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面向农业观光园区分布式服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布局优化方案,为提高农业观光园区服务质量及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社会力模型结合观光园区规划信息,采用Anylogic行人仿真平台获取游客在园中的空间分布数据,用传统K-means算法和改进K-means算法分别对游客空间分布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并根据节点优化布局评价指标,计算节点最优位置.[结果]采用传统K-means算法和改进K-means算法对选取的12组游客空间分布数据进行单日游客聚类分析得到两组节点位置;改进K-means算法聚类得到的节点最终位置对节点被接入次数的均衡效果均优于传统K-means算法,其节点被接入次数均方差的均值降低约41.8%.因此,改进K-means算法更适合运用于观光园区节点的布局优化,得到的节点最终位置即为该观光园区节点最优位置.[建议]在面向农业观光服务的混合型无线传感器网络建设中,应基于社会力模型预估游客空间分布,实现观光服务优化;通过合理部署节点位置,延长融合智能设备的混合型无线传感器网络生存时间;更好地打造面向游客服务、整合移动智能设备的农业物联网系统.  相似文献   

2.
沭阳县官墩乡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探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农业观光园的建设需要以一定的农业生产为物质基础条件,通过景观规划和景点的设计来满足游客休闲观光和游憩活动的需要。以沭阳县官墩乡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为例,对其条件进行SWOT分析,指出其规划思路和具体的规划方法,以为农业观光园的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天津农业科学》2016,(1):52-56
蔬菜观光休闲园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主要城郊农业观光旅游项目,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这些观光园普遍存在收入项目单一,园区增加经济收入边际成本高的现象。作者通过对现存蔬菜观光园区经济收入构成的剖析,提出了利用科学规划设计拓宽蔬菜观光园经济收入空间的建议,从而大幅度增加蔬菜观光园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需求,农业观光项目正在迅速蔓延开来,但大多数农业观光园区都是在以前基地条件较好的平原或者平地进行改造和建设,其项目建设也都趋于雷同.通过对山东蓬莱"凤凰山庄"的开发规划进行实践研究,运用园林规划的相关知识,从功能分区的角度,探讨如何利用山地有利的条件,扬长补短,建成具有独特的山地景观特色的农业观光园,以求能够对同类农业观光园的规划有所启示,获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刘玉石  杨婧  张纵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438-18440
通过对基于异域特色的农业观光园项目规划模式的探索,对规划实施的南京市高淳县固城镇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发展目标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就园区内的景点项目及相关基础设施以及整体景观风貌的建设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并由此提出了较为合理的认识与建议,对南京地区的农业观光主题园及特色农业观光旅游地的建设提供了可推广应用的概念性参照模式。  相似文献   

6.
在“十三五”规划、中国老龄化的背景下,将养生养老概念引入传统的休闲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中,提出以生态农业为本底、以休闲观光为带动、以养生养老为提升的新型农业园规划模式,并以禹州市盛田休闲养生农业观光园为实例,通过对其进行SWOT分析和规划设计实践,提出新型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园的规划可从农业、观光、养生三方面入手,以期为休闲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的新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普洱农业观光茶园规划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简介农业观光园的产生原因、种类、发展趋势及分析思茅观光茶园建立的各项条件,从园林规划设计的专业角度探索普洱农业观光茶园的规划与设计.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农业观光园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不少地区成为了农村经济增长的新模式,但大多追求休闲,而忽略了农业生产的本质。探讨了驻马店天中农业观光园的规划理念、功能分区、道路规划及种植设计,指出现代化生态农业观光园应“以生产带观光、以观光促生产”,集生产、观光、采摘、休闲等综合功能于一体,并具有先进管理技术等。  相似文献   

