表面形成根; ③在同一块愈伤组织表面形成芽, 内部形成根, 再通过维管系统连成1个完整的植株原始体。  相似文献   

10.
玫红百合为亲本育成百合种间杂种   总被引:49,自引:4,他引:45  
黄济明  赵晓艺 《园艺学报》1990,17(2):153-159
玫红百合(Lilium amoenum Wilson ex Sealy)是起源于中国的珍稀百合。本试验以王百合和麝香百合为母本与玫红百合进行了种间杂交。以花柱内授粉和幼胚离体培养法得到了王百合×玫红百合杂种F_1和麝香百合×玫红百合杂种F_1。通过染色体组型分析确认了杂种的真实性。杂种王百合×玫红百合杂种F_1花朵为粉红色、株矮,可供盆栽,花粉不育。麝香百合×玫红百合杂种F_1花色淡粉红,诱导成多倍体后花粉可育,可作为进一步杂交的亲本。  相似文献   

11.
兰州百合优势种植区百合经济效益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四分位法,对兰州百合优势产区的兰州市西果园镇袁家湾村和堡子村农户收入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探讨了2个村不同收入来源结构中,农户种植百合对其家庭总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百合经济效益显著,可作为兰州百合主产区农户的有效致富途径。  相似文献   

12.
叶面追肥对兰州百合植株生长及鳞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半干旱区坡耕地,以兰州百合为试验材料,研究了4种新型叶面肥在兰州百全田现蕾前期、现蕾期、开花期喷施对百合生理指标及产量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兰州百合生长期,叶面喷施高钾营养素、FA旱地龙、花多多、磷酸二氢钾对其株高、茎粗、叶片数、叶色、枯萎期和产量的提高都有比较显著的效果.说明4种叶面肥均可促进兰州百合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
百合属植物种子发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敬  雷家军 《北方园艺》2007,(12):126-128
对8种百合属植物的种子性状和发芽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仅毛百合属于地下子叶类型,朝鲜百合、垂花百合、有斑百合、大花卷丹、细叶百合、麝香百合杂种系品种罗瑞拉、亚洲百合杂种系品种布鲁拉诺均属于地上子叶类型.有斑百合、大花卷丹、朝鲜百合、细叶百合、罗瑞拉和布鲁拉诺种子发芽率高,其中罗瑞拉发芽率最高,达91%.毛百合和垂花百合种子发芽率低,低于20%,其中毛百合发芽率仅8.8%.有斑百合种子储藏2 a后其发芽率仍较高,可高达92%.  相似文献   

14.
百合部分种及品种系统进化关系的EST-SSR 标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新开发的百合EST-SSR标记引物中筛选了19对多态性较高的引物,对百合22个原生种和74个品种进行了标记分析,依据各样品间的Jaccard’s遗传距离,用MEGA 5.05构建系统树,并用主坐标分析对试验样品进行类群划分。系统树显示:原产中国的原生种首先分化为两个类群:类群Ⅰ包括卷丹(Lilium lancifolium)、渥丹(L. concolor)、毛百合(L. dauricum)、川百合(L. davidii)、大花卷丹(L. leichtlinii var. maximowiczii)、大花百合(L. concolor var. megalanthum)、淡黄花百合(L. sulphureum)、山丹(L. pumilum)、百合(L. brownii var. viridulum)、兰州百合(L. davidi var. unicdor)等,其中一些为亚洲百合杂种系的起源亲本及麝香百合杂种系的亲本,推测由这些种杂交衍生出亚洲百合杂种系、麝香百合杂种系及LA系;类群Ⅱ包括宜昌百合(L. leucanthum)、湖北百合(L. henryi)、岷江百合(L. regale)等喇叭百合杂种系及东方百合杂种系的亲本,分别衍生出喇叭百合杂种系、东方百合杂种系及OT系,与已有文献记载基本相符。用NTSYS-pc 2.11a作主坐标分析,结果将供试材料分为亚洲百合杂种系、东方百合杂种系、OT系、LA系、原生种等类群,与已知分类关系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部四省15 种野生百合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顾欣  张延龙  牛立新 《园艺学报》2013,40(7):1389-1398
 利用扫描电镜对中国西部陕西、四川、甘肃和云南等4 省15 种野生百合花粉进行了系统观察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除玫红百合(Lilium amoenum)为钝四角形四合花粉外,其它14 种野生百合均为具单萌发沟的椭球形或长椭球形单粒花粉,但外壁纹饰差异较大;(2)聚类分析表明,野百合(Lilium brownii)、百合(Lilium brownii var. viridulum)、泸定百合(Lilium sargentiae)、岷江百合(Lilium regale)、宜昌百合(Lilium leucanthum)、紫脊百合(Lilium leucanthum var. centifolium)、淡黄花百合(Lilium sulphureum)、川百合(Lilium davidii)和卷丹(Lilium lancifolium)聚为第1 类群;滇百合(Lilium bakerianum)、山丹(Lilium pumilum)、紫斑百合(Lilium nepalense)、宝兴百合(Lilium duchartrei)和兰州百合(Lilium danidii var. unicolor)聚为第2 类群;玫红百合(Lilium amoenum)为第3 类群,聚类结果总体上支持形态学分类结果;(3)玫红百合(L. amoenum)具四合花粉,明显区别于其它野生百合种,综合形态学、地理分布、孢粉学资料及聚类分析结果,建议将其重新建立成为百合属钟花组中的一个亚组。  相似文献   

