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桑花叶型萎缩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桑花叶型萎缩病是危害十分严重的种苗传染性桑树病害,在我国浙江、安徽、江苏、湖南、湖北、河南、四川、重庆、广东、广西等省(市)均有发生为害,浙江省的湖州、嘉兴地区受害特别严重.发病面积约占全国桑园总面积的15%,桑树株发病率在20%~30%左右,发病严重的桑园可达到60%~80%,个别田块甚至高达90%以上.该病导致桑树生长不良,桑叶产量大幅度减产,桑叶质量下降,影响蚕茧产量和质量,严重制约我国蚕桑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乳源县因各种原因导致桑树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影响了桑叶的产量和蚕茧减产。本文论述了乳源桑树主要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和危害情况,提出了对乳源桑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桑黄化型萎缩病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黄化型萎缩病又称萎缩病、猫耳朵、小叶病等.分布广,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陕西、河北等省都有发生.山东省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大量发生,部分地区流行迅速、危害成灾,几乎分布于各主要蚕区,有的县发病桑园面积曾达到95%以上,蚕茧产量骤然减产一半多.  相似文献   

4.
<正> 去冬,蚕农挖桑、毁桑较为严重,对桑树很少投入,放弃了桑树的管理。今春桑树病虫害较往年有大的危害,夏秋桑树枝叶生产量占全年的 2/3以上,桑树病虫害将会造成蚕茧减产欠收。为了获得夏秋蚕茧稳产、丰产,加强桑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十分必要。 一、桑树主要的病虫害 1.虫害 (1)桑象虫:吃芽,该虫在夏伐后吃光截口下的定芽后,继续吃新发芽,造成全株片叶  相似文献   

5.
《蚕桑茶叶通讯》2007,(3):12-12
经多年实践证明,重庆圣农素系列产品——蚕桑(柞)多功能专用,在桑树上施用,桑叶肥大硕厚,产量极高,还可防治桑树各种病虫害,消除桑树叶片上的肥料、农药和除草剂的残毒,不易引起蚕发病和农药中毒,提高茧丝产量,蚕茧洁白,质量高,一般可增蚕茧30%以上。特别在条件差、  相似文献   

6.
抗萎缩病桑树新品种兖选三号是由大田造种选出的优良单株培育而成。其抗病性比我国现行品种湖桑32号高2-3倍。而且产量高,比湖桑32号提高17.29%。叶质优,养蚕成绩、万蚕产茧量、万蚕茧层量提高2-6%,100kg桑产茧量提高5%以上。  相似文献   

7.
<正>1993年我市桑瘿蚊暴发,受害面积近万亩,受害严重的有8000亩左右,占全市桑园总面积的1/4,其中西渚乡严重受害桑园面积近4900亩,占全乡桑园总面积的72%。受害桑树枝条封顶,侧枝丛生,条短叶老,可利用叶少,影响中晚秋蚕饲养,单西渚乡少发中晚秋蚕种2500多张,减产蚕茧37%。  相似文献   

8.
<正> 我县是省蚕桑基地县,现有桑树7000余万株,其中小冠桑占 60%以上,且每年断梢病危害在 10%以上。为了防止病虫害,育成适宜于当地栽培的抗病力强、产叶量高、质量优的桑品种,提高蚕茧产量、质量,增加养蚕效益,我们选育了85-1 新桑品种。  相似文献   

9.
蒙晓琴 《四川蚕业》2008,36(2):25-28
我县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拥有桑树一亿株左右。但单株产叶量较低,张蚕需桑七、八百株。就其原因,除肥培管理工作差以外,主要就是病虫危害严重,导致桑叶减产、质量降低,同时被污染的桑叶引发蚕病,导致蚕茧产量、质量和效益三下降,每年因虫害造成的损失可达30%左右。我县是个老蚕区,桑树害虫种类繁多,危害面广。在食叶类害虫中,特别是夏秋季桑螟虫危害最甚。  相似文献   

10.
陶荣  秦继彬 《蚕学通讯》2000,20(4):34-36
蚕桑生产上,由于桑树病虫害危害不象蚕病危害那样直接影响经济收入,致使部分干部和相当多的蚕农对桑树病虫的危害视而不见,造成重栽轻管、重蚕轻桑。甚至部分业务人员认为桑树只需修枝、嫁接、施肥,忽略了桑树病虫害防治这一重要内容,给桑树在生长发育中遭受病虫危害留下机会,同时降低桑叶的产量和质量,严重的桑园被毁(如桑黄化型萎缩病),成为蚕茧生产上一项重要的自然灾害。四川统计的资料,每年因桑病虫害的危害约损失蚕茧15%,经济损失令人痛心。因此,有效地对桑树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控制其病虫害发生,是保证桑园稳产、…  相似文献   

