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西瓜标记性状进行了初步分类,简述了全缘叶、短蔓、黄维管束、斑点、光滑无毛、少侧蔓等标记性状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析了西瓜标记性状在西瓜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种子鉴定、商品生产等方面的应用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随着西瓜高质量基因组图谱的绘制,大量的功能基因被发现和鉴定,并开发了与目标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从而应用于西瓜育种.通过对西瓜相关基因定位和连锁标记开发的总结,综述了分子标记在西瓜抗枯萎病、白粉病等抗病虫育种,糖度、硬度等品质性状改良育种和果实、植株、种子农艺性状改良育种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为西瓜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  相似文献   

3.
对一个长蔓西瓜材料“5—6y”中发生的一株短蔓西瓜突变体进行研究显示:这一短蔓性状遗传性稳定,受制于一对隐性基因;与曾经报告的dw-1和dw-2是非等位的,如果证实该基因与dw-3非等位,建议将该短蔓基因命名为dw-4。  相似文献   

4.
通过60Coγ射线辐照,诱导获得1份短蔓西瓜突变体(代号SV-1),其蔓长是正常西瓜的1/3左右,节间长度为正常西瓜的1/2,其他农艺性状均正常。以SV-1为母本,与普通长蔓西瓜(品名不详)经多代自交分离选出的稳定自交系(代号LV-1)为父本,配制F1、F2、BC1P1、BC1P2各世代,并通过对6世代蔓长特征的观察和统计分析,研究该短蔓基因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该西瓜短蔓性状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5.
西瓜适当的矮化种植有助于提高产量,同时更加节省劳动力,适应于轻简化机械化栽培。为了促进短蔓西瓜遗传育种研究,从短蔓西瓜突变体的发现和分类、短蔓基因定位与克隆、短蔓西瓜育种等方面对西瓜遗传育种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梳理和阐述,提出了短蔓突变体种类较少、分子机理研究较欠缺和短蔓品种的选育力度不够等问题,指出短蔓分子机理的研究是未来研究重点和选育高抗、广适短蔓品种是未来育种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短蔓雄性不育西瓜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短蔓雄性不育西瓜初步研究表明,不育性是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不育性与短蔓性相伴出现,控制短蔓性状的基因有别于目前发现的2个短蔓基因,雄性败育彻底,过氧化物同工酶及可溶性蛋白质电泳分析显示,不育株的带谱较可育株多。本文还对短蔓雄性不育西瓜的利用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短蔓雄性不育西瓜初步研究表明,不育性是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不育性与短蔓性相伴出现,控制短蔓性状的基因有别于目前发现的2个短蔓基因.雄性败育彻底,过氧化物同工酶及可溶性蛋白质电泳分析显示,不育株的带谱较可育株多.本文还对短蔓雄性不育西瓜的利用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生物技术在西瓜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体培养、基因工程与分子标记分析等生物技术应用于西瓜性状遗传改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目前已建立了成熟的西瓜高效离体培养再生体系,主要应用于优良种苗快繁与重要性状遗传转化研究;染色体组水平的倍性操作已成功用于西瓜育种实践;在西瓜中已鉴定克隆多个重要性状基因;采用农杆菌介导或直接转化法,已将一些目的基因导入西瓜中,进行抗病、耐盐等重要性状改良;RAPD、RFLP、SSR、ISSR、AFLP等多种分子标记开始广泛应用于西瓜种质资源分析与系统演化、品种鉴定与倍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性状基因连锁标记与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设西瓜单作、西瓜辣椒间作2种种植模式,研究与辣椒间作对不同品种西瓜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单作西瓜(CK1、CK2)相比,西瓜辣椒间作种植模式对西瓜主蔓长和主蔓粗没有显著影响,不会显著影响西瓜的主要农艺性状,对西瓜品质构成因素也没有显著影响.西瓜辣椒间作种植模式略降低西瓜产量,黑蜜霸与辣椒间作收益较京欣间...  相似文献   

