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花茶(Camellia chrysantha(Hu)Tuyama)属山茶科茶属植物,其花冠金黄色,花瓣具透明蜡质、花姿多变,形态美观,被誊为茶花中的“皇后”,是世界上珍稀的观赏植物.金花茶主要分布于广西南部及西南部,数量不多.近年来,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和自然环境的变迁,其数量更加稀少,甚至有的种濒于灭绝。因此,保护和保存  相似文献   

2.
迄今没有培育出金色茶花新品种的主要原因是对金花茶花色遗传规律不清楚。通过对金花茶、茶花呈色物资及其杂交育种成果进行分析,提出金花茶花色遗传至少受6个基因控制,分别为Py、Cn FLS/Y1、Cn Q7GT/Y2、Cn DFR/Y3、Cn MYB12/Y4和Cj RY/Y5。  相似文献   

3.
广西金花茶植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山花茶是名贵的花卉,园艺上的珍花,在国际上与杜鹃花同享盛名。人们常见的是开白色、红色、桃红色、粉红色、玫瑰色、朱红色、银红色、紫红色和杂色花朵的品种,品系繁多,唯独没有开金黄色的山茶花品种。六十年代初,在我国广西才首次发现这种金黄色的山茶花。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胡先骕教授给它取了个高雅、美丽的名字——金花茶,是山茶科山茶属茶亚属金花茶组金花茶系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金花茶的发现,轰动了国内外园艺界和植物界,这不仅因为金花茶是世界上几千个山茶花品种中少有的金黄色山茶花品系,而更重要的是由于金花茶是一种色泽能遗传的种质资源,有了它,人们就可以  相似文献   

4.
百色地区和田东县的林业工作者最近在田东县印茶乡的石山灌丛中发现我国一级保护植物金花茶。金花茶主要分布在广西南部北热带地区的常绿阔叶林中,但百色极少见。在印茶乡发现的金花茶,经我区植物分类专家钟业聪高级工程师现场鉴定为我国20多种金花茶中的“平果金花茶”CamellapingpuoensisD.Fang。平果金花茶70年代在平果县被造乡发现并以该县命名。80年代又在田东县思林镇的石山区发现。平果金花茶是20多种金花茶中唯一具有香味的品种,对于利用平果金花茶的香味基因改变目前茶花家庭无香味的实践有积极的作用。田东县发现茶…  相似文献   

5.
一九六五年,我国植物学家胡先锈先生发表了金花茶之后,金花茶引起了各国茶花专家的重视。他们称金花茶为“茶族皇后”。近几年来。国内外研究,培育金花茶的人越来越多。到目前为止,已公布于世的金花茶共有十四种;金花茶不仅在南宁、昆明、桂林、上海、长沙等城市有引种栽培,而且它已越过中国边界,飞渡太平洋,在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法国等国家安家落户;  相似文献   

6.
茶花茶是稀有名贵的观尝植物,由于其花色艳丽别致,自发现以来,就成为人们争相获取的尤物。近年来,大批枝条被高价倒卖,有的甚至连根挖走,使金花茶趋以消亡。为了保存金花茶这一珍贵的种质资源,林业部在广西林科所建立金花茶组培基因库。现收集了金花茶二十一种,用组织培养法保存,有的种已大量繁殖。为了研究组培苗与野生种之间细胞生物学结构是否有差异,我们取已移栽上盆的六种1—3年生金花茶组培苗的成熟叶,沿主脉取离尖端1—  相似文献   

7.
对引种自广西防城港的金花茶进行繁殖试验,通过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及嫁接繁殖的试验及比较,结合三明现有条件,嫁接繁殖是最为可行的方法。不同繁殖方式中,茶花砧木嫁接的金花茶测定的总黄酮量最高,而且这3种繁殖方式的金花茶测得的总黄酮量比在广西防城的金花茶要高,可以作为引种到三明新的繁殖方式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金花茶为山茶科山茶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它是第四纪冰川时期遗留下来的原始山茶遗珍,与银杉、桫椤、珙桐等同为珍稀的"植物活化石"。金花茶是中国八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之首,属《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物种,也是广西独有的世界级珍稀名贵物种。在诸多茶树中,金花茶堪称极品,世界花坛至尊,国外称它为神奇的东方魔茶。它是山茶花家族中唯一有金黄色花瓣的种类,一年仅开一次花。其花朵鲜丽俏致,花气清香。由于珍稀和独特,"茶族皇后"、"植物界大  相似文献   