11.
桑蓟马俗称举尾虫,属缨翅目,蓟马科,不完全变态中的渐变态,是桑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全国各蚕区都有发生.被害叶喂蚕,蚕体虚弱,蚕茧减产,蚕茧质量也变劣.据调查:全龄使用桑蓟马为害的叶与正常叶作对比,其全茧量下降30%,茧层量下降37.5%,茧层率下降5.76%,产卵量下降18%,良卵率下降12%,孵化率下降8%,严重影响了蚕农的经济效益和蚕种质量.  相似文献   

12.
许剑 《江苏蚕业》2010,32(2):21-22
脓病是养蚕生产中的最常见性蚕病,其危害相当严重。最近几年我镇中秋蚕平均单产仅有35kg,因发生脓病而造成产量绝收的农户要占70%以上。该病具有传染性强、蔓延快、根治难等特点,只有严格控制脓病发生,才能提高蚕茧产量。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对脓病的发生及防治谈谈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广西蚕业》2007,44(A02):38-38
经多年实践证明,重庆圣农素系列——蚕桑(柞)多功能专用产品,在桑树或桑叶上施用,桑叶肥大硕厚,产量高,防治桑叶各种病虫害,消除桑树或桑叶的肥料、农药和除草剂的残毒,不易引起蚕发病和农药中毒,提高茧丝量和产量,蚕茧洁白,质量高,一般可增蚕茧30%左右。特别在条件差,经常发生农药中毒或空气污染的地方及蚕病的毒病、  相似文献   

14.
桑花叶型萎缩病已成为桑树重要的病害之一,其主要病原是桑类病毒。为了探索该病的传染途径,进行了田间调查和病原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该病传播不但与苗木、嫁接、病株汁液密切相关外,也与土壤、花粉、果实有关;进一步通过RT-PCR检测,在病树的花、果实和病毒污染的土壤栽培的桑树花、叶中检测到病原体小分子RNA,因此认为桑花叶型萎缩病可通过土壤、花、果实传染。这对类病毒侵染循环规律研究和防止病原扩散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正> 南通、盐城、扬州是江苏的蚕桑主要产地,据1984年统计,三市的桑园面积为72.15万亩,占全省的53.05%,蚕茧产量为68.56万担,占全省的52.78%,尤其是盐城和南通近年来蚕桑生产发展迅速,已成为江苏省蚕茧生产新的重点。但这个地区的桑树病害  相似文献   

16.
桑树良种化与蚕业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潘一乐 《蚕业科学》2003,29(1):7-13
桑树品种是蚕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优良桑树品种的推广应用对提高桑叶产量、改善桑叶品质、增强桑树对不良环境的抵抗性 ,进而对增加蚕茧产量 ,提高茧质、种质、丝质都有重要的作用。为了蚕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加快我国桑树良种化进程 ,促进蚕桑生产朝“两高一优”农业发展 ,是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正>江苏省东台市是全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全市现有桑园面积10133 hm2,年饲养蚕种45万盒,生产蚕茧1.7万t,农民栽桑养蚕收入10亿元,桑园保有量、蚕种饲养量、蚕茧质量等指标名列江苏第一、全国前茅。近年来,东台建立健全了桑树病虫害防控体系,有效预防了桑树主要病虫害的灾害性暴发,为蚕农增收和产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1建立健全测报体系搞好桑树病虫害预测预报是有效防治桑树病虫害的前提,也是提高防控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为了增加桑树的光合作用时间,提高桑、茧的产量和质量,进行了低干桑留芽夏伐技术的试验,结果表明,留芽夏伐的桑园可增产30%以上,养蚕产量和蚕茧质量高于常规夏伐的桑园。  相似文献   

19.
桑树青祜病是威胁华南地区蚕桑生产的主要细菌性病害之一,选育高产、优质的抗病杂交桑新品种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对于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前期创制鉴评筛选出的抗青枯病优异种质资源作为亲本材料,采用杂交育种、室内添菌筛选、重病地种植筛选等方法,育成了优质、高产抗青枯病杂交桑树新品种粤桑120.在青枯病疫区多点田间品比鉴定表明,该品种对青枯病的相对抗性率指数比抗病对照品种283×抗10提高10.6%;在同等栽培条件下单位面积桑叶产量平均比抗病对照种品283×抗10增产31.4%,春秋季平均万蚕产茧量提高5.0%,平均万蚕茧层量提高5.2%,平均100 kg桑产茧量提高6.6%.该品种生长势强、群体整齐,遗传性状表现稳定,叶片大、产量高、叶质优,适宜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青枯病疫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桑树病虫害影响着桑园经济效益的提高,在四川,由于气候的变化以及病虫防治受“治早、治小、治了”这一朴素的防治原则的影响,防治过程中盲目用药和随意提高药物浓度,天敌被杀死,病虫抗药性增强,结果使桑树病虫暴发频率增加,新的桑树病虫种类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桑叶的产量和质量,笔者就桑树萎缩病的发生与防治谈谈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