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野燕麦在内蒙古察右中旗年发生面积达2.67万hm2左右,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进一步了解野燕麦不同发生密度下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为制定防除指标及防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笔者进行了野燕麦不同密度对小麦产量影响的试验。1试验设计及方法1.1试验地点试验在察右中旗三道沟乡口子村和广昌隆乡东油房村进行。试验田土地平整、肥力均匀,历年野燕麦发生严重,密度高达500株/m2以上。1.2试验设计于野燕麦苗期(小麦三叶至拔节前)人为控制野燕麦密度,拔除多余的野燕密度50株/m2,③100株/m2,④150株…  相似文献   

2.
野燕麦(Avena sp)属禾本科燕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性农田恶性杂草。目前我国约16个省,计5800万亩农田遭受野燕麦危害,每年损失粮食达20亿斤以上。我省小麦常年栽培面积6500万亩,是我国小麦主要产区之一。六十年代初,由于缺乏严格的植物检疫制度,在引进小麦良种中野燕麦夹带传入我省。野燕麦适应性强,繁殖量大,加之发生初期未注意控制,致使野燕麦在我省蔓延成灾。1979年据全省重点县,国营农场的调查,发生面积达1600万亩,其中严重发生面积300万亩左右,一般减产1—2成,重的在  相似文献   

3.
一、农田野燕麦的发生和危害野燕麦是世界性的农田恶性杂草。在60至80年代曾在欧洲、北美等地严重发生。在我国于60年代初期开始,在青海、甘肃、宁夏和黑龙江严重发生,每亩有野燕麦几十至上百万株,使小麦减产达20~30%,重者50%以上,甚至毁种弃耕。约经20余年,野燕麦迅速传播蔓延,东侵南犯。至80年代中期,全国野燕麦发生危害面积达7500万亩,其中严重危害面积约2400万亩,每年减产粮食约17.5亿千克。其中河南省野燕麦发生面积达1600万亩,陕西省野燕麦受害面积达500万亩,新疆野燕麦危害面积约420万亩,每年损失粮食约1.5亿千克。内蒙古野燕麦危害面积350万商,每年损失粮食1.5亿千克以上。在江苏省,野燕麦危害迅速加重,仅扬州地区发生面积已达104万亩。在云南、湖北等省野燕麦危害也很严重。  相似文献   

4.
野燕麦(AvenafatuaL.)是世界性的难治草害之一。野燕麦适应性强,繁殖量大,难于防除,很容易蔓延成灾,对小麦生产造成严重威胁。1野燕麦在冬小麦田的发生特点1)出苗期长。冬小麦田野燕麦出苗有2个主要时期:一是秋季出苗期,主要在小麦播种之后,于10月中旬至11月,形成冬前出苗高峰;二是翌年2月下旬至3月,仍有部分出苗。在正常年份秋季出苗数量约占全年总发生量的90%,春季出苗数量约10%。在秋季干旱的情况下,野燕麦的出苗量偏低,约占80%。若春季雨水较多,野燕麦的出苗量可达20%左右。野燕麦出苗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5.
杂草对农作物有很大危害是众所周知的,确切知道不同情况下的草害程度对防治对策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目前各地都在进行这方面的试验,方法和准确性也异。本文介绍了野燕麦对小麦、青稞在青海省条件下的危害,其方法可供各地参考。同时对试验中所应用的数理统计是否合宜,也可供讨论。1.田间野燕麦发生密度对小麦、青稞产量损失之间有着极显著的回归关系。野燕麦穗数即花序数每增加1万穗/亩,小麦产量损失5.39斤、穗粒数减少0.15粒、千粒重降低0.102克,青稞产量损失3.5斤、穗粒数减少0.17粒、千粒重降低0.02克。2.小麦三叶期以前田间出苗的野燕麦危害最大,在野燕麦10万株/亩左右密度下,减产35.5%;小麦开始拔节以后出苗的野燕麦危害较小,造成减产8%以下。3.田间野燕麦密度越大,后期复盖阴闭越严重。野燕麦株数每亩16万株以上,复盖度90%以上,并导致小麦倒伏。4.据野燕麦危害损失,结合当前生产水平,对野燕麦发生的轻度危害田、中等危害田、严重危害田、控制田的划分指标和防除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麦田野燕麦综合防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田野燕麦综合防除技术赵刚,李海军(盱眙县植保站211700)我县地处江苏省宁钲丘陵山区的北缘,过去麦田没有野燕麦发生为害。由于1986年秋播时从外省调进的小麦种中混有野燕麦种子,导致1987年小麦田间野燕麦的零星发生。以后,由于群众串换麦种,施用带...  相似文献   

