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野外火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湖南省14年来森林火灾发生的情况,统计了引发森林火灾的16种火源明细资料,结果表明生产性火源共引发3952起,占已查明火源的49.51%;非生产性火源引发3927起,占49.20%;其他火源引发103起,占1.29%。分析了湖南省在林区野外火源管理方面存在一些地方没有认识到其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宣传教育开展得不够全面、深入,制度不健全,责任措施没有落到实处,管理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等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火源管理的行政措施,进一步加大依法治火力度,努力提高火源管理的科技含量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森林是人类的宝贵资源。森林防火是保护森林资源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应以预防为主,预防是防止森林火灾的先决条件,控制火源是预防工作的核心。掌握火源规律,加以严格控制,方能做到防患于未然。一、松花江地区森林火灾规律的分析松花江地区1975——1984年,十年期间曾发生森林火灾526次,过火林地面积332,181亩。其中大火灾42次,占7.9%;特大火灾3次,占0.6%。发生火灾的原因都是人为火源引起的,诸如非生产性火源、野外吸烟、做饭烤干粮、生火取暖、烧黄蜂、上坟烧纸……引起森林火灾222起,占42.2%;生产性火源,如烧荒、烧地场、烧秸棵……引起森林火灾302起,占57.4%,疯子纵火2起,占0.4%。火灾的规律是:春季森林火灾集中在5月份,此期  相似文献   

3.
2006~2015年福建省共发森林火灾3 150起,平均每年315起。经统计,火源种类有15种,主要是烧荒烧杂、烧田埂草、烧稻草、烧灰积肥、野外吸烟、上坟烧纸、炼山造林、小孩玩火、痴呆弄火、雷击火、故意放火、高压电线短路、取暖做饭、狩猎和外来火等。福建省森林火源主要发生在闽西北,以三明、龙岩、南平三个设区市的森林火源比率最高,占福建省总火源的65.4%,而厦门、漳州、莆田三地的森林火源最少。福建省森林火源主要发生时间是1~4月以及10~12月,其中以3月的火源比率最高,2月次之。火源种类以人为火源为主,占总火源的98.63%,天然火源仅占1.37%。在统计基础上,提出福建省森林防火的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森林火灾火源数据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根据吉林省1969―2013年森林火灾资料,分析吉林省森林火灾火源的特点,为火源管理和森林防火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吉林省森林火灾资料数据为基础,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绘制图表分析森林火灾火源的年际变化,确定目前吉林省森林火灾的主要火源;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主要火源之间的显著差异关系,根据多重比较结果和均值图得出各火源对森林的危害程度。【结果】吉林省1969―2013年已查明火源的森林火灾为5 216起,占总森林火灾次数的75.35%;过火总面积合计达103 162.70 hm~2,占总过火面积的63.63%;受害森林面积合计达51 316.88 hm~2,占总受害森林面积的55.15%。吉林省共有森林火灾火源23种,目前主要火源为烧荒烧灰、故意放火、祭祀用火、外国烧入、野外取暖做饭、野外吸烟。烧荒烧灰、外国烧入和野外吸烟一直是吉林省森林火灾的主要火源,3种火源引起的森林火灾次数、受害森林面积和过火总面积分别占总的64.63%、71.90%和67.33%;故意放火、祭祀用火、野外取暖做饭有明显"抬头"趋势。以烧荒烧灰发生次数最多,并主要集中在1969—1985年,由烧荒烧灰引起的森林火灾占总次数的41.78%,对森林的危害最大,占总受害森林面积的54.17%。野外吸烟引起的森林火灾极为频繁,在1969—2013年呈连续状态,每年都有发生,占总次数的22.03%,对森林危害也较大,占总受害森林面积的15.51%。由外国烧入引起的森林火灾1974―2013年共发生43起,仅占总次数的0.82%,但对森林的危害极大,占总受害森林面积的2.22%。祭祀用火引起的森林火灾在1970―1989年发生较为频繁,1990年开始逐渐减少,但从2002年开始有"抬头"趋势,并主要发生在4月清明节前后,占总次数的9.51%。吉林省6种主要火源每次危害程度大小依次为外国烧入、野外取暖做饭、烧荒烧灰、野外吸烟、祭祀用火、故意放火。特别是外国烧入火源如果控制不力,很有可能发展为重特大森林火灾。【结论】吉林省森林火灾的主要火源现为烧荒烧灰、故意放火、祭祀用火、外国烧入、野外取暖做饭、野外吸烟,应加强防控。  相似文献   

