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雏鸭的育雏方式 育雏方式一般有3种:地面育雏、网上育雏和立体笼育雏。  相似文献   

2.
鸭的育雏阶段,一般不考虑让雏鸭洗浴和运动,育雏过程均在舍内饲养。但在夏季,采用开放式鸭舍地面育雏时,往往地面卫生条件差,应在室外设小运动场和洗浴池,让雏鸭出舍运动和洗浴,同时空出鸭舍,以便消除粪便,更换垫料。  相似文献   

3.
鸭的育雏方法一般有3种,即地面育雏、网上育雏和立体笼育雏。(1)地面育雏是在育雏舍的地面铺上5cm厚的松软垫料,将雏鸭直接饲养在垫料上,采用地下(或地上)加温管道、  相似文献   

4.
番鸭网上与地面育雏对比试验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雏鸭阶段的成活率、饲料利用率和生长速度 ,进行了番鸭网上育雏与地面育雏的对比试验。1材料与方法1 1育雏室与网床结构在鸭棚内用尼龙薄膜搭建25m2 的育雏室 ,能保温、通风。育雏室左边12m2为地面育雏 ,铺垫清洁干燥的稻草。右边13m2 放置面积4m2 的网床两张 ,网床长2 5m ,宽1 6m ,边高0 3m ,离地0 6m ,铺上网孔直径1cm的塑料网。1 2试验分组与时间将从本地孵坊购进的558只健康雏鸭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229只。试验时间从1999年6月20日至7月10日 ,全期21d。1 3饲…  相似文献   

5.
一 育雏前的必要准备工作 在进雏前,对育雏舍进行清理和维修,然后对雏鸭舍及用具进行彻底冲洗,使之不存在任何污物残留,然后按照程序进行严格的全面消毒,即用2%烧碱水喷洒消毒后,再把雏鸭舍内所有笼具、用具放入室内,同时将育雏舍的门窗用纸糊好,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其方法是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14毫升溶液,高锰酸钾7克,先把福尔马林溶液倒入非金属性容器内,再放入高锰酸钾,  相似文献   

6.
我场于1989年10和12月分二批引进丹麦力加(Legarth)父母代种鸭进行饲养繁殖推广。现将其父母代种鸭从育雏到产蛋的饲养过程初步总结如下:1 饲养方式1.1 育雏方式:采用平面育雏,进雏前铺设5~7厘米厚的粗糠作为垫料,做到勤添垫料,保证不潮湿。在饮水位置,采用网上结  相似文献   

7.
雏鸭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1年 6月 ,我县托古乡某养鸭场饲养的 1 50 0只 5日龄雏鸭部分发病 ,2d后 ,发病雏鸭逐渐增多 ,发病后 3~ 5d死亡 ,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 ,确诊为雏鸭大肠杆菌病。1 发病情况该养殖户于 6月 5日从外地购进 1日龄雏鸭 1 50 0只 ,放在自家屋子内育雏。于 6月1 0日开始发现有 30多只雏鸭精神不振 ,食欲减退 ,拉稀粪 ,到 6月 1 6日共发病 52 3只 ,发病率 34 2 % ;死亡 30 1只 ,死亡率为 2 0 %。2 临床症状病雏鸭精神沉郁 ,不吃食 ,缩颈离群 ,衰弱无力 ,站立不稳 ,头向下弯曲 ,喙触地 ,流涎 ,流泪 ,喘气 ,喉头发出…  相似文献   

8.
培育30日龄以内的雏鸭称为育雏,育雏阶段是鸭雏开始接触外界环境,也是生长最快的时期。培育出健壮、发育良好的雏鸭,不仅关系到雏鸭本身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而且还关系到鸭以后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这是一项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养鸭成败的关键。l雏鸭的生物特性1.l体温调节能力差,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弱刚出壳的雏鸭,绒毛稀短,各种生理机能尚未健全,尤其体温调节机能较差,对环境温度变化反应敏感,故应进行适当的保温,以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使之逐步适应新的环境。l,2胆小怕惊雏鸭胆小,异常动静会造成鸭群受惊恐惧,影响生…  相似文献   

9.
庄国华 《中国家禽》2001,23(6):27-27
育雏温度的控制   雏鸭对温度的反应非常敏感,如果温度太高,雏鸭就会自动远离热源,烦躁不安,张口喘气,不断喝水,容易造成鸭体质虚弱和抵抗力下降等现象;温度若过低,雏鸭尖叫,集聚成堆,互相挤压取暖,这样极易造成伤亡,而且生长缓慢;温度忽高忽低时,雏鸭则易患感冒。若见到雏鸭三五成群,或单只躺卧、伸腿、伸头颈,呈舒展之状,食后静卧而无声,则说明雏鸭处于最适宜的温度。较适宜的育雏温度参阅表 1。 育雏温度也可采用以下方法: 1日龄为 33℃,以后每天下降 1度,至 5日龄时为 29℃,从 6~ 10日龄内,每天下降 2度,至 …  相似文献   

