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赤须盲蝽为害玉米及其防治措施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6月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玉米田盲蝽普遍严重发生,经初步鉴定为赤须盲蝽(Trigonotyl usruf iconis Geoff roy),属半翅目盲蝽科昆虫,主要分布于我国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吉林、黑龙江、辽宁、河北等省区的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区,是为害禾本科牧草和饲料作物的主要害虫,同时也是棉花、玉米、高粱、谷子、小麦等农作物害虫.  相似文献   

2.
一、夏玉米苗期主要虫害 夏玉米生长期间雨热同期,且苗期阶段性气候干旱频发,利于虫害流行。因此,为害玉米的害虫在苗期大部分均可见到。地下害虫有金针虫、麦根蝽象、耕葵粉蚧、地老虎等。地表害虫有二点委夜蛾。地上部食叶害虫有玉米螟、棉铃虫、粘虫、甜菜夜蛾、鞘翅目的褐足角胸叶甲等。刺吸式害虫除了可传播病毒病的灰飞虱、蚜虫外,还有半翅目的赤须盲蝽、绿盲蝽及螨类的红蜘蛛等;缨翅目害虫蓟马刺吸玉米汁液后,  相似文献   

3.
绿盲蝽又称牧草盲蝽,能为害多种果树、蔬菜、棉花、苜蓿等经济作物。2001年绿盲蝽在河北沧州枣区大面积发生,而且严重为害果实,为历史罕见,据6月16-18日(第二代绿盲蝽发生盛期)在沧县黄递铺乡阳寺、刘庄子等地调查26块枣园,平均每棵枣树2688头,最高的1棵达4032头。沧县、献县等枣区均普遍发生,发生面积近66.7万ha。  相似文献   

4.
棉盲蝽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盲蝽又叫棉花盲蝽象,俗称"小臭虫",属半翅目盲蝽科,其种类很多,我国棉区已发现17种,山东记载有11种,主要有绿盲蝽、苜蓿盲蝽、三点盲蝽和中黑盲蝽等4种.一般6月份迁入棉田,以成虫和若虫危害棉花嫩头、嫩叶、花蕾和幼铃,白天躲在杂草上或土缝中,傍晚取食为害,不易被人发现.近年来棉盲蝽在各地呈多发趋势,受害后棉花一般减产20%~30%,严重时可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5.
<正>2006年在高碑店市麦田发现一种新害虫,密度较大,严重地块有虫10~20头/m2。进入11月份害虫还相当活跃,这种情况实属罕见。经过观察确认此害虫为赤须盲蝽。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对棉盲蝽的科学高效防治,通过棉田定点调查、普查、棉田周边的杂草网捕等方法,研究了棉花不同发育时期江西转基因抗虫棉田棉盲蝽为害优势种及其迁入、迁出棉田的时间,越冬主要寄主等。结果显示:绿盲蝽为棉花苗床期至蕾期的发生优势种,在棉大田呈双峰型曲线动态发生;蕾期至花铃期及吐絮期至收花结束以杂毛合垫盲蝽为优势种,在棉大田呈多峰多谷型曲线动态发生;花铃期,中黑盲蝽(含苜蓿盲蝽)为优势种群,在棉大田呈单峰型曲线动态发生;棉盲蝽混合种群在棉花大田呈一大一小二峰型曲线动态发生。9月份吐絮期,同时伴有烟盲蝽、赣棉淡盲蝽发生;此时中黑盲蝽、绿盲蝽陆续迁出棉田。棉田周边杂草上除发生上述6种棉盲蝽外,还有异须单突盲蝽、黑肩绿盲蝽、赤须盲蝽发生,其中赣棉淡盲蝽杂草上发生量最大。  相似文献   

7.
尽管今年棉花苗情发育进展推迟,但由于近期阴雨频繁,空气湿度较大,加之棉田间作其它作物较多,非常有利于诱发盲蝽象。盲蝽象的种类很多,为害棉花的主要是绿盲蝽、中黑盲蝽、三点盲蝽和苜蓿盲蝽等,它们在棉花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都可以为害。但盛发期一般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造成枝叶丛生,叶片千疮百孔,蕾铃大量脱落。  相似文献   

8.
棉盲蝽象属半翅目盲蝽科,在我市发生主要种类有绿盲蝽、苜蓿盲蝽和三点盲蝽等,棉盲蝽象的主要寄主除棉花外,还为害豆类、蔬菜、玉米、果树和多种杂草。近几年,抗虫棉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由于抗虫棉田用药次数、用药量少,致使过去在棉花上不是主要害虫的棉盲蝽象成为棉花上的重要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绿盲蝽蟓又称牧草盲蝽,属半翅目盲蝽科,又名小臭虫、破头疯。寄主植物广泛,能为害多种果树、蔬菜、棉花、苜蓿等经济作物。2014年绿盲蝽蟓在陕北红枣产区大面积发生,而且严重为害枣果,为历史罕见。绿盲蝽蟓已成为枣树第一大害虫,在陕北晋陕峡谷红枣产区,2014年受害面积就超过120万亩,平均减产30%以上,严重地块绝产。1形态特征绿盲蝽蟓成虫体长5毫米,宽2.2毫米,绿色,毛短而密;头  相似文献   

