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内陆水产》1990,(2):9-9
江苏省金湖县银集镇充分利用水面,积极发展河沟拦养,1989年全镇河沟拦养面积达197亩,总产成鱼2.3万公斤,纯收入2.5万元。该镇总结河沟拦养的好处是:不占用粮田,既节省土地,又能大量减少劳力投资;  相似文献   

2.
河蟹人工放流在湖泊取得巨大成功后,近已逐渐推广到河沟,我区宣州市金宝圩自1987年开始河沟放蟹以来,已连续三年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效果明显。现将三年来探索的一些技术经验总结如下: 1.河沟自然条件:要求河沟连通百亩以上,鱼产量一般50公斤/亩,属粗放粗养类型,水质清新、溶氧丰富、水草覆复率达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天然河道鱼产量,进行了围拦河沟养鱼的试验。围拦面积29.84亩,共放养鲢、鳙、草鱼、鲂、鲤、白鲫大规格鱼种及夏花33,262尾,以池塘精养方式饲养。经半年时间,获亩净产255.44公斤,亩净利润330.64元。  相似文献   

4.
南京市对水产生产的发展十分重视。几年来,水面承包责任制逐步完善落实,群众养鱼的积极性很高,精养水面逐年扩大,河沟拦养、湖泊的增殖放流都取得较好效果。全市水产品产量,1987年达到3539.8万公斤,并有14个乡年产量超过50万公斤。  相似文献   

5.
钱华  于波 《水产科技情报》2000,27(4):154-155
黄鳝营养丰富 ,肉味鲜美 ,有滋补保健作用 ,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养黄鳝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高 ,是一项很好的农村副业。利用现有的养鱼池及河沟进行网箱养鳝 ,既不影响常规养殖产量 ,又能将小规格的黄鳝培育成大规格的商品鳝 ,不占土地 ,节约建池费用 ,增加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我市于1999年利用宁界乡 3.2 hm2 养鱼池塘和河沟进行网箱养鳝试验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试验条件与方法1.池塘、河沟情况  池塘面积 2 hm2 ,河沟面积 1.2 hm2 ,养殖季节平均水深在 1.8m以上。池塘、河沟均照常放养鱼种…  相似文献   

6.
目前,农村中河沟养鱼承包户一般都采取粗放粗养的方式,即将“仔口鱼种打一运回就往大面积的河沟中一倒。其结果由于鱼种规格小,大多被野杂鱼所吞食,同时,这些在内塘中放养的鱼种一下子不能适应河沟养殖的新环境,因而成活率很低,养鱼单产一般只有几十公斤。  相似文献   

7.
里下河地区有水面373万亩,滩地90多万亩,经过近几年开发,1989年全区水产品产量达16.12万吨,其中养殖产量12.57万吨,养殖面积114.8万亩,亩平109.5公斤,分别比1985年增长1.12倍、1.74倍、3.49倍和1.03倍;250公斤以上精养池塘14.78万亩,亩平418.9公斤,其中500公斤以上精养池塘已达7万亩。与此同时,河沟精养、湖泊网围养鱼等多种养殖方式都得到了较快发展。 1.制定合理开发方案根据里下河地区地势低洼、水域类型复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天然河道鱼产量,进行了围拦河沟养鱼的试验。围拦面积29.84亩,共放养鲢、鳙、草鱼、鲂、鲤、白鲫大规格鱼种及夏花33,232尾,以池塘精养方式饲养。经半年时间,获亩净产255.44公斤,亩净利润330.64元。  相似文献   

9.
我乡龙湾河是原有湖荡围垦起来的河沟,养殖成鱼长期处于“人放天养”的状况。成鱼单产一直是10多公斤,1985年开始进行围拦精养,围拦面积250亩,当年捕鱼12 500多公斤,1986年围拦面积扩大到400商,投放斤两鱼种8 500公斤,以草鱼、鲢、鳙鱼为主,适当搭配青鱼、鲤鱼、鲫鱼。使上、中、下水层都有鱼。並由乡渔场技工组  相似文献   

10.
我县现有沟塘、荡滩水域资源2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0%。1988年已利用水面8万亩(河沟养鱼水面5万亩、占62%,内塘2.5万亩),开发荡滩5000亩,(以10亩折算1亩);水产品总产量9901吨,其中养殖产量7500吨,亩平93公斤;渔业总产值1890万元(以1980年不变价计算),占农业总产值3.47亿元的5.4%。但对照我县的水面资源优势,本人认为差距还比较大,主要体现在对资源利用的不平衡性较大,高产精养塘亩产成鱼已近1000公斤,低产河沟、荡滩亩产才几十公斤,有相当一部分水域、荡滩粗放经营,处于荒废,半荒废状态,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贵州省各地充分利用山区流水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开展流水养鱼试验、示范和推广。今年养殖面积达400多亩,可产鱼16.4万多公斤,平均亩产390多公斤,各地不仅涌现出一批高产典型,而且积累了不少经验。福泉县利用河沟、渠道两旁的零星空  相似文献   