5.
不管森林火险等级多高,危险多大,没有火源,森林火灾是不会自行发生的。火源来自四面八方,十分复杂,无时无刻都有发生森林火灾的可能,以福建省天气情况为例:高温、干燥、少雨天气出现在每年的6、7、8、9月,给森林火灾的出现提供了易燃条件,照理火灾的次数一定很多,而实际情况又不是这样,主要原因是我省农、林业生产用火不在这时候,火源出现频率低。据福建省1987年全省森林火灾情况统计,1至3月占全年82.6%;10至12月占6.6%;4至9月占10.8%,由此清楚地看出1至3月发生的森林火灾次数占全年绝大部份。这主要是福建省农村春耕前的备耕工作在这段时间,用火较多,产生的火源也较频繁。有了火源,发生火灾的  相似文献   

6.
根据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1986~1995年发生的37起森林火警、火灾资料分析,引起森林火灾发生的火源全部属于人为火源,野外吸烟和上坟烧纸是主要火源。春防期占89.2%,秋防期占10.8%,4月是关键时期,10~16时占73%,森林火灾发生与群众防火意识关系密切。文中提出了预防森林火灾发生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对杭州市2000-2008年的森林火灾发生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森林火灾各年间发生的次数呈波浪状变化与不同年份大气环流气候变化相关;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春冬两季,这与杭州市冬季晴冷少雨、空气干燥的气候特点以及炼山等人为用火活动规律相关;森林火灾次数日发生相对集中在10:00-16:00,占火灾总次数的83%;森林火灾的发生与森林植被类型相关,在针叶林的发生次数、受害面积最多;森林火灾发生火源99%是人为火源;森林火灾在中、幼林发生的次数较多,占总次数的80%。指出杭州市存在气候条件不利,林中可燃物多,森林消防基础设施条件差,森林防火长效管理机制不完善,防火意识弱,防火责任不够实,防火队伍质量不高,森林自身防火性能不高等问题。提出了完善森林防火长效机制:完善责任追究机制、考核机制、群防群治机制、火源管理机制、森林防火投入机制及各种森林防火的规章制度;严重干旱期间及高森林火险等级天气期间采取超常规措施,在各县(市)区适时颁布“禁火令”,规定禁火期间和禁火区,禁止一切野外用火;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改造针叶林成阔叶提高森林自身的防火性能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杭州市森林火灾现状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杭州市2000-2008年的森林火灾发生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森林火灾各年间发生的次数呈波浪状变化与不同年份大气环流气候变化相关;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春冬两季,这与杭州市冬季晴冷少雨、空气干燥的气候特点以及炼山等人为用火活动规律相关;森林火灾次数日发生相对集中在10:00-16:00,占火灾总次数的83%;森林火灾的发生与森林植被类型相关,在针叶林的发生次数、受害面积最多;森林火灾发生火源99%是人为火源;森林火灾在中、幼林发生的次数较多,占总次数的80%.指出杭州市存在气候条件不利,林中可燃物多,森林消防基础设施条件差,森林防火长效管理机制不完善,防火意识弱,防火责任不够实,防火队伍质量不高,森林自身防火性能不高等问题.提出了完善森林防火长效机制:完善责任追究机制、考核机制、群防群治机制、火源管理机制、森林防火投入机制及各种森林防火的规章制度;严重干旱期间及高森林火险等级天气期间采取超常规措施,在各县(市)区适时颁布"禁火令",规定禁火期间和禁火区,禁止一切野外用火;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改造针叶林成阖叶提高森林自身的防火性能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火源是引起森林火灾的根源。严格控制火源,是防止和减少森林火灾的重要手段。火源可分为两大类:天然火源与人为火源。人为火源又分为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火源。由天然火源引起的森林火灾主要是雷击火。在我省因雷击火发生森林火灾的现象很少。人为火源中,生产性火源主要是烧荒、烧垦、烧灰积肥、烧田边地角、烧炭、狩猎等用火;非生产性火源一般是吸烟、烧纸、烧香、儿童玩火、烤火、烧饭等等。据一九八七年以来我省发生的森林火灾统计,所酿成的火灾已查明的火源中,人为火源中非生产性火源酿成火灾的占76%,生产性用火占24%。因此预防森林火灾,必须把强化火源管理做为主要手段。我们认为加强火源管理必须突出一个“严”字,加强一个“管”字。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必须抓好以下几个  相似文献   

