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本试验以水稻育秧基质为研究对象,对越城区应用较多的2种育秧基质育秧与本土育秧对早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进行田间试验,从秧苗素质、水稻产量、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筛选出适合越城区水稻生产的育秧基质。试验结果表明:与本土育秧比,育秧基质育秧可促进秧苗生长,表现为秧苗粗壮、茎基宽、绿叶数多,根系较发达、白根多,秧苗素质明显提高;秧苗盘根结实,插种后漏插率低,基本苗多,分蘖发生早,低节位分蘖多,穗大,有效穗数足,增产作用明显;插种后秧苗返青快、植株生长好,有效穗多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不同基质育秧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普通土、营养土、有机基质、有机基质 普通土4种育秧基质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基质相对于其他3种基质培育的秧苗植株高大,叶片颜色深绿,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高;生根数多,最长不定根长,根系吸收面积大,活力强,移栽后发根力强,抗植伤能力强。有机基质是较理想的育苗基质,能够培育适合水稻机插需要的健壮秧苗。  相似文献   

3.
以经微生物发酵腐熟的畜牧粪便、作物秸秆和有机废渣等为主要原料,配比草炭、云母粉等制成新型水稻育秧基质,并与市场上另外2种育秧基质进行比较试验,研究其对水稻秧苗农艺性状和生理性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新型水稻育秧基质培育的水稻秧苗高17.42 cm,高度更加适中,茎基较宽,绿叶数多,根系活力强,养分吸收积累多,其秧苗素质高于另外2种基质培育的秧苗,更适合于机插。  相似文献   

4.
对水稻框式基质育秧试验示范进行总结,结果表明:水稻基质育秧育成的秧苗根系发达、活力强。插后扎根快,无明显返青期,成穗率高,穗大粒多。同时,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基质育秧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机插稻基质育秧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农业废弃物稻草秸秆、菇渣和牛粪加工成的基质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配方基质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牛粪+稻草"基质育秧,其秧苗素质和产量均表现最佳;利用"牛粪+菇渣"基质育秧,秧苗在苗床上表现为苗体矮小、叶色偏黄,但并不影响在大田期的生长,最终结果产量略高于对照。因此,从机插稻商品化统一育秧、减轻取土难问题考虑,两种配方基质均可作为育秧基质。  相似文献   

6.
钵苗机插水稻群体动态特征及高产形成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旨在阐明钵苗机插水稻产量构成特征和群体动态特征以及高产形成机制。【方法】2010年选用24个不同单穗重粳稻品种统一高产栽培,以成熟期平均单穗重聚类分析划分3种穗型,并每种穗型筛选2个具有代表性品种。2011-2012年采用大穗型品种甬优8号和甬优2640,中穗型品种武运粳24号和宁粳3号,小穗型品种淮稻5号和淮稻10号为试验材料,在江苏省兴化市钓鱼镇进行大田试验,以毯苗机插水稻为对照,系统研究钵苗机插水稻产量及其产量构成、群体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动态和干物质积累动态特征,并从秧苗素质、栽后物质积累、阶段光合物质生产、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株型特征、茎鞘物质输出与转运、根系活力等方面深入探讨钵苗机插水稻高产形成机制。【结果】钵苗机插水稻产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大穗型品种增产8.71%-11.11%,中穗型品种增产6.85%-7.89%,小穗型品种增产5.30%-6.34%。钵苗机插水稻产量的提高主要原因是在足够穗数的基础上,显著或极显著增加每穗粒数,进而提高群体颖花量,同时保持稳定的结实率和千粒重。与对照相比,钵苗机插水稻群体茎蘖数栽后增长快,高峰苗适宜,拔节后群体茎蘖数消减缓慢,最终有效穗数足,成穗率高;群体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钵苗机插水稻显著高于对照,拔节期两者相当,孕穗后钵苗机插水稻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成熟期叶面积指数钵苗机插水稻较对照高出5.17%-11.00%,干物质积累量钵苗机插水稻较对照高出5.36%-9.20%。钵苗机插水稻高产形成机制为带土带蘖栽插,秧苗素质高,群体起点质量优,活棵早,分蘖快,低位分蘖多,栽后地上和地下部物质积累多,为争足穗、促壮秆和攻大穗奠定生物学基础;抽穗期株型紧凑,叶系配置优,叶面积大,比叶重高,基部茎秆粗壮,粒叶比高,形成高光效高质量群体;生育后期根系活力强,叶面积衰减慢,光合势大,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高,干物质积累多,灌浆充实量大,茎鞘物质输出与转运合理。【结论】钵苗机插水稻群体起点质量高,栽后分蘖早生发快,群体生长优势明显,特别是生育中后期光合生产能力强,物质积累多。钵苗机插水稻产量构成特征表现为“穗数足、穗型大、粒数多”。  相似文献   

