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学校好象是一个大苗圃, 班级就是这大苗圃里的一块小畦, 同学们就是这小畦里的棵棵 小松苗。 小松苗经过园丁们辛勤的培育, 已是绿油油的挺拔茁壮。  相似文献   

2.
当人们乘坐从昭平县城开往黄姚、樟木方向的客车,穿梭于群山之中,驶上东潭岭的时候,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山山的油杉、一片片的翠竹、一畦畦的苗圃,看到这6000亩东潭换了个模样,人们不禁要谈论起东潭的  相似文献   

3.
1991年,乌丹地区有50亩小麦玉米间作混合产量均达到了双千斤.即吨粮田标准.其技术措施主要是: 一、采用带型种植,有采用2米带型的,即2垄玉米,7行小麦.小麦畦宽1.2米,玉米畦宽0.8米.也有采用1.8米带型的,即2垄玉米,6行小麦.小麦畦宽1米,玉米畦宽0.8米.还有采用3.33米带型的,即4垄玉米,11~12行小麦,小麦畦宽1.66米,玉米畦宽1.66米. 二、选择肥力中上等、较平坦、有水源条件的地块,每亩施优质农家肥5000~6000公斤,秋季深翻35~40厘米,结合深翻每亩施碳铵50公斤.秋翻后或早春要耙压地,然  相似文献   

4.
杜仲栽培     
钱月华 《湖南林业》2004,(10):18-18
1 育苗地选择。 选向阳、土质疏松肥沃而又排农方便的土地做苗圃。深耕耙细,整平作畦,一般畦高13-20厘米,宽1-1.3米.长短视地形而定。  相似文献   

5.
国有宁乡县苗圃1995年度引进花卉品种120多个,年培育盆花1.1万盆,销售生是盆花4000多盆,产值10多万元,为1994年的5倍多。1996年又开办花卉盆景园林艺术服务社,新开办的租摆花卉业务发展到13个单位,到10月底,花力收入近10万元。苗圃经过开拓市场发展花卉生产,院为社会提供风务,也搞活了自身的经济。其做法是:一是以特色打开市场长期以来,苗圃花卉生产一直不景气,1994年花卉销售业务仅1.7万元。主要原因是品种少,档次低,规模小,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针对这种情况,苗圃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决定充分利用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增…  相似文献   

6.
沙海苗圃     
储存着树苗十万,浮动着春光一片。每一畦苗床都象一只船,每一棵幼树都能长成桅杆;载着绿色向沙海疾驶,苗圃就是万船齐发的港湾:沙海苗圃@陈玉坤!吉林~~  相似文献   

7.
5月的祁连山林区,处处洋溢着绿色的气息,苗圃间一畦畦苗木翠色欲滴,封育区一蔟蔟的灌木茁壮成长,新造的一排排云杉、一棵棵沙棘格外惹人怜爱,新发的嫩绿铺展着丰收的希望……寺大隆林场地处祁连山北麓、黑河中上游地带的肃南县境内,是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1 小拱棚栽培拱棚结构可根据搭盖材料、地块大小设计。可以竹木为架材 ,扣盖 0 .0 6cm厚聚氯乙烯薄膜。例如拱棚中心高度可为 1m ,作畦 (垄或厢 )栽培。南方多雨 ,宜采用高畦栽培 ,有利于排水和通风透光。作畦规格 :畦高 2 3cm ,畦沟宽 33cm、畦基部宽 84cm ,畦面宽  相似文献   

9.
元谋低海拔地段是我省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类型区,在这里培育林木幼苗,尤其是在极为炎热,干燥的春夏季育苗,苗圃遮萌,是育苗技术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我们结合育苗工作,进行了一定的试验,现报告如下。一、试验材料及方法: 苗床为低床南北向,计两畦,每畦宽1.1米,长19米.以牛粪营养怀及部份塑料袋作容器,挨个排列干苗床内(问隙不填土),树种为余甘子、合欢、茜  相似文献   

10.
1983年,我的妻子为我的生日从日本稻泽苗圃定购了三盆嫁接的金花茶。三盆金花茶寄送到家时漂亮极了,但是后来只有两盆存活。1985年夏天,两盆金花茶都长得相当大,高和宽几乎为24和18英寸,种在容量为三加仑的花盆里,长得非常好看。那年秋天,我将其中一盆拿到一个朋友的温房里存放过冬,我不想在意外事故发生时让这两盆金花茶在我的温房里都死去。果然我最害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就在1985~1986年冬天一个最寒冷的夜晚,根据当地气象局的观测,气温是8°F。而我的温房里的热气全跑光了。显然,一阵强风刮来,将暖器  相似文献   

11.
伊克昭盟机械化造林总场的白泥井苗圃,1984年进行了杨树高垄扦插试验,收到了理想的效果。高垄扦插,就是在平整好的圃地上,用七寸步犁里外开沟,并在沟内再套一犁,形成明显的“土垄”,老乡俗称“独伏”。土垄高30厘米、底宽60厘米、顶宽40厘米、沟宽50厘米。开沟后用刮耙将垄顶部的土块打碎并整形,然后将插穗插入垄的两肩,株距20厘米呈三角状交错扦插,一般以南北走向为好,插后立即灌水。杨树高垄扦插有四个优点: 一是发芽早。土垄形成  相似文献   