7.
骠马灭除野燕麦效果明显(甘肃国营勤锋农场农技站,733300)长期以来,我场野燕麦危害严重,部分大麦、小麦,因野燕麦危害,年减产10%以上,且品质低劣。多年来一直用燕麦畏毒砂法灭除,效果很差,难以根除。骠马是德国赫司特公司生产用于防除禾谷类作物的禾本...  相似文献   

8.
稻茬麦田野燕麦的发生危害特性与防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茬麦田野燕麦的发生危害特性与防除技术张剑玲,张国林,朱凤生,汤志华,施惠芳,仇善明,毛玉群,桂国英(高邮市植保植检站225600)(高邮市界首八桥农技站)近年来,野燕麦(AuenafatuaL.)在本市不断扩展蔓延,危害水旱两熟制麦田,损失严重。自...  相似文献   

9.
野燕麦与小麦竞争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野燕麦(Avena fatua L.)原是我国北方春小麦及旱作冬小麦田的主要恶性杂草。但近几年来,野燕麦在本县稻麦两熟地区的发生逐渐加重,现已开始成为麦田新的杂草优势种群。为此,1990~1992年我们采用系统测定和大田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了野燕麦与小麦之间的竞争力及其危害损失率测定的初步研究。一、内容与方法 (一) 野燕麦与小麦竞争力观察系统观察田分别设在泰县苏陈镇双河村和鲍徐镇新建村,在小麦主要生育阶段,分别取杂草和麦苗各20株,考察其株高、单株叶面积和干物重。 (二) 野燕麦发生量与小麦产量损失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麦田野燕麦的发生特点及防除技术的研究唐忠明,李中环(新疆三河农场,211700)近几年来,由于从外地引种等原因,野燕麦在我场迅速传播扩展,发生面积占三麦面积的10%以上,减产2成以上,成为我场三麦高产的制约因素。1990~1993年对麦田野燕麦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野燕麦在本地区水稻田中能够越夏。田间野燕麦的发生消长呈秋季单峰型,拔节以前生长速率较慢,但拔节后生长发育加快,抽穗期株高、单株叶面积和干物重分别是扬麦5号的1.75、1.59和1.28倍;一般草害田杂草与小麦共生至拔节初期,严重草害田共生至返青期即达到竞争临界期。苗期野燕麦发生量与小麦产量的关系式为y=281.15-7.35x(r=0.944,Sy·x=1.42);针对野燕麦不同发生地区,实行植物检疫、人工除草、农业措施、化学防除等综防配套技术,每亩可增产小麦25千克以上,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12.
麦田应用百草枯催枯催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个体生长差异及田间管理等因素影响,小麦成熟在个体间常不整齐一致,加上麦田杂草的影响,小麦机械收获的产量损失很大。据调查,机械收获的损失一般可达225~450kg/hm2,损失率高达30%。笔者1999年开始在沙湾县商户地乡进行小麦应用20%百草枯水剂(克芜踪)催枯催熟试验,结果表明百草枯可有效促进小麦成熟,减少机械收获损失,提高机械收割效率,可减少机械收获损失123~427kg/hm2。目前此项技术已在沙湾县大面积推广。1百草枯催枯催熟的增产增效作用在小麦蜡熟期叶片大部分干黄,是小麦收获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3.
野燕麦(Avena fatua L·)是农田重要恶性杂草之一,在我国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分布广泛,危害严重,仅小麦一项全国每年损失粮食20亿斤以上。为了探索及时有效地进行大面积麦田野燕麦化学防治途径,我们于1986~1987年开展了飞机喷洒化学除草剂防除麦田野燕麦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里下河地区稻茬麦田野燕麦蔓延危害原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中后期,江苏省里下河区稻茬麦田野燕麦的发生面积迅速扩大,危害程度逐年加重。为此作者于1992-1994年通过室内测定及田间试验对里下河稻茬麦田野燕麦发生、危害加重的原因进行了研究,明确了野燕麦子实休眠性增强;杂交稻种植面积扩大;棉稻轮作比例增加;野燕麦子实越夏死亡率下降以及农户串用混杂麦种等,是该区稻茬麦田野燕麦发生面积扩大、危害加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小麦是大同湖农场主要粮食作物,由于重茬、外来野燕麦种子入侵,野燕麦对小麦为害逐年加重, 2006~2008连续3a给农场部分农户造成了严大的产量损失,最高减产达50%,2009年1月10日调查农场10%田块野燕麦密度达2~4株/m2.由于多种原因农户错过了防治适期(拔节期前),因此,开展6.9%精(口恶)唑禾草灵水乳剂、10%苯磺隆药剂用量、适当推迟防治野燕麦和猪秧秧为代表的防治适期研究对指导农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野燕麦是加拿大和美国北部平原令人烦恼的杂草。自从随早期移民谷物种子混杂引入以后,野燕麦得以繁衍,并迅速蔓延。目前在美国发生面积2800万英亩,加拿大7000万英亩。每年由野燕麦造成的损失,美国为3~5亿美元,加拿大为9.7亿美元。早在1930年,L. R. 瓦尔君(Waldron)就阐明野燕麦是一种恶性杂草,而现代杂草防除的技术成果也没有排除野燕麦是恶性杂草的范围。  相似文献   

