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4 毫秒
1.
哪里有沙漠,哪里就有敢于同沙漠斗争的大漠人。翁牛特旗海拉苏镇二棵树嘎查牧民曹德木旺吉拉就是这样一位“情系绿色”的大漠人。几年来,曹德木旺吉拉率领妻儿老小,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不向国家要一分钱,凭借自己的“愚公移山”精神,在二棵树嘎查的沙漠深处,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  相似文献   

2.
哪里有沙漠,哪里就有敢于同沙漠斗争的大漠人。翁牛特旗海拉苏镇二棵树嘎查牧民曹德木旺吉拉就是这样一位“情系绿色”的大漠人。  相似文献   

3.
在浩瀚的库布齐沙漠北部边沿,有一块被人们称为“沙漠绿洲”的地方,她就是达拉特旗全旗面积最大、木材蓄积最多的社办林场——乌兰淖公社园子圪卜林场。当年的沙圪卜,如今变成了富圪卜,宝圪卜。园子圪卜林场,于1964年建场。建场前,这里是沙海漫漫,沙进人退,畜无一只,粮食单产不过斗,群众过着艰苦的生活,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有十多户人家因失去了生存的希望,不得不搬离他乡。1964年,在毛主席“绿化祖国”伟大号召指引下,公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保护阿拉善盟境内85公里黄河不受沙漠危害和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及周边的生态安全,阻止乌兰布和沙漠对水库的入侵危害,阿拉善盟盟委、行署将在2012年全面启动黄河西岸乌兰布和沙漠1000平方公里综合治理一期工程。  相似文献   

5.
神奇大自然     
内蒙古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蒙古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98年,划定面积14770平方公里,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园内湖泊、湿地、沙地、草场遍布,是典型的高原荒漠、半荒漠湿地生态系统,地理条件独特。保护区内主要湖泊有桃力庙海子——阿拉善湾、候家圪卜海子和苏家圪卜海子。其中最大的桃—阿海子位于自然保护区的中央,湖区呈驼峰状,湖面开阔,景色迷人,水域面积近1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5米,最深水位超过12米,是鄂尔多斯高原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和从不干涸的内陆湖。湖内有大小岛屿5个,中南部…  相似文献   

6.
乌兰布和沙漠,西部以阿拉善左旗一吉兰太一图库木公路为界,西北以狼山为界,东北以河套绿州为界,东至黄河,南到贺兰山,总面积为1496万亩,是我国主要沙漠之一。我们根据乌兰布和沙漠生态环境的恶化情况提出改造意见。一、历史时期生态环境的变化根据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朱震达、刘恕同志编写的“历史时期我国沙漠的变化”中论述,乌兰布和沙漠北部地区原是黄河的冲积平原。自第四世纪以来在黄河东移过程中,形成有深厚的洪积、冲积与湖积平原。现在这一带土壤是以沙土与粘土互层为  相似文献   

7.
太阳庙乡位于杭锦后旗西端,乌兰布和沙漠东缘,总人口12000人,全乡有9个行政村,其中4个村的18个社受到乌兰布和沙漠的直接危害。在未治理之前,沙漠以每年8-10米的速度向前推进,全乡每年有300-400亩的耕地被沙压或沙化。截止到1998年,沙  相似文献   

8.
木原 《内蒙古林业》1991,(12):21-22
一、沙漠地区药用植物资源我国是个沙漠面积较大的国家。有著名的塔克拉马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库不齐沙漠、浑善达克沙漠及毛乌素沙地、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等。这些沙漠和沙地分布在新疆、甘肃、内蒙古和陕西等省区。抿统计,全国沙漠和沙漠化土地面积约153万多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9.
曾多次出席旗、盟和自治区先代会的达拉特旗王爱召乡园子圪卜林场,二十多年来治沙造林成绩显著,也为集体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詖当地群众赞为“绿色银行”。这个林场位于库布齐沙漠北部边缘,1964年春建立,现有4个作业区,二十多名工人。建场前,境内流沙面积18.75万亩,现  相似文献   

10.
白敬 《内蒙古林业》2012,(10):47-47
为有效阻止乌兰布和沙漠向东扩张,从2009年开始,巴彦淖尔市启动实施了乌兰布和刘拐沙头综合治理工程,经过三年共三期工程实施,在刘拐沙头西侧沙漠腹地修建了32公里穿沙公路,并围绕穿沙公路在乌兰布和沙漠腹地建成一条大型阻沙林带。2012年,巴彦淖尔市启动了刘拐沙头综合治理四期工程。  相似文献   

11.
金岩 《国土绿化》2024,(2):40-43
<正>乌兰布和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北至巴彦淖尔市的狼山,西至阿拉善盟吉兰泰盐池,南至贺兰山麓,东至黄河边缘,总面积约135.2平方公里,是我国八大沙漠之一。一、乌兰布和沙漠治理现状乌兰布和沙漠所处的地理位置,在历史上曾经是一个水草丰美的大草原。由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叠加的原因,沙化、荒漠化日趋严重,逐渐形成了横跨内蒙古阿拉善盟和巴彦淖尔市广大地区,以流动沙丘为主的大沙漠。随着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20世纪初,  相似文献   

