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临诊病型可分为急性败血型、亚急性皮肤型、慢性型。急性败血型表现为一头或多头病猪突然死亡,多数病猪有明显临诊症状,体温升至42℃以上,稽留,虚弱,行动困难,食欲减退,皮肤、浆膜出血;亚急性皮肤型多良性经过,皮肤形成界限明显的棱形或方形疹块,稍突出于皮肤表面,病初疹块充血,指压褪色,后期瘀血,压之不褪色,疹块发生后体温下降,病情减轻,疹块颜色逐渐消退,数日后可自行康复;慢性  相似文献   

2.
一、猪丹毒 此病系感染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急性败血型或疹块型的症状为:体温升高至41℃左右,心跳加快,四肢和腹部等处出现疹块,凸出于皮肤表面,不食,有时呕吐,眼潮红充血。慢性型则多表现为四肢关节发生慢性关节炎。 防治办法:1.用5%~10%的石灰乳刷洗猪圈,将病猪及时隔离饲养,死猪要深埋。2.以防为主,要早期给猪打猪丹毒预防针进行免疫。3.  相似文献   

3.
猪丹毒是一种主要侵害架子猪的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以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疾块型为主要持证。1997年4月笔者对一发病猪群采取了综合防制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1997年4月13日花园乡曹庄村养猪专业户张孔建养的16头四月龄50公斤左右的架子猪,因5头出现不良,皮肤有疹块求诊。二、临床诊断病猪体温41.0~41.5℃,精神不振,发病的5头均不愿站立,躺卧地上,可见背、腹。臀、四肢等部位的皮肤出现不规则的方形、菱形和圆形疹块,大小约1~5厘米,数目2~8个不等。其中背部疹块呈紫蓝色,指压不褪,腹臀、四肢部…  相似文献   

4.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病猪体温升高至42℃以上,疫情刚发生时病猪不表现任何症状即突然死亡,随后病猪多呈急性败血症,皮肤出现疹块,如果治疗不当或不及时,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慢性病猪会引发心内膜炎、皮肤坏死及关节炎等。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本市的少数养猪大户饲养的老母猪、育肥猪群发生了一种以高热、体温在41.5℃以上、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后躯站立不稳、少数病猪四肢有的关节肿大、有的病猪皮肤上有红色疹块、大便干结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我们通过流  相似文献   

6.
周燕 《兽医导刊》2014,(3):50-51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俗称“打火印”。其主要特征是病猪体温可升高至42℃以上,疫情刚发生时病猪不表现任何症状即突然死亡,随后病猪多呈急性败血症,皮肤出现疹块,如果误诊导致治疗不当或不及时,会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慢性病猪会引发心内膜炎、皮肤坏死及关节炎等。  相似文献   

7.
猪丹毒俗称“打火印”,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多发生于 4~ 6月龄的猪。该病多发生在炎热季节。临床特征为高热、皮肤上出现红色斑块和关节炎。笔者用三黄石膏汤治疗疹块型丹毒病猪 2 9头 ,有效率达 96%。1 症状病猪精神不良 ,食欲减少或废绝 ,T41℃以上 ,颈部、耳根、背部、四肢及臀部皮肤表面出现紫红色的疹块。2 治疗三黄石膏汤 :黄芩 1 5 g,黄柏 1 5 g,黄连 1 5 g,生石膏 2 0 g(另包 ) ,栀子 1 5 g,知母 1 5 g,青蒿 2 0 g,牡丹皮 1 0 g,厚朴 1 0 g,生姜 1 0 g为引。水煎后加入生石膏末 ,候温灌服 ,方中剂量…  相似文献   

8.
1临床症状猪急性发作,症状与猪瘟相似。病猪全身发抖,感染后3~7d,体温升高到40.5℃~42℃,呈高度稽留热型。猪鼻镜干燥,鼻孔有浆液性、黏液性或脓性鼻涕,咳嗽、呼吸困难,精神委顿,食欲减退或废绝。病猪全身皮肤出现出血斑,随后皮肤变成蓝紫色,尤其是头部、耳朵、四肢和下腹部严重瘀血。初期便秘,拉干粪球,粪便表面覆盖有黏液,后期下痢,排水样或黏液性或脓性恶臭粪便。体表淋巴结,尤其是腹股沟淋巴结明显肿大,身体下部或耳部出现瘀血斑,或有较大面积的发绀。2剖检变化主要表现为:全身淋巴结肿大,呈灰白色,切面湿润。肠系膜淋巴结变化最为显…  相似文献   

