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金天寿  陆顺德 《植物检疫》1994,8(6):369-370
全面实施《水稻种子产地检疫规程》生产无病杂交稻良种金天寿,陆顺德(浙江省磐安县植检站322300)磐安县杂交水稻制种始于1977年,至今已有16年历史。常年制种面积在666.6hm2左右,最高年份曾达1200hm2,1990年被列入国家基地。但因水稻...  相似文献   

2.
全面开展产地检疫控制病虫传播蔓延陕西省汉中地区植保植检站汉中地区位于陕西南部,主要检疫对象有毒麦、玉米干腐病、水稻白叶枯病、柑桔大实蝇、苹果吉丁虫。我区产地检疫工作已有30多年的历史。60年代进行了水稻种子产地检疫试验示范。80年代初,水稻、小麦种子...  相似文献   

3.
坚持16年棉花良种产地检疫有效控制了枯萎病的扩展郑先驹(安徽省望江县植保植检站246203)安徽省望江县是有40多年植棉历史、近20万亩的老棉区,1974年开始建设无病良种选、繁、推、产、供、销一条龙繁殖供种体系。1984年建立11700亩棉花无检疫...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榆林市是2002年被批准的国家级玉米杂交制种生产基地,特别是榆阳区杂交玉米制种面积多的年份达0郾53万hm2。在生产玉米种子的同时,还生产高粱、西瓜及多种蔬菜种子。为了加强种子检疫的规范管理,2005年榆阳区植保植检站对本区内11个种子经销公司(门市),来自全国20个省的农作物种子开展了全面、系统的植物检疫检查工作,共检查农作物种子1013个(次),发现存在不少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应引起各级植物检疫机构的高度重视。现提出与同行共同探讨。1种子标签(包装)上反映的检疫问题1郾1无检疫编号在本次检查中,共查出种子标签(包装)上无检疫编…  相似文献   

5.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国内植物检疫对象之一,多年来,此病在杂交水稻发生面积大而严重.为了控制、扑灭其发生,促进杂交水稻的发展,在自治区植保总站的支持下,玉林地区于1985~1987年,分别在北流县隆盛镇糖梨径和陆川县马坡镇介洞水稻杂交制种基地,进行了大面积综合防治试验.针对这两个基地在1984年晚稻曾不同程度地发生过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制种单位提出开辟新的基地有实际困难,而当地群众又坚持要搞水稻杂交制种的现实,我们选择了这两个疫区基地,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取了重点放在消灭病原菌,杜绝初次侵染为重要环节,进行了综合预防的技术探讨,结果,大面积采用综合防治方法,在水稻杂交制种基地预防水稻细条病的发生.效果是显著的,其中又以杜绝病源措施起决定性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桂林市1994年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流行原因分析廖家榜(桂林市植保植检站541002)水稻细菌性条斑病Xanthomonasoryzicola(以下简称细条病)是水稻重要的检疫性病害,自1985年在桂林市阳朔县福利镇中和、洞心村晚稻上首次发现,发生面...  相似文献   

7.
姜学阳 《植物医生》2010,23(6):49-49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属全国植物检疫对象,近年来已成为兴义市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常年发生3800hm2左右,一般减产15%左右,发病重的减产50%以上,严重威胁兴义市水稻生产安全。因此,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综合防治是保障兴义市水稻生产、促进粮食总产稳步增长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2009年兴义市植保植检站组织实施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综合防治技术应用推广项目.以期提高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综合防治技术水平,确保水稻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8.
南昌市1994年晚稻细条病大流行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李任明吴来泉,熊冠华(江西新建县植保植检站,330103)(南昌市植保植检站)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国内植物检疫对象。80年代南昌市仅零星发生,进入90年代逐年加重。1994年全市晚稻细条病大面积流行,是...  相似文献   

9.
唐洪 《植物医生》2004,17(2):28-29
2003年县植保植检站与岳特酒厂签定了无公害高粱供销合同,实施定单生产,走企业 基地 技术人员 农户的发展道路.即县植保植检站负责无公害高粱生产技术,岳特酒厂负责收购产品,基地农户负责生产出无公害产品,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江金明 《植物医生》1997,10(6):28-29
水稻白叶枯病是国内部分省市的植物检疫性病害,也是目前我县水稻生产的一种重要的危险性病害,严重威协着我县水稻生产的安全,已成为当前和今后发展我县粮食生产急待解决的问题.在1978年,我县原树仁公社水稻制种基地有25.6亩水稻发生白叶枯病,当时主要在二九矮品种上,1979年树仁、石岭、崇兴等公社便发展到4500亩,其中树仁公社2500亩,占该公社水稻面积的38.2%,损失产量40多万公斤.当即采取处理稻种、集中烧毁稻草、水旱轮作、调整品种布局、药剂防治等综合措施后,以后的十年里未见此病发生.  相似文献   

