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一是要统筹兼顾治理与保护。这里所说的保护是,保护森林资源、保护山区沙区植被、保护自然湿地、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治理的威果。概括起来说,就是保护自然、爱护自然。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就是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平等的关系.倡导保护自然,以大自然为友、为师的理念。保护与治理相比,保护是全局性的,而治理是局部的;保护是永久性的,治理是阶段性的。保护是生态建设的永恒主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衢州市湿地资源情况、特点和保护现状的分析,并针对其保护管理面临的受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侵蚀、湿地保护资金投入不足、缺乏保护管理协调机制、部分地方政府和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淡薄等问题,提出严格湿地规划、坚守保护红线,加大湿地保护经费投入、争当"五水共治"先锋,加大湿地保护宣传力度等湿地保护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高保护价值森林概念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高保护价值森林概念形成的背景、高保护价值森林的定义、高保护价值森林的特点、高保护价值森林工具包,对高保护价值森林概念的应用领域、国内外高保护价值森林概念的应用状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自然保护区已经被证实是现有条件下保护自然资源和濒危生物多样性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效果分析则有助于评估自然保护区保护效果,检查保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以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保护管理对策,使保护对象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保护效果的文献资料,对保护效果的概念、研究思路、研究现状等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委宣传部、省林业厅、工商联、湿地保护基金会、广播电视总台、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与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项目部联合出台《首届“湖北湿地保护奖”评选及表彰活动的工作方案》,在全省范围内为湿地保护设立奖项。“湖北湿地保护奖”分设“湖北湿地保护科技奖”、“湖北湿地保护宣传教育奖”、“湖北湿地保护贡献奖”3个奖项,分别用于表彰在湖北湿地保护科技研究、宣传教育和募捐资金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与个人。首届“湖北湿地保护奖”将于2011年10月颁发。  相似文献   

6.
《绿色大世界》2011,(8):3-3
湖北省委宣传部、省林业厅、工商联、湿地保护基金会、广播电视总台、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与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项目部联合出台《首届“湖北湿地保护奖”评选及表彰活动的工作方案》,在全省范围内为湿地保护设立奖项。“湖北湿地保护奖”分设“湖北湿地保护科技奖”、“湖北湿地保护宣传教育奖”、“湖北湿地保护贡献奖”3个奖项,分别用于表彰在湖北湿地保护科技研究、宣传教育和募捐资金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与个人。首届“湖北湿地保护奖”将于2011年10月颁发。  相似文献   

7.
阐述湿地生态系统中水、生物和文化三大构成要素,提出湿地生态系统中水的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保护和文化保护的具体措施,为我国湿地公园保护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是以野生植物物种种群及其自然生境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是基于保护对象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的,开展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提高自然保护区保护效率、改善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等有重要意义。从野生植物保护分级体系、保护有效性评价与成效评估等方面对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进行了论述,并为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的更好发展事业提出了建议,以期为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的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陆玉云 《林业调查规划》1999,24(1):40-42,50
城市在国土资源中所占比例较小,而城市人口密集,自然生态破坏严重,因此城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包括:城市园林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如风景名胜区、公园、城郊绿地的保护;植物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突出对观赏植物、环境绿化植物的保护,古树名木的保护;动物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并以昆明市为例,提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国家公园建设的背景和实践出发,探讨林业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对生态文明建设以及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分析中国国家公园建设与林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梳理国外国家公园建设中林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提出了中国国家公园建设中林业文化遗产的保护策略。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在根基保护、科学布局、管理优化3个方面为林业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良好机遇;而林业文化遗产保护有利于国家公园中的产业发展、文化传承以及社区和谐,进而可以促进国家公园健康发展。国外国家公园建设中林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主要包括进行文化遗产清查和评估、支持传统林业产业发展、将文化遗产保护与原住居民权益融合以及借助国家公园名片塑造林业文化遗产品牌。在中国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林业文化遗产保护可结合实情并借鉴国外经验,从制度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生活性保护以及教育性保护4个方面入手和实施。  相似文献   