9.
<正> 某饲养户饲养三胎母猪一头,为防其拱圈用绳缚住其胸部固定在猪圈一角饲养。1986年6月26日发现该猪从前腿内侧至后腿内侧整个下腹部发红,有多数凸出皮肤表面的疹块。疹块炎性红肿,破溃的疹块流出粘性渗出物,少数疹块破溃后形成黑色、黑红色结痂。病猪表现有痛感,蜷缩伏卧,但体温、食欲正常。诊  相似文献   

10.
饲喂紫花苜蓿引发猪光过敏症诊治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发病情况2004年8月,我场李某饲养的20头育肥猪,在饲喂了紫花苜蓿之后,有17头猪的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红斑及肿胀,并伴有以痛痒为主要症状的疾病。2临床症状病猪结膜潮红,摇头,在背部和颈项部的皮肤出现红斑性疹块,触之热痛;体表发痒,到处乱蹭,体温在39 ̄40℃之间,个别猪出现昏睡状态。根据主诉和临床所见,病猪初步诊断为由紫花苜蓿引起的光过敏症。3治疗清除剩余的紫花苜蓿,把病猪赶到舍内或遮阳处。病猪皮肤患处涂擦氧化锌软膏。为减少过敏及皮肤搔痒,每头猪肌肉注射苯海拉明40 ̄60毫克。经上述方法治疗3次后,病猪逐渐恢复正常。4小结新鲜…  相似文献   

11.
1猪丹毒 猪丹毒是红斑丹毒丝菌,俗称猪丹毒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目前集约化养猪场比较少见,但仍未完全控制。本病呈世界性分布。这是猪的高热性急性传染病。病猪临床上以体温升高,败血症,颌下皮肤出现疹块为特征。本病发生于架子猪,特急性型体温高达42℃以上,体表出现红斑,躺卧不起,迅速死亡。  相似文献   

12.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亚急性传染病。临床上常见的典型疹块型猪丹毒,是在猪只的颈、肩、背、腹部及四肢等处皮肤出现圆形、方形、菱形或不规则形凸起的红色疹块。而在生猪屠宰的检疫实践中,偶尔可见猪丹毒病猪疹块呈浅色  相似文献   

13.
我市一家规模化养猪场,2005年7月中旬仔猪陆续发生以体温升高、不食、渗出性皮炎症状为主的疾病,经临床观察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葡萄球菌感染。1发病情况该场饲养仔猪600头,发病123头,多发于20~40日龄,病猪营养状态较差,被毛粗乱,体温升高至40℃~41℃,精神抑郁,食欲不振,发病率达到20%以上。2临床症状病猪有渗出性皮炎,耳根、四肢下部、背部、腹部等出现黄色水泡,病重仔猪波及全身,有的水泡破溃,附着于猪体表面,有的出现化脓现象,有的部位皮肤脱落,水泡与皮肤粘合成痂皮,揭开硬痂露出鲜红的肉面,内脏等其他部位无明显的病变。3实验室检验取…  相似文献   

14.
1宰前检疫急性感染阶段的病猪体温升高至40.5℃~42℃,呈稽留热型,精神萎顿,食欲不振或废绝,眼结膜常充血,腹股沟淋巴结多肿大。病猪呼吸困难,常呈腹式呼吸或坐式呼吸,偶有咳嗽、呕吐。在耳翼、四肢、股内侧、胸腹部等处皮肤出现紫红斑或有点状出血。由于该病无明显特异性症状,再加上该病多呈慢性或隐性感染,所以宰前检疫不易检出。在沈阳市肉联厂检出的数千例猪弓形虫病中,仅有2例是宰前检疫时检出的。2宰后检验呈慢性或隐性感染的猪弓形虫病猪,在宰前检疫时不易检出,但在宰后剖检中都具有典型的规律性的病理变化。把猪弓形虫…  相似文献   

