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海省互助县大面积应用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改良本地黄牛已20多年,始于1979年,现有黄牛改良点16处,年均完成黄牛冻精授配0.32万头,受胎率和成活率由1979年的65%和60%提高到目前的76.9%和70.9%,头均消耗液氮0.4立升,冻精也由颗粒冻精转为细管冻精,节省人力、物力,方便、快  相似文献   

2.
<正> 灵璧县共有17万农户,大家畜存栏15.8万头,其中黄牛12.7万头,占大家畜总数80.4%,能繁殖母牛5.6万头,占黄牛总数44.1%.该县黄牛属华北牛类型中的一个类群,体型小、役力弱、生长发育慢。为了改变这些缺点,从1981年开始引进西门塔尔冻精,对当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截止目前共冷配母牛40520头,近3年冷配头数连续突破万头,受胎率由1981年的42.3%提高到72.5%,已繁殖西门塔尔杂交牛2.1万头,西门塔尔杂交牛生长发育快,役用性能强,经济效益高,表现了明显的杂交优势,我县黄牛改良冷配工作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3.
互助县利用良种肉牛细管冻精与本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己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引进大型肉牛品种皮埃蒙特牛改良本地黄牛尚属首次,为了探讨皮埃蒙特牛与本地黄牛的杂交效果,互助县自2002年起引进该品种牛细管冻精,利用人工授精技术在互助县双树乡、威远镇、台子乡、五峰乡进行杂交改良,本近三年的杂交改良中,全县累计改良皮埃蒙特肉3917头,受胎3184头,受胎率为81.29%,繁活犊牛3147头,繁活率为80.34%。现将杂交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提高黄牛冻精配种受胎率的研究张成印(安徽省灵璧县畜牧水产技术服务中心234200)灵壁县自1984年以来,全面推广牛的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坚持以西门塔尔牛为当家品种来杂交改良本地黄牛。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共冷配黄牛27.9万头,繁殖杂文改良牛23.1...  相似文献   

5.
关于黄牛冻配最佳输精部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三江分局从 1985年开始引进肉牛冻精 ,在全局先后开展了黄牛改良工作 ,黄牛冻配技术已被各农场广泛应用。输精部位的选择是提高母牛情期受胎率的重要环节 ,我局通过几年的实践 ,研究探索了输精的最佳部位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母牛的选择1999年以来 ,每年随机选用七星农场 (距离站点较近的连队 )养牛户可繁母牛为研究对象。2 冻精液选择1999年以来 ,选用省家畜繁育指导站引进的北京西门塔尔冻精 (96 0 6 ) ,活力在 0 .4以上。3 方法从 1999年以来 ,每年将选用 16 0头可繁母牛 ,分成 4组 ,每组 4 0头 ,饲养管理相间 ,按常规时间配种 ,…  相似文献   

6.
冻精配种是加快黄牛改良的良好途径。受胎率问题是推广冻精配种技术成败的关键。我县从1980年引进西门塔尔牛冻精颗粒对本地黄牛杂交改良。桥子改良点1980年冻配输精127头,受胎66头,受胎率52%。1981年产杂种牛犊58头,产犊率45.7%;1981年又授配92头,经多次调查预计受胎68头、受胎率74%,情期受胎率60.87%。两年来,本人在该点搞冻配,为受胎率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在技术操作的实践中,深切体会到:掌握母牛发情规律,做好发情鉴定,适时输精,是确保受胎率高的关  相似文献   

7.
<正> 本地黄牛属华北型,但体小、力弱、生长慢。1981年起引进西门塔尔牛冻精,杂交改良本地牛,到1987年底,已配4.4万头母牛,1981年受胎率42.3%,1987年达76.1%。现已产杂交牛2.5万头。 抽样测定了104头西杂一代牛体重、体尺,它们的毛色(多黄白,红白,头、尾尖及四肢  相似文献   

8.
<正> 推广应用牛冻精人工授精技术是加快农村黄牛改良步伐,开展牛的综合利用的重要措施,但受胎率低是当前冻精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工作中的主要难题。为此,我们调查分析了1980年以来我县加义,长寿等乡镇改站1965头黄母牛发情及冻精配种登记资料,以摸清役用黄牛配种受胎规律,提高冻配受胎率,促进牛冻配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9.
广西水牛发情特点及适时输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几年来,我区牛品种改良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配种受胎率不断提高,黄牛的配种受胎率达75%以上.但是水牛配种受胎率比较低,本交的受胎率只有60%左右,冻配受胎率仅45%左右.  相似文献   

10.
6月底结束的甘肃省黄牛改良效果普查表明,我省黄牛冻配改良自1974年试配、1979年大面积推广以来,采取同步扩大良种和人工授精技术等措施,加速繁殖和改良的步伐,已取得显著成效。截止1988年,授配头数由1978年的2698头,上升到13.5万头,受胎率、冻配繁活率分别达到78和69.3%,较1979年提高38和33.2%。累计繁殖成活杂种牛40.6万头。杂种牛有较强的适应性,不论初  相似文献   

11.
精河县的黄牛冷配技术更新从1996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细管冻精新技术,在实践中证明细管冻精冷配技术比颗粒冻精提高受胎率20%~30%,1996~2001年6年时间累积冷配母牛数已达9,815头,平均受胎率达74%,技术推广第一年(1996)全县冷配母牛数为148头,其受胎率为61%,到了2001年全县的冷配母牛数达5,065头,其受胎率预计达82%左右,2000~2001年县兽医站冷配点完成冷配520头,受胎率达到86%,个别家庭牛场和养牛专业户已达90%,双胎率达2%.  相似文献   

