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在池塘养鱼中,往往产生大量的有害藻类,造成水体质量恶化,影响鱼的生长,甚至引起鱼中毒死亡,可使池塘养殖经济效益降低15%~20%。现将养殖池塘中几种主要害藻的综合防除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山东饲料》2006,(10):27-27
泰国笋壳鱼的养殖方式可分为池塘单养、鱼虾混养、网箱养殖、工厂化养殖等。由于幼鱼期以活饵料为主的特性,故无论何种养殖都应先进行鱼种标粗培育,才能有效地提高成牯率。现以池塘养殖方式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张坷  李平 《江西饲料》2004,(2):42-42
黑鲷是一种名贵的海产经济鱼类,也是重要的海水养殖对象。其食性杂,多以鱼、虾、贝类和海藻为食,适宜生长水温18~25℃适盐范围8%o-32%‰,最适盐度25‰-28‰。几年来由于资源衰退,产量远远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同时虾病毒给养虾业带来了较大的损失。为提高经济效益,可充分利用现有虾池进行黑鲷养殖,黑鲷肉嫩味美,销售价格高,池塘养殖效益好,市场供不应求,对于解决对虾养殖低迷现状是一条较好的途径。其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eo(Richardson)]又名黄姑鱼、黄腊丁、嘎鱼等,属鲇形目(Siluri—formes)、鳞科(Bagridae)、黄颡鱼属(Peheobagrus),在我国各大水系均有分布,特别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李明锋等,2010)。黄颡鱼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无肌问刺,且具有滋补、药理作用(祁保霞,2009),成为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在广东、广西、江苏、浙江、湖北等地区均有较大规模的养殖。黄颡鱼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养殖与网箱养殖两种,池塘养殖又分为池塘精养与池塘混养。黄颡鱼品种较多,有黄颡鱼、江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岔尾黄颡鱼、光泽黄颡鱼等,人工养殖的品种主要是黄颡鱼和江黄颡鱼。本文以珠三角地区黄颡鱼养殖为例,简要介绍黄颡鱼池塘精养的几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池塘网箱养殖美国青蛙,是利用网箱在池塘水体中实行高密度养蛙的一种集约化养殖方法,它能充分利用池塘水体空间,做到鱼蛙互利,又能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1.网箱的制作及设置:一般利用3×2聚烯鱼捞布缝制鱼网,规格为4×3×1.6米,用楠竹做框,将其固定在池塘水体中离岸2米处。入水深度,蝌蚪期间0.8米,幼蛙及成蛙阶段0.4~0.6米。网箱上用遮荫布或晒垫搭好荫棚,以免太阳直射。箱内设一食台(蝌蚪期间不需),用  相似文献   

6.
淡水白鲳商品鱼养殖一般采用池塘单养、池塘混养和在鱼种池中套养3种养殖方式,其中单养时管理方便、经济效益较显著。  相似文献   

7.
(四)月鳢池塘养殖技术 1.池塘单养:月鳢单养效益突出。每0.067公顷可年产商品鱼1000公斤,产值约10万元,投入产出比1:4左右,具体养殖技术: (1)池塘条件:月鳢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极强,对水体大小及鱼池结构无特殊要求。池塘大小视养殖规模而  相似文献   

8.
瓦氏黄颡鱼(PEL TEEBAGRUS VACHELLIRI CHARDSON),又称江黄颡鱼,是黄颡鱼属中个体最大、生长速度最快的一种,二日龄瓦氏黄颡鱼体重可达300-600g,最大个体达1850g。瓦氏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鱼汤呈乳白色,浓而不腥,鲜中带甜,无鱼腥味和肌间刺,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我站经过6年在不同面积的池塘成鱼养殖,总结出一套成鱼无公害池塘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9.
池塘是养殖鱼类生活和生长发育的场所,俗话说:“管好了了一池水,就养好了一塘鱼”,池塘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和池塘鱼产量的高低,了解池塘环境及其与养殖鱼类的关系十分重要。池塘环境条件很复杂,它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面的许多因子,这些因子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影响而直接或间接地对鱼类发生作用。因此,只有了解池塘各个水质因子的变化规律和彼此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它们对养殖鱼类的影响以及鱼类对水质各因子的要求,才能调节和控制水质,使之符合鱼类生长发育的需求,以提高池塘鱼产量。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市场走俏,池塘养殖黑鱼逐渐兴起。黑鱼成鱼养殖是指在池塘等水体中将黑鱼苗种养成商品食用鱼的生产过程,其养殖方法多种多样,目前可分混养和单养两种方式。单养又可分为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下面我们就分别论述,以供参考。1混养当前混养黑鱼的方法,常采用在家鱼的成鱼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适合黄土高原沟壑区金草鱼泉水池塘养殖模式,为金草鱼养殖提供借鉴依据,通过开展金草鱼与鲢鱼混养泉水池塘养殖和金草鱼与鲤鱼、鲢鱼混养泉水池塘养殖对比试验,对金草鱼泉水池塘两种养殖模式产量和效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金草鱼与鲢鱼混养泉水池塘养殖比金草鱼与鲤鱼、鲢鱼混养泉水池塘养殖每公顷产鱼高出2682kg,每公顷纯收入高出30460.5元,经济效益可观,金草鱼与鲢鱼混养泉水池塘养殖模式更符合黄土高原沟壑区池塘养殖,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加州鲈属广温肉食性淡水名贵鱼类,具有适应广、生长快、病害少、易起捕,肉味美、营养价值高,市场前景好等特点,是发展池塘高效养殖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同时,因该鱼较贪食,易上钩,又是发展游钓渔业的好品种。为此,本文简要介绍加州鲈商品鱼池塘养殖和常见病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3.
春季水产养殖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抓好池塘消毒工作春季进行池塘彻底消毒,是养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生产中常采用生石灰消毒,使用生石灰消毒的具体方法:池塘修整结束后,在放鱼2周前后的晴天进行消毒。  相似文献   