10.
果园尤其是枣园,不宜种植紫花苜蓿和鲁梅克斯牧草,其原因有二:①招致绿盲蝽大量发生和危害。绿盲蝽是杂食性害虫,近年在枣树、葡萄、苹果、梨、桃等果树上发生为害严重。而这两种牧草是绿盲蝽的重要寄主,适宜其栖息繁殖。据调查,种这两种牧草的枣园,枣花蕾受其为害脱落的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1.
近年,棉盲蝽已成为安阳县棉田的常发性主要害虫,主要种类有绿盲蝽、苜蓿盲蝽、三点盲蝽,其中,绿盲蝽为优势种,特别是2004、2005年发生严重,给棉花生产造成严重损失。2005年,在安阳县,棉盲蝽于6月上旬迁入棉花田危害,至9月中旬,危害期达110d,棉盲蝽以成、若虫刺吸植株汁液,造成破头破叶、枝叶丛生,蕾铃大量脱落,棉花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12.
玉米螟为害对象主要有玉米、谷子、高粱等,是玉米最严重的虫害之一。它主要以幼虫蛀茎为害,玉米被害株茎易遭风折,受危害玉米田一般减产10%~20%,为害严重的玉米田减产幅度可达到30%,若谷子苗期被蛀枯心严重时减产幅度可达20%左右。玉米螟的幼虫也能为害棉株主茎、青铃,引起棉铃腐烂及落铃。  相似文献   

13.
赵震杰 《河南农业》2009,(11):21-21
一、棉花盲蝽蟓的发生规律及危害 (一)棉盲蝽蟓的种类和形态特征棉盲蝽是为害棉花的多种盲蝽的统称,属半翅目。盲蝽科,我国各棉区常见为害棉花的有6种:绿盲蝽、三点盲蝽、苜蓿盲蝽、中黑盲蝽、牧草盲蝽及赣棉盲蝽。在南阳市范围内棉田发生的有4种盲蝽:绿盲蝽、苜蓿盲蝽、三点盲蝽、中黑盲蝽。  相似文献   

14.
新疆玉米害螨种类分布及危害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新疆玉米害螨种类、分布地区及为害状识别.采集的200多号标本中,已鉴定出为害玉米的螨类有7种.其中截形叶螨是新疆玉米叶螨的优势种类;土耳其斯坦叶螨和朱砂叶螨在北疆各地玉米田发生为害较普遍;冰草叶螨、敦蝗叶螨则在南疆玉米田发生较普遍,且为害也严重,而细突叶螨和玉米岩螨是首次在玉米上发现为害,属新疆的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5.
一、棉花盲蝽蟓的发生规律及危害 (一)棉盲蝽蟓的种类和形态特征棉盲蝽是为害棉花的多种盲蝽的统称,属半翅目,盲蝽科,我国各棉区常见为害棉花的有6种:绿盲蝽、三点盲蝽、苜蓿盲蝽、中黑盲蝽、牧草盲蝽及赣棉盲蝽.在南阳市范围内棉田发生的有4种盲蝽:绿盲蝽、苜蓿盲蝽、三点盲蝽、中黑盲蝽.  相似文献   

16.
盲蝽目前在棉田为害十分猖獗,通过研究盲蝽的生活习性、寄主植物和为害特点,并结合我国目前棉花生产的现状和盲蝽对棉田为害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棉田盲蝽为害日益严重的成因,初步得出由于防治效果欠佳,抗性迅速增加;种植结构调整,寄主植物增多;种植密度增加,生存环境优化等客观原因以外,认为目前种植的转Bt基因抗虫棉改变了盲蝽在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并且可能由于转Bt基因的缘故使得棉花的生理代谢发生改变,使得转Bt基因抗虫棉对盲蝽具有更强的诱惑力。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北方茶区绿盲蝽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对茶树为害越来越重。绿盲蝽以第一代若虫为害春茶为主,但是不同年份越冬卵孵化期不同,导致绿盲蝽第一代为害期也不同,给有效防治带来了困难。绿盲蝽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文章依据2008年至2017年茶园绿盲蝽越冬卵春季初孵期数据,与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建立了茶园绿盲蝽越冬卵春季初孵期预测模型,为不同年份茶园绿盲蝽越冬卵春季初孵期的准确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绿盲蝽象在我国苹果产区的发生和危害程度呈进一步严重趋势,本文分析了苹果绿盲蝽的生活习性和嫩叶、幼果的为害症状,以及与气候条件、环境的关系,并提出了当前我国苹果绿盲蝽的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9.
<正>一、叶螨的发生特点玉米叶螨(俗称红蜘蛛)是为害多种农作物的重要害虫之一。近年在辽宁省玉米田普遍发生,尤其是我地区玉米制种基地内发生严重。叶螨在5月份玉米出苗后,在杂草上为害的陆续向玉米田转移,6月中下旬进入上苗盛期,7~8月份为为害盛期,先在玉米田点片发生,遇适宜的气候条件将迅速蔓延全田甚至猖獗为害。玉米叶螨以成虫、若虫、幼螨在叶背面刺吸寄主汁液,叶面被害处初期有大量针尖大小的失绿黄  相似文献   

20.
浅析棉盲蝽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洪利  陆建高 《中国农资》2002,(1):22-22,24
棉盲蝽是棉田内主要害虫之一。2001年棉盲蝽在静海县为害程度之重,为历史罕见。本文介绍了棉盲蝽的为害症状,分析了大发生原因,提出了农业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