12.
利木赞牛改良当地黄牛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化地处闽西北山区 ,是三明市黄牛养殖大县 ,黄牛饲养以放牧为主。长期以来本地黄牛处于野交乱配、近亲交配 ,牛种退化 ,其体型日益变小 ,生长速度缓慢 ,产肉性能极低 ,经济效益低下。为了合理调整优化牧业内部结构 ,改良当地牛种 ,提高养牛经济效益 ,促进肉牛养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 ,我县自 1 996年开始从福建农业大学引进法国利木赞肉牛细管冻精对当地自然发情的黄母牛进行杂交改良。到目前全县已建立一个县级黄牛冷配中心 ,1 0个乡镇黄牛冷配站 ,1 4个黄牛冷配点 ,冷配黄牛 51 1 7头 ,受胎 4 733头 ,总受胎率 92 .5%。在以放牧为主…  相似文献   

13.
黄牛冻精配种,如若按照鲜精常规输精的时间输精,一般受胎率都不甚理想。为了探讨黄牛冻精配种适时输精,进一步提高情期受胎率,我们于1988年1~3月在我县大庙黄牛冻精配种站,对来站授配的79头母黄牛,通过直肠检查触摸卵泡发育情况进行发情鉴定,一个情期分2个不同阶段时间输精,作了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牛来站受配本地母黄牛79头,  相似文献   

14.
宾县从1978年开展黄牛改良工作,主要用夏洛来种公牛的冻精改良本地黄牛。由于改良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农民认识不断提高,全县黄牛生产有了迅速发展,同时改良速度也逐年加快。到1988年全县黄牛饲养量达77532头,比1978年提高283.2%;从1985年起连续四年冻配黄牛超万头,改良牛累计头数已占黄牛总数的43.5%。  相似文献   

15.
砀山县从1979年以来,先后引进西门塔尔、夏洛来、抗旱王、荷兰等品种的冷冻精液,与当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1979至1989年10年间共用冻精输配母牛89859头,1979~1988年受孕母牛59752头,受胎率为76.74%,1988年全县授配母牛20113头,受孕16885头,受胎率由1979年的25.9%上升到1988年的83.7%。其中县站和唐砦站受胎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16.
我站位于苏、鲁、豫、皖4省接壤的平原地带徐州市,周围黄牛多,来此取牛冻精交通方便。建站以来,在黄牛改良中已取得近百万头杂交牛的成果,为黄淮海经济开发区作出了贡献。为了指导好黄牛冻精配种,作到适时输精,提高情期受胎率,我们曾作了几次实地考查,以推动冷配工作。1990年5月至1991年5月间,我们在3个冷配技术强的马井、袁庄、夹河,对来站发情授配的母牛(本地黄牛、杂交牛)通过直肠检查触摸卵泡发育情况进行发情鉴定,再行输精,输精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七九年我在克山县涌泉公社蹲点搞黄牛改良工作的实践中,探索了农区的母牛发情规律和不同类型的母牛发情规律。通过调查分析发情母牛内在和外在变化的关系,找到了适时输精的技术关键环节,突破了难关,提高了受配率和受胎率,为扩大冻精配种成果,提供了技术条件。涌泉公社共有320头可繁殖母牛,全年冻配235头,受配率达73.4%,比一九七八年冻配25头提高8.2倍,经定胎确定  相似文献   

18.
桦南地处黑龙江省东北部 ,是佳木斯市的黄牛养殖大县 ,黄牛饲养主要以粗放为主。牛种退化 ,其体型变小 ,生长速度缓慢 ,产肉性能和经济效益低下。我们为了合理调整优化牧业结构 ,更好的改良当地牛种 ,提高养牛经济效益。 1989年开始从黑龙江省家畜繁育指导站引进夏洛来优质细管冻精 ,对当地自然发情的母牛进行杂交改良。目前全县已建立一个县级繁改点 ,5 0处乡村繁改点 ,其冻配黄牛12 340头 ,受胎 110 80头 ,总受胎率为 91%。在以粗放为主的饲养条件下 ,夏杂一代牛在体型外貌、生长速度、肉用性能等方面 ,比当地黄牛均有显著提高。1 夏本F…  相似文献   

19.
结合六盘水地形复杂,山高,谷深,坡陡,交通不便的自然条件特点,大范围推广冻精人工授精,对冻精和液氮的运输有较大困难。为此,借助我市骡马杂交改良基础推动牛改工作成为我市发展黄牛鲜精人工输配技术的动力。2001~2002年我市在偏僻边远、交通不便的乡村建立牛鲜精人工输配改良点,开展黄牛人工授精改良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鲜精人工输配点已达211个,覆盖74个乡(镇)211个行政村,参与农户达7.16万户。2003~2005年共输配母牛112430头,产杂交牛72058头,受胎率为85%,产犊率达64.93%。结合几年来工作实践,把鲜精人工授精技术和在操作过程中常见…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围绕冷配受胎率,设置5km以内、510km和10km以上等3个不同受配母牛配种距离,以受配母牛品种(本地牛和杂交牛)作为影响冷配受胎率的因素为因子,在曲靖辖区随机选取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6个基层牛冻精改良站点开展了牛冻精改良到户输精技术应用研究,发现与配母牛品种对到户输精效果没有显著影响(P0.05),这对基层大力推广到户输精技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