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硅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强化栽培条件下杂交水稻配施尿素、过磷酸钙、硅肥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与产量的关系,并建立了产量与3种肥料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施硅肥对水稻增产效果显著;硅肥与磷肥有交互作用,配施适当时增加用量有利于水稻的增产;在特定的条件下,硅肥的施用量为SiO266.0 kg/hm2,水稻产量为8 016.0 kg/hm2。  相似文献   

2.
针对仁寿县曲江乡农户导致豌豆低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不知道怎样追肥",实施《豌豆花前肥NPK三因素试验》,通过方差分析与产量比较,结果表明,豌豆花前肥以施用尿素80 kg/hm2、过磷酸钙140 kg/hm2、硫酸钾70~110 kg/hm2为优;将结果整合,制订、示范《曲江乡豌豆高产高效栽培集成技术》,能够获得3 000 kg/hm2以上产量与2.2万元/hm2以上产值。  相似文献   

3.
应用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研究了强化栽培条件下杂交稻配施尿素、过磷酸钙、硅肥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与产量的关系, 并建立了产量与3种肥料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 过磷酸钙肥料对产量影响最大,尿素和硅肥次之.每667 m2获得700~750 kg以上稻谷产量的最优施肥量相应是尿素26.3~37.8 kg/66 m2、过磷酸钙13.0~18.1 kg/667m2和硅肥7.7~12.0 kg/667m2.  相似文献   

4.
在本试验条件下 ,硅肥的增产效应与硅肥的种类有密切关系。硅肥不同施用量的增产幅度为 4 0 %~ 11.1%。最高产量施用量为 4 95kg/hm2 ,每公斤硅肥可增加水稻产量 1 6 9kg。硅肥的最佳经济施用量为 4 0 2kg/hm2 ,投入产出比为 1∶3 2。在氮肥基础上 ,硅磷钾肥配合施用的互作效应最高。施用硅肥可降低水稻倒伏率 ,提高水稻对纹枯病和稻瘟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5.
半冬性小麦新品种贵农15号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好等特点,适宜贵州省大部分地区推广生产。贵农15号在不同的生态、土壤以及栽培条件下,播种量为52.12~82.5 kg/hm2,施用尿素127.5~167.5 kg/hm2、过磷酸钙600~750 kg/hm2、农家肥22 500~30 000 kg/hm2,产量可达6 00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6.
穗肥氮磷肥配比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玉米穗肥在施用硫酸钾85 kg/hm2的基础上,施用尿素160 kg/hm2、过磷酸钙190 kg/hm2,可以获得5 815 kg/hm2的较高产量,对提高仁寿县曲江乡玉米单位面积产量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甘薯新品种漯徐薯9号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密度、氮肥、磷肥和钾肥4种因素对甘薯新品种漯徐薯9号产量的影响,并构建产量函数模型。结果表明:4种因素对甘薯产量影响的顺序为钾肥密度磷肥氮肥;本试验条件下漯徐薯9号达到45 000 kg/hm2以上产量所要求的优化栽培措施是:密度58 600~63 220株/hm2,尿素138.57~161.43 kg/hm2,过磷酸钙245.39~281.97 kg/hm2,硫酸钾617.85~663.75kg/hm2。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小麦高产栽培提供科学施肥理论依据。[方法]2012~2013年度,以小麦品种云麦53为材料,运用田间肥料裂区试验和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对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不同时期施氮肥能在0.01水平显著地提高籽粒产量,改善产量构成因素,并且效果优于施磷、钾肥及不施肥处理。[结论]小麦高产栽培的最优施肥方式是把16%过磷酸钙525 kg/hm2和50%硫酸钾225 kg/hm2全部作种肥一次性施入,46%尿素600 kg/hm2分不同时期施用,其中150 kg/hm2作种肥、225 kg/hm2作分蘖肥、225 kg/hm2作拔节肥。  相似文献   

9.
杂交稻强化栽培优化施肥模型建立及措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研究了强化栽培条件下杂交稻配施尿素、过磷酸钙、硅肥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与产量的关系,并建立了产量与3种肥料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过磷酸钙肥料对产量影响最大,尿素和硅肥次之。每667m^2获得700750kg以上稻谷产量的最优施肥量相应是尿素26.3~37.8kg/66m^2、过磷酸钙13.0~18.1kg/667m^2和硅肥7.7~12.0kg/667m^2。  相似文献   

10.
艾家祥  方世萍 《农技服务》2011,28(11):1562-1562
在南陵县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应重视氮肥的施用,因为其对产量及倒伏起着主导作用。不可过量施用氮肥,过量施用,不但增加生产费用,而且还容易造成倒伏减产。双晚水稻若要取得产量7 500 kg/hm2左右,且不易倒伏,以施用尿素375kg/hm2、过磷酸钙150~300 kg/hm2、氯化钾150 kg/hm2较好。磷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氮、钾肥分作基肥、分蘖肥和穗粒肥三次施用,施用比例大致为5∶3∶2。  相似文献   

