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贾汪南湖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衍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848-21849,21867
营造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可提高城市生态结构,改善城市景观面貌。以贾汪南湖湿地公园的景观营造为线索,介绍了景观特质营造的有效途径,并分析了南湖湿地公园生态修复的景观策略。从生态、人文、美学的角度说明了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的方法,提出特色植物景观的营造要与场地的历史、文化内涵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江都花鱼塘湿地公园地域特色景观营造手法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总结地域特色景观的概念,研究地域特色景观在湿地公园中的营造手法,并得出3个营造要点,即遵从自然环境,创造宜人的游憩空间;传承地域文化,寻找心灵的故乡;选择合理材料和技术工艺,彰显时代的气息。以江都花鱼塘湿地公园为例,在现状调查、规划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主题分区以及主要特色景观设计来避免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中日益严重的趋同现象,以期为今后湿地公园的地域特色景观规划设计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姚岚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176-179
苏州三角咀城市湿地公园以湿地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为基本核心,突出湿地景观的地域特色,并根据功能定位和现场条件因地制宜设计休憩娱乐和科普教育项目,保证了该湿地公园真正发挥对湿地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湿地公园"的提出使得湿地的生态问题进入公众视野,然而关于湿地公园的互动性景观研究甚少。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行为观察,以"以人为本"、"自然性"和"交互性"3个设计原则对海口市的凤翔湿地公园互动性景观进行调查研究,得出凤翔湿地公园中人与自然的互动景观营造的优点,人与地方文脉互动性以及配套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影响互动效果的结论,针对凤翔湿地公园的互动性设计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修改意见,为湿地公园互动性景观的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层次分析法,从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环境质量、湿地景观及湿地公园的开发建设4大方面,选取19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构建评价模型,结合专家咨询结果,对黑瞎子岛国家湿地公园进行生态旅游评价。结果表明:黑瞎子岛湿地公园的本底资源较好,在生态旅游资源中占绝对优势,影响程度为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环境质量湿地景观湿地开发建设。其中,湿地生态系统典型性(0.222 4)、湿地水环境质量(0.177 5)和湿地面积比例(0.090 0)3个单项得分较高,表明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湿地环境质量良好,湿地景观价值高。与附近旅游地差异(0.002 6)和适游期(0.000 4)得分最低,说明湿地公园特色不够鲜明,适游期限制性大。黑瞎子岛国家级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的最终得分为0.783 0,说明黑瞎子岛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资源价值较高,湿地公园内丰富的原生态环境及生态旅游资源都将为生态保护及合理利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绿色可持续发展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6.
王宇亮  王志学  王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904-4906
围绕兰州黄河风情线景观分布,从黄河的生态湿地、特色文化风情、桥梁枢纽、近水公园和滨水广场方面总结了兰州滨水景观多元化模式。重点概述了银滩湿地公园的生态风情;兰州水车、龙源石碑、羊皮筏子和"黄河母亲"石雕的文化内涵;中山铁桥、银滩大桥、七里河立交桥和雁滩黄河大桥与黄河融为一体,贯通南北的桥梁枢纽功能;结合休闲、娱乐、观光与餐饮于一体的近水公园与滨河文化广场。最后提出,在兰州沿黄景观规划中不仅要达到防洪、交通与环境共生的目标,还要凸显景观、生态环境、特色文化和经济基础的协调,逐步使兰州滨河两岸的湿地、河道、绿化、交通、餐饮、休闲与居住呈现多元化立体发展。  相似文献   

7.
《安徽农业科学》2020,(1):83-86
以山西省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资源保护、景观环境开发等方面探讨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原则及合理利用建议。结果表明,在规划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环境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资源保护的问题,必须本着生态环境为先的理念和创新理念,科学合理地规划与实施资源保护与景观环境开发,为今后研究城市湿地公园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8.
以瓮安水瓮田梯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为例,从景观类型、地域文化特征等方面,对山地梯田湿地景观设计的立意构思到景观营造的思路与方法进行探讨,分析设计中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策略。提出山地梯田湿地景观设计应以"生态文化"为主线、地域文化为内涵、"减量设计"为手法,将主题理念与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相结合,营造出具有地域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山地梯田湿地景观。  相似文献   

9.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背景下对贵州凤冈龙潭河国家湿地公园进行生态与景观评估,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等,以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环境质量、湿地景观、特色加分等4类15个因子,通过赋分赋值建立评估标准体系。结果表明:凤冈龙潭河国家湿地公园评估分值为61.35分,其中,湿地生态系统35.74分,湿地环境质量15.25分,湿地景观9.86分,特色加分0.5分,评估等级为“良好”。据此提出在满足“和美乡村”需求上加强湿地公园周边环境治理,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与美学价值,凸显地方特色,以期更加契合和美乡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全英 《农学学报》2013,3(11):34-36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城市湿地公园,选择一般城市公园从概念、目标、建设方式及选址、营建方法等方面与城市湿地公园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城市湿地公园与一般城市公园的差异,提出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公园的特殊形式,城市湿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了城市湿地公园具有自己的特点:规划场所的特殊性、规划设计的局限性、动植物种类的确定性、规划场所的延续性。在城市湿地公园规划中要明确城市湿地公园的特点,打造湿地特色景观。  相似文献   