7.
水稻秧苗框式基质旱育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框式基质旱育秧育成的秧苗根系发达、活力强,插后扎根快、无明显返青期,稻苗分蘖速度快、成穗数多、成穗率高、穗大粒多.不同类型基质以混土基质较好,同一类型基质以木屑纯基质、谷壳+木屑复合基质和菌渣+黄泥混土基质较好.水稻框式基质旱育秧关键技术是播种至出苗前的湿润通气水分管理.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基质的培肥育壮秧效果,于2019年进行了不同基质配方育苗对机插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柴米河"有机活性基质育苗,无论拌土与否,育苗安全性均较好,秧苗素质高,机插缺穴率低,成活率高,机插后发苗快,穗数足,容易获得较高产量,综合表现优于采用兴化田缘水稻育秧专用有机肥育苗。兴化田缘水稻育秧专用有机肥肥力较高,纯基质育苗安全性较差,机插缺穴率较高,秧苗缓苗期长,穗数相对不足,不易取得高产;它与土混配后育苗安全性提高,秧苗素质和机插质量均有所提升,能取得较为理想的产量。在机插水稻生产上,推荐使用"柴米河"有机活性基质与土按体积比2∶1混配或兴化田缘水稻育秧专用有机肥与土按体积比2∶1混配进行育苗。  相似文献   

9.
不同基质育秧对水稻秧苗素质和大田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摸清机插稻基质育秧的具体情况,探讨了不同基质育秧对水稻苗期和大田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秧田期:不同基质育秧均能促进秧苗生长、提高鲜重和干重t大田期:不同基质育秧对水稻叶龄、绿叶数、株高无明显影响,但纯基质育秧有一定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进行了绿福牌基质育秧机插秧早稻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基质育秧出苗整齐,成秧率高,根系活力强,秧苗素质较好,适宜机插;基质育秧机插秧到大田后表现成穗率高、有效穗数多、抽穗整齐、穗大等优势,产量较营养土育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基质育秧在水稻生产中的推广应用价值,解决目前机插早稻的育秧难题,特进行了水稻基质育秧与纯泥土育秧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基质育秧具有秧苗素质明显提高、有效穗数增加、易形成大穗等优势,且增产、增效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各类基质与营养土搭配育秧对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综合影响,运用轻型基质与营养土按比混合,培育出适宜机械化作业的健壮秧苗,测定成苗数、根系、茎基粗度、秧苗发根力、穗粒结构及产量。结果表明:采用各类基质与营养土搭配育秧,栽后早活棵、早分蘖、早够苗,低位分蘖多,群体质量好,成穗率高、穗数足,增产潜力明显。特别是80%大华生物基质+20%营养土处理比对照增产760.5 kg/hm2,在试验区机插水稻生产中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基质的类型特征、秧苗生理特性、机插质量和产量间的内在联系,评价育秧基质的适用性与应用广泛性,选取水稻品种连粳11为试验材料,设纯基质、基质+土壤粘结剂、营养土+机插秧专用肥(旱秧绿)3个处理,研究水稻育秧专用基质对秧苗素质及机插作业质量的影响,明确育秧基质在水稻育苗中的可行性,从水稻育秧技术研究情况展开讨论,分析了水稻育秧关键技术及其特点。结果表明,秧苗素质方面,纯基质处理和基质+粘结剂处理的株高、茎基宽和白根数均表现为增高,优势明显;机插质量方面,漂秧率表现为纯基质>基质+粘结剂>营养土+机插秧专用肥,伤秧率表现为营养土+机插秧专用肥>基质+粘结剂>纯基质;群体茎蘖动态方面,纯基质处理和基质+粘结剂处理的分蘖早发性要好于营养土+机插秧专用肥处理,基质+粘结剂处理的最高分蘖数也较高;最终产量表现为基质+粘结剂>营养土+机插秧专用肥>纯基质。因此推荐基质+粘结剂用于机插秧苗的苗床育秧。  相似文献   