14.
南四湖位于山东省南部微山县,总面积为1266km2,兴利库容17亿m3,约占山东省淡水总面积的45%,湖底平缓,水深一般1~2m,动植物资源丰富,是我国北方最大淡水湖泊.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施,微山县调整优化湖区渔业及水禽养殖布局,严格控制养殖总量,发展生态化鱼鸭养殖.通过分区划片,对现有滨湖带池塘进行清理改造,在同一区域内规划鱼鸭池塘混养区、湿地净化区等功能区,构建封闭式池塘-湿地生态养殖系统,示范推广鸭-鱼-草生态循环养殖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位于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清江库区水质优良,气候宜人,是驰名中外“清江鲴鱼”的主产区。目前,清江鲴鱼多采用网箱养殖,颗粒鲴鱼饲料是当地鲴鱼养殖的主要饲料类型。网箱养殖不同于池塘养殖,除了要求对鲴鱼有良好的训食外,饲料的沉降速率也是降低饲料系数、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如果饲料的沉降速率过快,就可能出现鱼类尚未完全摄食,  相似文献   

16.
随着池塘养殖生产的发展和产量提高,鱼病越来越成为制约生产进步的因素之一。为此,养鱼生产必须从养殖环境着手,提高健康养殖水平,从而提高生产效益。 (一)改善养殖环境 1.彻底清塘:生产了一年或一个养殖周期的池塘,残渣杂质、鱼粪排泄物等大量沉积,若不清除,必然成为某些病原菌的培养基和滋生场所;由于底质营养物的作用,病菌危害力增大。从生产实践中可以看到,经过彻底清塘的水面,养殖鱼类发病都较低。再者,通过彻底清塘,还能减缓池塘老化,保持载鱼量,提高鱼生产力。 2.保持良好的养殖水质:良好的水质鱼不易得病。良好的水质应具备水…  相似文献   

17.
黄颡鱼又称嘎牙子、黄嘎、黄姑子、黄腊丁、盎丝、昂刺鱼、昂弓等,是我国江河湖泊中重要的经济鱼类。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鱼刺少,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近年来,黄颡鱼人工养殖在黑龙江省发展很快,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成为养殖高效鱼类品种。黄颡鱼在黑龙江省的池塘养殖周期一般为2年,第1年进行鱼苗培育,第2年进行鱼种培育,第2年进行成鱼养殖。湖泊、水库少量放养黄颡鱼,一般经过2年即可养至商品鱼。  相似文献   

18.
池塘养殖在我国淡水养殖中占有重要地位,直接影响池塘养殖水平的有两大因素:一是养殖技术,二是养殖品种。这里的品种有养殖种类与种质双层含义。在养殖技术大力改进并日臻完善的今天,“种”的问题成了人们十分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黄颡鱼是一种小型底层鱼类,广泛分布于我国各流域水中。由于黄颡鱼含肉率高,无肌间刺,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且肌肉中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目前已成为调整水产品养殖结构的最佳选择品种之一。黄颡鱼的抗病力较强,但在池塘养殖的条件下,由于饲养密度高,加上管理操作不当或其他理化因子影响,也会诱发鱼病,影响成活率。因此,加强鱼病防治是确保养殖效益的关键措施。现将黄颡鱼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林丽超  黄得纯  黄盛 《中国家禽》2005,27(13):22-22
近年广东省水禽业、水产养殖业发展很快,2003年广东省肉鸭饲养量达2.6亿多只,淡水养鱼年产量达207万吨,这与鸭鱼混养分不开。根据2002年《广东农村统计年鉴》的统计,广东省共有池塘383万亩,山塘33.2万亩,水库132.2万亩,而且池塘面积每年仍在增加;采用塘中养鱼,塘边养鸭,能较好地发挥鱼鸭共生互利的生态效应,是环保、高效的生态养殖模式,目前大部分养殖户采用这种鸭鱼相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