12.
杉树是良好用材。在长期培育杉苗的实践中,我取得了一些经验: 一、畦面铺黄心土。在畦面铺上一市寸的黄心土,可防止杂草的繁生,减少病虫害,省工省药。铺了黄心土后,杉苗若出现烂根现象,一烂至铺上的黄心土层即终止了。1984年我在陆川温泉乡林业站东山苗圃协助育苗,有5.5亩地,畦面全部铺上一市寸黄泥,有12亩没有铺。早春,低温阴雨很利  相似文献   

13.
任豆树为苏木科落叶乔木,喜光、忌积水,速生,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干旱、瘠薄的土壤上能种植,是理想的石山绿化造林树种。现将有关任豆树大田育苗技术介绍如下:苗圃地选择根据任豆树的生长特性,选择阳光充足,排灌条件好,交通方便,土质疏松肥沃的丘陵地为苗圃。整地起吐方法任豆树为速生树种,苗期生长迅速,半年生苗即可出圃造林。5月中旬整地起畦对苗圃地进行深翻碎土,彻底清除杂草,畦面宽1.Zzn,畦高2&m,步道宽3thin,畦面长度根据地形情况和方便管理而定。由于选择的苗圃地土层深厚肥沃,所以整地时不再施基肥,从而节省成…  相似文献   

14.
希望之路     
卓资县国营苗圃的东南角,有一块半亩大的地方,一畦畦绿绿的幼苗用低低的白色塑料棚覆盖着。83畦2.3万多株沙棘幼苗布成方阵,呈现出一派茁壮生长的景象。扦插不久的枝条抽芽吐翠,长势喜人。这就是卓资县科委、农委、内蒙古林学院和乌盟科委的高寒区沙棘扦插快速育苗基地。这一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县科委副主任、林业助理工程师韩根玉同志兴奋地说:“今年4月13日扦插的这些沙棘苗,成活率达到了85%以上,预计7月中、下旬新苗出圃时,新梢可长到20多厘米。一期出圃后,马上扦插第二期,到10月中旬又可出圃……”。从科研小组3名同志的笑脸上,  相似文献   

15.
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国有苗圃如何顺应市场,提高综合效益以立于不败之地?全州县飞机坪苗圃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积极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走出了一条以育苗为主,以短养长,多业并举的新路子,使一个长期瘫痪,产品单一、管理落后、濒临倒闭的国有苗圃恢复了生机.特别从1998年被列为桂林市示范中心苗圃后,该苗圃更大胆创新,狠抓管理,由每年负债10万元的单位,变成了能实现年收入65万元的先进,多次被评为红旗基层党组织和市、县文明单位.经过几年的努力,苗圃现已拥有生猪良种自繁养殖场一个、花卉场一个、名优水果示范场一个、养蝎场一个,逐步发展成一个每年能够向社会提供优良仔猪300头、肉猪1000头、花木4万盆、优质水果(柑橙)15万公斤、蝎子50万只的综合性场圃.  相似文献   

16.
关苍术(Atractglodesjaponica)为菊科多年生植物,其根可入药,春季生长出的嫩苗(枪头菜)可食用,在山野菜中为上品。1育苗1.1选地:保湿性好,腐殖质含量高,通气性良好的微酸性土壤适宜育苗。1.2备种:定植大田1hm2需要5kg种子,种子千粒重14g,发芽率为50%。1.3播种:秋、春两季都可以播种,垄播易于管理,而畦播地利用率高。垄播应宽播,播宽10~15cm为好,垄距60~65cm比较适宜。畦插可采取条播,条播时播宽10cm,条距20cm比较适宜。200m2育苗地播种量为5kg。播种方法:开沟深10cm—施底肥…  相似文献   

17.
白榆育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榆又称家榆。生长快,适应性强,分布广,以华北、西北及淮北广大平原地区栽培最为普遍,是我国常见的速生阔叶用材树种。白榆育苗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厚,土质疏松的沙壤土。最好播种前1年秋季整地,深翻20cm以上,每亩施腐熟厩肥2000~3000kg,同时撒入敌百虫粉剂1.5~2.0kg毒杀地下害虫。圃地一般作成苗床或长10m、宽5m的大畦。在东北也采用大垄育苗,垄面宽60~70cm,垄间距20cm,垄长不一。无论是哪种方式育苗,播前都需先灌水,待水渗完,土壤稍干才进行开沟条播。条距20cm,条幅3cm,…  相似文献   

18.
国营苗圃持续发展刍议黎玉才一、国营苗圃要持续发展,领导班子的稳定和得力,生产责任制的完善是根本作为种苗生产示范基地的国营苗圃是林业行业技术密集型部门,不同于行政管理机构。这就要求苗圃的负责人既要懂技术又要会管理,而现行的苗圃领导班子成员多是行政管理人...  相似文献   

19.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是包头市九原区苗圃的经营理念,正是靠这一信念,九原区苗圃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种苗市场,站稳了脚跟,实现了腾飞。   九原区苗圃位于包头市阿尔丁大街南端、包头站前交通要道口,有便利的交通、通讯条件。苗圃总面积 680亩,有可育苗面积 540亩,职工 43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占尽各种优势的宝地, 1995年前却是生产经营不景气、干部职工没心情。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摒弃旧观念,锐意进取,大胆改革,转变机制,加强管理,活化经营,夯实基础,增加科技含量,使苗圃的经营形势很快得以好转。   ──在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20.
在林西县十二吐乡十二吐村北部的一块30亩河滩地上,平展的畦田里,生长着六七种郁郁葱葱的树苗。这里就是十二吐村村民江宝良老两口用辛勤汗水浇灌了10年的夫妻苗圃。提起江宝良老两口经营苗圃的十年历程,有许多令人敬佩的事迹。1981年前,江宝良是生产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