17.
豫西地区麦田野燕麦危害加重成因及防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燕麦(Avena fatuaL.)是豫西地区麦田中常发性杂草。近年随着小麦种植面积扩大、轮作倒茬难度增加、中耕除草面积锐减和化学除草药剂不对路,发  相似文献   

18.
野燕麦原是西北地区麦田中的恶性杂草,扬州地区仅零星发生。但近几年迅速蔓延,已成为本地区的恶性杂草。如宝应、仪征等地,由于麦田中野燕麦密度太大,严重影响小麦生长,只好割青喂牛羊,或翻耕重种,对三麦持续增产威胁很大。为此,在各县、乡的配合下,对本区野燕麦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以求在此基础上开展对野燕麦的控制。一、野燕麦发生情况 1990年在扬州地区调查了9个县、市,171个乡、镇,680个村,3000多块田中的野燕麦发生量加以推算,野燕麦在本区发生面积为104万亩,占三麦播种面积的16%。兴化市的周  相似文献   

19.
野燕麦生防真菌燕麦叶枯菌的分离培养及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3年5月在江苏南京发现自然罹病的野燕麦植株,对其病原真菌进行鉴定、分离,并对其培养特性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其病原菌为燕麦叶枯菌,该菌在PDA培养基上产生灰白色中央隆起的粗糙形菌落,不产孢;在营养缺限型的燕麦粒培养基或水琼脂上的小麦秸秆表面可产生有性阶段子囊果和少量分生孢子。菌丝体接种整株幼苗或离体叶片试验表明,该菌只侵染野燕麦而不感染小麦,是一种潜在的防除野燕麦的真菌除草剂菌株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西吉地区农作物10年来常发生的15种病虫草害造成粮食、生物产量、经济损失的统计资料,运用技术经济原则和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评出当地为害损失严重的病虫草害是小麦条锈病、小麦吸浆虫、禾谷类黑穗病、双子叶杂草、野燕麦、黑绒金龟等病虫草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