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陈宏  赵龙章 《植物检疫》1992,6(5):321-324
本文报道了用扫描电镜观察墨西哥棉铃象 Anthonomus grandis Boheman、甘薯小象甲 Cylas formicarius Fabricius 和杨干象 Cryptorrhynchus lapathi(Linnaeus)老熟幼虫头部细微形态特征的结果。三种幼虫的口器及其感觉器均很发达,触角小,侧单眼不发达。作者认为幼虫头部蜕裂线的形状,额唇基沟和唇基沟的形状,触角和侧单眼的有无,上唇和唇基的形态以及口器感觉器的种类和形态等可做为象虫幼虫分类鉴定的形态依据。  相似文献   

2.
美国白蛾和苹果蠹蛾幼虫头部的形态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宏  毛志农 《植物检疫》1994,8(2):65-69
本文报道了用扫描电镜观察美国白蛾Hyphantriacunea和苹果蠹蛾Laspeyresiapomonella老熟幼虫头部细微形态特征的结果。两种幼虫的单眼、触角和口器均很发达。除一般的形态特征外,两种幼虫头部各种威觉器的种类、数量和排列方式等可做为其分类鉴定的形态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稻水象甲是水稻上重要检疫性害虫,其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成虫和幼虫均为害水稻,可造成严重危害。形态特征成虫:身体灰褐色,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长2.6mm~4.4mm。头部黑色复眼1对,喙向下弯曲,触角膝状。前胸背板中间黑色斑纹延伸至鞘翅后部。卵:珍珠白色,圆筒形,两端略向一侧弯曲。幼虫:幼虫四龄,白色无足。头部褐色。腹部2~7节背部有成对钩状呼吸器。蛹:幼虫在茧中化蛹,茧土黄色,附于根部。  相似文献   

4.
<正>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和稻象甲Echinocnemus squameus Billberg同属鞘翅目(Coleoptera)象虫科(Curculionidae),分别属稻水象属Lissorhoptrus和象甲属Echinocnemus,两者都营水生生活,生活史极为相似,主要为害的农作物也是水稻,且以成虫为害茎叶、幼虫为害根系,都是管状喙口器,造成的为害状相似,虫体大小也差不多,许多  相似文献   

5.
朱红毛斑蛾幼虫头部感受器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解朱红毛斑蛾Phauda flammans(Walker)幼虫头部感受器的种类、分布、数量以及形态特征,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朱红毛斑蛾幼虫头部形态及触角和口器上的感受器。结果表明,朱红毛斑蛾幼虫头部椭球形,下口式;触角上着生2个毛形感受器、1个刺形感受器和3个锥形感受器;上颚分布有1对刺形感受器和2对栓锥形感受器;下颚分布有1对毛形感受器和1对刺形感受器,下颚须分布有8个锥形感受器;下唇须分布有1个锥形感受器和1个刺形感受器。锥形感受器在朱红毛斑蛾幼虫头部上的分布多而广,在寄主选择时可能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调查与研究:l井泊11 12 1681 83 85 86 88 90 61 64 68 70 72 73 74 41 46 49 53 55 21 23 26 32 36 37 3840)|1 11111112222233333333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侵人途径研究·······································……谢关林等(谷斑皮蠢生活史与习性的初步观察·······································……龙荣等(马铃薯甲虫、谷象和稻水象幼虫头部的形态特征························……陈宏(淳安县枣疯病的分布调查·······…  相似文献   

7.
稻水象甲 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Kuschel 属象虫科稻象属,是全球水稻生产的一种重要害虫,在我国被列为进口植物检疫对象。由于其对水稻极具危害性,我国对稻水象甲检疫工作十分重视。国外对此虫研究较早、有关资料较丰富。现将稻水象甲的形态、发生规律、危害特点及有关监测、防除技术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颜仁贤  鲍祖胜 《植物检疫》1999,13(2):124-125
1993年5月,玉环县陈屿地区发现了稻水象。我站以此地区为监察点,在有关专家帮助下,进行了4年调查试验研究,在搞清稻水象田间消长规律、越夏越冬规律及通过成幼虫防治对比试验基础上,确立“狠治越冬迁入虫,以“治成”达“灭幼”、以“狠治”保“全年”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稻象虫(Echinocnemus squameusBillberg),又名水稻象鼻虫,属鞘翅目,象虫科.该虫以成虫和幼虫为害水稻,成虫害叶,幼虫害根,以幼虫为害较重.历年来,我区水稻秧苗受该虫为害较轻,只零星发生,但1989年以来,发生区域在扩大,为害亦在加重.据查阅病虫情报等有关资料,1990年稻象虫已在我区的兴安、  相似文献   

10.
李先南 《植物检疫》2000,14(5):282-283
温岭市是 1993年 6月发现水稻害虫稻水象。本人从 1993年开始就投入了对稻水象的调查研究 ,到 1998年止 ,经 6年来面上调查、设点监测、室内饲养 ,基本上掌握了稻水象在温岭市的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现将所掌握的情况归纳如下。1 稻水象在我市的发生规律1.1 稻水象在我市的年  相似文献   

