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邵伟  李荣  吴丽云 《中国林业》2010,(19):41-41
<正>山东省临沂市是全国四大人造板生产基地之一,杨树丰产林面积大,人造板生产企业多,木材资源消耗多。全市1.8万家木业加工企业每年加工能力达1500万立方米。如何保障临沂木材持续发展,促进产业发展,已成为临沂林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一、木材生产、加工集群及市场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2.
宿迁是中国著名的"意杨之乡"。通过近30年的持续发展,以杨树为主的丰富的林业资源已使宿迁的林业水平在江苏省处于"排头兵"地位,为全省林业挑了重担。到2003年底,全市杨树成片林已达190万亩,农田林网620万亩,四旁树达1.2亿株,活立木蓄积量达1000万立方米,每年可采伐利用木材90万立方米;木材加工企业3000余家,年木材加工能力150万立方米,实  相似文献   

3.
发轫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板材业,现有各类加工企业3000余家,深加工生产线600余条,从业人员16.3万人,跻身全国四大板材生产基地。在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中,当地已有3家大规模板材出口企业停产歇业,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4.
窦范云 《湖南林业》2010,(11):19-19
近年来,湖南省沅江市把杨树产业建设作为湖区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载体来抓,杨树基地建设步伐加快,造林质量明显提高。截至目前,全市拥有杨树面积9.2万公顷,其中杨树片林面积4.5万公顷,垸内大小四旁杨树1800万株,杨树蓄积量585.8万立方米,形成了环洞庭湖地区最大的杨树原料林基地。  相似文献   

5.
发轫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板材业.现有各类加工企业3000余家。深加工生产线600余条.从业人员16.3万人.跻身全国四大板材生产基地。在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中.当地已有3家大规模板材出口企业停产歇业.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6.
河套灌区是全国西部最大的自流灌溉区,土地肥沃、渠道纵横,栽植杨树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上世纪80年代,随着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启动发展,河套灌区的条条渠道都上树,杨树种植规模得到迅速扩大,到目前,杨树栽植面积已达到667.5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1229.8万立方米。同时,与杨树相配套的产业如雨后春笋发展起来。据统计,2005年以杨树为主要原料的木材加工企业274家,产值达6000万元,现已逐步形成一条种苗—栽植—加工—市场完整的产业链。杨树产业已成为河套灌区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增税的“四增”产业。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  相似文献   

7.
<正>泗阳县位于江苏北部,地处黄淮平原腹地,是国内最早引种推广南方型杨树的发源地之一。经过多年发展,在杨树产业的驱动下,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36.7%,活立木蓄积量达到600万立方米,成为全国闻名的"杨树之乡"。目前,全县拥有各类木材加工企业760个,其中规模企业176个,年生产加工能力200万立方米左右,年木材流通量达300万立方米,是苏北地区重要的木材加工、集散地之一。林业总产值达到109亿元。  相似文献   

8.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壮大.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义堂镇逐步形成了规模大、质量好、辐射力强的板材产业集群,战为全国人造板加工企业最密集、产品品种最齐全、市场交易最活跃的生产加工销售基地.是全国最大的人造板生产加工基地之一。该镇现有各类板材生产及配套企业(机械、制胶)1700多家,其中,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是我国三大板材生产基地之一,并已显露出集群发展的态势.以山东省临沂市、菏泽市为例,对其人造板产业集群进行了深入的SWOT分析,辨析出山东省人造板产业的集群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对管理者和建设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泗阳县是远近闻名的意杨之乡。引进栽植时间较长,栽管技术国内领先,栽植数量逐年增多,杨树加工初具规模。目前,全县杨树活立木蓄积量已达500万立方米,活立木已超过8000万株,年均采伐量可达50万立方米。截至2003年底,全县共有木材加工企业972家,从业人员5.2万人,杨树加工产值达28.6亿元,占全县工业产值的1/3左右。木材加工实现税收3906万元,居其他产业前列。全县从事木材加工的农民工资总收入达2.6亿元,人平均木材加工工资年收入超过5000元。实践充分证明:杨树产业已逐步成为泗阳经济的支柱产业,杨树被广大农民称为“摇钱树”。泗阳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森林资源的不断增长,早在2000年,呼和浩特市就编制完成了全市林业产业十年发展规划,以建立林业六大基地、四大主导产业、两大龙头企业为重点,积极构建林业产业发展体系。通过几年的实施,呼和浩特市现已建成六大基地,即210万亩柠条基地、33万亩沙棘基地、7万亩林果基地、1万亩枸杞基地、2万亩种苗和花卉基地。六大基地的建成,带动了四大主导产业的发展,充分实现了林业资源促进经济效益增收。依托柠条资源,在土默特左旗建成了年产3万立方米板材的海兴中密度板厂,年产值3000万元,利税达400万元,农民直接受益  相似文献   