11.
潜江市低湿平地水稻基施硅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水稻产量与硅肥施用量能拟合出一元二次方程,产量随着硅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增加到一定水平后又开始下降。当土壤有效硅含量为80~150 mg/kg、水稻目标产量为8 850~9 600 kg/hm2时,推荐硅肥施用量15~18 kg/hm2。随着硅肥施用量的增加,水稻分蘖数也相应增加,分蘖前期影响水平不显著,硅肥对水稻分蘖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水稻移栽20 d后7 d内。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3414+1”肥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贵州省金沙县,以马铃薯品种会-2为试材,肥料种类为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和有机肥(牛圈肥),设置"3414+1"肥效试验(化肥施用设计为3414设计、有机肥施用为基施15 000 kg/hm2,其中尿素80%作基肥、10%在齐苗期作第1次追肥、10%在现蕾期作第2次追肥,磷肥、钾肥和有机肥全部作基肥),研究不同施肥处理的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旨为确定该区马铃薯的需肥规律、施肥量和施肥时期。结果表明:施肥后推迟了马铃薯生育时期,能够提高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其中施尿素391.35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和氯化钾660 kg/hm2效果最好,马铃薯产量最高(13 873.5 kg/hm2,较CK增产95.6%)且单位面积纯收益最大(28 417.5元/hm2)。  相似文献   

13.
在徐州市铜山区进行小麦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分别施用尿素、过磷酸钙、氧化钾619.6、312.5、87.5 kg/hm2,可以使小麦产量达到9 000 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14.
张黔娥 《农技服务》2011,28(8):1135+1150-1135,1150
进行了水稻不同种植密度与钾肥不同施用量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施用钾肥可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最佳施用肥量为施有机肥1.5万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尿素315 kg/hm2、锌肥15 kg/hm2、氯化钾150 kg/hm2;水稻合理的栽培密度为19.5万穴/hm2。  相似文献   

15.
张金帮  孙本普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816-5818
[目的]为滨州市小麦产量由中产向高产过渡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研究品种、行距、播量、尿素和过磷酸钙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在该试验条件下,各因素对小麦产量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尿素>过磷酸钙>品种>播量>行距,最优处理组合为品种辐63,行距16.7 cm,播量90.0 kg/hm2,尿素360 kg/hm2,过磷酸钙1 500 kg/hm2,产量达7 413.0 kg/hm2。方差分析表明氮肥是影响小麦产量高低的主要因素。单因素试验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尿素以450kg/hm2为宜,播量以82.5~105.0kg/hm2即基本苗165万~210万株/hm2为宜。[结论]低产薄地施过磷酸钙1 500 kg/hm2、尿素525~600 kg/hm2,肥地施尿素450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基本苗120~180万株/hm2,行距20~25 cm,小麦产量才能达到7 500 kg/hm2。  相似文献   

16.
适时适量施用促芽肥,是夺取再生稻高产的关键性措施,为了探讨优质稻佳辐占施用促芽肥的最佳效应,2008年早季进行了3因素4水平L16(43)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施氮量(尿素)是影响再生稻的主要因素,在施用尿素0~300,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产量;施氮时期对再生稻产量也有一定影响,以头季稻齐穗期后20d以内施用为好,但齐穗后25d以内施用各期差异不显著;施用磷钾肥对再生稻的产量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本试验最佳组合为头季稻齐穗后15d,每hm2施尿素300kg、过钙120kg、氯化钾60kg,再生稻产量最高达6369/hm2。  相似文献   

17.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水平氮磷钾肥的配比施用对甘草地上、地下生物量的肥效.结果表明,不同水平氮磷钾肥的配比施用对甘草生物量有明显肥效,不同处理的肥效对比为:偏高肥水平(尿素140 kg/hm2、过磷酸钙200 kg/hm2、硫酸钾160 kg/hm2)>中肥水平(尿素70 kg/hm2、过磷酸钙100 kg/hm2、硫酸钾80 kg/hm2)>高肥水平(尿素280 kg/hm2、过磷酸钙400 kg/hm2、硫酸钾320 kg/hm2)≥低肥水平(尿素35 kg/hm2、过磷酸钙50 kg/hm2、硫酸钾40 kg/hm2)>对照(CK).所有指标在中肥水平处理和偏高肥水平处理中增加相对最为明显,比 CK 增加的比例为:株高74.43%和66.32%,茎干重55.43%和51.09%,复叶数100%和90.9%,叶干重88.11%和74.13%,根长8.64%和6.93%,根直径24.17%和23.63%,根干重21.47%和20.02%,根冠比48.15%和44.44%.  相似文献   

18.
通过小麦施用有机无机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有机无机复混肥不同施肥量产量差异显著,其中高产模式II(25%(12-6-7)亿牛牌有机无机复混肥750 kg/hm2和过磷酸钙75 kg kg/hm2作底肥,拔节期追施尿素150 kg/hm2)的产量达7 365 kg/hm2,较常规施肥显著增产。  相似文献   

19.
增施硅肥对直播稻产量影响的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粳1号"和"武粳15"为例,研究了崇明岛农场施用硅肥对直播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硅肥对水稻产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随硅肥施用量的增加,水稻产量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宁粳1号"最高产量是每667m2施硅肥10kg处理,为644.56kg/667m2,比对照增产6.99%,且极显著大于对照,增产效应最明显;"武粳15"最高产量是每667m2施硅肥15kg处理,为661.50kg/667m2,比对照增产8.06%。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以基施硅肥10~15kg/667m2增产效应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为掌握单季晚稻甬优9号氮、磷、钾肥最佳施肥量,在东阳市东阳江镇下街头村进行了单季晚稻甬优9号"3414"肥料试验。结果表明,基施碳铵600 kg/hm2、追施尿素150 kg/hm2、基施过磷酸钙525 kg/hm2、追施氯化钾112.5 kg/hm2,折合成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分别为175.2、67.5、67.5 kg/hm2,水稻产量最高,达到8 400 kg/hm2,其肥料效应和当季肥料利用率也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