9.
驻马店天中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农业观光园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不少地区成为了农村经济增长的新模式,但大多追求休闲,而忽略了农业生产的本质。探讨了驻马店天中农业观光园的规划理念、功能分区、道路规划及种植设计,指出现代化生态农业观光园应"以生产带观光、以观光促生产",集生产、观光、采摘、休闲等综合功能于一体,并具有先进管理技术等。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观光园是农业旅游的主要形式,作者通过文献资料法,从不同角度对农业观光园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农业观光园的概念、分类、功能规划、个案研究以及结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11.
以城郊型观光农业园区的特征为切入点,分析当前我国观光农业的发展与园区规划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观光农业园区规划应该引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运用生态规划的手法进行可持续规划,规划内容主要包括以农业产业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以土地利用为核心的修建性规划。并以扬州市沙头镇观光农业园区为例,探讨城郊型观光农业园区可持续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的方法,以期为该类观光农业园区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观光农业园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调查了多个观光农业园和参考相关的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观光农业园的功能和特点,将北京市的观光农业园主要分为观光采摘农园、农业科技园、休闲观光农园,并针对各观光农业园规划的现状,提出了在观光采摘农园规划时要增加农产品的多样性,将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在农业科技园规划时要适度发展,发掘特色;在休闲观光农园规划时要与自然相协调,注意改善外部环境,注重整体效果,杜绝生态破坏,提倡节约型观光农业园。  相似文献   

13.
从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观光农业的特点和规划的原则,指出观光园具有生态性和服务性,它不仅生产和开发农产品,还应具有独特的农园景色和优美的园林风景,通过对农业观光园规划要点的总结,旨在为农业观光园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于新刚  张现广  武恩申  王秀芹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156-20159,20167
从阳谷农业科技观光园的现状和当地的旅游资源条件出发,充分挖掘东夷历史文化资源,以荷、稻、樱桃三大产业为依托,以"农耕、农作、农居、农具"展示为载体,以农、林、牧、副、渔为题材,将旅游活动和旅游景观综合布置,把园区划分为一带、两翼、四区,创造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集生产与科研、观光与旅游、休闲与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农业科技观光园。以期为规划建设聊城市的特色农业科技观光园提供有效的探索实例。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铜梁·桂园都市生态农业园区规划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田  秦华  王显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456-14458
以重庆市铜梁·桂园都市生态农业园区为例,对生态农业观光园区规划主题定位为“都市生态农业园”,通过对园区总体布局规划,产业项目策划,园林景观专项规划,将城郊型生态观光农业园区相关规划理论融入实践, 以期为以现代都市为依托的城郊型生态观光农业园区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朱敏 《北京农业》2011,(30):16-17
文章重点论述了我国现代观光农业园规划的意义,在于城市化进程中对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贡献;提出了作为生产、生态、景观、旅游多功能为一体的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总体要求的4个方面;并总结了现代观光农业园规划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浅析野生花卉在北京农业观光园的景观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农业观光园的植物景观特质以及野生花卉的资源特点做了简要概述。结合对北京部分农业观光园的调查与分析,研究了野生花卉在农业观光园中的应用形式及配置原则。并在此基础之上,提炼出适用于北京地区农业观光园的野生花卉植物材料。  相似文献   

18.
贾凤意 《安徽农业科学》2014,(16):5126-5129
从观光农业的发展与理论研究入手,对农业观光园的基础理论进行分析总结,重点研究农业产业规划理论方法,并以洛阳红雨生态农业科技因为例深入剖析,以期为今后生态观光园农业产业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河南杨磊镇渔业观光园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树景  王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7068-7069,7074
渔业观光园是农业观光园的一种。笔者以河南温县杨磊镇渔业观光园规划设计为例,探索以发展休闲渔业为主,农业采摘为辅,兼顾生产与观光功能,突出"水"景观的农业生态园区规划设计要点。该园区土质较好、水资源丰富并具有良好的地热资源,该设计依据水系流向为主线,沿岸进行功能分区,结合水系形态、地形变化形成动静结合的渔业观光园景观。全园分为中心服务区、水上娱乐区、垂钓区、观荷区、芦苇生态观赏区、烧烤区、露营区、自然休闲区、岛上观光区和采摘区10个功能区,可满足游客各种休闲需求。渔业观光园在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中较为少见,但其具有投入少、回报多元化、有益于农村整体景观美化的特点,适宜于水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发展短线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