15.
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病病毒引起.以流产、死胎、呼吸障碍为主要特征.妊娠母猪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如喷嚏、咳嗽.体温可能升高,严重病例可出现沉郁,呼吸困难、耳朵呈蓝紫色.有的病猪皮肤有红斑,出现大面积的梗死和疹块.流产、死胎弱子或木乃伊胎.仔猪死亡率可高达80%~100%;空怀母猪或公猪感染后也出现厌食、呼吸困难、咳嗽、发热等症状,母猪表现为配种率下降,公猪出现暂时性精液减少和精子的活力降低;哺乳仔猪和断奶小猪也表现为呼吸加快,皮肤发蓝,死亡率达30%~50%,也有高达100%;育肥猪症状较轻.  相似文献   

16.
1发病情况 河南某猪场有180头2月龄仔猪,病猪约占10%,表现精神不振,体温40~41℃,腹泻不止,消瘦。其中有几头猪在发病4d后死亡,呈败血症状,病猪耳边缘发绀,四肢内侧、腹下、胸前皮肤出现紫斑,呼吸困难,厌食,精神沉郁,行动摇摆。  相似文献   

17.
仔猪副伤寒又叫猪沙门氏杆菌病 ,是猪的常见多发传染病之一。该病流行广、传播迅速、对仔猪威胁较大。1 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本病在阴雨天气 ,气温较低 ,猪舍潮湿 ,卫生条件较差时多发。一旦发病传染迅速 ,病程多为 1~ 4d。病猪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至 40 5~ 41 8℃ ,呈稽留热 ,食欲减退或废绝 ,精神沉郁 ,寒战。小便短赤 ,眼结膜充血 ,少数病例眼有粘性或脓性分泌物。病初便秘后拉稀 ,粪便发黄呈液体状、恶臭 ,呼吸迫促 ,行走摇晃。有的病猪出现呕吐 ,有的耳颈、胸腹、四肢蹄尖、鼻盘等处皮肤出现紫色或淡蓝色斑点 ,个别病猪鼻孔流出白…  相似文献   

18.
正1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为2~28天,病猪首先出现体温升高,多在40.0~41.1℃左右或更高。病猪表现为厌食,倦怠,呕吐,严重鼻炎,腹泻及行动失调。1~2天后,体温降至正常,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如感觉过敏,抽搐,共济失调,四肢僵直,角弓反张和昏迷,接  相似文献   

19.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的红细胞表面、血浆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本病可引起猪高热、贫血、黄疸和全身皮肤发红。1临床症状病猪发热,体温为39℃~41℃,呈稽留热。食欲减少或废食,精神沉郁,不愿运动,喜卧,挤堆,拉稀、便秘交替进行。个别猪咳嗽。仔猪可视黏膜苍白,黄疸,尿呈黄色。皮肤发红,尤以耳、鼻、腹部皮肤最为明显。有些猪腹股沟、四肢出现不规则的紫斑。耐过猪成为僵猪,病程1~3周。2解剖病变病猪消瘦,全身皮肤发黄,腹部皮肤有出血斑点。解剖时血液稀薄如水,凝固不良。全身淋巴结肿大,切面外翻,有液体流出。脾脏肿大,…  相似文献   

20.
东莞市某猪场在 1 998年 1 2月发生了一场疫情 ,其特征是病猪精神沉郁 ,体温升高至41~ 42℃ ,呼吸困难 ,耳、四肢内侧和腹下等部位皮肤发绀 ,有出血点 ,发病率为 65 3 % ,死亡率为 85 % ,经临床诊断、流行病学、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猪瘟和猪肺疫混合感染 ,现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该场饲养育肥猪 2 1 0头 ,引入猪苗后未做疫苗强化工作 ,饲养到猪只体重 5 0~ 70kg开始发病。发病初期只有数头猪不食 ,体温升高至 41℃以上 ,两天后几乎整栏发病 ,病猪呼吸急促 ,经抗菌药物治疗后疫情没有得到控制 ,1周后开始陆续有病猪死亡。有些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