12.
河沟养鱼是我国淡水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幅员辽阔,河沟纵横,水质肥沃,又有养鱼历史经验,生产潜力很大。江苏省兴化市老圩乡五好村杨文世1988年承包河沟4亩,进行精养,年产成鱼  相似文献   

13.
沈毅  陈谦 《渔业经济研究》1992,(3):36-38,14
江苏省利用河沟发展渔业生产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发展也几经波折。四十年代末,兴化、金坛、高淳等县首先利用河沟圩区养鱼。之后至五十年代,全省共有河沟养鱼面积5~6万亩,以养殖鳙鱼为主,平均亩产仅25公斤,最高亩产达到75公斤左右。主要引用绍兴外荡养鱼模式,采用竹箔加领水作拦护设施。到六十年代,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天然河沟水面发展河蟹养殖生产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项水产养殖业。我市从1989年开始试验推广,养殖面积已由数百亩扩大到6万多亩,占全市河沟养殖总水面的1/5,放养河蟹种苗3.105万公斤,从事养蟹的承包户由最初的10多户发展到目前的639户。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探索池塘主养鲤鱼高产、低耗、高效益的综合技术措施,我场继1987年主养鲤鱼高产试验取得亩净产802.5公斤基础上,总结调整鱼用配合饲料配方和放养模式,1988年选择一口与1987年试验塘条件相似的池塘(水面3.4亩)进行主养鲤鱼亩产吨鱼试验。从4月27日到10月4日,经过156天饲养,结果总产商品鱼3791.5公斤,其中鲤鱼2667公斤,占70.3%。折合亩净产996公斤,亩毛利2740元,验验表明在新疆伊犁地区池塘主养伊犁杂交鲤亩产吨鱼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莆田市位于福建沿海中部,养鳗业发达。全市有近百家养鳗场,每天有大量含残饵的鳗池废水排入河沟,付之东流。我市河沟网箱养鱼发展很快,需要大量大规格鱼种。1988年我站与本区龙桥村养殖者朱思义、许金舜在一口111平方米的小水塘中,利用龙桥养鳗场的排出废水,进行流水培育大规格鱼种的试验,共收鱼种307公斤,纯收入1170元,经济  相似文献   

17.
安徽南陵县专业渔民俞友文,过去一直从事专业捕捞。近年来,随着天然水产资源的衰竭及各地电力捕鱼的日益猖撅,经济效益不理想。1996年他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因地制宜地利用自家捕捞船搞起了网箱养鱼的尝试。1998年又调整养殖结构,网箱养组对米'、青虾匕米'。经精心饲养管理,截至十二月底,已捕第鱼5O0公斤,每尾0.4-0.7公斤;青虾200公斤,每公斤80-100只。总收入4万余元,扣除苗种、饵料等,纯利2.3万元,平均每平方米面积净利达580元。俞友文河沟网箱养级、青虾获高效,主要经验是:一、就地取材。抓住捕劳季节及时购苗种,利…  相似文献   

18.
河沟养鱼的增产增收措施归纳起来主要为三个字:“养、管、捕”,也就是要做到养下去,管得牢,捕得起。本文主要谈谈这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科学放养 1.鱼种放养是河沟养鱼的基础 鱼种放养的数量、规格和品种搭配比例,都要按各地鱼  相似文献   

19.
湖泊网围养鱼不同放养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分3年进行,在3个667平方米的网围内采取主养草鱼(草鱼占草食性鱼类80%),主养团头鲂(团头鲂占80%)和草鱼、团头鲂并重(草鱼、团头鲂各占50%)的三种放养结构;每个网围第1年放草食性鱼种50公斤,第二年放种100公斤,第三年放种150公斤,以比较其养殖效益。经三年试验,其产量、增重倍数、产值、投入产出比:放养草食性鱼种50公斤时,草鱼、团头鲂并重的放养结构的四项指标最佳,分别为281.7公斤、4.8、1890.2元、1:1.33;放种量100公斤时,主养团头鲂的放养结构的四项指标最佳,分别为551.4公斤、4.8、3740.6元、1:1.74;放种量150公斤时,主养团头鲂的养殖结构的四项指标最佳,分别为795公斤、4.9、5460元、1:1.79。四项指标以放种量在100公斤和150公斤时为最佳。因此,浅水草型湖泊在进行小块网围精养时,以采用主养团头鲂或团头鲂、草鱼并重,放养量100~150公斤的结构为好。  相似文献   

20.
一、“建鲤当年养成成鱼高产试验”通过验收,创鲤鱼当年鱼种主养养成成鱼高产最佳成绩。该项目由连云港市科委下达,市水产局承担,于1989年11月20—21日通过验收。试验用1989年繁殖的建鲤夏花鱼种,主养建鲤搭养鲢、鳙冬片和夏花鱼种,面积4.5亩.6月15日放养鱼种,11月5日收获.经139天饲养,共收获成鱼4543.5公斤,除去苗种115.2公斤,净产成鱼4428.3公斤,平均亩净产977.5公斤,其中建鲤763.8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