12.
青龙的杨树产业 ,是农民利用资源优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通过政府引导而发展起来的。经近几年的努力 ,已发展成为有 1 .3万公顷基地、2 0 0万立方米可利用资源及 1 0 0家木材加工企业的规模。随着我国加入WTO的临近以及“天保工程”、分类经营的实施 ,必定对林产品贸易带来较  相似文献   

13.
我国银杏产业标准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世界上的银杏生产强国,银杏产业位居世界榜首.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受国际市场银杏行情的影响,无论是种植业,还是加工业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银杏种植面积已达12.3万hm2,株数达12亿株,种植范围涉及全国25个省、市、区.白果年产量达7 000~8 000 t,银杏干青叶年产量达1.8万~2.0万t,银杏外种皮年产量达1.2万~1.4万t.银杏叶提取物(EGb)年产量达90 t,其加工厂已发展到70余家.银杏叶片剂生产厂达10余家.银杏银料、食品、化妆品等生产厂达200余家,产品种类约有20余种,全国银杏产业年销售额达3亿元人民币.由于前几年银杏种植业的盲目发展,也造成了加工业发展滞后的局面,总体加工产品产量不大,质量很差,内销不旺,外销不畅,形成银杏产业大滑坡的局面.导致我国银杏产业目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忽视了标准化工作.  相似文献   

14.
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安钢)始建于1958年。历经50多年的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年产钢1000万吨、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是河南省最大的精品板材和优质建材生产基地。目前,安钢的绿地面积已达133万平方米,绿化面积已达185万平方米,绿地率为31%,绿化率为43%。安钢厂区内绿化植物品种达20...  相似文献   

15.
石首地处湖北省江汉平原与湖南省洞庭湖平原的结合部。素有“湘鄂门户”之称。全市版图面积1427平方公里,总人口62.6万,是全国高标准平原绿化试点示范县(市)、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市)和全国杨树标准化体系建设示范县(市)。全市有林地面积47.8万亩,森林覆盖率18.7%,活立木总蓄积138万立方米。长江横贯市境90.3公里.由于多次改道或截弯,形成了近60万亩故道和洲滩。为全市发展杨树生产提供了优越的自然资源。10多年来.市委、市政府为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着眼于培植绿色循环经济。倾力打造“杨树产业”,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致力延伸产业链,走上了“基地托龙头。。龙头兴产业。产业富百姓”的产业化经营道路,达到了“兴起一个产业.振兴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的目的。目前,全市林业产业化总产值已达到10亿元。提供税收6000万元。湘鄂边有40万农民参与产业化经营,每年从中获利1.2亿元.人年均增收300元。杨树成为了群众的“摇钱树”,杨树产业成为强市富民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6.
杨树,作为一种重要的用材树种,其速生丰产和良好的加工特性,使得杨树产业在近十多年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以江苏省为例,全省杨树总面积500万亩,总蓄积量达2600万立方米,分别占全省现有林地面积的44.5%和林木蓄积量的58%。  相似文献   

17.
地处洞庭湖区的汉寿县,有平湖区面积达167.85万亩,占总面积的55%以上,优越的自然条件,使杨树成了该县林业生产的一大特色。自1977年引种以来,他们利用湖洲、沟港、路渠、四旁等地种植杨树面积已达10万亩以上,现有杨树活立木蓄积达80多万立方米,这不仅使该县的生态环境大为改善,而且使这个县一跃成了全国闻名的轻工用材林基地。近五年来,仅杨树生产水材达15万立方米,创产值6000多万元。欧美黑杨速生丰产,不与粮棉争地,很适于在湖洲沟渠栽种。汉寿县林科所自引种以来,首先把营林技术推广放在了重要地位。县材料所与省内外的有…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林业》2006,(10):47-47
通辽市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尤其近几年,速生丰产林建设步伐加快。到目前为止,已建成杨树速生丰产林基地100多万亩,活力木蓄积达到500万立方米以上。  相似文献   

19.
木片生产已成为“治危兴林”的重要措施,1991年木片产量达240万层积立方米,其中出口达10万层积立方米,为国家创汇近200万美元,为黑龙江省木片生产和贸易提供了许多经验。我们尝试从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木片生产进行具体分析,并就作为一个产业的木片生产要有一个大的发展,将来再上一个新台阶方面提出一些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20.
10月31日-11月1日,第二十三届国际杨树大会组织与会代表到河南省濮阳市现场考察.推广濮阳种植杨树的经验和做法。2005年.濮阳财政投入25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先后带动各界投入1500万元建设杨树速生丰产林基地。全市杨树种植面积从2002年的20万亩迅速扩大到目前的140余万亩.活立木蓄积量接近500万立方米。2007年,全市林纸林板企业实现产值10.8亿元.年加工术材能力超过200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