11.
福建南安五台山西南桦不同种源生长差异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引进西南桦25个种源在福建五台山进行栽培试验,生长及寒害调查初步显示25个种源中A、V、T、Y、K、QI、、P等8个种源表现出生长快、产量高、干形好的特点,适于当地栽培和发展;M、C、G、S、F、O、J等7个种源生长差,不宜在当地推广和发展;D、E、N、U、H、X、R、B、L、W等10个种源生长中等,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以“五常”天然群体的家系子代为测试对象,在优良群体选择和良种选育,以及生长动态、生态适应性与抗逆性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评价了果实性状的遗传变异、遗传增益和遗传力等遗传参量的遗传效应,筛选出适应能力较强的优良个体。结果表明:立地条件相同,家系间果实性状存在一定变异,差异极显著,且遗传力较强,遗传增益较大。果穗质量、果粒个数、果径、单果质量4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0.8.44、0.829、0.989、0.915,遗传增益分别可达25.50%、19.45%、21.45%、16.15%。以果径、单果质量为主要评价指标,兼顾遗传表现、果穗质量和果粒数量指标,确定Schis04和Schis10个体优异。  相似文献   

13.
木榄种源引种深圳湾后幼苗生理生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将海南琼山、文昌、三亚 ,广西防城 ,雷州海康 ,廉江高桥及深圳福田本地的木榄胚轴 ,培育在深圳福田相同生境中 ,对其一龄幼苗的形态、生长和含水量、叶绿素、游离脯氨酸、过氧化氢酶、电导率、光合作用及蒸腾作用等生理指标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 :不同来源的幼苗存活率、地径生长和生理生态指标存在显著差异 ,其中高桥、琼山、三亚的种源存活率较高、生长较好 ;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以琼山、三亚种源的较高 ;福田种源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最高 ,高桥种源的游离脯氨酸含量最高。结合深圳福田实际生境条件 ,应用坐标综合评定法 ,初步认定高桥种源可能成为深圳湾的最优种源  相似文献   