11.
三种Bactrocera属实蝇幼虫的形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宏  李冠雄 《植物检疫》1996,10(6):355-358
本文报道了用扫描电镜观察桔小实蝇Bactroceradorsalis、瓜实蝇B.cucurbitae和南瓜实蝇B.tau3龄幼虫头部、前气门、后气门和肛区形态特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2017年在北京洋白蜡上发现多孔横沟象Pimelocerus perforatus为害树干,这种象甲在中国分布较广,国内一直用名大粒横沟象Dyscerus cribripennis。本文记述了多孔横沟象的形态特征、寄主、对洋白蜡的为害,讨论了大粒横沟象的学名问题,并提供多孔横沟象的成虫和幼虫期形态(包括雄性外生殖器)、为害状等彩图。  相似文献   

13.
稻水象甲幼虫及茧在稻根周围分布规律颜仁贤(浙江省玉环县植检站317600)在稻水象甲幼虫及茧调查中,都要挖取土样进行检查,过宽、过深挖土,洗样,花工大、对稻损失大;过狭、过浅挖土漏虫率高,影响调查准确性,因此调查了解稻水象甲幼虫及茧在稻根周围的分布规...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记述了火炬树和洋白蜡新害虫——宽肩象Ectatorhinus adamsii各虫态形态特征及其在火炬树和洋白蜡上的发生情况。调查发现宽肩象在北京1年发生2代,以成虫在土壤中越冬,翌年4月下旬出蛰,6月上旬至7月上旬为第1代幼虫发生期,7月中旬至9月上旬为第2代幼虫发生期。讨论了宽肩象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防治建议,并附有各虫态的形态(包括雄性外生殖器)和为害状等彩图。  相似文献   

15.
稻水象在福建的发生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军  周乐峰  林时迟 《植物检疫》2002,16(5):312-313
稻水象LissorhoptrnsoryzophilusKuschel是一种严重危害水稻的检疫性害虫 ,1 988年 6月首次在我国河北省唐海县发现 ,南方稻区则于 1 993年 5月在浙江省玉环县首次发现 ;1 996年 5月稻水象传入福建省福鼎市。稻水象传入福建后 ,我省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高度重视 ,认真开展封锁控制工作 ,取得明显成效 ,遏制了稻水象快速蔓延的势头。1 发生情况1 996年 5月福建省植保植检站组织开展稻水象疫情普查 ,在福鼎市首次发现稻水象疫情 ,发生区域为沙埕、前岐 2乡镇 5个自然村共 4 1 7hm2 ,发生田块多数是闽浙两省…  相似文献   

16.
包维国 《植物保护》1991,17(4):48-49
1990年6月中旬,吉林省洮南市大通乡新开垦的18公顷盐碱地水田,发生稻水蝇虫。开始发现个别稻池的秧苗叶片变黄,部分秧苗死去,拔出变黄秧苗,即见有稻水蝇幼虫钩在稻根上,在水层中也发现有稻水蝇幼虫活动。4-5天后虫量大增,遍及全田,最多的有30余头幼虫及蛹成串地钩在一条稻根上,稻苗成穴死亡,造成漂秧,由于防治的较及时,避免了毁灭性灾害,但遭稻水蝇严重危害,使残存稻苗的生长受到极大影响,造成了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7.
郭云书 《植物检疫》1996,10(5):288-290
河北省稻水象危险性评价和检疫对策郭云书(河北省植保总站石家庄050031)河北省稻水象主要发生在唐山市和秦皇岛市,发生面积8.7万hm2。1988年有400hm2水稻田因稻水象危害减产25%。因此,对稻水象在我省水稻生产中的危险性评价和检疫对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溴甲烷熏蒸稻谷稻草防止稻水象传播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宝山  郑秀银 《植物检疫》1998,12(4):214-215
溴甲烷熏蒸稻谷稻草防止稻水象传播试验初报孙宝山,郑秀银,孟德丰,孙汝川(唐山动植物检疫局063000)我们进行了溴甲烷熏蒸稻谷、稻草消灭携带稻水象试验,取得了在一定温度下,用不同剂量完全杀死稻水象所需的处理时间。1试验材料1.1熏蒸箱用钢条焊制框架,...  相似文献   

19.
应用气象资料预测越冬代稻水象成虫迁飞期与产卵初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先南  叶金辉 《植物检疫》1998,12(6):330-332
自从1993年6月份浙江省温岭市发现水稻检疫性害虫稻水象后,为了搞清稻水象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从1994年开始我们就定点定田监测及室内饲养观测,对该虫的发生规律、生活习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经过4年的系统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每年稻水象的发生期,发育进度均...  相似文献   

20.
东宁县稻水象甲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水象甲属危险性害虫,是水稻生产中的重要害虫之一。在东宁县一年发生1代,对水稻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文章描述稻水象甲的形态特征、为害特点,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