10.
2010年6月5日.某肉鸭养殖户购进鸭苗2000只.平养地面垫料育雏在同一舍内.10日龄起雏鸭相继发病,以呼吸困难、严重下痢、神经症状和死亡为特征。至6月18日到站求诊共死亡260只。笔者前往诊治.经调查分析与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曲霉与沙门氏菌混合感染.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控制了病情.取得良好效果。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裴素俭 《中国家禽》2001,23(11):20-20
在购进雏鸭之前,要整修育雏室、鸭舍、运动场及附属用具,使圈舍的门窗完好,通风保温性能好,排水通畅。并于进雏前一周对圈舍场地进行灭鼠。雏鸭抵达育雏室24小时前,务必完成鸭舍及所有育雏设备的清洁与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12.
张力 《中国家禽》2003,25(16):22-22
1发病情况2002年3月8日一专业户从郊区某三元鸭种苗场购进雏鸭1780只,3月13日清晨发现育雏室有23只雏鸭死亡,该专业户误认为是室温过低造成,未引起重视。至14日晚又有59只雏鸭死亡,15日清晨发现有94只雏鸭死亡,随即到本站求诊。2临诊症状部分雏鸭体质衰弱,精神萎靡,两翅下垂,头  相似文献   

13.
一 发病情况 沙河市某养殖户张某于8月15日购进雏鹅2500只,圈舍为闲置的旧房,水泥地面上直接铺垫约5厘米厚的麦秸作为垫料,在屋内用简单支架挂起塑料布用于保温,未增设通风口,舍内温度刚进雏时达不到预定的28℃,故加设煤球炉取暖。受设施条件限制,没有安装烟囱。  相似文献   

14.
1 发病情况 2005年6月5日,我县养鸭专业户赵某购进雏鸭600只,育雏至12日龄左右相继出现拉稀、跛行、眼睛肿胀、流泪或无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的现象.在间隔不足一周的时间内,先后有242只雏鸭发病,死亡127只,发病率为40%,死亡率为21%.通过临床和实验室诊断,初步确诊为大肠杆菌病,经采取相应防治措施,病情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15.
正1育雏期的饲养(1)育雏舍的准备。育雏舍的地面、天花板、墙、门窗及所用的器具,必须在接雏前2周彻底清洗和消毒。采用地面平养时,进雏前数天在地面铺垫5~6cm厚的清洁垫料,最好是选择经过太阳暴晒消毒、干燥、铡碎的玉米秸秆、稻壳和锯末等。(2)育雏面积与温度。42日龄前的雏鸡,适宜的饲养密度为15只/m2。育雏初期最好使用保温伞,每个保温伞可以饲养500只雏鸡。如果采用室内供温方式  相似文献   

16.
北京雏鸭喹乙醇中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京雏鸭喹乙醇中毒王守诚,郭国庆(江苏省洪泽农场养殖公司,泗洪211932)1987年11月我场育雏单位,一批3日龄雏鸭3596只,由于误用过量喹乙醇,致使整群雏鸭发生中毒,5天内死亡3099只,死亡率达86.18%。一、生病情况我场有年产40万只北...  相似文献   

17.
雏鸭是指0~28日龄的小鸭。刚出壳的雏鸭绒毛短,调节体温的能力差,常需要人工保温;雏鸭的消化机能尚未健全,饲养雏鸭时要喂给容易消化的饲料;雏鸭的生长速度快,尤其是骨骼生长很快,饲养雏鸭时一定要供应营养丰富而全面的饲料。雏鸭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差,易感染疾病,因此,育雏时要特别重视防疫卫生工作。1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首先,要检修好育雏舍,准备好加温、采食、饮水等育雏的工具,并连同育雏舍一起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其次,准备足够的饲料、药  相似文献   

18.
传统养鸭业,只在每年春末至秋初季节才能孵化、育雏鸭。近年来,我们探索冬春季节孵化育雏鸭的技术,经多次实验,研制了节约化三层网上育雏鸭室并育雏鸭10万余只,育雏成活率高达95%以上,收到了投资小、见效快、经济效益高的效果。现报道于后:1集约化三层网上育雏定的构造(1)育雏层架的构造选用能保温开窗的平顶房间,长宽均为7m,高3.5m,安置两排育雏架,中间留1.6m宽的过道,四周留0.8m宽的走道,育雏笼架长5.4m,宽1.9m,总高度2.1m。笼架分为三层,各层又分为育雏鸭层和承粪尿层。第一层离地面40cm,地面作承粪尿层;第二…  相似文献   

19.
1建育雏室 育雏必须有育雏室。育雏室要求干燥.通风良好和有充足的采光面积。最好是水泥地面,容易冲洗消毒。接雏前要对育雏室进行全面检查.对有破损的墙壁和地面要及时补修,保证室内无“贼风”入侵,而且要堵好鼠洞。  相似文献   

20.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 ,是雏鸭病害之首 ,2 0日龄以内多发 ,雏鸭育雏期是本病盛发期。现介绍一些防治方法 ,供参考。1 饲养分群管理法进雏鸭前 3天 ,鸭舍内用“百毒杀”消毒 ,消灭隐藏于舍内的病毒。雏鸭的饲养密度根据大、小、强、弱适当调整 ,对发育良好、发育不良和体弱的要分群饲养 ,并及时做好雏鸭的保温工作。一般 1~ 3日龄为 2 7~3 0℃ ,4~ 6日龄为 2 4~ 2 7℃ ,7~ 1 0日龄为 2 1~ 2 4℃ ,1 1~ 2 0日龄为 1 8~ 2 1℃。鸭舍饲养密度 ,1~ 7月日龄每平方米 1 5~ 2 0羽 ,8~ 1 4日龄 1 0~ 1 5羽 ,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