10.
实践告诉我们,在有利于森林燃烧的条件下,火源是发生林火的主导因素。就火源而言,有人为火源和自然火源(主要是雷击火)之分。根据朗乡林业局1986、1987年统计共发生雷击火10起。1986年雷击火次数占同期火警总次数的50%;1987年的6次火警是由雷击所引起,为了彻底杜绝森林火灾的发生,就必须在对人为火源严格控制管理的同时,加强对雷击火出现的时间、天气、部位和特点等规律的研究,以利于及时发现、报告和扑救,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利用2010-2019年辽宁省森林火源数据,分析辽宁省近期主要森林火源种类和时空分布规律,为辽宁省森林火源管理和防火设施建设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辽宁省主要火源为农事用火、祭祀用火和野外吸烟。纵火、施工作业、外省(市、县)烧入、野外生活用火和电线短路5种火源在部分地区较为突出;农事用火在整个春季占比均大,祭祀用火集中在4月,5月火源种类分散;辽南地区以祭祀用火为主,农事用火较多,辽北地区和葫芦岛市森林火源种类分散,其他地区以农事用火为主,祭祀用火较多。  相似文献   

12.
《林业科学》2021,57(6)
【目的】根据森林火灾历史资料,研究黑龙江省由雷击火、农事用火、野外吸烟火源引起森林火灾的时空格局,为该地区火源管理和森林火灾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黑龙江省1997—2017年森林火灾资料为基础,分别分析3种火源的时间变化特征;通过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3种火源在不同月份和日内时刻造成火场总面积的差异性;使用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方法(Ripley’s K函数)分析3种火源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黑龙江省1997—2017年由雷击火引起的森林火灾最频繁,危害也最大,且近年来发生次数有所增加;雷击火主要聚集发生在大兴安岭地区,以6月和7月发生最频繁;每年9月16:00—16:59由雷击火引发的森林火灾每次造成的火场总面积均值最大。农事用火和野外吸烟引起的森林火灾次数和火场总面积在1997—2017年呈波动式下降,且主要发生在4月和5月;农事用火引起的森林火灾在6月12:00—12:59和9月16:00—16:59每次造成的火场总面积均值最大;而野外吸烟火源造成的火场总面积在月和日上均不存在差异,说明针对该种火源在发生频率高、危害程度大的时间都应重点防范。从空间上看,农事用火主要聚集分布在黑河市市辖区、嫩江县、逊克县、七台河市等地;野外吸烟则主要聚集分布在松岭林业局、加格达奇林业局、逊克县、嘉荫县、七台河市和鸡东县等地。【结论】随着黑龙江省火源管控、林火监测和扑救能力的逐渐加强致使雷击火、野外吸烟、农事用火在近年造成的火场总面积相比之前都有大幅下降;森林火灾多发生于春季和夏季; 3种火源引发的森林火灾在空间上都呈聚集分布,主要聚集在西北部的大兴安岭地区,北部黑河、伊春地区及东南部七台河地区。  相似文献   