16.
兰州百合叶枯病病原菌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合叶枯病是兰州百合生产中的主要叶部病害,在多雨年份危害尤其严重。由于2012 年
6~8 月降水偏多,兰州百合叶枯病大发生,至8 月中旬重病田兰州百合枯死株率达50%~70%,部分田
块兰州百合地上部全部枯死。经致病性测定和形态特征比对,将兰州百合叶枯病病原菌鉴定为椭圆葡萄孢
Botrytis elliptica(Berk.) Cooke。病菌菌丝在5~30 ℃均可生长,适宜生长温度为20~25 ℃ ;30 ℃菌
丝生长受抑制,菌丝褐化;35 ℃菌丝不生长,但在35 ℃培养7 d 后转放至20 ℃培养,可于5 d 后恢复生
长。菌 核产生温度为5~25 ℃,菌核的产生时间、位置及大小在不同菌株、不同培养温度及同一菌株的不
同重复间均存在较大的变幅。性孢子稀少至极丰富。分生孢子在自来水中20 ℃条件下3~5 h 即开始萌发,
15 h 萌发率达50%~99%,通常萌发产生1~2 个芽管,并在孢子中间形成0~2 个隔膜。  相似文献   

17.
陕北野生山丹丹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陕北地区野生的山丹丹鳞片为试材,采用单因子和正交设计研究了不同浓度IBA和NAA及其组合对山丹丹组培快繁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山丹丹初代培养的培养基为MS+6-BA 1.5 mg/L+NAA0.01 mg/L,芽诱导率达到100%;继代培养为MS+6-BA 2.5mg/L+IBA0.2 mg/L,繁殖系数达到9.8;生根培养为1/2MS+IBA 0.3 mg/L,生根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8.
细叶百合的生殖特性和繁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利平  孙晓玉 《园艺学报》2005,32(5):918-921
 研究结果表明, 栽培条件下2年生细叶百合实生苗中不抽茎、抽茎不开花和开花的比例分别为: 38.79% , 47.66%和13.55%。3年生和4年生细叶百合全部开花, 且开花比例随栽培年龄增加而增大。花粉和胚珠比为: 栽培164.9~175.2; 野生284.4~315.6, 其繁育系统为兼性自交。全光栽培下, 相对生殖成功率随植株年龄增加而增大, 2年生植株, 全光条件的相对生殖成功率是林下的7.5倍; 野生与全光下的相对生殖成功率相差无几。在开花前5 d其柱头即有可授性, 花前1 d授粉的结实率最高。细叶百合无多父本效应, 单一父本结实率和种子产量反而较高。人工同株异花、自花授粉坐果率为自然传粉坐果率的1 /2左右, 毛百合及松叶百合的花粉对其生殖有很强的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19.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百合鳞片繁殖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宜兴百合(Lilium lancifolium Thunb)和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为试材,研究了赤霉素(GA)、萘乙酸(NAA)和吲哚丁酸(IBA)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鳞片繁殖小鳞茎的影响.结果表明,300 mg/kg(毫克/公斤)的IBA浸泡鳞片5 h(小时),最有利于宜兴百合鳞片形成小鳞茎,且鳞片不易腐烂,但所形成的鳞茎大多处于休眠状态.兰州百合以200 mg/kg(毫克/公斤)的IBA处理效果最好,并且形成的小鳞茎大多处于萌发状态.低温处理可有效提高鳞茎发生率、鳞茎级数、繁殖系数和鳞茎萌发率.NAA处理的鳞片腐烂率较高,其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