9.
以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栽培模式下金花茶的光合特性及品质进行评价,以期为林下栽培金花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金花茶在模式1(密度6.0 m×7.5 m印度紫檀(Pterocarpus indicus)林下套种2.0 m×2.5 m金花茶)和模式2(密度4.0 m×5.0 m印度紫檀林下套种2.0 m×2.5 m金花茶)下净光合速率(Pn)较高,生长更快;模式2下金花茶花蕾数量最多,花中总多酚(7.02%)及总多糖含量(3.26%)均较高,叶片中总黄酮(21.88%)和总多酚含量(3.39%)的整年平均值最高;模式3(密度5.0 m×6.0 m荔枝林下套种2.0 m×2.5 m金花茶)常年透光率较低,导致金花茶Pn低,生长缓慢,花蕾数量最少,花中总多酚含量较低,叶片中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的整年平均值最小。金花茶适宜种植在一定栽培密度的落叶林下,落叶林春夏季枝叶茂密为金花茶遮荫,秋冬季落叶有利于金花茶吸收阳光,促进其在较低气温条件下生长、开花,提高金花茶花及叶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10.
前言金花茶Camellia chrysantha(Hu)Tuyama是我国一级珍稀保护植物,以其独有的纯金黄色花朵雄居世界花坛,被人们誊为花卉中的“超级明星”。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已开展了有关金花茶的各项研究。但应用生长素于金花茶营养繁殖方面的试验研究未见有过报道.本试验是探索利用IBA(3—吲哚丁酸)提高金花茶扦插和嫁接成活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用层次分析法多指标评价优选金花茶超声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寻以超声波法提取金花茶多种生物活性成分的最佳工艺条件,以金花茶花为研究对象,采用均匀试验设计,就不同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对金花茶花中各种活性成分提取效率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并以总黄酮、多酚、总皂苷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分法对其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提取工艺条件下金花茶花活性成分的提取率存在明显差异,试验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提取温度为50℃,乙醇浓度为50%,料液比为1︰40,提取时间为50min。按此工艺条件超声提取,总黄酮的平均得率为15.88%,多酚得率为4.83%,总皂苷得率为12.28%。对金花茶提取工艺条件的综合评价平均分值为13.69,说明所选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2.
茶花的颜色有红、白、绿、橙、蓝、紫等色,唯独没有黄色。1960年我国植物学家胡光骕教授等,在我国广西南部十万大山中考察,首次发现了金色茶花。由此震惊了世界的山茶花的爱好者。我国政府也十分重视,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中八个品种之首。 金花茶与山茶同属但不同种,有乔木型和灌木型两类。叶革质、互生。花金黄色单生在叶腋、直径5厘米-6厘米,花瓣8片-10片,雄蕊与花瓣连生,蒴果内种子7粒—8粒。栽植的实生苗植株五年可以开花,花期一般在1月—3月份,而早花品种则于10、11、12月就开花。还  相似文献   

13.
基于抗氧化活性优化金花茶花超声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林业科技》2015,(4):13-17
以金花茶的花为研究对象,探讨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3个因素对金花茶花超声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为响应值,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金花茶花超声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金花茶花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51%、料液比1∶48 g·m L-1,提取时间53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物抗氧化能力是阳性对照药DL-α-生育酚(0.218 mg·m L-1)的1.5倍。金花茶花提取液中三大抗氧化物质总酚、总黄酮、皂苷的得率分别为:6.25%、17.18%、13.26%。  相似文献   

