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飞播造林由于受各种自然和人为条件的制约,不可能全部成林,1958年~1986年全省播种总面积2899.97万亩中,成效面积占27.7%。为了扩大飞播造林成果,提高飞播造林成效,在飞播造林后逐步形成了补播、扩播、新播的人工播种造林体系,20多年来播种面积占飞播总面积32%。作为飞播造林的补充和延伸,对巩固和扩大四川飞播造林成效起到了重要作用。作者全面总结了飞播造林中人工播种造林的发展、认识和实践,以及人工播种造林的优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2.
在对安徽省岳西、金寨、责池等11个县(市、区)1991—1992年马尾松飞播造林播区,开展飞播当年出苗调查和飞播3a后成效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收集飞播造林当年至成效调查前气象实况数据,就飞播造林成效与气象因子进行逐步回归分析,找出影响飞播造林成效的主导因子,并进行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科技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飞播造林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而且被广泛地应用到今天的实际生产中,但是受重播轻管思想和飞播造林投资的影响,播后一些提高造林成效的措施落实不到位,影响了整个飞播造林的成效。所以研究提高飞播后期造林成效的途径和解决办法对促进飞播造林事业进一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陕西飞播造林已走过了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为陕西的林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生态环境和飞播条件的变化,影响飞播造林成效的不利因素也在增加,如何提高飞播造林成效,达到造(营)林目的是亟待探讨的现实问题。本文所讲的飞播造林成效,是依据国家飞播造林技术规程,对播后第五年飞播苗木生长和保存状况的描述。  相似文献   

5.
<正> 飞播造林对于加速绿化步伐,有效地增加森林资源显示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应用1987年宜昌地区飞播造林成效调查的结果,力求客观地分析本区飞播造林成败因素,以期引起对其各环节管理工作的重视,从而促进飞播造林成效的进一步提高。一、1987冬宜昌地区飞播造林成效调查结果概况  相似文献   

6.
文中对豫西山区十年来的飞播造林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回顾总结,找出制约影响飞播造林成效的关键因子,并就如何提高飞播造林成效所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7.
飞机播种(人工)造林,是为了完善和弥补因受飞机和播区条件限制的宜林地,采用的一种造林方式.因投资少、见效快、效果好,对建立飞播林基地,巩固和提高飞播造林成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笔者通过全省飞播(人工)造林成效的分析,探讨提高飞播(人工)造林成效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涂春城 《湖北林业科技》1992,(3):45-48,F003
<正> 我省开展飞机播种造林,从1966年至今已有26年的历史。为了掌握飞播造林成效,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搞好飞播造林,提高飞播造林质量与成效,我省分别在1983年对1966年至1980年、1987年对1981年至1983年、1991年对1984年至1986年的飞播造林,进行了三次规模较大的成效调查工作。现就调查成果作些简要分析,并对进一步提高飞播造林成效的有关技术措施,作些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9.
油松是洛南县的乡土树种,也是洛南县荒山造林、飞播造林的主要树种。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分析了飞播油松造林的成效,评价了飞播油松林在发挥森林三大效益,解决边远地区立地条件差、造林难问题上的优势,以及油松飞播造林的优点。实践证明,油松飞播造林是加快造林速度、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国土绿化、实施天保工程的主要造林方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咸阳市1996—2005年飞播造林播区(以旬邑、淳化、礼泉为代表)开展飞播成效调查,并收集与飞播造林同期气象实况资料,对飞播造林成效与气象因子进行了回归分析,找出影响飞播造林成效的主导气象因子,给出咸阳市飞播造林最佳播期。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飞播造(营)林成效时空动态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陕西省1958~2004年间累计41个年度飞播成效调查数据及相关资料,分析了陕西省飞播成效时空动态变化过程和内在动因。表明陕西省各地理区域飞播目标不同,20世纪70年代的科学试验、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的技术实践证明了飞播技术的可行。不同时期飞播成效存在差异,1969~1979年和1980~1993年两个时间区段陕西省飞播成效面积率分别为47.3%和52.5%,1994~2000年和2001~2004年两个时间区段飞播成效分别为29.0%和33.2%,1994年飞播成效出现了台阶式的下降,幅度达到20个百分点上下。各地域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幅度有别,但趋势基本保持一致。飞播发展中不同的驱动力,在飞播成效上均得到了充分的响应,注重技术和成效是飞播未来发展的出路。  相似文献   

12.
冀南山地飞播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冀西、冀北飞播造林取得了好的效果。冀南山区气候、立地条件与冀西、冀北部都有差别,对飞播造林能否成功争论很大。我们从1984年起连续4年在冀南山区的武安、涉县进行了试验。本文通过1984、1985两年的飞播成苗效果调查,对冀南山区飞播造林成败因素进行了分析,对推广飞播造林技术,加快冀南山区绿化步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加快飞播造林步伐改善北京周边地区生态状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结合北京周边地区飞播造林情况,论述了目前飞播造林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高飞播造林质量,加快飞播造林步伐,改善北京周边地区生态状况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云南飞播造林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飞机播种造林始于 196 0年 ,经过试验、推广、发展三个阶段 ,飞播覆盖全省 12个地 (州 ) ,314个县 (市 ) ,10 12个播区 ,飞播总面积 2 95 386 7hm2 。经检查飞播成效比为 5 9 3%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5 2 0 % )7 3个百分点。在分析了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今后规划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陕西飞播生产过程中若干基本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阐述了飞播的基本原理、飞播区、树种及种子、飞播作业、成效等内容。认为飞播属于人工促进的自然恢复方式,其实质就是通过种群演替实现群落演替。播区范围的确定应以地类的适播性为前提,选地适播。在群落学层次上,建群种或优势种是确定飞播树种的先决条件。对于种子质量,不仅仅只是播种质量,还需要注意种源质量。飞播作业的核心在于适时、准确落种。飞播成效上,飞播树种的成苗、成林效果是基本。同时,文中也论述了飞播生产中存在的技术偏差和误区,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关注的技术问题。建议飞播在工程理念上应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成数抽样调查方法已不能满足客观、准确反映迅速扩展的飞播林调查需要,本文根据多年的飞播林调查技术探索,阐述了多层抽样法在飞播林中的应用技术以及应用的条件、范围。  相似文献   

17.
遥感技术在全国营造林综合核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当前全国营造林综合核查技术和水平,以杭锦旗为研究范围,探索了遥感技术在人工造林更新实绩、人工造林更新保存状况、封山育林实绩和成效以及飞播造林实绩和成效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总结了在营造林综合核查中应用遥感技术的可行性,为今后遥感技术在全国营造林综合核查中的推广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ABT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云南松种子飞播造林试验应用中表明,种子萌芽期可提前7天,苗全期提前8天,而且种子出苗整齐,根系发达,同时由于种子发芽期提前,减少了鸟、鼠、危害种子时间。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飞播林地封育后5a来的植被状况、土壤水分、土壤有机质及养分(N、P、K)含量等的调查研究,得出流动沙地经飞播造林种草封育5a后,使沙地得到了固定和半固定,地表风蚀减弱,沙物质得到固定,结皮层形成,土壤有机质和肥力提高,小气候得到了改善,但土壤水分含量有所下降,各个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20.
随着林业"双增"目标的提出,营造林成效监测成为全国营造林综合核查工作的关注重点。以黑龙江省木兰县、内蒙古鄂托克旗和杭锦旗为研究范围,应用中、高两级分辨率遥感影像对人工造林(更新)、封山育林和飞播造林成效分别进行了监测。总结遥感技术在营造林成效监测中应用的可行性,以期为今后营造林综合核查工作有效服务林业"双增"目标考核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