12.
<正>乌兰布和沙漠是我国八大沙漠之一,地处黄河中上游,其东南缘紧邻黄河,是我国的主要沙尘源区及沙尘暴的主要通道之一,直接危害黄河和河套平原生态环境。磴口县地处乌兰布和沙漠东部,沙漠面积426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68.3%。黄河流经磴口县52公里,刘拐沙头是黄河与乌兰布和沙漠的交会点,保护治理乌兰布和沙漠,对阻止西沙东移、保护黄河生态安全、推进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乌兰布和沙漠收尽了夕阳最后一线余晖,夜幕的轻纱飘落了,大漠变得沉寂起来。但是酷暑的余热还在大漠中飘荡着,仍然让人喘不过气来。他,磴口县政府顾问王盛华在县林业局负责同志的随行下、踏察完乌兰布和沙漠最后一片速生丰产林基地,正向基地办公室走去。他那清瘦的身影渐渐地融入夜幕之中。连续两年多风尘仆仆的奔波劳累,此刻,已被这基地工程上马的喜讯吹得无影无踪了。对,事不隔夜,晚饭后,他马上召集基地职工会议,落实规划设计,制定了苗圃承包合同……随行人员望着他那眼角爬满皱纹,消瘦黝黑  相似文献   

14.
阿拉善:期待成为生态特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平 《森林与人类》2004,24(11):16-19
三大沙漠“握手”,阿拉善生态形势不容乐观 相信这条消息会让关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生态问题的人们为之震惊。 最新的卫星遥感测绘数据显示,阿拉善境内的三大沙漠有6处“握手”。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在雅布赖山两端“握手”,腾格里沙漠与乌兰布和沙漠及北部其他沙漠  相似文献   

15.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内蒙古林业勘察设计院已经走过了 50年的征程。在这 50年中,无数勘测队员成长起来,穿林海、跨沙漠,艰苦创业,屡建奇功,以他们的青春年华谱写了一首首林勘赞歌。 那是 1959年,根据国家部署,我国开展了第一次沙漠勘测,内蒙古林业勘察设计院组织了 12个精悍的小队,向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进军,勘测从 5月份开始至 8月末结束。 我当时在第 10小队。年仅 24岁的我,带领 20人,承担库布齐沙漠最西段,也是最宽沙段。夏日炎炎,钻进沙漠就如进入了蒸笼。白天酷热难当,一刮风就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晚上却冷…  相似文献   

16.
磴口县素有"七沙二山一平原"之称,我国八大沙漠之一的乌兰布和沙漠在该县境内的面积达426.9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68.3%。过去,该县风沙、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土地荒漠化现象十分严重,每年向黄河输沙约1亿吨,河床平均高出地平面2米以上,成为"悬河"。"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沙压农田人搬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西北地区.沙漠的分布较为广泛,有荒漠性沙漠,还有半荒漠性沙地.荒漠性沙漠地带的年降水量极少,一般不足100毫米,因而草木不生,成为瀚海.半荒漠性沙地上年降水量约在100~200毫米之间.是原有的旱生植被遭到人为破坏后形成的,我区巴彦淖尔盟西部的乌兰布和沙漠即属此类.据观测,该地区1970~1980年的10年间,平均降水量为137毫米,气温日较差  相似文献   

18.
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阿拉善左旗境内,分布有乌兰布和沙漠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占全旗总面积的46%。这里生态环境条件极其恶劣,在这里有一支与风沙做顽强斗争的队伍,他们以飞播造林、封沙育林、人工造林多种方法治理沙漠,保护生态环境,为家乡播种着绿色的希望。这支队伍就是——阿拉善左旗林业工作站。  相似文献   

19.
一柄利剑刺大漠出武威向北直行,便是民勤绿洲。民勤位于石羊河下游,西面是巴丹吉林沙漠,东面是腾格里沙漠,沿石羊河流域的农业耕作和天然植被形成了一条绿色长廊。全县有三十多万人,七十多万亩耕地,近千万亩的天然植被,它就像一柄利剑劈断了沙漠黄龙。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石羊河流域水资源  相似文献   

20.
景爱 《森林与人类》2001,21(3):32-33
沙漠环境对于人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沙尘进入呼吸道,容易引起鼻炎、喉炎和肺炎;沙尘进入眼睛,可以引起角膜炎和结膜炎;长期活动在风沙环境中会引起皮肤粗糙、痒疼。沙漠有很强的反光作用,与白雪反光相似,长期在沙漠地区工作的人,常常会出现眼睛疼痛羞明、流泪、水肿,严重者可以失明。  除此以外,沙漠环境还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了广泛的影响。  一、寂寞与孤独感  喧闹的噪音,会使人心情烦燥不安,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这已为许多科学研究所证明。久居闹市的城市居民无不向往安静的环境。然而过分的安静,也会影响人的心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