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3 毫秒
1.
万亩稻田养鱼高产技术推广总结李文泉,周小分为了提高稻田养鱼的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推动我市稻田养鱼事业的发展,我们在盈口、沪阳、黄金坳等6个乡镇进行万亩稻田养鱼高产技术推广试验,共起鲜鱼29.31万kg,每hm2平均422.1kg;收获稻谷585....  相似文献   

2.
关于我省稻田养鱼持续健康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养鱼是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的生产方式,是融我国传统的精耕细作农业、生态农业和现代高产低耗高效农业为一体的集约型综合生产方式,是以提高稻田产出率为目的生产模式。 近几年,在“稻田养鱼综合配套增产技术”、“稻田生态渔业利用新技术等渔业丰收计划”项目的示范带动下,我省的稻田养鱼取得长足发展,稻田养鱼由传统平板式粗养方式向稻鱼工程精养方式转化,由单一常规种类养殖向多元复合生产方式转化,由分散经营向适度集中连片生产转化,从而成为全省农业深度开发的主要项目。 稻田养鱼的覆盖面已由1984年的一个市发展到1994年的13个地市,但从目前我省的稻田养鱼发展情况看,还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推广面小、辐射度小,规模效益不理想,不上档次和水平,甚至面临滑坡的严峻考验。为使我省稻田养鱼走出“疲劳期”,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是中国水稻种植第一大省,种植面积6000多万亩,发展稻田养鱼的资源潜力巨大.经历20世纪90年代的稻田养鱼高峰转入低迷,近些年来,黑龙江省稻田养鱼规模开始逐年扩大.特别是2013年黑龙江省开始实施农业部及省“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以来,至2016年已经发展27个示范区、近2万亩,分布于全省大约20个县市,辐射带动面积30余万亩.养殖的鱼类主要是鲤鱼、鲫鱼、泥鳅等.黑龙江省是水稻之乡,在提高水稻的产量与质量的同时,在转变思想,抓住契机进行稻田养鱼,改变了农业的生产方式,对建立一个绿色农业生态系统起到重要作用.稻田养鱼是建立一个农业生态系统的关键因素,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也是农业转型的需要.稻田养鱼在发展过程中,也需要根据社会实际情况,合理地进行转型升级,以提高水稻质量和产量为目标,建立一个综合绿色农业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4.
我县稻田养鱼历史悠久,“禾花鱼”久负盛名。但过去养鱼面积大,单位面积产量及经济效益却比较低。1986年全县稻田养鱼面积达3.4万亩,占稻田面积21%,产鱼204.1吨,占全县水产品总量48.3%,而平均亩产只有6公斤。有鉴于此,县水产部门于1986、1987两年进行了稻田养鱼高产试验。旨在探讨鱼稻双丰收、优质低耗、生态经济效益双提高的养殖方法及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高寒地区利用养鱼稻田栽培黑木耳的高产技术,挖掘稻田的生产潜力,提高经济效益,1994年春,我们在滴道河乡河东村利用17亩养鱼稻田进行了“鱼、稻、耳”高产试验,并获得鱼、稻、耳全面增产、平均亩利润达1027.87元的好成果。现将试验结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稻田养鱼作为提高淡水渔业产量的战略性措施之一,近年来受到充分的重视,并有了较大的发展。各地针对如何取得稻鱼双丰收这一课题,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改革,在以增产粮食为前提、以增收鱼产量为目的,进行稻田养鱼、鱼养稻,使稻田的生态系统从结构和功能上得到合理的改造,从而发挥稻田最大的“负载力”方面,都做了很大的努力,使稻田的经济效益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7.
邵东县汪塘乡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指引下,把大力发展稻田养鱼作为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推动了全乡稻田养鱼的发展,八四年稻田养鱼470亩,今年发展到1240亩,比八四年增加1.63倍,并组织双龙、寨岭、小吾、莲塘等八个村,开展亩产“双纲粮百斤鱼”的稻田养鱼高产试验。成片稻田养鱼面积达514.5亩,占该乡稻田养鱼面积的41.6%。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娄底地区是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丘陵山区。适宜发展稻田养鱼的水田66万亩。当地农民有悠久的稻田养鱼传统习惯。如何引导和促进农民加快发展稻田养鱼步伐,从传统的自然经济向现代的市场经济转变,提高稻田养鱼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娄底地委和行署从1991年起就将稻田养鱼列为“生态农业”“持续农业”和“引导工程”(引导农民致富奔小康,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的重要内容,把发展稻田养鱼任务作为各级政府目标管理指标,并在财力、物力上给予倾斜扶持,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稻田养鱼持续发展。1994年,全区稻田养鱼面积32万亩,占可养面积的48.5%,实收面积29.7万亩,产鱼  相似文献   