13.
卫星红外监测具有时间频率高和连续性好等特点,采集了2004-2015年间森林火灾卫星红外监测数据,分析了云南省森林火灾的时间格局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年份火灾总次数具有上下波动的规律,变动时间周期为3~5年;不同年份森林火灾发生月高峰有所不同,平均峰值出现在3月份左右;火灾发生时间主要分布在11月到次年的6月,占全年的99.97%,1月到5月占全年的97.2%,6月以后到11月之前基本没有火灾发生。森林火灾的次数与火环境有一定的关系,但森林火灾次数与火源频度存在正相关性并且受火源频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每逢清明时节,由于封建迷信活动的出现,上坟烧纸引起森林火灾的现象,屡见不鲜。从30多年的林火资料统计中发现,吉林省的人为火源占99.8%,其中又以烧荒(包括集体烧荒、烧小片荒)火最多,占34%,其次是吸烟火占14.7%,迷信火占5.3%,机车喷火占2.4%。从十几种单项火源中,迷信火源的比重是较大的。这种火源集中性大,季节性强,完全是一些人的封建迷信活动造成的。因此有必要分析它的分布与损  相似文献   

15.
武夷山森林火灾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1997~2007年武夷山市森林火灾统计数据,从年、月、日3个时间尺度分析了森林火灾发生的规律。结果表明,武夷山市森林火灾年际间波动较大,具有4年周期性;3月份为森林火灾高发月,其次为7~8月份;一天当中,中午为森林火灾高发时段。引起森林火灾的火源主要是由农业生产用火(35%)和非生产性用火(占33%,主要为吸烟和扫墓)引起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兴城市2005-2014年森林火灾统计数据,从时间、树种、火源上分析了森林火灾发生的规律。结果表明,兴城市不同月份发生的森林火灾次数不同,最高发生月在每年的4月份,其次是3月。杨树、油松和刺槐3个树种发生的火灾占全部森林火灾的82%,是发生次数较高的树种,其中杨树是发生次数最高的树种。引起森林火灾的火源主要是扫墓、烧荒和吸烟。  相似文献   

17.
烟头与山火     
吸烟不仅对人们身体有害,对森林资源危害也很大。翻开我省森林火灾档案,由烟头引起的山火比比皆是,所造成的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令人触目惊心。1986年以来,查明火源的178起山火中,由烟头引起的就占43起,居各种火源之首,造成的经济  相似文献   

18.
森林火源是引起森林火灾的主导因素.对1996~2005年间广东森林火灾发生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广东森林火灾的火源有14种,主要火源为6种,其具有明显的地区性特点,即森林火灾的发生及其火源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具体表现为发生森林火灾(火警)的火源比较集中,具有明显的地区集中性、季节集中性和时段集中性;生产性火源与季节性的农事活动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规律性;非生产性火源的时间跨度较大,规律性不很明显,且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林区群众防火工作,是林区基本的防火工作,无论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如何发展进步,它始终是综合森林防火体系中的一项主导措施。1群众防火工作的地位和作用1.1群众防火工作是林区重要的防火内容在林区,造成森林火灾的火源有两种:一种是人为火源,另一种是自然火源。据调直统计,人为火源约占98%,而自然火源仅占2%左右,且近3年内几乎没有雷击火等自然火源的发生,这说明抓好了群众防火工作,严格管理好人为火源,森林火灾便可大为减少。从历史来看,我国的森林防火工作主要是群众防火;从现实来看,我国的森林防火工作仍然以群众防火…  相似文献   

20.
<正>一、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及其种类森林里发生火灾的原因很多。从内在原因看,森林里有大量的可以燃烧的物质;从外界原因看,有火源。火源有自然火源和人为火源两大类。自然火源主要是雷火,它所引起的森林火灾是比较少的,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