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树的叹息     
晓然 《林业月报》2000,(1):32-32
(前不久,据有关新闻媒体调查发现,全国许多城市主要街道两旁用来净化空气和绿化环境的树木身上不同程度地长起了怪异的“瘤子”,时常引来路人驻足围观。面对树干上隆起的大大小小的疱,专家分析说,这是由于人类对树的各种伤害,如截伤、冻伤、污染、机械伤、人为伤害使树木产生愈伤组织增生而逐渐形成的,并特别提醒商家:切勿随意在树上钉钉子、悬挂条幅。)  相似文献   

2.
有的树为何先开花后长叶凡是树木均开花,但花期不尽相同,有的是先长叶后开花,有的是长叶和开花同时进行,还有的是先开花后长叶。那么,您知道它们是怎么回事吗?一般树木上的花和叶都是在前一年的秋天形成的,它们一起被包在芽里。当秋天树木落叶后,在树枝上会看到这...  相似文献   

3.
张富美 《中国林业》2008,(11):35-35
树木移栽是城镇园林绿化的主要手段之一,大树移栽在目前城镇园林绿化中的作用日渐显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园林绿化中,树木移栽见效快,不易遭人为破坏的优势已经得到各方面的认可。但是,树木移栽,同时也存在成活的风险,大树移栽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而导致死亡,现对城镇园林绿化中树木移栽死亡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杨树遮荫与荫棚遮荫对农作物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人工控制水肥等,研究了人工遮荫和林粮间作中的树木遮荫对农作物产是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遮荫与林粮间作树木遮荫对产量的影响相同。林粮间作田受树木阴影移动的影响,田间总人有一部分时间处于全日照或接近全日照的时间,因此应该采用“树木遮下的日趋光强”来衡量树木的遮荫程度。研究表明,作物产量和生物量与光强存在着明显的线性关系,可用经济方程判断遮荫度与产量的关系,并可判断作物的喜光性。  相似文献   

5.
责任田边的树木该不该砍?近来,有的乡、村把一些农民在责任田边栽的树木一律砍掉,其中成材的不到1/3,不少是一二年生的幼树。砍树的理由是:责任田是种粮食的,栽树影响粮食生产;树木根深,胁地厉害,与庄稼争光争水争肥。也有一部分人因为责任田边未栽树,看到其...  相似文献   

6.
杨树新植林地林粮间作的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在杨根新植林地地作林粮间作试验,用成活率、保存率、生长量三项指标对试验林地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是,间作生育期长的高棵作物的林地,树木的三项指标最高,干形通直侧枝短而少,间作生育期短的矮棵作物的次之,未间种对照地的树木,三项指标最低,干形弯曲,侧枝长而多。  相似文献   

7.
树木疗法指的是借助树木治病。用树木治病在民间广为流传,医学中也有实例。有关专家认为,树木有生物场,树木对人有治疗作用正是生物场发挥了效应。英国卫生研究所的专家认为,树木拥有的能量足以治病,而且效果不见得比药物差。重要的是要辨别什么树治什么病。工程生物定位联合会进行了大量试验,确定了人与树木相互作用的三大原则。有的树种可以为人增加能量,  相似文献   

8.
树木疗疾秘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木疗法指的是借助树木治病。用树木治病在民间广为传播,医学中也有实例。 有关专家认为,树木有生物场,树木对人有治疗作用正是生物场发挥了效能。英国卫生研究所的专家认为,树木拥有的能量足以治病,而且效果不见得比药物差。重要的是要辨别什么树治什么病。工程生物定位联合会进行了大量试验,确定了人与树木相互作用的三大原则。有的  相似文献   

9.
国槐衰退病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合肥市国槐衰退和枯死原因的调查研究表明,造成国槐衰退、枯死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树木衰退病。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1诱发因素——土壤板结或透气性差、土壤污染(轻微)、根系裸露或深埋、树龄较大、枝梢害虫危害等;2激化因素——食叶害虫、土壤污染(中度)、机械损伤、干旱和积水等;3促进因素——腐烂和溃疡病菌、腐朽菌、蛀干害虫危害等。该研究结果为国槐衰退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城市其他树木衰退或枯死原因的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学国 《中国林业》2011,(24):31-31
树种规划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各类乔木和灌木树种是主要绿化材料,与草本植物物相比,树木的绿化效果好、生态功能强,但其中长周期也比较长,需要多年培育才能达到最佳的绿化效果。  相似文献   

11.
浅谈树文化     
人类起源于森林,人与树木有着不解之缘。最初人类居住于树上,靠采摘野果为食,称为有巢氏。后来人们从树上下来,伐木筑屋,垦荒种田,除稻、麦、黍、稷外,尚有桑、果、油、茶。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的文明也在不断进步,人们对树木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人和树木...  相似文献   