11.
湿地公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具有其特殊性。以重庆迎风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在调查湿地公园植物资源的基础上,按照湿地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设计原则,对湿地公园不同区域植物配置模式与景观营造进行了探索与分析,以期为重庆市湿地公园植物配置和植物群落构建以及景观营造提供科学合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陆福元 《上海农业科技》2010,(1):114-114,116
水生植物是湿地的重要构成要素,对湿地的生态平衡、塑造湿地景观特色具有重要的作用。笔者以常熟市尚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例,介绍了在湿地建设中科学合理营造湿地,突出水生植物景观特色,构建湿地水生植物景观多样性和生态功能,在水生植物种植地要求、种植及养护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南昌市象湖湿地花卉公园植物多样性调查与群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象湖湿地花卉公园为研究对象,主要调查了滨水型植物群落、复层混交林型植物群落、建筑四旁型植物群落的植物多样性状况及这3种景观单元的植配模式。结果表明:象湖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以观花和观叶类为主,兼顾观姿、观果类;植物群落的配置模式主要有"乔木+灌木+草本"、"乔木+灌木+地被+草坪"、"乔木+灌木+地被"、"乔木+灌木+草坪"4个类型;公园内共有维管束植物77科148属189种,乡土植物117种,占总树种的61.90%,乔∶灌∶藤本∶草的比为48∶57∶5∶79;3种类型27个景观单元的平均物种数为21种,其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指数分别为0.60、1.27、0.25,乔木层、灌木层、地被层的平均物种数分别为5、7、9,说明该公园的地被、花卉类植物更为丰富,凸显了湿地花卉公园的景观特色,但其湿生、水生植物的物种多样性与特色景观的营建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以象湖湿地花卉公园为研究对象,主要调查了滨水型植物群落、复层混交林型植物群落、建筑四旁型植物群落的植物多样性状况及这3种景观单元的植配模式。结果表明:象湖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以观花和观叶类为主,兼顾观姿、观果类;植物群落的配置模式主要有"乔木+灌木+草本"、"乔木+灌木+地被+草坪"、"乔木+灌木+地被"、"乔木+灌木+草坪"4个类型;公园内共有维管束植物77科148属189种,乡土植物117种,占总树种的61.90%,乔∶灌∶藤本∶草的比为48∶57∶5∶79;3种类型27个景观单元的平均物种数为21种,其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指数分别为0.60、1.27、0.25,乔木层、灌木层、地被层的平均物种数分别为5、7、9,说明该公园的地被、花卉类植物更为丰富,凸显了湿地花卉公园的景观特色,但其湿生、水生植物的物种多样性与特色景观的营建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改造、管理、湿地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以徐州市大龙湖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从景观功能分区入手,研究景观格局与景观功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除湖泊游览区,其他分区均是以绿地景观为主;娱乐休闲区人为干扰最为强烈,绿地斑块多而小,硬质铺装、建筑的斑块密度、形状指数也最大;湿地生态观赏区道路斑块密度最大;娱乐休闲区景观破碎度高,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最高,具有较高的景观异质性;文化展览区的斑块密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居第二位;湿地生态观赏区主要功能是保护湿地环境,并进行湿地生态科普宣传,其景观尽量保持原貌。不同功能区的景观格局基本符合景观功能要求,斑块布局较合理。大龙湖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和建设均做到生态保护和旅游休闲的双赢。  相似文献   

16.
异龙湖湿地公园位于云南省石屏县异龙湖湖畔。根据湖滨生态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与以自然恢复为主、兼顾景观建设这2个原则,紧扣"生命的延续"这一主题,对异龙湖湿地公园一期景观进行分区规划、植物种植规划和道路交通组织,并结合当地乡土风情对园区做了详细设计。努力把异龙湖湿地公园建成集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于一身的大型科普性公园。  相似文献   

17.
高冬平  王佳佳  蔡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755-15757,15760
简述地域特色及城市湿地公园地域特色的概念,分析城市湿地公园地域特色形成因素和塑造原则,并从遵从地域自然环境和场地特征、传承地域文化体现场所精神、合理地选择材料和技术工艺3个方面,结合四川成都活水公园、浙江湖州下渚湖湿地公司、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以及西溪湿地等相关实例,介绍了城市湿地公园地域特色塑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自然湿地系统对人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城市规划中对城市湿地公园进行生态设计,能充分发挥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作用和社会效益。植物景观设计在城市湿地公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景观的设计也要进行一定的控制。对景观要素要进行合理的布局,结合理论知识在数量上、搭配上进一步完善景观设计,来更好地把握城市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19.
自然湿地系统对人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城市规划中对城市湿地公园进行生态设计,能充分发挥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作用和社会效益.植物景观设计在城市湿地公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景观的设计也要进行一定的控制.对景观要素要进行合理的布局,结合理论知识在数量上、搭配上进一步完善景观设计,来更好地把握城市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20.
湿地公园是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一种成功模式,也是湿地公约所提倡的发展方向。本研究以襄樊市熊河湿地公园设计为例,在全面分析其自然概况、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对其自然生物条件和景观格局进行了生态评价,提出湿地公园的功能分区与建设措施和建议,探讨在保证自然特性与生物多样性的条件下如何开展湿地公园规划,以期为我国湿地资源的生态利用与积极保护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