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杜菊 《种子世界》2014,(5):63-64
<正>1推进措施按照"百亩攻关田、千亩丰产片、万亩示范片"的要求创建示范片,严格推行"六统一"、"五改"措施。"六统一"即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播种时间、统一种植规格、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技术培训。"五改"即改露地种植为地膜覆盖、改平作为垄作、改常规种薯为脱毒种薯、改常规施肥为测土配方施肥、改松散管理为统防统治。确保该品种及配套技术应用率达到100%。同时采用了玉米、马铃薯、黄豆3种农作物套种措施,不仅提高耕地复种率和产出率,还有效扩大了马铃薯的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玉米动态及展望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从玉米的产、消、存和贸易等方面分析了国内外玉米动态.并以此为切入点,介绍了加快我国玉米生产发展的"一增四改"关键技术集成(即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麦田套种为贴茬免耕直播并适当晚收、改粗放施肥为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改人工种植和收获为机械化作业等)、全国玉米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和全国玉米高产创建活动.最后指出,面对全球玉米供应偏紧的态势,应大力推广玉米"一增四改"的集成关键技术,全面实施玉米高产创建,进一步加快玉米生产发展,充分发挥玉米增产潜力,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及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3.
夏玉米“一增四改”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一增四改”技术即: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套种为直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通过近几年实施和推广,取得了良好的增产增收效果。加大玉米”一增四改”技术的推广应用,对进一步提高夏玉米产量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增四改”是2012年黄淮地区玉米高产栽培的主推技术,即增加种植密度,改平展叶形品种为耐密型高产品种,改套种为直播,改粗放施肥为按叶龄指数配方施肥,改人工播种为机械播种。为加速推广该项技术,做到家喻户晓,群众乐于接受,本文就主推玉米“一增四改”技术的原因展开解读。  相似文献   

5.
夏玉米增密后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大力推广玉米高产综合配套技术是发展玉米生产的主要途径.现在我国正在大力推广的"一增四改"高产栽培技术,其主要核心技术是: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套种为直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由于其贴近生产实际,可操作性强,具备广适性、系统性、完整性等特点,在发挥玉米增产潜力、提高玉米单产方面效果明显.但在玉米高产生产实践中,在增加密度后,出现了倒伏、秃顶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玉米的增产.  相似文献   

6.
郝文跃 《种子科技》2008,26(4):66-67
为进一步提高玉米单产水平,满足国内不断增加的对玉米的需求,最近农业部提出加快推广玉米“一增四改”的生产措施,即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高产品种,改套种为平播,改粗施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建立以合理密植为中心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7.
玉米品种爱农007和爱农001间作种植新模式增产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共设置4种种植模式处理,3次重复,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记录各处理玉米的生理性状,实收测产并比较各处理间的产量差异。通过对4种种植模式玉米产量进行比较,发现玉米品种爱农007和爱农001间作的玉米种植新模式有较高的增产潜力。大力推广玉米"一增四改"种植增产增收新技术,确保农户增产增收,将2个优良玉米品种间作的新型种植模式,能使玉米之间达到优势互补,田间表现均优于同等条件下单独种植。期待该新型种植模式能够促进玉米产业化发展,引领农业玉米种植结构的调整和现有条件下玉米丰产增效。  相似文献   

8.
刘贺梅 《中国种业》2017,(12):69-70
新稻69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科研团队于2005年以新稻18号为母本、苏北9号为父本有性杂交,经混合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该品种为常规粳稻,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弹性强,分蘖力中等,株高105 cm,穗长18.1cm,穗粒数148.8粒/穗,千粒重25.5g,综合性状优良。于2016年7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河南省南部稻区种植,是河南省自2012年启动豫南粳稻品种试验以来第1个通过审定的适宜豫南"籼改粳"种植的粳稻品种。  相似文献   

9.
鲜食玉米一年两茬关键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鲜食玉米种植效益,筛选了最适合"一年两茬"种植的品种,研究了其最适种植密度和播期。结果表明:迪甜10号、迪甜6号、迪糯278、京科糯2000、金菲这5个品种中,迪甜6号最符合"一年两茬"种植模式对品种的要求。优化组合为第一茬4月5日播种,密度为60000株/hm~2;第二茬6月23日播种,密度为46500株/hm~2。净收益为11250-12450元/hm~2。建议在适宜地区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正>1在种植品种上存在的主要问题1.1品种"多乱杂"的现象较为严重2000年以来,由于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的引进推广和棉农的种植需求,加之种子市场的开放,我县棉花种植面积较大,成为种子企业推销杂交棉种的主要市场外省众多杂交棉品种也一起蜂涌而来,种子品种数量剧增,目前全县种植的棉花品种60余个,农民不知道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