12.
古树保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树民 《国土绿化》2012,(10):46-47
古树是活的文物,成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中国园林历史、植物进化与变异、树木气象学和树木生态学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近年来,本人在山西开展衰弱古树保护研究的同时,也相继在省外一些地方进行了古树衰弱的原因调查和复壮保护试验。现  相似文献   

13.
荷兰科学家发现:当森林里的大多数树木,由于遭受酸雨的危害而枯萎时,却有一些树木安然无恙,正常生长。这些完好无损树木的根部长着不少蘑菇,而那些枯萎树木的根部则连一个蘑菇也没有。科学家们得出的结论是:在那些完好无损树木的根部,生长着菌根——蘑菇菌丝体与植物根的共生体。蘑菇能向树木提供水、激素和维生素,有利于树木的生长。因此,凡是有菌根的树木都具有较旺盛的  相似文献   

14.
“楷模”原来是两种树木“楷模”一词的含意,大家都明白,是榜样、模范的意思。但是,楷与模原本是两种树木的名称,这恐怕就鲜为人知了。清人编的(广群芳谱·木谱)载:楷模即树名。楷者,即黄连树。据说长在孔子坟上,枝疏而挺拔,树长得周周正正;模者,亦为树名,长...  相似文献   

15.
鸽子 《云南林业》2011,(5):77-77
如果说,炊烟是村庄的翅膀。那么,我说,树木就是村庄的衣裳。不是吗?俗话说,人靠衣裳马靠鞍。村庄也是一样的,全靠郁郁葱葱的树木来装饰点缀。无论哪一个村庄,那里的树木有多美,那个村庄就有多美。那里的树木有多茂盛,那个村庄就其乐融融其乐陶陶,要多兴旺就有多兴旺。  相似文献   

16.
未来的林业     
未来的林业可能由高度不到五米的树木构成,但它一年内便可成材;也可能由巨大的“超级树”构成,它只需要普通树木一半的时间即可长到普通树木的高度。这些林木的纤维可以用来生产家庭用材,也可以生产汽车燃料及家禽和家畜的饲料。至今,被采伐的树木都是自生自长的,很少进行人工修剪。现在,世界上有的木材公司  相似文献   

17.
树木根腐病是树木的一种严重病害。过去,对这种病害很少研究,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根腐病不易为人们早期发现,一旦出现症状,已难以挽救;另一方面是病害经历时间长,且多为零星发生,往往不为人们所重视;第三是在研究上存在一些困难,防治上也缺乏有效的措施。近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营造了大面积的人工纯林,而林木的病害也日渐增多,一些新的病害不断发现,如非洲楝褐根病(Phellinum noxinecorner)、台湾相思根腐病(Ganodermatropicum)、桉树根腐病(Ganoderma sp.)等,不仅新的寄主不断增加,发生面积、危害程度也逐渐增大,而且至今仍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因此,积极开展对树木根腐病的研究,确有必要。本文就笔者近年来在海南岛开展调查研究所收集到的热带灵芝(Ganoderma trop-icum)和拟热带灵芝(Ganoderma ahma-  相似文献   

18.
未来的林业     
未来的林业可能由高度不到五米的树木构成,但它一年内便可成材;也可能由巨大的“超级树”构成,它只需普通树木一半的时间即可长到普通树木的高度。这些林木的纤维可以用来生产家庭用材,也可以生产汽车燃料及家禽和家畜的饲料。至今,被采伐的树木都是自生自长的,很少进行人工修剪。现在,世界上有的木材公司正在谈论着用人工辅助方法增加木材产量的问题。他们已发现了一些刺激树木早期  相似文献   

19.
正从古至今,人们的生活家园都不乏树的身影,人们热爱并且保护树木,树木与老百姓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如今,在城市广为栽植的树木已逐渐成为城市的绿色名片,如南京梧桐树、山西大槐树、海南椰子树,而云南与银杏树也有着独特的情节。银杏,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素有"植物界的大熊猫""植物界活化石"等美称。银杏树生长较慢但寿命极长,是树木中的老寿星。与其它植物相比,银杏分布范围广,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20.
城市树木生态与树种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树木做为园林绿化的主体,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健全城市生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很多城市绿化树木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生长不良现象,主要原因就是城市植物生存环境恶劣、条件差。这里就从城市树木生态和树种选择方面加以分析探讨。 1城市树木生态   树木生态指树木和环境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树木生存需要有一定的环境条件,即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在城市里,由于各种原因,许多不利树木生长的人为因素使树木与自然环境不能协调为统一的生态系统。 1. 1城市土壤   由于人为因素,城市土壤的层次、结构、组成、理化性质等都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