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源涵养林水文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水源涵养林是具有特殊意义的防护林种,具有很好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水质等功能。从森林植被对水量、径流泥沙和水质的影响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水源涵养林水文生态效应的研究进展。从各国的研究成果来看,普遍认为森林覆盖率的减少可以增加流域产水量;森林植被可以减少径流泥沙含量并能有效改善溪流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2.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车克钧  傅辉恩 《林业科学》1992,28(6):544-548
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净化水质的有益作用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是河西商品粮基地建设的基础,是经济建设的保障,是河西人民赖以生存的命脉。本文宗旨是探讨森林涵养水源的机理,筛选涵养水源功能最佳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保护、发展和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森林对水源的涵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源涵养功能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组成之一,阐明森林对水源涵养的过程与机理,对于明确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科学合理地培育水源涵养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从林冠层、枯落物层、土壤层等三个层次,分析了森林的水文特征与水文过程,并进一步剖析森林蒸发散与森林植被对水质的影响,旨在为进一步科学评价的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寻找水源涵养过程的规律,以期为森林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水源涵养林结构配置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源涵养林结构配置是重要的科学问题,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涵养水源是水源涵养林具有的主要生态服务功能,研究水源涵养林体系的稳定性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文中综述了森林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及演替规律是诊断结构缺陷和功能低效的理论基础,探讨了调控水量、改善水质可作为评价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功能的内容,分析种群、功能群、群落等不同尺度及各水平之间的外推和转化有助于揭示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机理,论述通过树种选择与组配、密度与覆盖率等配置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凋落物数量及分解速率。未来需要加强4个方面的工作,即深入分析水源涵养林的结构、拓宽水源涵养功能评价范畴、不同尺度水平的研究及转换、选择适宜的物种组合和优化林分结构。  相似文献   

5.
《湖北林业科技》2015,(5):89-90
<正>水源涵养林是指以涵养水源,改善水文状况、调节区域水分循环,防止河流、湖泊、水库淤塞,以及保护饮用水水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湖北境内河流湖泊众多,星罗棋布,河流长度100km以上的河流41条,面积百亩以上的湖泊800余个。营建水源涵养林,对保证河流、湖泊水质,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泥沙淤积,保障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生态建设中,营造水源涵养林要综合考虑立地条件、造林整地、树种配置、结构设计、水文生态  相似文献   

6.
水源涵养林的功能和效益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水源涵养林通过林冠截留、枯枝落叶层的截持和林地土壤的调节来发挥其水土保持、滞洪蓄洪、调节水源、改善水质、调节气候和保护野生动物的生态服务功能,并通过水利发电、森林游憩和增加就业等来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太行山是海河的主要发源地 ,海河下游是京、津地区和华北平原。本区域由于森林植被稀少 ,水土流失严重 ,干旱、洪涝灾害频繁发生 ,水资源严重短缺。 1 986年开始实施的太行山绿化工程营造了大面积的水源涵养林 ,就是为了根治水患 ,涵养水源 ,减轻干旱的威胁。但是由于营造的绝大部分是单层纯林 ,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采用混交技术营造水源涵养林可以大幅度提高林地蓄积降水、调节水流等生态功能 ,应全面推广。1 太行山区水源涵养林存在的问题1 .1 林分结构单一太行山绿化一期工程从 1 986年实施以来 ,取得了显著成绩 ,水源…  相似文献   

8.
以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为研究对象,基于森林生态水文学理论,充分利用祁连山森林生态站长期生态监测数据及其研究成果,在流域尺度上,围绕水源涵养林的重要性、研究历程和研究成果及经验进行论述。内容涉及森林水文、森林气象、冻土水文等领域,尤其关注了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水分动态及时空分配、森林对降水及河川径流的调节、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的水文作用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密云水库水源涵养林生态效益的评价与补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密云县密云水库水源涵养林作为研究对象,对水源涵养林的主要生态效益: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洪蓄洪、净化水质4个方面的生态效益价值进行评价。同时,运用环境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的原理及分析方法,对森林生态补偿标准、补偿费税的归宿进行了经济分析,为制定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李生兴 《中国林业》2009,(11):27-27
1975年以来,甘肃省天祝县祁连林场(保护站)采取了一系列封山育林措施,使森林资源得到了一定恢复和发展,从而更好地发挥了森林的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现如今,林场所辖林区的水源涵养林已经成为整个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西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维持生态平衡等多种效能,被誉为河西人民的“绿色保姆”,在河西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