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虹鳟鱼属冷水性鱼类,生长快,抗病力强,是目前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喜爱的品种之一。2002年,我们利用凌源菩萨庙水库底层水进行虹鳟商品鱼养殖试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一、鱼池条件利用凌源菩萨庙水库疏水洞下40m2水泥池(4m×10m)流水养殖,出水口用双层筛绢拦鱼防逃,鱼池水深70cm。水源是水库底层水,水温常年在22℃以下,水体流速为50m3/h,水质良好,适宜养殖虹鳟。二、鱼种来源及放养9月20日,从辽宁本溪地区购进平均规格为175g/尾的虹鳟幼鱼2400条,运输成活率为99%,放入水泥池中养殖。三、饲养管理1.投喂 用粗蛋白含量为40%的鲤鱼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2.
<正> 1991年,江苏省金湖县鱼种场在1.53ha成鱼池进行鱼、猪综合养殖试验.共生产商品鱼15755.2kg,折合10297.5kg/ha,利润17041.04元.折合11137.93元/ha;生产商品猪4275kg,平均每头95kg,利润26.15元/头,经济效益显著。 1 池塘选择鱼、猪综合养殖的池塘要求水质良好.排灌系统配套,水深2.5m左右,池底淤泥10~20cm,不能过厚。有条件最好能配备增氧设备。鱼池埂要宽,便于就塘建猪圈。 2 鱼种放养鱼种要冬放,放养时间用3~5%食盐水浸洗或10ppm漂白粉和8ppm硫酸铜合剂浸洗消毒。放种量1800~1950kg/ha,其中鲢、鳙鱼占  相似文献   

3.
2001年,我们在临沂市盛能集团养殖场进行史氏鲟工厂化养殖试验。通过5个月的试养,取得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1 场地 试验池为养殖罗非鱼的10个池子,池子规格为20m×5m×1m,东西向,鱼池配有上水量为80m3/小时的轴流泵2台。 试验用水为地下水和电厂热水,水质符合养殖要求,透明度30cm以上,溶氧量为4mg/L,pH值为7~8,水温控制在23°C左右,水深1.5m,池水流速保持0.1m/秒。2苗种放养2001年7月10日从江苏引进苗种7万尾。苗种规格  相似文献   

4.
2011年,我们在仪征市东来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了杂交鲟工厂化养殖试验,获得成功,现将养殖技术及生产经验总结如下:一、生产设施及条件1.水泥鱼池呈正方形,四角为半圆形,池中心的水流旋转无死角;在池侧边上方采用PVC圆管供水,利于水循环。池底呈锅  相似文献   

5.
罗氏沼虾又名马来西亚大虾,它生长快、食性广、肉质营养成份好、养殖周期短,易于大面积推广养殖。1998年,我们在无锡郊区广益乡毛岸水产场进行了罗氏沼虾高产养殖技术试验,平均亩产达250kg,虾苗养殖成活率33%,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鱼池条件(1)试验池为一只9亩的鱼池,为南北长方形,平均水深15m,池底有淤泥厚10~15cm左右,水源为常规鱼池用水。(2)虾苗放养前半个月,每亩用生石灰50kg进行彻底清塘消毒,消灭野杂鱼,七天后放水培养部分浮游生物,为虾苗提供前期适口饵料。(3)培植水草:在池四周培植部分水…  相似文献   

6.
<正> 在苏联,传统的池塘养殖方法是使用幼鱼池(鱼苗)、生长池(鱼种)、越冬池和育肥池(成鱼)养成商品鱼。1982年苏联开始研究用减少鱼池周转的方法缩短饲养周期,即仅利用幼鱼池和育肥池养成商品鱼。 1984-1985年间全苏池塘渔业研究所和里海渔业研究所分别在克拉斯诺达尔边区和达吉斯坦进行了此法的生产性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见表1)。本文就此种养殖形式在苏联第6和7养殖区渔场中试验情况作概略介绍。生产性试验中各项养殖-生物学指标参见表2。  相似文献   

7.
鲟鱼养殖技术之三水泥池流水养殖杂交鲟高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雌性欧洲鳇和雄性小体鲟的杂交后代,其躯体延长,背部黑色,腹部白色,被5行骨板,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抗病力强、营养价值高、肌肉无杂刺等特点,近年来逐步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需求量较大。笔者在闽中山区利用养鳗场的水泥池进行流水养殖杂交鲟成鱼试验,采用现场加工软颗粒饲料进行投喂,试验鱼池6口,养殖总面积达1200m2,成鱼平均产量为13.87kg/m2,饲料系数1.21,养殖成活率97%,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王兴礼 《内陆水产》2004,29(10):12-13
养殖黑鱼的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标准。为了便于管理,鱼池面积宜小些,一般为350-1500m^2.水深1~1.5m为宜,池底最好为泥质。在池塘四周应用砖、竹篱笆或塑料网加高0.5m左右.以防黑鱼跳出逃逸。池水面四周浅水区应种植苦草、水葫芦或水花生等水生植物,供黑鱼隐蔽、避暑遮荫和改善水质,水草生长后覆盖面积不超过水体总面积的1/5;注水时应从池项离池壁30cm处注入,以防黑鱼逆水窜逃。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探索新的养殖模式,我们于2015年进行了池塘微循环水养殖锦鲤试验,获得成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技术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点与池塘条件在郑州玉地养殖农民合作社永定庄基地,利用东1号池作为微循环流水试验池,东2号池作为静水对照池,水面面积均为10亩,鱼池呈长方形,东西走向,东西长为100米,南北宽为70米,水深1.2~1.5米,水质优良,符合《淡水渔业水质标准》。2.微循环流水池塘设计在长方形池塘宽面侧距离岸边3米左右设置养殖槽,养殖槽底部开挖集污管、排污管、排水管后覆土,铺长42米、宽8米、厚度10厘米的混凝  相似文献   

10.
<正>由于池塘养殖是一个开放性系统,长期高密度的养殖使得养殖尾水的排放成为太湖流域水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减少养殖自身带来的污染,将传统渔业逐步向低碳、生态方向发展,金坛市水产技术指导站将循环水与河蟹养殖有机结合,在儒林镇大亭村281×667 m2连片养殖区进行了河蟹池塘循环水低碳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2013年产河蟹127 kg/667 m2,青虾55 kg/667 m2,平均纯收益12 635元/667 m2,且养殖尾水中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太湖流域二级排放标准。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