9.
四川旺苍县委、县府、县水电局把发展稻田养鱼作为振兴农村经济、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新经济增长点来抓。认真开展“稻田养鱼高产高效示范”项目建设,建成了一批高产高效规范化的稻田养鱼示范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养鱼稻田比不养鱼稻田水稻增产10%以上,亩均产鱼为:工程式102公斤,田由式75.8公斤,亩均收入是不养鱼稻田收入的2倍以上。示范项目带动了全县稻田养鱼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和完善:一是养鱼面积成片建设规模化。从1990年的2000亩扩大到1996年的2万亩,净增长9倍;二是生产布局合理化。全县现已初步形成工程式、…  相似文献   

10.
袁素英 《水产科学》1988,7(2):37-38
稻田养鱼几年来有了较大发展,亩产“千斤稻、百斤鱼”的指标,巳被很多地区突破。北方稻田养鱼巳取得了成功经验,正在大面积推广.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是对北方稻田养鱼如何获得鱼稻高产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发展工程化稻田养鱼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程化稻田养鱼是农业部确定的重点农业推广技术,自1996年全国工程化稻田养鱼现场会议以来,全国工程化稻田养鱼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切入点,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陕西省具有发展工程化稻田养鱼较好的基础和条件,是当前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一、大力发展工程化稻田养鱼是农业结构和渔业结构调整的有效切入点当前,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出现了种粮比较效益下降、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新情况,只有在有限的土地上进行立体开发、综合利用,才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大力推广工程…  相似文献   

12.
稻田养鱼受水体和饵料的限制,单位面积产量低,使得稻田这一宝贵资源处于低利用、低效益状态。为探索把池塘养鱼技术运用于稻田养鱼的新途径,提高稻田的综合利用率,我们开展了提高稻田养鱼产量试验。试验面积151.5亩(高产示范片48亩、带动片103.5亩),其中稻田110亩、莲田41.5亩,历时5个月,共起水成鱼3750 kg(高产示范片亩平均35kg、带动片亩平均20kg);12~23cm的鱼种21295尾(高产示范片亩平均200尾、带动片亩平均113尾)。共收获干谷47080kg(亩平均428kg),干莲子1141.25kg(亩平均27.5kg)。试验情况小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试验田在黄埠村选择旱…  相似文献   

13.
我国稻田养鱼历史悠久,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稻田养鱼是根据稻鱼共生理论,充分利用耕地,将种稻和养鱼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它营造种养结合、鱼稻互补的农田生态系统,不仅可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还能带来生态效益,在我国北方地区得到广泛推广.为示范推广稻田养鱼,黑龙江省宁安市今年承担了“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现总结分析如下: 一、宁安市总体情况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由于农业科技的发展,水稻高产、稳产技术已经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农民提高经济收入手段乏力,发展稻田养鱼、养蟹等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就十分及时和必要了.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就是坚持"以渔促稻、稳粮增效、质量安全、生态环保"为发展理念,坚持以稳定水稻生产为基础,以特种水产品养殖为主导,以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为导向,在我县大面积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大幅度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有悠久的稻田养鱼历史。但解放前多集中在四川、贵州、湖南和江西等省的丘陵和山区等地方的一些深水田或冷浸田中进行。产量不高,品种单一。建国后随着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稻田养鱼有了新的发展,尤其“稻鱼共生”理论的建立和水稻栽培制度的改革之后,则发展更加迅速,并由原来的丘陵、山区扩大到平原,且不断向深广发展,并涌现出一批“千斤稻百斤鱼”的高产典型。 我省的稻田养鱼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据有关报导,目前稻田养鱼面积已超过百万亩。亩产鱼在15kg左右。饲养品种多以养鲤为主,近年也有搞鲶、蟹、鲫等试养的,亦有在  相似文献   