14.
细菌肥料对湿地松幼龄林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研究细菌肥料对湿地松幼龄林生长及对土壤养分、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和酶活性的影响,为细菌肥料对湿地松土壤改良的应用提供参考,以期在促进湿地松生长及改良土壤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方法]2016年7月在江西省分宜县山下林场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个区组,3个处理,分别为细菌肥料处理、基质对照处理及不添加任何肥料的空白对照处理。2017年11月测量湿地松的株高和地径,采用5点取样法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密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最大持水量、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水解性氮以及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用Biolog-ECO板分析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结果]细菌肥料显著促进了湿地松幼苗株高和地径的增长,空白对照、基质对照处理和细菌肥料处理地径的相对增长量分别为98.27%、105.53%和123.09%,株高的相对增长量分别为55.69%、66.56%和85.18%,细菌肥料处理和基质对照处理均降低了土壤密度,增加了土壤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以及最大持水量,改善了土壤物理性质,但细菌肥料处理的作用更显著。细菌肥料和基质对照均提高了湿地松土壤的有机质、有效磷、水解性氮以及速效钾含量,但细菌肥料处理与空白对照处理之间在4种养分含量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基质对照与空白对照之间只在有机质含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细菌肥料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以及脲酶活性,细菌肥料还使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对6类碳源(碳水化合物类、氨基酸类、羧酸类、多聚物类、酚酸类和胺类)的利用能力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丰富度指数(S)显著提高,基质对照也促进了上述指标的升高,但效果并不显著。[结论]细菌肥料处理和基质对照处理均可以促进湿地松幼苗的生长,提高湿地松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以及水解性氮的含量,同时使土壤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蔗糖酶以及脲酶活性升高,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以及优势度指数,提高了微生物对单一碳源的利用能力以及代谢活性,但细菌肥料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基质对照的作用效果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纤维素是自然界丰富的天然有机高分子,具有价廉易得、环境友好、力学性能良好等优点,开发和利用空间非常广阔。传统水凝胶存在力学强度差、结构功能单一等问题,而引入纤维素及其衍生物是改善其性能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通过物理或者化学方法对纤维素进行改性,制备具有自愈合性能的凝胶,受到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笔者以物理型和化学型自愈合凝胶为主线,综述了近年来采用纤维素制备自愈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为纤维素基自愈合凝胶的制备和应用提供参考。以纤维素基凝胶的自愈合机理进行分类,重点介绍了利用氢键、疏水相互作用、主-客体相互作用、金属配位作用和静电作用等物理作用,以及硼酸酯键、双硫键、酰腙键、烯胺键和Diels-Alder反应等化学作用构建的凝胶。分析了自愈合凝胶的设计思路,探讨了凝胶自愈合性能的影响因素,同时总结了基于纤维素制备的自愈合凝胶的结构特性及其在柔性电子、生物医疗、组织工程等方面的应用。最后,探讨了纤维素基自愈合凝胶所面临的问题,并展望了其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6.
South Omo Administrative Zone in Ethiopia is home to 18 indigenous ethnic groups whose livelihood is vulnerable due to recurrent drought and degradation. Despite the preliminary observation showing the rich dry-forest resource base that, if sustainably managed could enhance livelihoods and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there is lack of empirical data on its current status. We conducted a study aiming at quantifying the population status of gum- and resin-bearing species in two randomly selected districts, Hamer and Bena-Tsemay. Seventy-five quadrats(35 at Hamer and 40 at Bena-Tsemay) each measuring 400 m2 were established along line transects to assess species diversity and equitability, density, frequency, dominance, importance value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We recorded a total of 27 woody species of 12 families and 14 genera. Fifteen species(9 at Hamer and 14 at Bena-Tsemay) of the genera Acacia, Boswellia, Commiphora and Sterculia, were identified as either major sources of commercial gums and resins or their adulterants. Gum- and resin-bearing species comprised 56% and 57% of species richness, 48% and 50% of total density per ha, 95% and 98% of basal area, and 64% and 56% of importance values at Hamer and Bena-Tsemay, respectively. Diversity of the entire woody species assemblage and of the gum- and resin-bearing species was slightly higher at Bena-Tsemay(H= 2.61, 1.4) than at Hamer(H′= 2.48, 1.28), respectively. The diversity and abundance of the resource base suggest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of value-added commercialization of gum and resins to enhance livelihoods and encourage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the forest at these study areas. We recorded, however, declining natural regeneration of most gum- and resin-bearing species, and this calls for integrated and participatory species management and landscape rehabilitation.  相似文献   

17.
竹子生态适应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竹子是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优良物种,具有强烈的生理整合能力和特殊的种群生长更新特点。竹子生态适应性是竹林生态和栽培学的研究基础,该文综述了水分、温度、光照和土壤性状等主要环境因子对竹子生长与分布的影响及其机理,提出了竹子生态适应性的重点研究方向,旨在为竹子的生态学研究和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引种及高效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化哲学智慧主要表现为对生态系统的准确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对生态价值的全面把握、对生态文明的根本追求,其核心内容包括:万物相联、包容共生,平衡相安、和解共融,平等相宜、价值共享,永续相生、和谐文明。生态文化以追求真善美智圣为目标,以实现和谐生态,走向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人的文明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文明体系。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中国蕨叶蜂科蕨叶蜂亚科两新属新种:吴氏狭眶叶蜂Linorbita wuae gen.et sp.nov.和黑跗痕缝叶蜂Parapeptamena nigritarsis gen.et sp.nov.  相似文献   

20.
Biodiversity and the lexicon zo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cologists an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rs struggle to define and relate biodiversity, biocomplexity, ecological integrity, ecosystem services, and related concepts; to describe effects of disturbance dynamics on biodiversity; and to understand how biodiversity relates to resilience, resistance, and stability of ecosystems and sustainability of resource conditions. Further diversifying this “lexicon zoo” are the ecological roles of rare species and refugia, and measures of surrogates and indicators of biodiversity parameters. To impart order on this lexicon zoo, a “concept map” framework is suggested for clearly defining biodiversity parameters and related terms, relating biodiversity to ecosystem services and sustainability, describing how disturbance affects biodiversity, and identifying biodiversity parameters for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Many relations among these concepts are poorly understood in managed forest environments and are presented here as testable tene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