10.
瓜类作物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包括西瓜、甜瓜、黄瓜等。蔓枯病是瓜类作物上发生的一种重要的真菌性病害,近年来逐渐在我国西瓜甜瓜产区流行蔓延,并呈日益加重的趋势,严重危害瓜类产业的健康发展。笔者从瓜类蔓枯病发生与危害、蔓枯病菌分类地位、蔓枯病菌产孢条件和鉴定方法、诱导抗性反应、抗性遗传机制和分子标记、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对未来瓜类蔓枯病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露地西瓜割蔓再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瓜割蔓再生栽培(或称二茬瓜栽培)是在第1茬瓜采收后,剪去老蔓,立即浇水施肥,促使西瓜植株基部潜伏的芽再萌发出新的秧蔓,培养其重新结瓜的栽培技术。西瓜割蔓再生减少了栽培环节,延长了生长结果周期,大大提高了西瓜的产量和效益。为了提高割蔓再生栽培西瓜的产量和品质,管理中应注意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一、割蔓前管理技术要点 1.重施基肥西瓜割蔓再生栽培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基肥中有机肥用量要比一般栽培多50%,还要注意长效和速效肥料配合施用,以满足西瓜再生生长和结果的需要。一般每667m2施…  相似文献   

12.
甜瓜茎蔓无刚毛突变体的选育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甜瓜茎蔓无刚毛突变体特征表现为茎蔓及其叶片背部叶脉上均无刚毛,通过对其与正常植株杂交Fl、F2代及回交世代的茎蔓性状分离观察研究表明,符合孟得尔的3:1和1:1的分离规律;该性状是由1对核基因控制的稳定遗传的隐性性状,可作为苗期遗传标记性状,在杂交育种和品种纯度鉴定上有极大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病害是制约西瓜生产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介绍了西瓜枯萎病、白粉病、蔓枯病、炭疽病、细菌性果斑病和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的发病特点及致病菌、抗性遗传规律、抗病基因定位、分子标记和抗性品种选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西瓜抗病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甜瓜茎蔓苦味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瓜茎蔓苦味特征表现为茎蔓具有浓郁的苦味。通过对2组茎蔓具苦味与茎蔓无苦味甜瓜杂交F1、F2代及回交世代BC1、BC2的茎蔓苦味性状的分离观察研究表明,茎蔓苦味性状分离规律均符合孟得尔的3∶1和1∶1的遗传规律;说明茎蔓苦味性状是由1对核基因控制独立遗传的显性性状。该性状可作为苗期遗传标记性状,应用于甜瓜杂交育种和杂交一代品种纯度的早期鉴定。  相似文献   

15.
杨鼎新 《中国瓜菜》2010,23(1):31-33
对控制西瓜短蔓性状的4个不同基因位点的短蔓基因dw-1、dw-2、dw-3、dw-4(拟)的发现以及它们所具有的不同特性、形态特征、优缺点和应用前景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16.
以有籽西瓜‘红和平’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灌溉和整枝方式对设施西瓜植株生长及果实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设施栽培条件下,不同灌溉和整枝方式对西瓜主蔓长度、主茎粗度有明显影响,对主蔓叶片数、叶片光合速率、果皮厚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较小。滴灌+双蔓整枝较其他处理叶片密度适中,节水省工,西瓜平均单果质量和产量最高,是设施西瓜首选的栽培管理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中国瓜菜》2019,(8):227-228
<正>目的与意义:西瓜的果肉颜色、果皮条纹、果肉苦味是西瓜重要农艺性状,可直接影响消费者的选择。目前关于西瓜性状的QTL有很多,但对这3个性状的定位研究还不是很清晰。尤其是苦味性状,葫芦科(西瓜、甜瓜、苦瓜等)中苦味基因的分子标记和精细图谱的研究较少,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或没有。因此笔者通过配制杂交组合,通过生物信  相似文献   

18.
《中国瓜菜》2019,(8):164-165
<正>目的与意义:遗传图谱是进行重要农艺性状QTL/基因定位、图位克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工作的重要工具。长期的人工选择使得栽培种西瓜的遗传基础进一步狭窄,使得高效可获得的分子标记成为限制西瓜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的重要因素。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和西瓜参考基因组草图的组装完成,通过测序获得大量分子标记以构  相似文献   

19.
西瓜割蔓再生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瓜割蔓再生栽培减少了苗期管理、移栽定植等栽培环节,节省了生产费用,延长了生长结瓜周期,大大提高了西瓜的产量和效益,在西瓜早熟栽培中有重要的推广价值。现将割蔓再生栽培西瓜的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甜瓜茎蔓无刚毛突变体特征表现为茎蔓及其叶片背部叶脉上均无刚毛,通过对其与正常植株杂交F1、F2代及回交世代的茎蔓性状分离观察研究表明,符合孟得尔的3∶1和1∶1的分离规律;该性状是由1对核基因控制的稳定遗传的隐性性状,可作为苗期遗传标记性状,在杂交育种和品种纯度鉴定上有极大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