11.
合川市植保部门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经多年的摸索总结,采取以下防治对策:一、严格种子检疫及种子消毒处理:1.为控制和预防稻瘟病(包括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减少大田发病,合川市植保部门对市种子公司每年从外地购进的50万公斤稻种及尖山、利泽两镇800余亩水稻制种基地严格实施了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工作。对部分镇、乡、办私自从外地调进的劣质稻种依法进行了封存、没收、消毁、罚款、警告等处理。保证了我市水稻的正常生长。2.对稻种严格实施消毒处理工作,其具体做法是:首先用含量1000万单位的农用链霉素1克,兑水1…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 7月12—13日,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宁夏银川召开了2017年下半年全国水稻和马铃薯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 会议总结了上半年重大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会商提出了下半年重大病虫害的发生趋势, 安排部署了下半年监测预警工作, 现场观摩了贺兰县广银米业水稻基地和生瑞米业水稻基地,考察了水稻病虫监测和绿色生产情况. 全国农技中心魏启文书记、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厅赖伟利副厅长、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植保植检处王建强调研员出席会议并讲话. 来自全国25个省(区、市)植保(植保植检、农技)站(局、中心)负责水稻和马铃薯病虫测报工作的技术人员及南京农业大学、国家气象中心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共50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规范国内植物检疫签证孔亚丽(河南省驻马店地区植保植检站463000)植物检疫证是由国家授权的植物检疫机构,依照国家颁布的植物检疫法规,按照检疫程序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对生产或调运的种子、苗木等繁殖材料及其他应施检疫的植物产品开据能否调运或繁殖的证书。...  相似文献   

14.
邱名榜 《植物检疫》1997,11(2):93-95
烟台市农业植物检疫对象发生情况及检疫对策邱名榜(烟台市植保站烟台264001)为贯彻落实《植物检疫条例》,摸清植物检疫对象疫情,控制消灭为害,防止传播蔓延,保护农业安全生产,烟台市植保植检站于1989~1994年组织1000余人骨干力量,对全市11个...  相似文献   

15.
以产地检疫为突破口开创植检工作新局面张普选,柴文玉,李虹,李晓仁(甘肃酒泉地区植保植检站,735000)酒泉地区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是甘肃省的“西大门”,土壤肥沃,光热资源丰富,隔离条件良好,不仅是全国的商品粮基地,又是全国第二大瓜、菜良种繁育基地...  相似文献   

16.
中生菌素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Xanthomonasoryzaepv.oryzicola)是水稻上一种危险性较大的检疫性病害,不仅影响水稻生产,而且严重威胁着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的种子繁殖。能够防治这种病害的有效药剂很少。中生菌素是中国农科院生物防治研究所研制的一种...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植保植检站、江西省昆虫学会、江西省植保学会和赣州地区植保植检站,于1995年元月14~15日在赣州市联合召开了赣南水稻病虫重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研讨会。省农业厅副厅长徐菊生、省昆虫学会名誉理事长章士美、江西农业大学副校长、省昆虫学会理事长尹益寿、省植保学会名誉理事长欧阳基,省农科院副院长、省植保学会理事长叶正襄、省植保植检站站长章康华等专家、教授和中共赣州地委副书记、省植保学会理事刘学文,以及赣州地区科委、地区农业局、地县植保站的负责同志,共50余人出席了会议。与会专家在回顾赣南历年水稻病虫发生实况的…  相似文献   

18.
制种田杂交稻粒黑粉病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许长敏(福建省德化县植保检站362500)徐大东(福建省德化县种子公司362500)稻粒黑粉病(NesrossiahorridaTak)是我县杂交水稻制种田的主要病害。据调查:夏季制种田母本病穗率高达60~80%...  相似文献   

19.
杨秀贞 《植物检疫》1993,7(3):231-232
1991年3月,南昌市植保植检站接到宁波动植物检疫局公函,说该局在南昌市粮油工业公司经理部经营的3000吨阿根廷小麦中,发现含我国对外检疫对象——假高粱,其含量超标非常严重,要求我们按照有关规定监督该批小麦的加工处理。南昌市植保植检站接函后,立即向南昌市农牧局领导请示汇报和市粮食局联  相似文献   

20.
实施《水稻种子产地检疫规程》提高产地检疫水平方养平(浙江省永康县植检站310004)国家标准局1987年12月9日发布《水稻种子产地检疫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对基层植物检疫站,搞好水稻种子产地检疫提供标准依据。我市杂交水稻种子制种近几年都保持一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