14.
“植物界的大熊猫”金花茶,荣获“世界珍宝、茶族皇后”美誉的金花茶,全球仅分布在广西防城山谷、越南北部,是山茶花家族中唯一具有金黄色花瓣的品种。今天,作为欣赏花卉,一株1~1.5米高的金花茶造型可售400~1000元;用于食用保健,金花茶食用保健浓缩液每吨大约售价56万元。如此高的价值,诱使人们大量开发利用,使原本数量便不多的金花茶受到濒危的威胁。  相似文献   

15.
合理施肥是保证林下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高效栽培的主要因素。以根肥和叶面肥为材料,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秋枫(Bischofia javanica)林下金花茶生长及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秋枫林下金花茶树高、地径及冠幅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而金花茶花蕾个数及花产量差异显著;施肥处理对林下金花茶花的产量增产有促进作用,但施肥量与花产量并不成正相关关系;不同施肥处理对金花茶功能叶中氮、磷、钾含量有一定的影响,金花茶功能叶中氮的含量最高的是B3(4、5、8月施根肥,9、10月施叶面肥),B3与B4(4、5、8月施根肥,10月施叶面肥)功能叶中磷的含量相等且均高于其他处理,B4功能叶中钾的含量最高。运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了不同施肥处理对金花茶生长、开花及叶片营养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处理B4的综合评分最高。综上所述,不同施肥处理对林下金花茶的生长及开花均有一定影响,综合评价最好的施肥方式为4、5、8月施根肥,10月施叶面肥。  相似文献   

16.
金花茶(Cameliachrvsantha)及F1代的花色及花色素的研究宫岛郁夫日本九州大学农学部在中国发现的金花茶具有金黄色的花色,是培养新花色山茶园艺品种的重要育种亲本,引起了世界山茶育种学家的关注。作为育种亲本的金花茶首先要弄清楚其花色的黄色色...  相似文献   

17.
通过测定活性成分、矿质元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含量,研究了制作工艺对金花茶花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制作工艺处理金花茶花活性成分茶多酚、茶多糖、黄酮和维生素E、维生素C含量分别升高249.28%、1 129.29%、390.16%和181.09%、47.02%,茶皂苷、咖啡碱含量分别下降4 530.36%和101.85%;矿质元素中K、Na、Ca、Mg、P含量分别升高719.06%、112.04%、592.57%、796.86%和872.27%;微量元素中Fe、Mn、Zn、Cu、Se含量分别升高248.74%、227.55%、350.30%、774.25%和477.78%;氨基酸总量增加972.72%。该工艺提高金花茶营养成分,可以用于制作金花茶花茶。  相似文献   

18.
描述了在广西发现的山茶属一新种--四季花金花茶,本种在亲缘关系上与柠檬金花茶接近,唯花较之更大,金黄色;又与中越山茶接近,唯花黄色,花瓣数更多。与此两种不同的是本种花瓣13~16枚,一年四季连续开花或多次开花。  相似文献   

19.
好一朵美丽的山茶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名花中,除了兰花,恐怕就数茶花最为闻名遐迩了。茶花,又名山茶花。相对兰花的纤腰楚楚、牡丹的雍容高贵,茶花植株秀挺,叶片墨绿,花色明丽,花瓣团圆,处处显出一种不卑不亢的端庄。经过自然杂交及人工培育,茶花的品种在数千以上,但人们一度以为世界上没有金黄色的茶花。日本著名的植物学家滓山尚曾为了寻找黄色的山茶花穷尽毕生精力,最终空手而归。  相似文献   

20.
杜鹃红山茶     
《广东林业科技》2008,24(2):I0001-I0002
山茶花素有“木本花卉王后”之美誉。继金花茶之后,茶花王国里又添新秀杜鹃红山茶。杜鹃红山茶以其独特的叶形、花形以及四季开花的特点,成为山茶科中奇异特殊的原种,吸引着广大山茶花爱好者和育种专家的目光,为中国乃至世界山茶花育种事业的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杜鹃红山茶是山茶科山茶属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