14.
试验表明,水稻育秧营养基质具有秧苗健壮、分蘖率强、盘洁力高的特点;降低机插缺穴率,每30穴可减少机插空穴5—6穴;水稻产量提高82.12 kg/667m2,增加收入226.65元/667m2,去除基质育秧比营养土育秧增加成本21元,基质育秧比营养土育秧基质增产增效205.65元。  相似文献   

15.
寒地水稻不同群体密度品质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裂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插秧苗数与株行距对稻米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插秧苗数对水稻平方米穗数、穗粒数及产量影响显著,随插秧苗数增多,水稻平方米穗数增加,穗粒数则下降;株行距对水稻平方米穗数及空瘪粒、空瘪率、产量影响显著,随株行距减小,水稻平方米穗数增多,产量增加。插秧苗数对稻米垩白率、垩白度、整精米率影响显著,随着插秧苗数增多,稻米垩白率、垩白度增加,整精米率减少,插秧苗数对稻米蛋白质含量及直链淀粉含量影响不显著;株行距对水稻品质各项指标影响不显著。整体来说,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蛋白质含量随插秧苗数的增多而增高,随密度的增大而增高,栽培密度过大,直链淀粉含量、稻米食味品质以及外观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水稻高产栽培新模式,进行了水稻"旱平垄作双侧双深"高效栽培模式种植试验,简称垄作机插,经过跟踪调查结果显示,水稻机插侧深施肥能够为水稻精准、稳定地提供所需养分.与常规对照相比,节省肥料19.5kg/hm2,后劲足,分蘖数多3.6个/穴;株高增加12.7cm;根系长增加2.3cm,地上、地下部分干重都有所增加,水稻...  相似文献   

17.
机插水稻基质育秧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基质育秧是一项新型育秧技术,其主要优点是出苗早而快、秧苗素质好,且解决了机插稻统一育秧中取土、培肥花工多的矛盾,有利于统一培育壮秧、统一机插服务。笔者介绍了应用基质育秧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一、水稻钵体育苗机械摆插技术应用背景尚志市水稻栽培具有悠久的历史,目前种植面积达63万亩之多,栽培品种以中早熟品种为主,在育苗方式上以普通塑料机插软盘育苗为主,但由于播量大,中小苗比例大,秧苗素质较差,收获穗数明显不足,致使水稻产量低、品质差、效益低,常年水稻平均亩产不足500公斤。为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全面提升水稻生产水平,加快水稻综合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提高水稻单产、增加总  相似文献   

19.
不同基质配比对早稻钵苗机插育秧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钵苗机插技术的关键在培育壮秧,试验以早稻中早39为材料,研究不同基质与黄泥配比对早稻钵苗机插育秧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质∶黄泥质量配比大于1∶1时,对秧苗株高、鲜重、白根数、茎基宽有促进作用,能明显改善秧苗素质;漏插率在基质∶黄泥1∶1时最低;全基质育秧成本较高,但生产效率提高50%,适合育供秧中心规模化生产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水稻机插中苗膨软稻壳育秧基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水稻机插中苗膨软稻壳育秧基质为研究对象,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膨软稻壳加液施苗床肥育秧,根长、苗基粗等秧苗素质指标高,且根数多、须根多、发根力强,能育出适合机插的旱育壮苗,且膨软稻壳用量越少,秧苗素质越好,但增加了浇水次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