16.
提高稻田养鱼产量及经济效益的主要技术措施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稻田养鱼发展很快,已成为渔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稻田养鱼也是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是,怎样提高稻田养鱼的产量及经济效益,是当前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笔者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祁阳县有稻田面积56.5万亩。1992年全县稻田养鱼面积达18.76万亩,产量2.945t,亩平产15.7kg,产值达2945万元。从1987年开始,我县着手抓高产模式标准化工程建设。到1992年底,全县推广模式化稻田养鱼达5.1万亩,亩年产鱼60.68kg,产粮693.65kg,创造了亩平鱼超60,粮近700kg的好成绩。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使稻田养鱼稳步高产发展,首先提高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对稻田养鱼的认识,稻田养鱼具有适应广、接受快、潜力大、成本低、效益高等特点,大大高于农业冬种、种粮的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制订优惠扶持政策 推动稻田养鱼发展 1995年,黑龙江省稻田养鱼面积发展到170万亩,比上年增加30万亩,增长21.4%。其中,“垄稻沟鱼”面积8万亩,比上年增长14.3%;“鱼稻菌”面积1.2万亩,比上年增长67.4%。稻田养鱼产量1.6万吨,占全省养殖产量的8.2%,稻田养鱼农户已达13万多户。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1.制定优惠政策。省政府(1994)第3号令颁布的《黑龙江省实施<国务院关于对农业特产收入征收农业税的规定>办法》中规定,在稻田进行养殖生产的,自有收入之日起,三年免交农业特产税。绥化、松花江、齐齐哈尔、佳木斯、牡丹江等地(市)对稻田养鱼还实行了“四保”(保资金、保  相似文献   

19.
稻田养鱼综合开发模式及其生态经济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稻田养鱼综合开发是种植业与养殖业的有机结合,是集传统农业、生态农业和现代高产、低耗、高效农业为一体的集约型复合结构生产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生态意义。一、稻田养鱼对水稻的增产功效及其累积效应现代稻田养鱼已逐步向加高加宽田埂,开挖鱼幽鱼肉等工程化养殖方式发展,其产出量已普遍实现亩产“千斤稻百斤鱼”,在四川德阳等地区大面积实现亩产“千斤稻千斤鱼”,最高的亩产已达到千斤稻五千斤鱼。鱼类养殖量的大幅提高,加大了对稻田环境及水稻生长的影响,如鱼类饲料残渣和粪便等有机物的大量残留使土壤肥力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20.
稻田养鱼是拓宽渔业生产领域,开发资源节约型农业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市“米稻战略”的深入实施,大力发展稻田养鱼,实施“151585”工程,对我市农业及农村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我市稻田养鱼发展的基本现状我市稻田养鱼起始于九十年代初,到1997年全市稻田养鱼面积580,00亩,产鱼464吨,增产稻谷2,987吨,鱼稻增加产值701万元,增加经济效益685万元。并出现了集贤县腰屯乡腰屯村规模发展稻田养鱼的典型,为实施“151585鱼米之乡工程”树立了可供借鉴的典范(即千亩稻田,实现养鱼500亩,产值1万斤,增产稻谷5万斤,鱼稻增收8万元,纯收入5万元)。该村稻田面积2500亩,其中,养鱼稻田1,000亩;307户农民,有120户种稻养鱼。今年共生产商品鱼和鱼种8,000公斤,增产稻谷51,850公斤,鱼稻增加产值12.1万元,节约化肥、农药、人工支出1.11万元。全村仅稻田养鱼一项增加纯收入11.81万元,其中岳清华等9户稻农151亩(其中5户放夏花计76亩)。稻田养鱼调查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